拔火罐介绍

合集下载

拔火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禁忌

拔火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禁忌

拔火罐的原理作用方法及禁忌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人体表面制造负压,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活化气血,以达到祛病、扶正、除邪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拔火罐的原理、作用、方法和禁忌事项。

一、拔火罐的原理:1.负压原理:通过罐内的气压调节器,将罐子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环境,促使皮肤组织及表浅的经络组织扩张。

这种负压的作用,能够刺激人体脏腑、经络、皮肤表浅的神经、肌肉组织和毛细血管,进而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供给,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的排泄,起到疏通经络、活化气血的作用。

2.经络作用:拔火罐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中医学上认为贯穿全身的气血运行通路,经络畅通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

拔火罐通过负压作用,能够温通经络,疏通经脉,使得气血流通通畅,并激发人体自我调节、治疗的功能。

二、拔火罐的作用:1.祛寒除湿:拔火罐时,罐内的负压可以刺激体表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在气候寒冷潮湿或身体寒凉的情况下,拔火罐能够对寒湿进行排除,从而达到祛寒除湿的作用。

2.活血化瘀:拔火罐能够通过负压作用,加速血液循环,活化气血,促进淤血的排出。

对于经络不通、血液循环差、血瘀体质的人群,拔火罐能够帮助活血化瘀,改善身体状况。

3.理气舒筋:拔火罐能够刺激经络,舒缓肌肉。

日常生活中,因为久坐、过劳、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等原因,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僵硬、筋腱拉伤等不适。

拔火罐能够通过负压刺激,舒缓肌肉、舒筋活络,缓解不适。

三、拔火罐的方法:1.准备工作:拔火罐前,需要准备好罐子、燃烧物(常用的有酒精棉球、草木灰等)、火源(火柴或打火机)和消毒液。

2.拔罐部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病症和经络走向,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拔罐。

常见的拔罐部位有背部、肩颈部、腰腹部等。

3.拔罐方法:将罐子放置在选定的部位上,点燃燃烧物,快速将罐子放置在皮肤表面上。

通过灭火或拔去燃烧物,使罐子内部产生负压效应,吸附在皮肤上。

4.罐子保留时间:拔罐后一般保留10-15分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所需治疗的病症可以适当调整。

拔罐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拔罐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拔罐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拔罐,又称为拔火罐、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运用罐具和负压原理,将罐罩紧贴于患者的皮肤上,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来产生一定的负压,从而使皮肤局部产生充血和出血的现象,达到调理身体、消除疾病的目的。

拔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其作用及注意事项如下。

拔罐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活血祛瘀:拔罐能够通过负压的作用,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局部的血流量,进而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

在运动损伤、跌打损伤等情况下,拔罐能够帮助减轻疼痛、消肿止痛。

2. 祛寒驱湿:拔罐能够通过负压的刺激,扩张局部血管,增加新陈代谢,加速湿寒物质的代谢和排出,达到祛寒驱湿的功效。

对于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拔罐能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升降气血:拔罐过程中的负压作用,能够使皮肤局部发红,从而增加器官的供血量,激活经络、气血运行,对于肺部疾病、气滞血瘀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调节免疫功能:拔罐过程中的刺激作用,能够促使体内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如下:1. 确定适应症:拔罐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对于老年人、病弱者、孕妇、皮肤破损或有出血倾向者等,应慎重选择是否使用拔罐治疗。

在选择拔罐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 选择合适的部位:拔罐时应选择适宜的部位进行,一般常用的拔罐部位有肩颈、背部、腰部等。

应避免在关节、脊柱、心脏等重要器官部位进行拔罐,以免引发意外伤害。

3. 控制拔罐时间:拔罐时间应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疾病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发副作用或损伤皮肤。

4. 注意卫生和消毒:拔罐器具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使用前应检查器具是否完整,有无破损。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操作者和被拔者的双手清洁,预防感染。

5. 预防副作用:拔罐有时会导致皮肤瘀斑、淤血等副作用,这是正常的反应。

患者在拔罐后,应及时保暖,并避免风寒刺激,避免感冒或加重疾病。

拔火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拔火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拔火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拔火罐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拔火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也被称为拔罐疗法,它源于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拔火罐疗法是通过使用罐子在皮肤表面产生负压,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调理经络、消除湿气和寒邪等作用的疗法。

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罐子内的空气被抽出产生负压,使罐子吸附在皮肤表面,从而形成一定的吸力。

通常,在拔火罐前会先将罐子内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贴紧在皮肤上,使空气冷却收缩,产生负压。

这种负压会引起皮肤、血液和淋巴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起到调理身体、祛除病邪的作用。

