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件模板大全
初中美术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初中美术年级:八年级课题:绘画与色彩基础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画与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绘画与色彩的基本知识。
2. 色彩搭配技巧。
3. 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1. 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2. 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这幅画运用了哪些色彩?色彩搭配合理吗?为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绘画与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复色等概念。
2. 讲解色彩搭配的技巧,如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等。
3. 举例说明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如色彩的表现力、情感表达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
2. 教师点评作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拓展训练1. 教师出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点评。
四、布置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2. 下一节课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绘画与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运用色彩搭配的能力。
3.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分析、评价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七年级美术的ppt课件

构图的方法
01 构图的基本原则
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均衡、对比、呼应等, 是进行构图的基础。
02 构图的运用技巧
掌握构图的透视、角度、视点等变化,以及如何 运用构图来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氛围,是绘画技巧 中的重要一环。
03 构图的情感表达
不同的构图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如开放式构图 代表自由、封闭式构图代表严谨等,通过构图的 情感表达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当代美术作品
•·
当代艺术家:介绍一些当代知名 艺术家及其作品,如安迪·沃霍尔 、杰夫·昆斯等。
呈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多元 化风格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介绍抽 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观念艺 术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流派 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跨媒介艺术:探讨数字艺术、装 置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兴艺术形 式和媒介。
增强现实艺术
将虚拟的艺术元素与现实 世界相结合,打破传统艺 术的展示方式,为观众带 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环保美术
环保主题创作
以环保为主题,通过艺术 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环境问 题,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材料应用
利用可再生或回收材料进 行创作,减少对环境的负 担。
生态艺术
将艺术与自然环境相结
目录
• 美术基础知识 • 绘画技巧 • 美术作品欣赏 • 创作实践 •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美术的未来发展
01
美术基础知识
什么是美术
总结词
理解美术的本质
详细描述
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各种形式,将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思考 表达出来。它涉及到对美的追求、对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05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美术与语文
初一美术第一课《画画你我他》1、2课时

二零一五年九月课题画画你我他所属模块造型〃表现所需课时 2 课时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教学2.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目标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人物的脸型和表情;重点教学人物肖像画的表现难点本课依据国家美术课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阶段目标设置,让学生通过内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特征的表现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人物容特征,关注身边的新同学,帮助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并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分现能力。
本课学习需在欣赏感受中体验绘画作品的造型语言,所以课前要选择好范析画,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个环节设计应以趣启智以情动人。
以往教学中的人物素描课侧重学生对人物在造型、比例、结构的掌握,这个要学情求对初中生而言有相当的难度。
依据课程表准模糊学科界限,降低专业要求的精神,分析本课更为强调培养学生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能力,通过人物头部的描画来捕捉人物形像、性格、精神状态等特征。
根据学生情况把握和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研究课堂教学所需的特定内容和辅助资料。
思路设计技法演示的内容和方式。
整体安排教学过程,研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选择相应的对策。
教学环节时量控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描述(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相关的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石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专用备课模板1二零一五年九月导学体验激发情感一、情境导入学学生猜“他们”1、播放一组生活照片,是谁?感受学生个性的展现。
2、教师描述几位同学的相貌特征。
通过直观对比感受人与人之间外貌的不同,初步体会不同探究体验欣赏发现创作体验绘画指导二、分析脸型、发型特征教师示范,用简洁的线条概括几种典型的脸型。
教师示范,用线条表现头发的形状和发质。
七年级美术ppt课件

分析作品的情感与意义 :对作品的情感与意义 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作 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 感和观念对观众产生的 影响和共鸣。
评价作品的情感与意义 :根据对作品情感与意 义的理解,结合自己的 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对 作品进行评价,判断其 优缺点和价值。
04
美术创作实践
创作主题的选择
主题明确
选择一个具体、明确的主题,让学生有明确的创 作方向。
作品的形式与技巧
总结词:作品的形式 与技巧是美术作品的 表现方式,是创作者 运用艺术手段传达思 想、情感和观念的途 径。
详细描述
识别作品的形式与技 巧:识别作品中运用 的形式与技巧,包括 构图、色彩、线条、 明暗等元素的运用方 式和效果。
分析作品的形式与技 巧:对作品的形式与 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创作者在创作过 程中所采用的手法和 技巧,探究其艺术特 点和风格。
美术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美术
古代美术包括石器时代的洞窟 壁画、古希腊的雕塑和古罗马
的建筑等。
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美术以教堂建筑和宗教 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如哥特式 教堂和拜占庭式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美术的巅 峰,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 罗等伟大的艺术家。
现代美术
现代美术以抽象表现主义、现 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为主要 流派,代表艺术家包括毕加索
七年级美术PPT课件
• 美术基础知识 • 七年级美术课程安排 •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 美术创作实践 • 美术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目录
0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
美术的定义
美术是一门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 来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艺 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 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
七年级美术的ppt课件

