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
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会生字
难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谈话今天,春姑娘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

2、板书课题:
3、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4、讨论:
⑴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⑵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简介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东郊风景区,那儿到处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2、学习课文3个生字,巧记字形,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在诵读感悟中体会梅花之美和文本之美。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教学难点: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

教学准备:普罗米修斯白板课件、生字卡片课前一分钟:小朋友们顾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喜欢读古诗,今天顾老师带来了一首我很喜欢的古诗,请你看图能猜一猜它的题目吗?相机点击画出梅花朵朵,单击页面显现古诗,单击猜一猜隐藏动画。

教学过程:一、当堂预习,以图揭题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朋友,今天我们上第4课。

(板书:4)(1)自学①打开课文29页,做第一件事,拼拼读读生字表上的生字、二类字,读准音,看清形。

开始!②做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课文里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开始!课文有几小节?出示插图:课文讲了一种什么植物?(板贴课题:梅花)③课文哪一小节介绍了梅花,(第一节),捧起书自己读一读。

2、检查揭题,学习第一句刚才小朋友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

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齐读。

(1)小朋友们词语自学得真不错!那读过课文你知道(指图)梅花是什么时节开放的?(两个字:ppt早春)(2)板贴:春。

早春就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

那会儿天气怎么样?找读课文句ppt示:“,寒气还没有退尽”这里寒是生字,看,在古代寒是这样写的。

(观察“寒”会意图)瞧,这个长得跟房子一样的是谁呀?宝盖头,是房屋的意思。

你们看,,一个人生活在屋子里,周围裹满了草,天很冷。

指字卡,在脚下还加了两块冰(冫),就更冷了。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4.春到梅花山-共几课时-2课时第几课时-第1课时-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预习设计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数。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新跟写课题。

2.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一)、观察课文插图1.观察插图。

2.交流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2)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二)、初读按照要求自读课文三遍。

2.读生字词,交流识记方法。

3.去拼音读生字词。

4.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5.试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1.齐读生字词。

2.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

3.识记生字。

4.描红、仿写。

板块一一、导入。

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

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它带来了什么呢?2.板书课题。

3.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板块二(一)1.出示课文插图2.引导观察。

要求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板块二(二)自读课文要求:(1)读第一遍。

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第二遍。

要求: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3)读第三遍。

要求: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

片片报春休息晶莹涌动归纳:部件法:休息换一换:吹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案

《春到梅花山》第一时教案“学程导航”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4春到梅花山-共几时-2时第几时-第1时-型-讲读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2学会本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读文,大体了解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教学资源利用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预习设计读准字音,读通文,标上小节数。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新跟写题。

2美美地读一读题。

二、初读文、观察文插图观察插图。

2交流讨论。

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初读文按照要求自读文三遍。

2读生字词,交流识记方法。

3去拼音读生字词。

4读两个长句子。

试读文。

三、学习生字齐读生字词。

2自学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

3识记生字。

4描红、仿写。

板块一一、导入。

通过上一篇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

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它带来了什么呢?2板书题。

3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板块二出示文插图2引导观察。

要求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板块二自读文要求:读第一遍。

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圈出本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生字词。

片片报春休息晶莹涌动归纳:部法:休息换一换:吹②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检查文朗读情况。

板块三教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2指导写字。

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写正确、美观呢? 范写。

作业设计★读熟文。

★★去找春天,仔细观察,准备交流。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优秀模板4套)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优秀模板4套)

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优秀模板4套)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套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春到梅花山(用绿粉笔板书“春”,用红粉笔板书“梅花”)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课题?(指名读)你读得真好,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再去南京的梅花山欣赏一番。

多媒体播放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师有感情口述第一自然段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板书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春意盎然,梅花的美丽颜色。

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过渡:梅花山的梅花开得美吗?你也打开课本读读第一自然段吧!二、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1、出示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1)指名读。

(多名)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2)“早春”是什么时候啊?天气怎样啊?现在已是早春,你感觉温度怎样?你看校园里其它的花儿都开了吗?(3) 春天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啊,堪称“报春使者”。