拔火罐的方法主要有干法拔罐和湿法拔罐两种。

干法拔罐是指在罐子内燃烧纸、草木,使罐子内充满热气,然后将罐子迅速贴紧在皮肤上,热气温热皮肤,产生吸附力。

湿法拔罐是指在罐子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盐水等液体,然后点燃罐子内的液体产生一定的烟雾,随后将罐子迅速贴紧在皮肤上,罐内的温热物质与皮肤接触,产生吸附力。

拔火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罐治疗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也提到了拔罐的疗法,表示拔罐可以通过吸引和温热的作用,调节经络,通气血,调理脏腑,治疗疾病。

在古代医家的实践中,拔罐被广泛用于风寒湿疾、疼痛等疾病的治疗。

如今,随着中医疗法的复兴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拔火罐再次受到关注。

拔火罐疗法不仅在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得到应用,还在一些美容养生馆、理疗中心等场所被广泛推广。

拔火罐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临床实践的证明,并被许多人所接受。

拔火罐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拔火罐通过负压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有利于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

其次,拔火罐可以通过负压刺激经络,疏通气血,调节阴阳,以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最后,拔火罐还可以通过负压作用,排除体内湿气和寒邪,从而改善湿寒病症,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拔火罐的适用范围很广,一般常见的适应症有风寒湿疾、肌肉酸痛、腰腿痛、颈椎病、失眠等。

中医八大护理之一拔罐疗法

中医八大护理之一拔罐疗法
常用拔罐工具
常用的拔罐工具有竹罐、玻璃罐、陶瓷罐和抽气罐等。其中竹罐经济实惠,不易破碎; 玻璃罐透明度高,便于观察皮肤变化;陶瓷罐吸力大,但易破碎;抽气罐操作简便,易
于调节负压大小。
操作方法
拔罐前需准备好拔罐工具及消毒用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和穴位。用镊子夹住酒 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一般留罐
VS
拔罐疗法适应症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内科、 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 常见的适应症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炎 、支气管炎、胃痛、腹痛、腹泻、呕吐、 便秘、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 炎、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
常用拔罐工具与操作方法
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针对不同病症进行辨证 施治,拔罐疗法的选穴和操作方 法因人、因时、因病而异。
拔罐疗法在中医护理中应用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病症,如感 冒、咳嗽、哮喘、胃痛、腹痛、
腰痛等。
操作方法
拔罐疗法操作简便,一般选用口 径合适的玻璃罐或陶瓷罐,以闪 火法或投火法将罐吸附于体表穴
位上,留罐10~15分钟。
拓展应用领域,提高拔罐治疗效果
拓展适应症范围
拔罐疗法在中医理论中多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痹症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拔罐疗法还可以应用于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如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哮喘等。通 过拓展适应症范围,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拔罐疗法。
个性化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都会影响拔罐治疗的效果。现代医学技术可 以通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拔罐的部位、时间、负压 大小等参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拔火罐

拔火罐
2、拔火罐的原理 3、火罐的类别 4、拔罐的方法 5、注意事项和禁忌
一、简介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
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 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 而产生治疗作用,有人称它为郁血 疗法。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
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 《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 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 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 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 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 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⑤滴酒法

在火罐内滴入95%乙醇l一3滴,翻倒之使其均匀地 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 部位上。

(二)水罐法
是指拔罐时用水热排出罐内空气的方法。 根据用水的方式,常有以下几种:
1.水煮法
将竹罐放人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 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 巾捂住罐口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 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 拔部位,拔后轻按罐具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 此法消毒彻底,温热作用强,且可罐药结合, 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留罐、排罐。但操作应适时, 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致吸拔 力不足。

3.刺络罐法
即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 于施术穴位或患处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或三 棱针、注射针、粗毫针点刺皮肤渗血,或挑刺 皮下血络或纤维数根,然后拔留罐,至拔出少 量恶血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挑 刺部用创可贴,1~2天伤口即愈。此法适用热 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 如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哮喘, 以及神经性皮炎、皮肤疹痒症等。

