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

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一、引言在过去的几年里,金融科技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它融合了金融和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作为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简称“软微学院”)引领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潮流,通过其独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金融科技行业的需求。
二、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培养方案概述1. 专业培养方向北大软微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深厚金融和扎实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
学院充分结合了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课程和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金融科技领域内游刃有余。
2. 课程设置北大软微学院的金融科技课程设置丰富多样,包括金融市场与产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与金融以及智能投资与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课程涵盖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机会除了丰富的理论课程外,北大软微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实习、项目实践和参与学术研究等。
这些实践机会使学生在校园外获得了更多的实战经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北大软微金融科技培养方案的学术价值1.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北大软微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既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院还与金融科技行业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2. 前沿的学术研究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军学院之一,北大软微学院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们积极参与前沿的学术研究,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 人才培养北大软微学院的金融科技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院培养出的金融科技人才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他们成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简体)金融法专业方向

金融法专业方向目录第一部分: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介绍 (1)第二部分:金融法专业方向介绍 (3)第三部分:师资介绍 (4)第四部分:专业高级课程简介 (5)第五部分:选拔标准和程序 (10)第六部分:金融法专业方向教学培养计划 (11)第一部分:北京大学金融法中心介绍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9月,是一个以金融法律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机构。
中心主要从事国内外的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货币市场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等法律问题的研究,同时为国内外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金融法律培训和咨询。
此外,中心还接受国际经济组织和国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委托开展课题项目研究。
迄今为止,已承担多项司法部、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国土资源部等国家级和部委课题,并承担了世界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委托的多项科研项目。
中心经常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学术机构、法律实务界共同举办金融法律学术研讨会。
例如,1998年4月顺利举办“海峡两岸银行实务与法律研讨会”;1999年11月与日本森综合律师事务所合作举办“中日证券法律研讨会”;2001年5月成功主办首届“北京大学金融法春季论坛”,2002年3月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主办“北京大学金融法春季论坛及亚洲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国际研讨会”;2005年5月举办“2005年春季论坛公开讲座暨诺顿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授予仪式”,等等。
除了项目研究和研讨会以外,自1998年起,中心与法律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定期出版《金融法苑》和其它学术专着。
目前已出版了《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中央银行法制》、《商业银行法务》、《金融法的“四色原理”》、《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法》、《犯罪学原理》、《金融欺诈及预防》、《证券欺诈及对策》、《金融贪污、投机犯罪及对策》、《会计法》、《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监管》、《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问题研究》、《中国证券法学》、《房地产金融》、《中国银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法律思考》、《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分析》、《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关系犯罪学》、《闻道与问道》等学术专着。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金融学专业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北大"有专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结合在师资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学术成果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从大学三年级选择专业开始,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40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9学分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分别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全院必修课程:38 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0 学分2.选修课程:50学分(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 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 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 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 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2)专业分类选修课程:15学分其中:数理金融类:至少3学分国际金融类:至少3学分理论金融类:至少3学分应用金融类:至少6学分(3)任意选修课程:19学分(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3.毕业论文:3学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培养方案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教学科研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这里自创立伊始就一直以教学、科研为根,智库为果,三位一体。
经过20多年发展,国发院已经成为经济学、国家发展、工商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教学与科研的旗帜,也是中国高校智库的领军者。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尝试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以综合性的知识集结服务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发现与探索。
这也是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期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成为中国集结高水平综合性知识的一个学界思想库。
在教学方面,国发院目前开展的教学项目包括经济学本科、经济学双学位和辅修、经济学硕士与博士研究生、MBA、EMBA、管理博士(DPS)、公共管理硕士、理论经济学(国家发展)博士等。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国发院前身CCER创立伊始就代表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新高度。
以林毅夫为首的一批海归经济学博士,致力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
1996开始的经济学硕士与博士教学,以及同年开设给北大本科生的经济学双学位项目,至今都是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标杆。
国发院如今已经培养出965名硕士和138名博士,双学位校友超过1万人。
北大金融硕士就业现状

北大金融硕士就业现状一、总体情况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之一,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学生心中的学术圣地。
其金融硕士专业,更是汇聚了众多的优秀学子。
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往往会进入中国的各行各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北大金融硕士的就业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就业率稳定: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
2.就业领域广泛:从投资银行到政府机构,从大型企业到创业公司,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在各个领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薪资水平较高:由于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他们的薪资水平往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就业领域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投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多个方向。
在投资银行领域,他们主要从事股票、债券、并购等业务的承销、保荐工作。
在证券领域,他们可以从事股票、期货、外汇等交易工作。
在基金领域,他们可以成为基金经理、研究员或交易员。
在保险领域,他们可以从事保险产品设计、精算等工作。
在银行领域,他们可以从事风险管理、信贷审批等工作。
三、薪资水平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的薪资水平较高,一般在年薪20-50万之间。
具体薪资水平还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职位而定。
一般来说,投资银行和证券领域的薪资水平较高,而保险和银行领域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不过,对于优秀的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来说,他们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
四、职业发展前景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
在职业发展方面,他们可以选择在企业内部晋升,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为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五、就业竞争力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适应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
金融学全国排名一览表

