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证金融学 第一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1.本位币,一是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具有广泛的流通性;二是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三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以人民币反映。

2.金融市场,从一般意义上说,市场是一个交易机制的概念,任何一种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机制都可以形成一种市场。

市场既可以是有特定场所的有形市场,也可以是无形的,尤其是在泛指的情况下,因此我们可以把金融市场定义为对金融交易机制的概括,即通过金融工具交易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与行为的总和。

金融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市场体系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奠定了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全面、系统地考察金融市场是发展和利用金融市场的基础。

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4.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5.基准利率,我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也叫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利率。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都可以承担基准利率的作用。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 。

金融工程学第1次答案

金融工程学第1次答案

《金融工程》作业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请你谈谈对《金融工程学》的认识。

(提示:主要从“金融工程学”含义、产生的原因、学科发展现状、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证)答:金融工程学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以优化它们的风险/收益率。

较为具体而言,金融工程是在风险中性的假设条件下,将某种金融证券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拟合于无风险收益率;从而是趋向于一种风险厌恶型的投资型。

金融工程创造性解决企业的金融问题,创造性体现在工具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核心是风险管理,它进行风险管理的特征:高效性、准确性、成本的低迷性,核心内容是流动性、安全性、完善性金融工程在实际运用方面,甚至已超出了金融和财务的领域。

一些工业企业已把金融工程的技术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品定价、专利权价值估算、员工福利政策的制定、商务契约的谈判等等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而且经常是只用一项简单的金融工程技术就可以解决原本相当复杂的问题。

实际上,只要是牵涉到收益和风险权衡抉择和分配转移问题,金融工程就有用武之地。

也就是说,金融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可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去。

另外,在某种意义上,金融工程师们在扮演着三种角色:交易方案制定者(市场参与者)、新观念创造者(创造者) 和经济法律打擦边球者。

2、分析比较“两得宝”与“期权宝”异同并谈谈2002年11月央行为什么先批准国内商业银行推出“两得宝”业务而暂不允许从事“期权宝”业务?答:两得宝:两得宝简单来说,就是将到期提取本金的货币选择权交付给国银行,即可获得银行支付的期权费,从而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让您利息收入和期权费收入双双得益的一种投资组合。

在投资两得宝时,首先要选定存款货币,同时还须选择另一种客户有可能获得的挂钩货币。

需要提醒的是,在存款货币和挂钩货币中有一种必须是美元,银行会根据客户所选择的那组货币即时报出一个协定汇率,期权到期之日,银行会按协议约定将当时的参考汇率同协定汇率比较,决定以存款货币还是挂钩货币支付客户的存款本金、税后利息和期权费,以确定您的收益回报。

金融学(本)第一章的形考题及答案

金融学(本)第一章的形考题及答案

金融学(本)第一章的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错误的,.就不要选择。

top/第一章--单选题单选题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A. 自然环境0B. 社会制度0C. 人际关系0D. 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100单选题()是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经济主体。

A. 国家0B. 居民100C. 企业0D. 国外企业0单选题居民进行投资的前提是()A. 货币盈余100B. 投资环境0C. 制度设计0D. 货币政策0单选题居民的金融投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进行金融投资以获取收益0B. 用盈余购买经营性资产或各类收藏性物品以期获利100C. 将货币盈余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外汇等金融产品上,以期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获益。