中医文化,拔罐养生

中医文化,拔罐养生
水参与人体内所有生理生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营养的输送、血液的循环、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 节,每一个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如果缺水,体内各种生理活动 无法进行。充足的水分加上好的水质,可使身体健康,更有活力。
最佳饮水时间
1、每天在清晨起床后(最佳补水时间) 2、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 3、晚上就寝前(睡前半小时饮水,降低尿浓度防止结石) 4、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一)膳食与健康:膳食养生小知识
鸭血
“五种”食物让你百毒不侵
新鲜果汁
食用菌类
豆类
海藻
鸭血中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氨基酸、微量 元素、多种维生素, 都是人体造血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物质。同 时兼有抗癌抑癌的防 治作用。
鲜榨果汁能提供丰富 的维c、叶酸、钾、 维生素等,是很好的 抗氧化剂來源之一。 可以使消化、泌尿系 统患癌症的危险低一 半,能有效防止心血 管疾患。
三 拔罐的种类
拔罐的种类
玻璃罐
材料与制作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 开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分为不同型号。
优点
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 血、瘀血程度,从而掌握留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 罐具,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
缺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水、饮品和健康:汤的营养与作用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最好的方法就是“汤补”。
1、汤里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在炖制过程中充分渗出,易于被人体吸收,有保健功能。 2、骨头汤中高含量的骨胶原,是我们抗衰老和壮骨的宝贝。 3、不同的汤还有不一样的特效,像鸡汤可以抗感冒,骨汤可以抗衰老,鱼汤可以防治 哮喘,海带汤可御寒,蔬菜汤可以抗污染。

拔罐概述

拔罐概述

拔罐印色素反映如下:
• • • • • • • 1、紫黑而暗:--------------——经络不畅有血淤 2、发紫并伴有斑块: ------------—— 寒凝血淤 3、呈散在紫点状 ——————--——- 气滞血淤 4、鲜红而艳: --——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表面有皮纹或微痒:--——-------风邪或湿症 6、罐体内壁有水气: —————————-有湿气 7、出现水泡: ———— 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 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



将竹罐于沸水中煮2至3分钟,甩去水液,用 毛巾紧堵罐口,迅速扣在应拔部位上。(可于 锅具中加入中药以对症治疗提高疗效,即药罐)
针罐法适用于 顽固日久的风寒湿 痹等症
针罐法
针罐法1、留针拔罐法。选定穴位, 针刺至得气,运用一定手法,留针于穴 区,再在其上拔罐。2、不留针拔罐法。 系指针刺后立即去针,或虽留针,但须
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
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 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 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 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
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
以加速排出。
适用于各种急 慢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性皮炎、皮肤 瘙痒、丹毒、神经 衰弱、胃肠神经官 能症等。
刺血拔罐法
在局部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 针点刺,随即拔罐,使之出血。(点 刺不宜过深,出血不宜超过20ml。)
此法适用于治 疗局部皮肤麻木、 疼痛、面神经麻痹 等病症
闪罐法
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 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病 人患处,随即将罐立即取出,反复 如此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热为止。

