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结构模式(并列式)(六)__教师版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_写作指导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议论文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欢迎阅读。
一、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
说“思”:1、学会动脑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出问题)2、搞好学习、工作、科研等都需要多动脑筋(分析问题)3、要养成多动脑筋的习惯(解决问题)20xx年满分《诚信所至,金石为开》开头引用古语,提出论点,这是引论。
本论先说诚信的作用,再说诚信的适用范围。
结尾点题,照应开头。
总结全文。
是典型的“总一分一总”结构,二、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说“思”: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20xx福建满分作文《稳中求胜》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
这三个分论点共同证明了中心论点,论证充分,结构清晰。
三、递进式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论点。
“深入”的路子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样”……这种结构形式能使问题的剖析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说“思”:1、“思”就是提倡动脑筋(是什么)2、“勤思”的重要(为什么)3、还要“善思”(怎么样)20xx高考作文《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文章先摆出女学生拒绝广告的现象,接着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再评论女学生这一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层层递进,说理深刻,从而透彻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专题五 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并列式)

四、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
1、分论阐释: 从中心论点中解析出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 点独立成段加以阐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论证中心论 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如以“学会欣赏”为中 心论点分论阐释: 欣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 欣赏是一种博大高雅的情怀; 欣赏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 【练习】 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 【参考答案】 浮躁就是不负责任的享乐。 浮躁就是不劳而获的财富。 浮躁就是见异思迁的心态。
10、方法条件 从什么条件、什么品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什 么措施、怎么做等方面分解论点。比如高考优秀作文《品 读人生》是这样构思的——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练习】 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பைடு நூலகம்章层次。 【参考答案】 要克服浮躁之心,需四般法宝在手,即 坚定明确的目标 超然物外的旷达 固守寂寞的勇气 开拓进取的恒心
【练习】 以“拒绝浮躁”为观点,运用以上角度构思文章层次。 【参考答案】 因为浮躁,使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 因为浮躁,使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 因为浮躁,使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烟。
7、时间阶段 指思考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历史进程的不同时 期,或人生前进的不同时间,或一年更替的春夏秋冬等。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是这样推进的—— 1、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2、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3、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4、冬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12、类比列举 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有区别的。根据 这点我们也可以构思出优秀的文章来。高考优秀作文《愿 景》就是这样构思出如下三层—— 持有愿景的舞者贵在自觉。 拥有愿景的强者贵在持久。 把有愿景的智者贵在感悟。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附例文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一)并列式结构。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又叫平行式结构。
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并列式分论点的好处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观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充分,并且易于组织材料。
其基本的结构形式是。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三四段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段重申中心论点例如《读书有益》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读书有益。
而后从这三个方面不分主次,进行论证。
1、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2、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3、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
最后再强调读书有益,因而需要读书。
(二)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又称正反式,就是在文章中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
真假对比,去伪存真;善恶对比,抑恶扬善;是非对比,拨乱反正。
运用这种结构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这种文章的结构模式一般为:第1段提出论点。
第2段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正面说理,正面举例第3段反面论证反面提出论点,反面说理,反面举例弟4段,得出结论也可反过来,即先从反面来举例论述,再从正面来重申论点。
例如《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开头提出论点,懂得感恩,他们创新的人世间温暖传奇。
正面论证,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反面过渡,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感恩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反面论证,感恩的心不在,伤人害己。
得出结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三)层递式结构。
这种结构说理深刻,操作起来有点难度。
但运用熟练之后,是得高分的较理想的结构。
其结构形式为: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论例如《孤独与幸福》论点。
青年人要能够承受孤独。
是什么。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为什么。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心的时空,他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怎么样。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的保持距离,他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结论。
享受孤独。
(四)三联系式结构。
议论文写作系列微课之并列式结构类型浅谈

• 可是,高尚不需要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早已决定你的生命, 即使流放之中也依然彰显华彩,照映千秋。
惊人一跪,诚意切切谱新章---勃兰特
• 1970年12月7日,波兰华沙,细雨蒙蒙,曾被划为 犹太人区的地方,走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停在纪念 碑前,既而是长久的伫立。其中一位突然双膝脆在碑 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原来,他是联邦德国总理勃 兰特。这一跪,超越外交礼节,令身旁的外交官大吃 一惊,却从此掀开了德国与波兰及世界各国人民友好 关系的新篇章。
2
(一)论据式并列
• 中心论点:高尚不需要理由 • 分论点: • 1、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王昭君; • 2、百年足迹,爱民拳拳彰华彩---林则徐 • 3、惊人一跪,诚意切切谱新章---勃兰特
3
高尚不需要理由
• 穿越历史的星空,常看到许多惊人之举, 觉得意外,然后沉思,才感到意外后的背 后是亘古不变的情理:高尚不需要理由。 惟有高尚的心灵,才肯作出人意料的选择, 这才符合情理。这不是偶然,这是一种必 然。
•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 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 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温馨提示
• 一般说来,每个版块之间的分论点和论 据可以灵活安排,但最好依照一定的顺序 安排,由古到今,由国内到国外,重要的 在前,次要的在后。
• 中心论点:做真正的自己 • 分论点: • 1、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 2、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 3、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做真正的自己
•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 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 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 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 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议论文主体段落并列式结构模式(上课用)