D. 通过购买保险、或通过信托使用盈余,以实现保障、遗产等目的。

0单选题居民赤字的弥补方式最常见的是()A. 储蓄0B. 收入0C. 政府补贴0D. 消费信用100单选题()是现代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经济主体A. 居民0B. 政府0C. 国家0D. 企业100单选题在资金运用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主要以()的形式存在A. 无形资产0B. 物质资产100C. 总资产0D. 以上都不对0单选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可以通过()直观地反映出来A. 企业财务报表100B. 会计分录0C. 生产记录表0D. 以上都不对0单选题非金融企业部门最常见的融资渠道()A. 民间借贷0B. 银行贷款100C. 商业信用0D. 政府补贴0单选题关于企业的负债活动对金融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企业负债活动对金融的影响并不大100B. 企业的负债为居民、金融机构、国外等部门带来投资机会,使他们通过金融投资分享企业经营成果,也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金融余缺的调剂0C. 企业的负债活动形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货币和信用总量有决定性影响0D. 企业通过负债活动实现外源融资,满足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0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A. 流动资产0B. 长期投资0C. 长期负债100D. 无形及递延资产0单选题企业的盈余分配,首先要()A. 分红0B. 投资0C. 分配股利0D. 提取各种公积金100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A. 公积金0B. 未分配利润0C. 固定资产100D. 实收资本0单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A. 发行政府债券100B. 发行股票0C. 发行企业债券0D. 商业贷款0单选题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都存在跨国经济活动或财富转移活动,以一定的支付工具和方式,清偿因各种经济活动产生的国际债权债务就叫()A. 国际结算0B. 国际货币0C. 国际支付0D. 国际债券100单选题金融机构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是指()A. 贸易融资100B. 国际结算0C. 国际支付0D. 国际货币0单选题货币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 商品计价0B. 交换手段0C. 支付手段0D. 财富增值100单选题关于汇率,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称为汇率0B. 汇率的的决定及其波动受货币购买力、外汇供求、市场预期、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等多因素影响0C. 汇率的高低将改变一国(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成本和收益,对进出口贸易、国内商品价格、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宏观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0D. 汇率制度的安排不再重要100单选题金融体系中居于联接宏微观的纽带和运作核心地位的是()A. 利率100B. 汇率0C. 货币0D. 货币制度0单选题不同的金融活动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以下不是金融市场的是()A. 外汇市场0B. 货币制度100C. 资本市场0D. 货币市场0top/第一章--判断题判断题资金余缺的调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用关系是最基本的金融内涵。

《金融学》形考作业1答案共15页word资料

《金融学》形考作业1答案共15页word资料

《金融学》形考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

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度。

金融数学引论答案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1]

金融数学引论答案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1]

第一章习题答案1•解:JEt = O 代入得A(O) = 3 于是:a(t) =A(t)/A(O)= (t 2 + 2t + 3) /3 In =A(n) 一 A(n 一 1)= (n 2 + 2n + 3) - ((n - I)2 + 2(n - 1) + 3))= 2n + l 2.解:(1)1 = A(n)-A(t) = I n +I nl + ∙ ∙ ÷I t+1 =n(n+ l)∕2-t(t+ 1)/2 (2)I = A(n)-A(t)= Y J l k = 2π+, -2,+,A-r÷l3•解:由题意得a(0) = I Z a(3) =A(3)/A(O)= => a = , b = 1 ∕∙ A(5) = 100A(IO)=A(O) ∙ a(10) = A(5) ∙ a(10)/ a(5)= 100 X 3 = 300.4.解:(l)i5 =(A(5) - A(4))∕A(4)=5120^ % ilθ =(A(IO) - A ⑼)∕A(9)=5145≈ %(2)i5 =(A(5) 一 A(4))∕A(4)IOO(I + 0.1)5-l∞(l + 0.1)4IOo(I + o.ιy l5•解:A(7) = A(4)(l + i5)(l + i6)(l + i7) =1000 XXX6•解:设年单利率为i500(1 + = 615解得i = %设500元需要累积t 年500(1 + t × %) = 630解得t = 3年4个月 }7•解:设经过t 年后,年利率达到%1 + 4%×t= (1 + 2.5%)1 t Q8. 解ι(l + i)11 = (l + i)5+2*3 = XY 39. 解:设实利辜为i600[(l + i)2 一 1] = 264解彳gi = 20%:• A(3) = 2000(1 + i)3 = 3456 元10•解:设实利站为i10% i K)=(A(10)-A(9))∕A(9) =1∞(1 + 0.1)10-100(1 + 0.1)9 IOO(I + 0.1)910%---------- 1 ------- ~ (l + z)n (l + ∕)2n所以"=导》右11•解:由500×(l+ i)30 = 4∞0 => (l + i)30 = 8IOOOO I(XX)O IOOOo++ i)2°(1 +i)40 (1 +i)60=IOOO ×2 4 (8~+8~+8^2)12 解:(1 + i)a = 2(l + i)b =j (2)(l + i)c = 5 (3)3 + i)n =- (4) 2=> n ∙ In(I. + i) = In 5 -In 3⅝l∕ ⅝l∕11/ /k 牧→ In5 = c × ln(l + i) × (2) => In3 = (a + b) ■ In (1 + i) =C -(a + b)13•解:A ∙ i = 336 A ∙ d = 300 i —d = i ∙ d => A =2800 14•解:(1)10%'1 + 5x10%=%⑵ a-1(t) = 1 一=> a(t) = a(5)III δ A(t)= δ B(t)得t = 5)19・解:依题意,累积函数为a(t) = at2 + bt + 1 a = 0.25a ++ 1 =a(l) = a + b + 1 ==> a =b =于是 δ =≤222= 0.068a(0.5)20∙解:依题意,§ A (t) = J 「J B (t)= ----------------1 + L 1 + tIllJ A (t)> ¾ (t) 1一 1-0.1/=dS = ΦH√1) a(5)=%15∙解:由(l + -r )3=(l-£-)7 3 4i⑶-3二> 〃⑷=4・[1一(1 +寸)-可:⑶ Itl:⑹ z ∕(12)(1 + L_)6=(1_L_)3) 6 12〃(⑵=> 严>=6∙[(1 -------- Γ2-l]1216•解:⑴ 终值为IOO × (1 + i(4)/4 F?=元⑵ 终值为Ioo × [(1 -4d<V4))1/4 ]-2=元17. 解:利用 1/d (FTl)- 1/i (Fn) = I∕m=> m = 818. 解:aA (t) = 1 + => δ A (t)a"1A (t) = l-0.05r=>¾ (a"1B (t))1 aΛ(t) 0.05"l-0.05ra A (I) 1 + 0」/2t 2=> -------- > ---------- 1 +L 1 +t=> t > 121.解:d (4) = 8% ,设复利下月实贴现率为d,单利下实利率为do 。