拔罐PPT课件

拔罐PPT课件

调节气血:拔罐可以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 调节气血,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
排毒养颜:拔罐可以 促进身体排毒,改善 皮肤状况,达到美容 养颜的效果。
PART TWO
拔罐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
适应范围广, 可用于治疗多
种疾病
疗效显著,见 效快
操作简单,易 于掌握
无副作用,安 全可靠
操作简便,可实施性强
操作方法简单易 学,无需复杂设 备。
可实施性强,适 合在家庭、办公 室等场所进行。
通过对穴位、经 络的刺激,达到 疏通经络、调整 气血的目的。
缓解肌肉疲劳、 疼痛等症状,提 高身体免疫力。
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操作简便,减少患者痛苦 适应范围广,对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均适用 相较于针灸等传统中医疗法,拔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正确操作下,不会产生副作用,对身体无损伤
实践应用案例分享
实践应用:介绍拔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操作演示:展示拔罐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拔罐治疗案例,说明拔罐的疗效和应用范围 实践感悟:介绍一些医生或患者对拔罐的实践感悟和体会,增强说服力
操作演示及要点解析
准备工作:清 洁拔罐部位, 选择合适的罐 具和拔罐方法
操作步骤:吸 附、起罐、再 次吸附、起罐, 反复操作直到 达到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避 免拔罐部位受 损或感染,注 意拔罐时间和
力度控制
解析:拔罐过 程中需要密切 关注患者的反 应和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
案。
PART SIX
总结与展望
总结拔罐的治疗优势与操作方法
拔罐的治疗优势 - 缓解疼痛:通过负压吸引,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 促进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炎症 - 调整机能: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调整身体机能,促进健康 拔罐的操作方法 - 准备工具:选择合适的罐子,准备燃料和火源 - 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消毒处理 - 点燃棉球:将棉球点燃,放入罐内,迅速扣在选定的穴位上 - 吸住皮肤:等待片刻,直到罐子吸住皮肤,再慢慢提起 - 清理伤口:轻轻擦拭伤口,避免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30
12
• 心、肾、肝严重疾病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 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 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 乳房处禁用。
• 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 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 等禁用。
2020/4/30
13
护理及注意事项
•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 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 罐。
16
• 走罐法 • 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
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 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 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 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 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 痛等病症。
• 若罐斑微觉痛痒,不可搔抓,数日内自可 消退。
2020/4/30
15
常用的治疗罐法
• 留罐法 • 指罐吸拔在皮肤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
留罐时间一般为5到20分钟,夏季及皮肤薄 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 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020/4/30
稍等。
19
续上、、、、、、
1床小明,我将为你拔 ,罐在拔罐过程中由 于罐内负压吸引的作 用,局部皮肤会出现 紫红色斑,这是正常的。
1床小明,你的留罐时间 到了,现在为你起罐。
协助衣着,安排体位、床 单位,用后物品处置。
2020/4/30
定穴 拔罐 观察 起罐
整理 记录
检查罐口,棉球干湿度
1床小明,你的火罐已经拔上了 如果感觉罐口过紧、过烫、局 部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请及 时告诉我,现在我将为你留罐 大约10分钟,现在感觉怎样。
11
禁忌
• 拔罐过程中和拔罐后都要注意保暖,拔罐后不 要洗冷水澡。
• 拔得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拔火罐后不宜马上洗 澡,胸口、肚子不宜拔,不宜同一位置反复拔
•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如血小板减少症、白 血病、过敏性紫癜。
• 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 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拔火罐介绍
2020/4/30
1
内容
• 1、拔火罐的简介 • 2、拔火罐的原理 • 3、拔火罐所用的罐的类别 • 4、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 5、拔火罐的具体操作 • 6、动手操作
2020/4/30
2
一、简介
•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 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 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 而产生治疗作用,有人称它为郁血 疗法。
•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 无裂痕。
• 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快、准,起 罐时切勿强拉。
• 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2020/4/30
14
护理及注意事现
• 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 可自行吸收。
• 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 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你今天的治疗结束了,感觉怎样? 你现在拔罐部位的皮肤有紫红色瘀 斑不久会自然消失,请你不要用手 去抓拔罐部位的皮肤,洗澡时水不 要太烫,注意保暖,请问你现在还 有什么需要?(没有)好的,传呼器 放在这里,有事请按铃,我会随时来 看你的,请放心,谢谢你的配合。
• 按中医理论讲,拔罐具有行气止痛、 祛风散寒、调理脏腑虚实、活血化瘀 的作用。
2020/4/30
6
现代医学角度
•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病的机理是: • ①拔罐能使病人皮肤的毛细血管充血破裂,以至
自身溶血,从而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 这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可以被送往全身各处, 刺激机体的各个器官,增强各器官的功能,以起 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2020/4/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 即抽出,将罐拔于病人患处,随即将罐立即 取出,反复如此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热为 止。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2020/4/30
18
拔火罐的操作流程
洗手、戴口罩
临床表现、既往史, 心里状况、疼痛耐受
2020/4/30
4
主要临床作用
• 拔火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行气 活血、疏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除风湿, 因为操作简单易行,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 治病方法,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 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 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2020/4/30
5
二、原理
祖国医学角度
8
三、罐的类别
• 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 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 分1、2、3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 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 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 陶瓷火罐 • 抽气罐 • 竹筒火罐
2020/4/30
9
2020/4/30
10
2020/4/30
2020/4/30
3
•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 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
《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
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
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
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
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火罐治疗疾 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 ②拔罐可使机体局部的血管扩张,起到促进细胞 组织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作用。
2020/4/30
7
• ③拔罐还具有增进人体内淋巴液的循环,促 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 ④拔罐可以加快肌肉和各脏器对其代谢产物 的排除。
• ⑤拔罐可以通过刺激病人的皮肤感受器和血 管感受器,而起到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2020/4/30

护士准备 评估
治疗盘、火罐、止血钳
95%酒精棉球、火柴 小口瓶
物品准备
1床**我们现在可 以开始吗?
再次核对 环境准备
体位、保暖
2020/4/30
患者准备
1床,你好!我是你的管床护 士**,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小 明),因为你腰部疼痛,遵医 嘱,我将为你做拔火罐,以前 拔过火罐吗?(没有)拔罐就 是用几个大小适合的火罐借助 燃烧的热力,使罐内形成负压 吸附在皮肤穴位位上,已达到 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请你不要紧张,以前身体状况 还好吧?生过什么病,对什么过 敏?(没有),好的。让我看一 下你的皮肤情况。皮肤很好,那 你现在需要上厕所吗?(不用) 那好,我回去准备物品,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