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写作讲与练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写作讲与练并列式结构是议论文基础结构技巧之一。
议论文并列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两个或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述,或把文中的论据横向展开,各分论点或论据之间呈现并列关系。
【方法指导】1.议论文并列结构类型(1)分论点并列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 论证分论点①+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②+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③+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2)论据并列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证明论点一一论据①+分析论证;论据②+分析论证;论据③+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2.议论文并列式结构的写法(1)论点并列式结构①概念分析法(“是什么”)设置分论点。
如:文题:读书的艺术。
中心论点:读书是一种艺术。
分论点:a.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b.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c.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②因果分析法(“为什么”)设置分论点。
如:文题:跳出平凡,拥抱未来。
中心论点: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就必须跳出平凡。
分论点:a.跳出平凡,需要无畏的勇气。
b.跳出平凡,需要雄厚的实力。
c.跳出平凡,需要坚定的信念。
③条件分析法(“怎么办”)设置分论点。
如:文题:战胜挫折。
中心论点:只有战胜挫折,才能成就完美人生。
分论点:a.战胜挫折,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b.战胜挫折,我们要有永不言弃的顽强品格。
c.战胜挫折,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论据并列式结构①文题:谈骨气(吴哈)。
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引论)并列论据:a.文天祥宁死不屈;b.齐人不食嗟来之食;c.闻一多拍案而起。
结论: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骨气。
②文题:付出与收获。
中心论点: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没有付出就不会有累累硕果)并列论据:a.国内的论据:徐本禹、桂希恩、李彦宏。
b.国外的论据:马克思、居里夫人、玻尔。
结论:没有付出就没有累累硕果。
【佳作示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江苏考生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人的生活更便利了。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训练

(一)议论文的基本逻辑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能三种基本结构。
并列式1、引论(提出论点)(50-100字)2、本论(证明分论点)(每段200-300字)(1)分论点1+事例+分析(2)分论点2+事例+分析(3)分论点3+事例+分析3、结论(照应全文)(100字内)并列式议论文结构训练递进式引论(提出论点) (50-100字)本论(每段200-300字)(1)列举相同现象(事例)+本质规律(2)为什么+分析(3)怎么办(辩证的看)+分析结论(照应全文) (100字内)对照式引论(提出论点) (50-100字)本论(每段200-300字)(1)正面论点、论据、小结(2)反面论点、论据、小结(3)辩证论述结论(评析照应) (100字内)基本思路: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4.怎么办。
(二)并列式结构 把分论点并列起来,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其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事例)+分析论证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事例)+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事例)+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并列式范文:捍卫母语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 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 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 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 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
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
”的确,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 一旦丧失, 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 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汉语之于我们, 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它连接起中华民族, 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
打印4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写作训练之并列式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学习过程】一、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所谓结构,指的是文章段落层次内容的组织形式。
文章是一个整体,它有多个部分(段落和层次),这些部分需要进行一定的安排和组合,才能使整个内容显得严谨而和谐,显出美来,这就需要对文章诸多的段落层次进行布局和谋划。
一要“结构完整”:文章有完整的开头结尾,有完全的叙述或说理的段落,段落间有必要的过渡照应。
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
二、方法导引1、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即横向模式,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2、并列式结构的优点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3、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4、写作步骤先总说,提出论点或论题,然后分几方面论述,最后再总起来说(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分述时,分论点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层进式。
议论文系列训练之结构——并列式

议论文系列训练之结构——并列式议论文系列训练之结构——并列式并列式模式结构(一):分论点并列式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例文: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他是个亿万富翁,他有个幸福快乐美满的家庭,他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多么令人羡慕。
一般人认为所谓的幸福人生,总是如此,却忽略了故事背后往往都是那么矛盾、无奈、无助。
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互相探讨一下。
(不确定论点)由于世间没有一件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穷一生之力去追求的「幸福」也是一样,故此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首要条件就是知足。