[管理]《金融学》课程作业(一)部分答案

[管理]《金融学》课程作业(一)部分答案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信用货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格雷欣法则货币制度货币流通准货币二、填空题1、(铸币)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代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属货币的货币。

(表征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3、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电子货币)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4、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

金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是(称量)货币,广泛流通银元是从鸦片战争之际开始的。

5、(储存金银)是积累和储存价值的古典形态,随着现代货币流通的发展,除了这种典型形态外,积累和储存价值还采取了在银行(存款)的方式,直接储存现金的也不少。

6、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和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7、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8、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9、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1、将货币定义为社会核算工具或“选票”,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给出的界说。

12、马克思认为: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13、香港从1983年起,实施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制)。

发钞银行发行港币,必需向外汇基金存入(百分之百的外汇)准备。

14、我国人民币属于(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现阶段在(国家统一的国内外汇市场上)已可以与外汇实现自由兑换。

15、辅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一般(不允许)自由铸造。

三、判断正误题1、代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且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属货币的货币,代用货币与金属货币是同生共亡的。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任务答案解析

金融学第一次网上作业任务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的状况。

aabcccdbcdacdbcdacbbA. 货币存量B. 货币流量C. 货币增量D. 货币总量2、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

aabcccdbcdacdbcdacbbA. 货币存量B. 货币流量C. 货币增量D. 货币总量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abcccdbcdacdbcdacbbA. 银行活期存款B. 居民储蓄存款C. 银行定期存款D. 现金4、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

aabcccdbcdacdbcdacbbA. 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 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 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5、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abcccdbcdacdbcdacbbA. 货币形式B. 纸币C. 扩大的价值形式D. 一般价值形式6、货币在()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abcccdbcdacdbcdacbbA. 商品买卖B. 交纳税款C. 支付工资D. 表现商品价值7、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A. 信用货币B. 纸币C. 实物货币D. 金属货币8、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的特点。

A. 国际金本位制B. 牙买加体系C. 布雷顿森林体系D. 国际金块本位制9、市场人民币存量通过现金归行进入的是()。

A. 发行库B. 国库C. 业务库D. 金库10、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A. 信用货币制度B. 金币本位制C. 金块本位制D. 金汇兑本位制11、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是()。

A. 保持固定汇率B. 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C.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D. 国际储备货币单一化12、运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分析汇率变动的理论是()。