学习目标
•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及并列式结构的 模式和要求。 • 2、通过练习熟练应用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何为“议论文”
• 所谓的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 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 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 •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 一、提出问题:引论 论 二、分析问题:主体 文 并列式 的 基 对比式 本 递进式 结 构 三、解决问题:结论
二、从因果关系入手,或揭示原因,或预感 事物发展的结果,或揭示作用、重要性,从 而形成分论点,简称“为什么” 。
1、中心论点:为人当勤劳。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2、中心论点:若为诚信故,诚信不可抛。 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涵。 ③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 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 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 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 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 用的大理石相遇后,使它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 。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着不同凡响的 智慧。让我们成为米开朗其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赏识而 截然不同。 赏识是什么:赏识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予以 重视或赞扬。请以“学会赏识”为话题,先确定中心论点,再 由此分解三个分论点。
1、中心论点:人要有涵养 。 ①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②要有涵养,就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③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2、中心论点: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 ①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 心志; ②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 的感情 。 ③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 信号 。
议论文常见结构模式

1
议论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
1、并列式:也称平行式结构,即几个分论点 或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并列排列的。
2、递进式:即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 入、步步推进的 (层进式)
3、对照式:即把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同另 一种事物对比,以突出一种事物(意思和观点) 的正确性,多用正反对照。
结论:在该出手时不要犹豫,在不该出手时不要冲 动,做足准备,瞅准时机,该出手时才出手才是王 道,才能让日后不后悔,让今日赢得最丰厚的“利 润”!
2021/10/10
18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
筑巢。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不但十分坚硬,而且还生
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
行。
阅读上述材料,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1/10/10 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19 得抄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伤人员,最大力度安置了受灾群众。 )
2021/10/10
4
(二)并列分解“为什么”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 题目已经表明了中心论点,那么分论点可 以这样设计: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 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 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 或准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 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观点鲜明(在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硕,最少三个)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清楚(层次分明)二、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什么缘故----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做----结论三、议论文大体结构形式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一)、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是议论文最多见的结构模式,确实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其组材形式也有多种,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假设干分论点,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
一、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1段)(100字左右,不超5行)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2段)(220字左右)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第3段)(220字左右)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第4段)(220字左右)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抒情,照顾前文,点题)(第5段)(100字左右)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常利用角度、例如(一)论点并列式模式的三个角度:1、是什么2、什么缘故3、如何办角度一:“是什么”例如:2021年辽宁话题“肩膀”可如此分解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肩膀》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托。
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小时候,喜爱坐在妈妈身旁,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的肩膀让我感觉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
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察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愉快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
可妈妈却说:“此刻,我终于能够倚靠你了。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课件