线条与构图
线条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 曲线和折线,及其表达的情感。
线条运用
讲解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形状、质 感和空间感。
构图原则
介绍对称、平衡、对比等构图原则 ,引导学生实践运用。
材质与肌理
材质类型
介绍不同材质的特点,如纸张、 布料、木材等。
肌理表现
讲解如何通过笔触、纹理等手法 表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多媒体教学
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
学效果。
小组合作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 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个性化指导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和需求,进 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作业要求与评价
1 2
作业要求
按照课程进度和要求,完成相应的绘画作品和思 考题。
评价标准
作品完成度、技能运用、创意性、美观度等。
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拓展学习领域
02 将引入更多的艺术形式和领域,如书法、摄影、版画
等,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强化实践环节
03
将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
作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THANK YOU
创意产业
美术在创意产业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如绘画、雕塑 、设计等领域的创意作品 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02
美术基础知识
色彩与调色
色彩基础知识
介绍色轮、原色、间色、 复色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调色技巧
讲解如何使用不同颜色的 组合来调整色彩的明暗、 冷暖和情感表达。
色彩搭配
提供常见色彩搭配方案, 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色彩的 组合和运用。
材质与情感
初中美术ppt课件下载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课程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采用作品评价、口头表达、观察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反馈机制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根据学生反 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质量。
初中美术PPT课件
• 美术基础知识 • 初中美术课程介绍 •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 美术创作与实践
•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 美术作品的展示与交流
0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
美术的定义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形象 来表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 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
详细描述
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等。通过分析经典建筑案例和设计实践,培 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05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美术与文学的融合
文学作品的插画
将文学作品中的场景、人物等元素通过美术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 品。
建筑作品的空间与功能
探讨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布局和功 能,理解建筑的空间感和实用性。
建筑作品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分析建筑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 意义和价值,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 影响。
04 美术创作与实践
绘画创作基础
总结词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原则,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
详细描述
介绍绘画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以及绘画的 基本技巧,如素描、水彩、油画等。通过欣赏名画和创作实 践,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 热爱。
初中美术ppt课件

贾又福《太行丰碑》作者以北宋画风统摄山水骨力为精神, “天地浑融一气”的意境,展示太行山所特有的大气、野 气和朴实无华的美。
精选ppt课件
21
• 潘天寿《露气》 作品是对我国传统绘画
的延续、发展和变革,泼墨荷叶酣畅而凝
重,使用体块组合和股价组合,使得花、
叶、梗、水草之间精组选pp合t课件十分严整。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 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 其间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 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 个崭新的水平。
22
小结和思考
今天,我们利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赏析了这 些作品,了解了有关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知识。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 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 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画传统。在 摹刻客观对象的过程中,画家们移注了自 己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所以,花鸟画便成 了拟人化的观照,审美化的再现,而花鸟 画也有了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精选ppt课件
8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 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 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 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精选ppt课件
5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初中美术ppt课件

介绍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如线条、形状、构图等,并让学生尝 试运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
作品评价与改进建议
1 2
制定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作品的创意、技术水 平、表现力等方面。
学生互评
让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 批判思维。
3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和指 导。
素描与速写的结合
引导学生进行素描和速写的实践,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水彩与油画
水彩的基本概念与 工具
水彩的表现方法与 技巧
油画的基本概念与 工具
油画的表现方法与 技巧
水彩与油画的结合
介绍水彩的概念、特点 、工具和材料等。
讲解水分控制、色彩混 合和涂抹等技巧,以及 如何运用水彩表现轻盈 和透明感。
学生作品欣赏
优秀作品展示
挑选一些初中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并点评 其创意和技巧。
学生创作过程
播放一些学生创作过程的视频,展示他们的创作 思路和技巧。
互动点评
邀请学生互相点评彼此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 能力和批判思维。
04
初中美术创作与创新
创意构思与草图
确定主题和内容
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或内容,例如“我的家乡”或“环保”,以 便学生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让学生列出与主题或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和想法,并鼓励他们提出创 新性的点子。
草图绘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绘制草图,确定作品的基本框架和元素。
创作过程中的表现技巧
色彩运用
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和运用色彩,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材料选择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并指导他们如何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课件模板大全
【篇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罗丹语)。
2、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风景画欣赏导入。
(复习构图、透视知识)
2、分组活动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适当点评总结。
一、引课:
[情景]
1、课堂内。
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学生(齐声):想。
(老师展示风景画。
)
(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
)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
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
)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2、课堂外
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3、课堂内
课堂小结——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
课后简析: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导入课题生动自然,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
【篇二】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1)工艺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
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
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
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
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
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
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画一画人。
板书课题。
2、讲解“速写”。
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
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3、欣赏:
欣赏课本4、5页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
(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
(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
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
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三、案例的几点启示
体现教学者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
”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因此在学校实施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美术课程”更具有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