A. 购买力平价说B. 汇兑心理说C. 国际借贷说D. 金融资产说13、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升值的原因是()。

19春传媒《金融学第一次》平时作业

19春传媒《金融学第一次》平时作业

------------------------------------------------------------------------------------------------------------------------------金融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格雷欣定律2、信用3、实际利率4、名义利率二、选择题1.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

A.等于零B.等于名义价值C.高于名义价值D.低于名义价值2.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金块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虚金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3.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 )的特点。

A.有限法偿B.无限法偿C.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D债务人必须支付4. 信用是( )。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5. 以下不属于信用风险的是( )。

A.购货企业无法支付赊销商品的货款D.消费者不能偿还住房贷款C.企业不能支付银行贷款D.物价上涨6. 在经济生活中,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是()。

A一致的B.相反的C.毫无联系D.无法确定7.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 )提供的信用。

A.本国政府B.社会团体C. 消费者D.工商企业8. 优惠利率是相对于( )而言的。

A.公定利率B.一般利率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9.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本息共为( )。

A.11.9万元B.119.1万元C.118万元D.11.8万元10.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当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 )。

A.上升 B.下跌C.可升可跌D.保持不变三、简答题1.请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金融分析》习题答案
1 在1980年代后期世界兴起一股大规模的“回购”潮流,即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回流通股,实行“私有化”。

本题要求你分析回购对股价的影响。

考虑一个上市公司每期都有固定的现金流X ,该公司总市值(包括当期现金流X )为V ——即当期和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1)/V R X R =+,其中R 是常数贴现率。

每期公司使用固定比例 λ 的现金流回购一部分流通股票,并使用其余 1-λ 比例的现金流支付其余流通股的红利。

记t 期初(回购前)公司有t N 数量的股票在市场流通。

(1)t 期每股的内在价值(即红利贴现的价值)t P 应为多少?每股红利t D 为多少?经过t 期回购之后,t +1期初公司的流通股票数量1t N +为多少?
(2)推导红利-价格比率/t t D P 、每股红利的增长率G 、以及贴现率R 之间的关系式。

(3)证明每股股票价格等于每股红利的贴现值(贴现率为R )。

(注:可参考教材Campbell,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hapter 7)
答案:
(1)根据红利贴现价值的定义和题目中的要求(需要考虑当期红利),t 期每股内在价值应为:


=++=0
)1(i i
i
t t R D P
其中,i t D +——i t +期的每股红利,另外考虑到现金回购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内在价值,因此公司的内在价值等于当期和未来现金流贴现之和,所以,
t
t t RN X R N V P )1(+==
每股红利等于t 期支付的全部现金流除以t 期剩余的流通股,即1+t 期的流通股,从而
1
)1(+-=
t t N X
D λ
1+t 期的流通股数为t 期流通股数减去t 期回购部分,即
t t
t t N R
R
R P X
N N +-+=
-
=+111λλ
(2)根据(1)中的解答,可以得到红利价格比率为:
R R R
N N R R RN X R N X P D t t t
t t t λλλλ-+-=
+-=+-=++1)1()1()1()1()1(11 每股红利增长率为:
R
R R
N N D D D G t t t t t λλ-+=-=-=
++1111,为常数增长率
上述两式联立,消去λ,可以得到所求关系式:
R
G
R P D t t +-=1 (3)根据(2)中解答,可以得到
t t D G
R R
P -+=
1 在考虑当期红利和常数红利增长率G 的情况下,每股股票价格为:


=+-+=+=0
1)1(i t i i t t D G
R R
R D P
即由以上所得,每股股价等于每股红利的贴现值。

2 上市公司“工商银行”是A 股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预期该公司每年将支付盈利的50%作为股票红利,并且预期该公司盈利留存部分的再投资率为每年20%。

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5%。

(1)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股价与每股盈利比率,即P/E )应该为多少?(提示:用到Gordon 增长模型)
(2)如果该公司刚刚支付了今年的股利,每股股利为0.2元,请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合理估值。

(3)如果随着进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上升,政府采取了收紧的宏观调控措施,对资本市场构成冲击。

