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讲义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同步讲义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2课时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学习目标] 1.阐明原核细胞的多样性。

2.归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常见原核生物及其结构:原核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

(1)蓝细菌(旧称蓝藻)①种类: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发菜等。

②同化作用类型:因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2)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3)细菌的结构: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含环状的DNA分子),具有核糖体,有的还具有纤毛、鞭毛。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它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判断正误(1)一个湖泊中所有的蓝细菌是一个种群()(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4)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5)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6)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存在()答案(1)×(2)√(3)√(4)×(5)×(6)×解析(1)蓝细菌有很多种,一个湖泊中所有的蓝细菌可能不是同种生物。

(4)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其在成熟之前有细胞核,因此属于真核细胞。

(5)有些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肉眼不可见;原核生物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6)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但没有叶绿体存在。

任务: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多样性、统一性1.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请结合初中所学,辨析带“菌”字的都是细菌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

真菌(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为真核生物,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都是指细菌(如大肠杆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肺炎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

生物必修一讲义

生物必修一讲义

典型例题
例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 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 胞 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
成、结构和功能
例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 层次的是( B) ①肺 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酵母菌
• 以寄生方式生活 • 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
• 无论是单细胞生物、多细胞 生物,还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病毒,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 开细胞。
• 所以,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 基本单位。
典型例题 例1.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繁殖
的场所必须是( D ) • A、无机环境 • 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 C、生物体内的细胞间质 • D、生物体的细胞内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再次回顾--细胞学说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 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 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 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 的生命活动。
• 实例4.病毒侵染细胞 HIV 病毒
噬菌体
• 病毒的结构简单 •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
物质(DNA或RNA)组成 • 没有细胞结构
• 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 •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新陈代谢
狼来了!!! 应激性
生长、发育、繁殖
遗传和变异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必修一

高中生物复习讲义(配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生物圈到细胞【教学过程】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细胞有所差异,但都具有细胞膜(细胞的边界)、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和细胞核(或者拟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场所)。

2.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包括那些?(1)细胞生物:根据组成生物个体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非细胞生物:只有病毒,包括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也叫细菌病毒或噬菌体)3.病毒有哪些特征?(1)概念: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2)病毒特征:①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没有细胞结构;②只含单一核酸(只有DNA或者只有RNA,并且以这种核酸为遗传物质,如艾滋病毒、流感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内部核酸为RNA,遗传物质就是RNA,称为RNA病毒,而噬菌体、天花病毒等内部核酸为DNA,遗传物质即为DNA,称为DNA病毒);③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

(3)病毒的繁殖过程(以T2噬菌体为例):①吸附(亲代噬菌体吸附到大肠杆菌的表面)②注入(亲代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内部,并整合到大肠杆菌的DNA上)③合成(在大肠杆菌内部以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并经转录和翻译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④组装(利用合成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新的噬菌体)⑤释放(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内被释放出来)Q1:病毒繁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答:模板、原料、能量、酶、场所Q2:亲代病毒提供了哪些条件?答:亲代病毒只提供了其中的模板,而原料、能量、酶和场所都由寄主细胞提供。

浙江省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讲义 Word可编辑 第1章第1 2节 学生版

浙江省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讲义 Word可编辑 第1章第1 2节 学生版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一节分子和离子1.元素(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细胞的物质与世界上所有的物质一样,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种,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特有。

但是,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不同。

一种元素可能由一种原子组成,也可能由一种以上的原子组成。

例如,氢元素由3种不同的氢原子组成,分别为氕、氘、氚(1H、2H、3H)。

(2)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单位,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组成细胞的物质单位也是分子。

细胞是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2.同位素示踪(1)同位素是指质量不同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子。

如氕、氘、氚互称为同位素。

(2)12C、13C、14C,其中14C具有放射性。

研究光合作用时可以利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14CO2)进行实验,以追踪碳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行和变化,所以14C又叫示踪原子,这种研究技术就叫同位素示踪。

(3)示踪原子不仅用于科学研究,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以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

1.下列关于细胞和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 B.C、H、O、N等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不同生物体的组成元素大致相同 D.构成人体的元素同地球上存在的元素种类均为90多种第二节无机物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重点)2.概述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常考)一、细胞中的物质分类及水1.细胞中的物质分类(1)种类和。

(2)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的化合物,也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

(3)细胞内的无机物含量最多的是,其它无机物的含量不高,但十分重要。

2.水(1)含量一般为,特殊情况下可能超过 (如水母可达97%)。

(2)分布规律①;②;③;④。

形式含量概念特点自由水约95.5% 能自由流动、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水易散失,含量不稳定,有流动性。