(分论点1)虽然我百病丛生,面对着人生的种种障碍,但我有温饱,在家有父母疼,在校有老师爱,无论处于任何角落,都有人支持和爱护。
这一切均令我感到庆幸和满足,因为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拥有的。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何尝不是幸福呢!正因为幸福不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分论点2)尽管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能听得见,但并不等于永恒,因为我的病情会恶化,也许世界上可能又多了一位海伦凯勒。
我要把握现在,珍惜每个现在,尽情去听去看,把世上所有最好的全记在脑里,留在心里,才不会虚度,枉过一生。
若真是成了聋子、瞎子,还有美好片段回忆着。
然而,人生苦短,不如意的事的确十常八九,如果我们能不斤斤计较,不执着,(分论点3)那该多好。
作文训练一:并列式结构(二)

作文训练一:并列式结构(二)作文天地05-09 1652:一、分论据并列式“事实胜于雄辩。
”议论文写作训练,首要的是要学会使用事例论证方法,而且倘若事例论证法用的好,三几个事例便能支撑起一篇较好甚至是很好的议论文。
当然,选实例时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结构模式指导:主体部分横向展开,几个事例并列起来,这几个事例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二、分论据式并列结构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本论论据(事例1)+分析论证论据(事例2)+分析论证论据(事例3)+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三、范文例文1:我能(2006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雄鹰说:“我能征服蓝天。
”溪水说:“我能汇入大海。
”种子说:“我能擎起天空。
”终于,雄鹰长出翅膀,征服了广阔的蓝天;溪水纳流入海,成就了浩瀚的大海;种子破土而出,长成了参天大树,擎起了一片天空。
“我能”,是一种勇气,是一种理想,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服输的勇气。
“我能”如开山之斧,披荆斩棘,助人攀登。
凭借“我能”,人们绘就出一幅幅达到“新高度”的成功画卷。
风一样的青年“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充满自信的刘翔又说,“谁说黄种人进不了奥运会前八名,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就是奥运会冠军!”忘不了刘翔在赛场上的如风身影,忘不了他在领奖台上的一跃。
12秒88,一个相当吉祥的数字,洛桑的赛场因他的表现而更加光彩。
奥运会后,人们都期待着他会打破世界纪录,本想这一天会来得晚些,可他如风的速度证明了一切。
刘翔抱定“我能”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创造着奇迹。
他彻底将科林•杰克逊抛在了身后,世界纪录史上只写下他一个人的名字——刘翔!海一样的先哲是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词人吗?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放达之士吗?是的,是他,是苏轼啊!小人的一句谗言,让苏轼贬居黄州,可他仍未失去信念,仍旧在快哉亭畔咏古吟诗,依旧在赤壁山下纵酒放歌。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写作训练讲评

(1)第一次浏览全文,圈出并 修改错别字,病句及不当标点 符号。 (2)第二次浏览全文,请用序 号标出总论点和分论点。 (3)标出每பைடு நூலகம்的四环节。
2、评改要求
态度要求:真诚、细致、不 应付、不乱画、珍惜同窗的 劳动!评完后在作文纸的右 下角签名。
四、小 组 佳作展 示
五、例文赏析
五段三分四环节
作文训练五之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讲评
讲评目标
1、 认识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的模 式和分解论点的使用要 求。 2、学会在写作中运用并列式 结构。
一、知识回顾:(一)并列式结构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摆事实
分论点1
讲道理 小结 摆事实
本论
分论点2
讲道理 小结 摆事实
分论点3
讲道理 小结
结论(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5、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 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 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 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 品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走 出完美的人生!(结论部分,用排比 的手法照应首段,提出希望,结束全 文)
六学生作文
用心重复 感受新鲜 人的一生固然短暂,我们要面临着选择 与重复孰轻孰重的问题。倘若我们肯用心重 复,定能感受重复当中收获的新鲜,进而形 成一股力量,助推我们成长。 青年因换工作而向禅师抱怨自己不喜欢 重复,禅师告诉他,佛祖一生都在重复讲他 在菩提树下的感悟,我们便从这一遍遍的 重复当中不断感知,深深领悟其中之意,因 此,用心的重复,我们定能收获新鲜。
2、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论点一) “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 功人士做人的规则。(引语)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 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 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 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 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 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 的篇章。(述例)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 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 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 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引申 挖掘—论钩)
中考议论文高分写作结构模式训练

《成功源于坚持的力量》
微不足道的沙砾要经过痛苦过才能变成价 值连城的珍珠,靠的是坚持的力量;展翅飞翔的 雄鹰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在空中自由翱翔, 靠的是坚持的力量;盛气凌人的梅花要经过寒风 的茉莉才能凌寒独自开,靠的也是坚持的力量; 平庸无闻的人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成为一个成 功、举世闻名的人,靠的又何尝不是坚持的力 量。(由物及人过渡自然)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一位无私的老师, 赋予我们无穷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著 名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从小就喜欢阅读,在 英国时,他每日都会到英国国家图书馆阅读书 籍,他每天就和书籍相伴,从阅读中不断吸允 无穷的知识,从阅读中寻找走向社会主义成功 的道路,最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多少 无产阶级走向革命的成功。如果马克思不是如 此孜孜不倦的阅读、吸收知识,他能完成这么 伟大的著作吗?可见,人生需要阅读。
中考议论文 高分写作结构模式训练
并列式结构 又称并列分论、排列论证。 它要求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各问 题平行并列、分别论证。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 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 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 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文中段落 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 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工作上的成功源于对事业永不言弃的坚持。