金融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摘要:I.引言- 介绍金融学全国排名一览表II.排名前五的院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III.排名6-10 的院校-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IV.排名11-15 的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V.排名16-20 的院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VI.结论- 总结金融学全国排名一览表正文:I.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国金融学专业的院校排名,本文整理了金融学全国排名一览表。
II.排名前五的院校1.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级学府之一,北京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培养了大量金融领域的人才。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同样享有盛誉,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教学质量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国内排名始终保持在前三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
4.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学科体系完善,与国内外金融业界保持紧密联系。
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
III.排名6-10 的院校6.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拥有较高的声誉,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
7.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口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
8.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特色,注重实践教学,与业界合作紧密。
9.同济大学:同济大学金融学专业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金融人才。
1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金融学课程设置(北大,上大,人大,中财)

(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必修课:金融经济学、实证金融分析选修课: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固定收益债券、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重组及并购、金融中介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行为金融学、货币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动态资产定价理论、汇率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
课程内容:金融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和论述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单期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一些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简单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将讨论有关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行为、风险回避以及随机占优等内容。
单期最优投资组合理论也将在这门课中加以讨论,从而导出资产市场的几个主要的均衡定价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套利定价模型(APT)。
此外,还将进一步涉及基金分离的理论。
同时,本课还会对多期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本课将会讨论公司金融决策以及Modigliani-Miller定理。
实证金融分析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实证文献,以此来说明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所涉及的一些实证的内容将包括金融市场的计量问题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等,实证检验的对象包括股票市、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这门课程是关于金融领域的多期模型,主要包括多期最优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产定价。
课程先介绍有关的离散资产组合选择以及证券价格理论,从而过渡到连续时间(continuous-time)的讨论。
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定价中的Black-Scholes 模型及其扩展、利润期限结构模型、公司证券估价以及连续时间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等。
学生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资学的背景知识才可以选修这门课。
此外,这门课还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数学知识。
光华管理学院培养方案选课计划课程大纲

选修:共9学分
课程号 02532590 06234840 02530140 课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信息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周学时 2 4 3 学分 2 4 3 开课学期 一下 三上 三下 备注
注:大类平台选修课程若遇未开课情况,建议用本院开设的其他类型课程代替
3)学院课程:必修课:46学分(含大类平台课19学分)
注:未给定课号的课以实际开课时课号为准。
5)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F类相加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2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 F. 社会可持续发展类:和A类相加至少4学分 6)学生选课要求 本院学生至少选修3门本院开设的英文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备注:此培养方案供同学们参考,具体执行以每学期课程表为准。
课程号 02830140 00131460 02833430 02834720 02831100 02832640 02834740 02832500 课程名称 社会心理学 线性代数 公司财务管理(中英文) 概率统计(中英文) 组织与管理 营销学 运作与信息管理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周学时 3 4 3 4 3 3 4 3 学分 3 4 3 4 3 3 4 3 开课学期 一下 一下 二上 二上 二上 二上 三上 三下 备注
2 2 3 2
2 1 4 2
二上 二上 二上 二上
03835064 04130004
大学英语(四) 体育(4)
0 2
2 1
二下 二下
注:政治课开课学期以每学期课表为准
2)大类平台课程:共28学分,其中非本院系课程不低于8学分 必修:19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北大"有专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结合在师资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学术成果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从大学三年级选择专业开始,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
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7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9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秋季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全年04030150思想品德修养22
04030170毛泽东思想概论22
0403149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
04031370邓小平理论概论33
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
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
60730020军事理论42
----体育系列课程-4
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分别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
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全院必修课程:38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ECO-0-402政治经济学(上)33
ECO-0-403政治经济学(下)33
高等数学(B)一55秋季
高等数学(B)二55春季
线性代数(B)44秋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3春季PUB-1-521经济计量学33秋季
ECO-0-400经济学原理(Ⅰ)33秋季
ECO-0-401经济学原理(Ⅱ)33春季
ECO-0-407中级微观经济学33秋季
ECO-0-408中级宏观经济学33春季
专业必修课程:20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640西方财政学22秋季
FIN-1-584货币银行学33秋季02532240FIN-1-586金融经济学导论33秋季FIN-1-585国际金融33春季
IET-1-462国际贸易33秋季
PUB-1-526公司金融33春季02530340FIN-1-580投资学33秋季
2.选修课程:50学分
(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2)专业分类选修课程:15学分
其中:数理金融类:至少3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596应用时间序列分析33秋季
FIN-1-595动态优化理论33春季
PUF-1-534博弈论基础22春季
FIN-1-593应用随机过程33春季
FIN-1-597专业英语33秋季
国际金融类:至少3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IET-1-462跨国公司管理33春季
IET-1-463国际投资学33春季
FIN-1-589国际金融组织22春季
FIN-1-587国际银行管理33秋季
理论金融类:至少3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2532220FIN-1-590金融市场学33秋季ECO-1-414信息经济学33秋季
ECO-1-424环境与资源经济学33秋季
ECO-1-474国际宏观经济学22春季
ECO-1-411现代金融理论简史22春季
ECO-1-412发展经济学33秋季
应用金融类:至少6学分
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594固定收益证券33秋季02532420FIN-1-592金融工程概论33秋季02532180FIN-1-588投资银行学33春季FIN-1-591项目评估22秋季
02532410FIN-1-587商业银行管理33秋季FIN-1-582投资基金概论22春季02530220ECO-1-427房地产经济学22春季PUF-1-532中级财务会计22秋季
FIN-1-583中央银行概论22春季
FIN-1-58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2秋季
INS-1-640保险学原理33秋季
INS-1-643风险管理学33秋季
INS-1-644保险精算学33春季
PUF-0-521会计学原理33秋季
INS-1-651金融风险管理22春季
(3)任意选修课程:19学分(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
3.毕业论文:3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