【此环节的设计,通过调动学生生活体验,与其它花儿的比较,体会梅花开的早。

】(4) 齐读这段话,你还知道了什么?(抓住“满山”,理解梅花的多。

)播放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满山的梅花”。

板书:满山的梅花(5) 漫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梅花,你能把满山都是梅花的景象读出来吗?读给同位小朋友听一听(抓住“早春”、“满山”等进行评价)。

过渡:满山的梅花,红的胜火,白的似雪。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出示第二句: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多媒体演示)(1) 男女生分组读,看图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体会梅花的多。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学过的词“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2) 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我们站在梅花山下,远远地看那山上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极了,真让人喜爱。

春到梅花山导学案

春到梅花山导学案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和四个偏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词和四个偏旁。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词和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
(一)自主学习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一)自主学习
1、结合笔顺表书空生字。
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二)交流展示
1、书空生字。
2、当小老师指导小朋友写字。
3、描红。
【检测反馈】
1、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要写正确,写好看。
2、展示点评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说说偏旁的名称。
(二)合作探究
1、把词语读给小伙伴听,互相纠正读音。
2、跟组里的伙伴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不懂的做上记号。
3、给生字找朋友。
(三)交流展示
1、展示读词语。
2、交流不懂的词语。
3、说说你怎样记生字的字形,认识偏旁。
4、给生字找朋友。
【检测反馈】
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退盛晶莹透涌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寒还尽挨片发休息欢。
2、书空生字。
3、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4、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春到梅花山教学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学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梅花的美丽,感受春天的气息。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梅花的特征和美丽之处。

教师简要介绍梅花的生长环境和开花季节。

1.3 教学活动: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梅花的特征。

教师介绍梅花的生长环境和开花季节。

学生分享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欣赏之情。

第二章:梅花的美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深入了解梅花的美丽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花瓣、花蕊和花色等特点。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梅花的美丽。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品种的梅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点。

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梅花的美丽。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

第三章:梅花的意义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如坚韧、纯洁、高洁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梅花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3.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学生讨论并分享梅花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学生通过创作,如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梅花的敬意和感悟。

第四章:梅花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梅花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和珍爱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梅花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梅花生态环境、防止乱砍滥伐等。

学生讨论并分享保护梅花的方法和举措。

4.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梅花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讨论并分享保护梅花的方法和举措。

学生参与模拟保护梅花的活动,如种植梅花、宣传保护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

《春到梅花山》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和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春天的特征:温暖、生机勃勃、花卉盛开。

梅花山的美丽景色:梅花、青山、溪流、瀑布。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春天和梅花山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故事引导:讲述一个发生在梅花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梅花山的兴趣。

第二章:春天的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春天的特征,如温暖、生机勃勃、花卉盛开。

2.2 教学内容春天的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

植物开始生长,花卉盛开,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春天的特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春天的植物生长和花卉盛开的情况。

第三章:梅花山的美丽景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梅花山的美丽景色,包括梅花、青山、溪流、瀑布。

3.2 教学内容梅花山上的梅花:梅花的种类、花期、香气。

青山、溪流、瀑布:青山的起伏、溪流的声音、瀑布的壮观。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梅花山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故事引导:讲述一个发生在梅花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梅花山的兴趣。

第四章:欣赏自然美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然美的概念: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美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自然景观,提醒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春天的特征和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引导学生反思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内容:春天的特征、梅花山的美丽景色。

反思与讨论:学生分享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1、教学软件2、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三教时第一教时一、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教学软件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3、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2、要求学生:(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部件法:休息换一换:吹歌诀法:尽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

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课文写作者在不同地观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来了,小雨点落在其他地方,会有什么变化。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寒”、“挨”等5个生字,选择其中的两个指导书写。

2.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讲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梅花山上梅花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叫《梅花》的古诗,咱们一起来背一背。

2.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那不畏严寒的梅花(板书:梅花),在南京有一座种满了梅花的山(板书:山),这就是梅花山。

每年,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梅花就开放了(板书:春到),那景色非常迷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3.今天我就去梅花山看一看,一起学习第4课,谁愿意来读一读课题?(学生读课题,教师相机指导)【课外拓展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揭题,有水到渠成的自然之感。