投资者认识到对该公司新增投资可得20%的年收益率的估计过高了,新的估计为15%,则该公司股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以百分比表示)?
(4)假定该公司新增投资的年收益率仍为20%。

随着国内利息率提高,公司资本成本增至16%,则该公司股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以百分比表示)?
(5)“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是因为投资者认识到他们过去对该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估计过高了”。

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3)和(4)的计算结论说明你的看法。

(注:可参考教材Campbell,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hapter 7) 答案:
(1) 公司的红利增长率G 为:(150%)20%10%-⨯=,
资本成本R 为15%, 市盈率为
50%P P E D
=⨯, 根据Gordon 增长模型,t t D G
R G
P -+=
1,从而可以得到该公司股票合理的市盈率为:
110%50%0.51115%10%
P P E D +=⨯==- (2)在每股股利为0.2元时,公司合理估值为:
110%
0.2 4.415%10%
P +=⨯=-元
(3)在新的年收益率估计下,7.5%G =,由原来的条件,新的股价估计为
17.5%
0.2 2.8715%7.5%
P +=
⨯=-元
相对于之前下跌了35%。

(4)在新的资本成本下,股价估计为
110%
0.2 3.6716%10%
P +=
⨯=-元
相比之前下跌17%。

(5)根据(3)(4)的解答,可以看到,(5)中的说法不全面。

投资者对于某家上市公司增长预期的下调会导致公司股价的下跌,而另一方面,公司资本成本提高也同样会导致公司股价的下跌。

3 本习取自教材Campbell,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chapter 7 课后第5题。

说明:第一段结尾处“&”符号是各打印错误,应为ˆt p
答案:
假设t 期的全部信息集为t I ,从而有)|(t t t I p E p *
=,根据迭代期望法则,有
)())|(()(**==t t t t p E I p E E p E )())|(()ˆ(**==t t t t p E J p E E p
E 7.5.1 由上,可以得到:
22))()|()|()|(())(()(****-+-=-=t t t t t t t t t t p E J p E J p E I p E E p E p E p Var
考虑到0))]()|())(|()|([(=--*
***t t t t t t t p E J p E J p E I p E E ,从而有
)ˆ()]()|([)]()|([)]|()|([)(2
22t t
t t
t t t t t t t t p
Var p E J p E E p E J p E E J p E I p E E p Var =-≥-+-=**
****
命题得证。

上述不等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基于较少信息预测所得到的股价的波动性较小。

7.5.2 根据之前推导的公式,有
22)ˆ()ˆ()ˆ(t t t t t t t t p p p p E p p E p
p Var -+-=-=-*** 同样考虑到t t p p -*
和t t p
p ˆ-协方差为0,从而有 )ˆ()()ˆ()()ˆ(22t t t t t t t t t t p p Var p p Var p p E p p E p
p Var -+-=-+-=-*** 即)()ˆ(t t t t p p Var p
p Var -≥-**
且)ˆ()ˆ(t t t t p p Var p p Var -≥-*,命题得证 上述不等式的经济学含义为:首先,第一个不等式表明,基于更少信息预测得到的股价
相对于恰当预见股价(perfect-foresight stock price ),其偏离程度更大;其次,第二个不等式表明,基于更少信息而预测得到的股价,其相对于恰当预见股价(perfect-foresight stock price )的偏离程度,大于其相对于实际股价(actual stock price )的偏离程度。

7.5.3 (原题可能笔误,似乎应当是定义t t t t p d p
k r ˆ)1(ˆ111--++≡+++ρρ,而1ˆ+t r 则是基于更小信息集J t 预测的收益率)
由迭代期望法则,)ˆ())|(()(111+++==t t t t r
E J r E E r E ,进而有 211112111))ˆ(ˆˆ())(()(+++++++-+-=-=t t t t t t t r E r r
r E r E r E r Var 考虑到11ˆ++-t t r
r 和)ˆ(ˆ11++-t t r E r 的协方差为0,有 )ˆ())ˆ(ˆ())ˆ(ˆ()ˆ()(12112112111++++++++=-≥-+-=t t t t t t t t r Var r E r E r E r E r
r E r Var 上述不等式的经济学含义是基于较少信息预测所得到的股价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