结合水约4.5% 与其它物质结合在一起不易散失,含量稳定,失去流动性。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章+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1章+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Word版含答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重点)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重点)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通过学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通过各类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学习,养成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式。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的基础①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②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相互关系(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1.HIV能引起艾滋病,有特定的细胞结构。

()2.HIV能在人体的血浆中增殖。

()3.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生命活动既可在病毒内完成,又可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

()5.一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6.病毒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提示:1.×HIV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2.×HIV在人体的淋巴细胞中增殖。

3.√4.×病毒内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5.√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其感染后症状通常是低烧、皮疹和关节痛、全身乏力等。

寨卡病毒是否属于生命系统?说出你的理由。

生物导学人教必修一讲义:第1章+走近细胞+1.1+Word版含答案

生物导学人教必修一讲义:第1章+走近细胞+1.1+Word版含答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前自主预习案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④种群;⑤群落;⑥生物圈。

2.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关系(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

(2)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单细胞生物。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不能生活在普通培养基中()(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病毒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4)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1)√(2)√(3)×(4)×2.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C.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

[答案]B3.下列选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细胞B.分子C.种群D.生态系统[解析]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4.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层次的是()A.一个病毒B.一个受精卵C.一个洋葱D.一个蜂巢[解析]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课堂互动探究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生物圈。

在生物圈内,有丰富多彩的植物,它们发芽生长,欣欣向荣;有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自由自在,奔跑飞翔。

这里面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探究点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师问导学]1.(科学思维)下图1是几种病毒的结构,图2是噬菌体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几种病毒有没有细胞结构?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2)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能表现生命现象,这说明什么?(3)结合图2分析,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为什么属于生物?(4)据此说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5)结合病毒的生活特性,请分析能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答案](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们都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例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众多细胞的协同作用;缩手反射的完成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观察细胞-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蓝藻等。

例如,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染色体等结构。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

3. 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 同步讲义第1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必修一 同步讲义第1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题组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芙蓉花是成都市的市花。

下列从细胞水平对芙蓉花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经过有性生殖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B.体内的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C.芙蓉花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D.每个体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细胞)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3.(2022·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期中)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4.(2022·吉林长春高一期末)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细胞的多样性C.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暗示了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D.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5.归纳法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归纳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B.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不可信的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题组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6.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①流感病人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4、学会使用显微镜并了解其注意事项5、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6、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授课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他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4、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例一: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ACD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因此B错误。

例二:如下图是缩手反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接受刺激的是【】_______(2)产生缩手动作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3)完成缩手反射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系统是【】________(4)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参与缩手反射的细胞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解析:(1)1 感受器(2)5效应器(3)3神经中枢(4)1 2 3 4 5(5)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名称和功能。

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传入神经:传递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神经中枢:对传入神经传递的刺激进行分析并产生另一种刺激;传出神经:传递神经中枢产生的新刺激;效应器:做出反应。

需要用到的细胞有:皮肤的感觉细胞,传入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脊髓反射中枢的神经细胞,传出神经纤维细胞,骨骼肌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5、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只是所有的鱼)6、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例三:某生物学家研究一片草原上的生物群落,他应该研究()A、草原上的马群B、草原上的全部生物C、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D、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A是种群D是生态系统例四: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

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理解。

A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应该是细胞;C病毒需要依靠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与生命系统有关系;D生命系统具有层次性,其组成、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并不是相同的。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 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例一: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低倍镜下细胞质流向也是逆时针的,但具体标本的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凹面反光镜反光,视野会更亮,观察的细胞数目也会更多,但细胞会显得更小D.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与实际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因此B正确、A错误。

凹面镜具有聚光作用,只能使视野变的更亮,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降低目镜或物镜的倍数,因此C错误。

物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离载玻片越近,因此D错误。

例二: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C. 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应用。

用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与叶片大小无必然联系,因此A错;找到目标后应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因此B错;换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因此C错;大光圈可以透过更多的光,凹面镜可以起到聚光的作用,因此D对。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病毒非真非原。

3、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

蓝藻细胞质:含藻蓝素和叶绿素(物质基础),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

4、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5、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统一性)例三: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A.酵母菌B.原核生物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

图中给出的是一个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其他选项都是真核细胞。

例四: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链霉菌A. ①⑦⑧B. ①②⑥⑧C. ①③④⑦D. ①⑥⑦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种类的了解。

③是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④⑤是真核的藻类;⑥是霉菌的一种,属于真菌。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内容要点(理解):(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应改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例五: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具有相对独立性,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解析:C本题考查了对细胞学说的理解。

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因此A错;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因此B错;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不涉及多样性,因此D错。

课堂小结:1、能够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能够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4、学会使用显微镜并了解其注意事项5、能够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6、了解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课堂小测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