工作是辛苦,但为什么有的人在同样的事业上 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而有的人却半途而废, 最终一辈子碌碌无为呢?我想成功源于坚持。打 开历史的长卷,我们无不发现,名人的成功源 于坚持。哥白尼的成功源于对科学真理的坚持; 李白诗歌的成功源于他对文学创作的坚持;爱迪 生的成功源于他对探究科学不懈的坚持;李时珍 的成功源于他对医学研究不倦的坚持。这些名 人的成功告诉我们,坚持是他们成功的秘密武 器,因此,面对事业的不顺利,只要我们永不 言弃地坚持下去,最终会迎来成功的累累硕果 。(外国人的例子+中国人的例子,略写)
2023最新-议论文高中并列式作文范文(精选8篇)

议论文高中并列式作文范文(精选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8篇《议论文高中并列式作文范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800字并列式议论文篇一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以飞向蓝天。
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
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旺盛的革命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
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
没有理想,人就会失魂落魄。
一块手表可能有最精致的指针,可能镶嵌了最昂贵的宝石,然而如果缺少了发条,它仍然一无用处。
同样,一个人无论是学富五车,还是健壮高大,如果对工作毫无激情,甚至连热情都不足,生命就会黯然失色。
昆虫学家法布尔正是因为有献身昆虫学的崇高理想,正是因为对事业有着火热的激情和满腔的热忱,才创造出了骄人的成就。
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热情。
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看成追求和奉献,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一个丧失责任感的人,会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自然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
田家英同志曾经写过一首诗:“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这就是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写照。
由责任感激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干好事业。
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写作训练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一)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并列层次展开的角度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我们最头痛的事。
经常是搜肠刮肚,无从写起;即使勉强成篇,或者东拉西扯,思路不清;或者原地打转,空洞无物;或者堆叠论据,凑足字数等。
很难写出文体规范、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论点深刻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文章。
究其原因,在于认识模糊、思维狭窄、方法单一。
要改变上述现象,首要的是努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指导自己利用常见的哲学原理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加强思维方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明确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促使我们明确思考方向,开拓思路,形成条理化、清晰化的思维习惯,对于完成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气韵酣畅,议论有深度、有广度、有说服力的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依据并列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可以将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大致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分成如下几个。
1、分论阐释。
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如《拒绝浮躁》一文,在中心论点之后,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1.浮躁就是不负责任的享乐。
2.浮躁就是不劳而获的财富。
3.浮躁就是见异思迁的心态。
2、存在类型。
事物皆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原因、功用和要求等。
以此为思考角度,可以构思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如《拒绝浮躁》就可以构思出如下几个并列层次——1.浮躁的文学只会造就文化侏儒。
2.浮躁的社会只会造就事业孬种。
3.浮躁的民族只会造就精神矮子。
3、具体表现。
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
往往因时、地、人、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经常还有轻重显隐内外等区别。
以此为思考角度,也可以构思出一篇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好文章。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浮躁之人面对问题不能深入调查,总想投机取巧。
2.浮躁之人面对失败不能耐心冷静,总是怨天尤人。
3.浮躁之人面对成功不能奋发进取,总是浅尝辄止。
4、由果索因。
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有前因的。
分析它,发现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推敲这些现象的产生复杂的多样的原因,也比较容易构成并列式议论文。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人的本性是浮躁之气产生的根源。
2.社会风气是浮躁之风产生的土壤。
3.制度缺漏是浮躁之念产生的缝隙。
5、作用意义。
前面提过事物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样,事物造成的结果也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等等。
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文章层次,收获必定丰厚。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拒绝浮躁,才能创造物质文明。
2.拒绝浮躁,才能创造精神文明。
3.拒绝浮躁,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6.影响危害。
有正面的作用意义,当然负面的影响危害也必定存在,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
如《拒绝浮躁》也可从这个角度这构思——1.因为浮躁,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
2.因为浮躁,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
3.因为浮躁,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烟。
7、时间阶段。