中国,欣赏她最广阔的苍漠”“欣赏中国,欣赏她最细致的温顺”两个含有对
照关系的分论点,分别选取敦煌、长城,李清照、林黛玉为例分析论述,在鲜
明的对照中,让读者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意事项
(1)环绕中心论点确定对照点,选择对照材料。 (2)对照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 (3)对照分析,要环绕对照点进行,揭示对照对象鲜明的个性。
n 3.逐层分析。针对某种不好的现象, 分析其危害,发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相 应的计策,文章将呈现“摆现象—挖根 源—析危害—明做法”的情势,通过一层 一层地分析,最后凸显出问题的本质并提 出解决的办法,能使论证更加周密,结构 更加严谨,更具个性色彩。
n
层进式结构格式(一)
n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2.破立结合型
破立结合即先论证正面观点,再批驳反面观点;或先批 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或边批驳反面观点,边论证 正面观点。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 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都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峙面。破的目 的是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为了从反面证明正面 的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从而更坚 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
结论
总结全文
分论点对照式就是在论证过程中, 把两种性质、特征截然相反或者有 差异的事物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 讲清道理,阐明观点。正反对照式 有“纵比”和“横比”之分:(1)纵 比,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 对照;(2)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 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照, 一般都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和事。
如话题“肩膀”可扩大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结构模式(并列式)(六)__教师版第一篇: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结构模式(并列式)(六)__教师版议论文专题训练——结构模式 1(并列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方法技巧。
二、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
三、了解结构和结构分类1、何为“结构”所谓的结构是指通过某种合理的论证方式把论点、论据有机地组合起来。
2、分类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
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一篇文章,结构是它的骨骼,语言、材料是它的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所以,虽然文章无定法,但作文有常规。
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四、并列式(一):分论点并列式1、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
2、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3、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点并列式特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锦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上一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杂,让城市创造奇迹。
当越来越多的人赞叹上海腾飞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是那些外来的“阿拉”为我们推波助澜。
同时,纯正标准的普通话和上海话甚至日语、英语“和平共处”、“互相渗透”。
“人与人之间呈现不同的个性,但又彼此包容,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新上海的奇迹!”这是余秋雨所说的话。
上海的今天,没有杂,是绝对不可能繁荣发高二作文训练系列结构模式(并列式)第 1 页达的。
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
文学可以酸,可以甜,但不能没有味道。
杂就成了芸芸众生的调味品。
你可以“古道西风瘦马”,当然也能“小桥流水人家”;你可以张开双臂,尝试和尼采、卡夫卡拥抱,你也可以十指紧扣,和棉棉、陈丹燕窃窃私语。
文学正因为有了“杂”这面三棱镜,才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
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梅兰竹菊,蜂蝶雁莺,不一样的生物带来不一样的神采。
脱尘、修长、卓然、轻盈、栩栩如生的词汇传递给我们美的享受,人类的胸怀也因这道不尽、说不完的大自然而博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恬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雅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豪放;“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悟中,竟有那么多“最难将息”的表达,冥冥间创造了一个奇迹!这种奇迹,不但映红了大自然中的枫叶,更映红了生命的旌旗。
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生活在城市之中,不免有单调之感,那么就让我们静静地放松身心,倾听一下窗外的声音——是什么?你听见什么?是车水马龙?是鸟语花香?还是那首:“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的广告歌?不论是什么,你已经会发现,我们触及大东西,任何东西,都不是单一的。
正因为有杂,才让万国建筑、山上春花、爵士鼓点、苏杭花茶、城市、文学、自然……一切的一切,显得如此生机盎然,如此风姿绰约,如此妙不可言!朋友,让我们感叹吧,感叹杂,感叹生命的奇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思路:参考:作者首先运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引出论点: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接着作者将三个分论点进行并列论证: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最后总论“因为有杂,所以有繁荣、有创造、有融合、有奇迹产生。
”(二):分论据并列式1、写作基本要求: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2、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分论据并列式特点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高二作文训练系列结构模式(并列式)第 2 页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
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
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思路:参考:作者首先运用对比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李白、与康熙相伴31年的臣子纳兰容若和萧红,最后对三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三)学以致用:按照要求习作。
题目:1、站直了做人(分论点并列)2、笑对人生(分论据并列式)。
要求:1、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完成作文。
2、文体:议论文。
3、结构模式:并列式。
4、800字左右。
范文1:站直了做人我赏菊,品菊,爱菊,试看那秋风飒起,“荷尽已无擎雨盖”,而“菊残犹有傲霜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被称为花中君子,因为它的色彩艳丽,因为它的不畏寒冷,更因为它挺直腰杆的骨气。
花既如此,人更应如此。
我们要挺起胸,抬起头,站直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站直了是一种意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顺境中,我们要站直了,不要乐得弯了腰,不要被功名利禄绚丽的外表所迷惑而俯身去拾,因为那很可能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你要站直了,眼里只有远方,心中只有目标,踏着大步直奔终点。
逆境中,我们也要站直了,不要因为一些挫折而使你低下高贵的头颅。
逆境是一种磨练,而逆境也更能造就英雄。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古人告诉我们,逆境中站直了依旧能够站出飒爽的风姿。
站直了是一种气度。
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种豪气,是“行高二作文训练系列结构模式(并列式)第 3 页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种洒脱,是“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材需待七年期”的一种坚韧。
检阅军队,当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挺直腰板高昂的从我们眼前走过时,我看到了一种气度,是飒爽英姿,是威风凛凛,是笔直的腰板震撼出的魄力。
站直了还是风格,是信念……也许诸葛亮觉得站直了做人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因三顾茅庐而出身仕蜀,然后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以至最后六出祁山,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依然是站直了的楷模。
也许孔子觉得站直了做人就是“克己复礼,礼乐文明”,于是周游列国,编纂六经,开堂讲学,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二,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和谐社会。
也许文天祥认为站直了做人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是才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才有被俘却爱国之志不改。
站直了做人,只为更好的人生。
范文2:笑对人生人生,是一场旅行,而且是单程的旅行。
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品尝千百种滋味。
在不幸面前,我们要积极乐观,直面苦难,笑对人生。
[亮出观点]一壶浊酒歌遍了山河八百里,一叶轻舟唯见长江天际流。
历史长河中,李白曾满怀兼济天下的宏志,却无奈满腹飞扬的文采却成为帝王妃子的鹦歌燕舞的唱和,壮志难酬,纵然万千华贵又如何?于是他笑对人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载一叶轻舟,邀明月剑气美酒相伴,攒得一江秋水,月朗风清。
在不得志的仕途面前,他没有垂头丧气,颓唐消沉,而是豁达地看到了不幸的另一面——坚持一份傲骨,一颗炽热而又旷达之心,永存于世,活出另一种洒脱的人生。
在他的口中吐出了半个盛唐.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永贞革新”却使她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碾碎了他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也未能将他击倒。
他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
他打了井,放了奴婢,筑了愚溪,在这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会有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她——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卫国家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见难。
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她仍能笑对人生,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似乎玉般的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