】二、整体感知:1.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梅花山走一走,看一看呢?(师配乐朗读课文)2.这么美的课文,小朋友想不想读?那就赶紧坐端正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翻到27页,自己借助拼音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尤其注意课前预习时圈出的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一些长句子的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读完课文,谁来说一说,(指图)你觉得春天的梅花山怎么样?教师引导:(指图)是呀,看梅花多美啊,所以去看梅花的人……(很多),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看梅花的人”,使他们对课文的初步印象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

这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过渡:让我们一起去梅花山欣赏那美丽的梅花吧!(板书:梅花)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数一数这一段总共有几句话,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多读几遍,过会儿老师请你读给大家听。

(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2)指名反馈:第一自然段总共有几句话?2.(出示:§1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谁喜欢第一句,老师请你来读一读。

(指名读)(1)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早春)(2)对呀!春天刚到,梅花就开放了,像现在这个时候,就是“早春”。

(课件“早春”变红色)(3)采访一学生:这位小朋友,春天都已经到了,你为什么还穿着棉衣呀?(4)是啊!春天虽然已经到了,可我们还是觉得有些冷,这股寒流还没有完全走掉呢,这就是“寒气还没有退尽”。

(课件“寒气还没有退尽”变红色)(5)(出示:词卡“寒气”)①谁能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②(课件:“寒”会意字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座茅草屋就是“”,下面的冰块就是“”,图里藏了了个“寒”字呢!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③小朋友,老师用红色写出来的这部分特别难写,谁能来写一写?④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寒”字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个“寒”。

——师范写指导⑤现在大家打开习字册描一个“寒”,写一个“寒”。

⑥“寒”就是冷的意思,小朋友想一想,你还能给“寒”找哪些词语朋友?【“寒”字的教学从汉字的构字规律入手,在方法上讲究直观生动,在过程上强调扎实丰满,具有原创的研究价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6)梅花是在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的时候开放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满山的梅花都开了,到处都是——梅花可真多啊!(板书:多)3.(出示:§1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引读:“那盛开的梅花……”(1)(出示:梅花“挨”图片)小朋友,看,这枝头的梅花多美啊!它们开得怎么样?①(拿词卡“挨着”)是呀!这梅花开得可真多呀!一朵“挨着”一朵,(师走到一生旁)看,老师和你靠得多近呀!我“挨着”你,也就是你……②(课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变红色)你能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吗?还可以加上你们的动作呢!(指名同桌表演读;全班表演读:这枝头的梅花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紧紧挨在一起,大家非常开心!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片片彩云”:枝头的梅花一朵挨着一朵,可多了。

这是一棵树上的梅花,那许许多多棵梅花树在一起,又会是怎样一幅情境呢?①(出示:“片片彩云”组图)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②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③(指图)小朋友,你们看,这里一片全是红的,像“红云”,那里一片都是白色的,就像“白云”,有的`时候是红云和白云交织在一起,多美啊!就像“蓝天下的……”④(出示:词卡“片片彩云”)(指名读、指导书写、齐读)⑤此时此刻,你来到梅花山上,你会对这些“像片片彩云”的梅花说些什么呢?(板书:美)(3)指导朗读句二:你能来读好这句话吗?4.(出示:§1第三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当我们走近这些梅花,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指名读:谁来读读这句话?(2)这么晶莹透亮的梅花,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①(课件:梅花特写组图)你瞧!多美的梅花啊!美在颜色,美在形状,每一朵都是那么迷人。

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透明的一般,这就是“晶莹透亮”。

②谁能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3)走近看,多美的梅花啊!凑上去用鼻子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是呀,这是淡淡的清香!(板书:香)指导朗读。

5.小结。

(1)出示三句话,指导学生朗读,并配乐。

(2)读了这一段,你能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吗?(出示:“春天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

”)【第一自然段的讲读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把识字教学与阅读理解统一于课文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感受梅花之美的同时,获得了语文的知识和能力。

】四、巩固总结。

1.梅花山上的梅花不仅多,而且又美又香,人们会怎样呢?(板书:人们——)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巩固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去美丽的梅花山游玩了一番,还认识了许多的生字新词,你还记得吗?(开火车读词、齐读)3.指导书写“挨”:我们不仅要学会生字,还要来把它写漂亮呢!五、作业布置:1.写生字。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第一学段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教者虽然年轻,但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出众,令人称道。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2)同学拼读生字词。

(3)同学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1、誊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