本思考角度指思考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历史进程的不同时期,或人生前进的不同时间,或一年更替的春夏秋冬等。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人生的春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2.人生的夏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3.人生的秋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4.人生的冬天,我们要拒绝浮躁。
8、空间场合。
本角度可以是生活的每个具体角落,如家庭、学校、医院等人物活动的每个场所,也可以是国内、国外这样的一个大空间。
或者是活动的不同场合,比如正式与非正式,庄重与随意等。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在学校,浮躁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
2.在家庭,浮躁是我们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
3.在社会,浮躁是我们创业进程中的拦路虎。
9、正反转化。
本角度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相互转化的观点剖析构思。
使用这种角度构思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浮躁使容易变成困难,宁静使困难转成容易。
2.浮躁把直道走成弯道,宁静把弯道走成直道。
3.浮躁使成功化为失败,宁静使失败走向成功。
12、方法条件。
考场议论文重点论述了“为什么”,让读者明白道理接受观点,但是文章往往白能告诉读者行动的方向。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要实现观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什么品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什么措施、怎么做等等。
具体如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素质,克服心理障碍,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宣传,从小事、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加强外力约束等等。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要克服浮躁之心,需要有坚定明确的目标,2.要克服浮躁之心,需要有超然物外的旷达,3.要克服浮躁之心,需要有固守寂寞的勇气,4.要克服浮躁之心,需要有开拓进取的恒心。
11、名人榜样。
以名人为榜样,特别是以文化名人为榜样,既为读者提供了感性的材料,又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不但可选择的文化名人多,且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要完成三蹭的论述来得容易。
如《拒绝浮躁》可这样分层论述的——1.庄子以“持竿不顾”的淡薄拒绝浮躁,2.陶潜以“种豆南山”的理想排斥浮躁,3.牛玉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战胜浮躁12、类比列举。
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有区别的。
根据这点我们也可以构思《拒绝浮躁》的如下分论点——1.勇敢者以勇气对抗浮躁,2.执著者以毅力战胜浮躁,3.睿智者以智慧进化浮躁。
(二)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分论点拟写的要求1.拟写分论点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偏离、偷换、转移论题。
2.拟写分论点不能重复交叉,不能出现逻辑上的混乱。
3.拟写分论点语言要精练,有思想底蕴。
4.不能随心所欲,得讲究先后顺序。
5.分论点句式的构造力求齐整,最好放在段首。
6.在论述过程当然允许有详有略,一般来说主要的方面详写,放在前面;次要的方面略写,放在后面;如果分论点不止三个,次要者还可以合在同一个段落里论述。
练习1一。
请以“境界”为题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角度构思分论点。
1.从“是什么”的角度(1)------------------------------------(2)------------------------------------(3)------------------------------------2.从“为什么”的角度(1)------------------------------------(2)------------------------------------(3)------------------------------------3.从“怎样做”的角度(1)------------------------------------(2)------------------------------------(3)------------------------------------4.请以“张开双臂,选择博爱”、“细节的魅力”和“干事业需要激情”为题,各写一篇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
要求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角度展开。
(写在另纸上)5.请以“我喜欢书生气”为题,写两篇不同内容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
(写在另纸上)参考答案:1.从“是什么”的角度示例1.(1) 境界是面对成败时能笑对人生的豁达。
(2)境界是面对名利时能超然物外的淡泊。
(3)境界是身陷逆境时能奋发向上的追求。
示例2(1)境界,是“母爱深深深几许?引儿思绪阔天地”的伟大。
(2)境界,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
(3)境界,是“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赤胆忠心。
示例3(1)境界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
(2)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3)境界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
示例4(1)为官者的境界,是一种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境界。
(2)爱国者的境界,是一种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境界。
(3)科学者的境界,是一种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境界。
示例5(1)智者的境界,是一种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
(2)强者的境界,是一种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3)勇者的境界,是一种不顾安危、舍己为人的境界。
示例6(1)境界是王选视名利如浮云,甘为人梯育英才。
(2)境界是钱学森毅然回国,献身祖国航天事业。
(3)境界是成龙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组织义演义捐献爱心。
示例7境界,是身陷逆境之时不断追求、通往成功的金钥匙。
境界,是面对名利之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灵鸡汤。
境界,是面临矛盾之时宽容大度、构建和谐的灵丹妙药。
2.从“为什么”的角度示例1(1)因为有境界,所以胸怀祖国、兼济天下。
(2)因为有境界,所以及时行善、乐施大爱。
(3)因为有境界,所以胸襟广阔、宽容大度示例2(1)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以和为贵、和谐相处。
(2)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及时行善、仁爱天下。
(3)崇高的境界,能够让人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3.从“怎样做”的角度(1)拥有境界,就需要胸怀祖国,兼济天下。
(2)拥有境界,就需要超然物外,淡泊名利。
(3)拥有境界,就需要及时行善、乐施大爱。
(三)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议论文示例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写作提示1.首先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作出结论。
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以三个为宜。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含,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