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产科临床中,无痛分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无痛分娩的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对产妇的影响,分析其优缺点,并进一步评价其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对产妇的影响以及优缺点。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无痛分娩的定义与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我们也将评估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为医学领域提供更多关于无痛分娩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指导,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产妇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无痛分娩的定义与方法无痛分娩是指通过药物麻醉或其他技术手段,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感到疼痛的一种分娩方式。
这种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
在无痛分娩的方法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硬膜外阻滞、硬膜内阻滞和全身麻醉等。
硬膜外阻滞是通过在产妇背部腰椎间隙注入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硬膜内阻滞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硬膜内腔,达到同样的作用。
全身麻醉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产妇处于无意识状态,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除了药物麻醉外,无痛分娩还可以通过激光疗法、特殊呼吸技术、按摩和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无痛分娩的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和分娩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从而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感,提高分娩体验。
2.2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无痛分娩是指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技术手段让产妇不感到疼痛的一种分娩方式。
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无痛分娩,作为一种疼痛缓解技术,已经在现代产科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它为准妈妈提供了一种相对痛苦较小的分娩方式,改善了分娩体验,同时也降低了分娩的外周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从药物选择、适应症和效果等方面对无痛分娩进行临床分析。
一、药物选择无痛分娩主要通过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来达到减少分娩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无痛分娩镇痛药物包括两类: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
局麻药通过阻滞神经组织来减轻分娩疼痛,常见的局麻药包括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而阿片类药物则通过中枢镇痛作用来缓解疼痛,如芬太尼和呋哌酸哌替啶。
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如妊娠期、产程进展和产妇本身的疼痛阈值等。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需求、医疗技术条件和医生经验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二、适应症无痛分娩并非适合所有产妇,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快速产程进展:在产程快速进展的情况下,分娩疼痛可能会加剧,影响产妇的分娩体验和乳汁分泌等。
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分娩的压力。
2. 高风险妊娠:对于存在高风险因素的产妇,如心脏病、高血压疾病等,无痛分娩可以降低剧烈疼痛对身体的负担,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3. 心理因素:有些产妇对分娩疼痛非常敏感,担心疼痛会对自己和胎儿造成影响。
无痛分娩可以为这些产妇提供舒适的分娩环境,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三、效果评估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估通常从几个方面来考虑:镇痛效果、产妇满意度和婴儿结局。
1. 镇痛效果:无痛分娩的首要目标是减轻分娩痛苦,提供舒适的分娩体验。
研究表明,无痛分娩可以显著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促进产程顺利进行。
2. 产妇满意度:产妇满意度是评估无痛分娩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和病人评估,研究表明,无痛分娩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改善其对产程的回忆。
3. 婴儿结局:无痛分娩对婴儿的影响也是评估其效果的重要方面。
研究显示,无痛分娩并不会对婴儿的健康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并且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胎盘血供和胎儿氧合。
最新-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精品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的效果。
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实施常规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痛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进行比较。
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仅为450,两组差异显著<005;在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方式,能够使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大幅降低,并缩短产程,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妇产科;疼痛感;临床应用效果分娩是很多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过程,而准妈妈们对分娩的恐惧多数来自于惧怕分娩疼痛,一些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及其家属因此而要求实施剖宫产,这也是目前很多产妇及家属对于分娩方式选择存在的一个误区[1,2]。
剖宫产虽然能够减少分娩疼痛,但是对于产妇造成的创伤较大,产后并发症多,因此剖宫产通常只作为解决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的分娩方式,而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才更有利于母婴健康[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痛分娩技术得到了推广,该技术是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消除产妇分娩时疼痛,这对于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对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采取随机方式对入选产妇进行如下分组1观察组40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48±2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6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
2对照组40例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49±2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05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
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

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目地:探讨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我医院79例无痛分娩。
结果:其中经产妇8例,初产妇71例,因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行剖宫产11例,第二产程延长行剖宫产2例,65例正常分娩,其中羊水污染3例,引产1例。
结论:严格掌握无痛分娩指针及禁忌症,可减轻产妇在分娩中的痛苦,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降低围产儿发病率。
标签:无痛分娩;剖腹产;围产儿;临床1临床分析1.1临床资料我院开展无痛分娩近2月,分娩镇痛79例,其中经产妇8例,初产妇71例,年龄为18岁-32岁,平均年龄26岁,因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行剖宫产11例,第二产程延长行剖宫产2例。
1.2导致剖宫产的因素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导致剖宫产的因素有以下两方面:1.2.1无痛分娩选择镇痛的时间过早,因在硬膜外麻醉用药后,虽然用药量只是麻醉剂量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但可抑制呼吸,血压下降,胎儿轻度缺氧,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代偿性胎心率加快(临床观察170-180次/分),重度缺氧,转为迷走神经兴奋,心功能失代偿,心率由快变慢(80-90次/分),缺氧使肠蠕动亢进胎儿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污染羊水,呼吸运动加深,羊水吸入,出生后新生儿出现吸入性肺炎。
所以有11例当宫口开大4—5cm后破膜,见羊水污染严重,即行剖腹产分娩,2例新生儿转儿科治疗。
1.2.2第二产程延长,2例经反复给与麻醉剂,致膀胱肌麻疲,导致尿潴留,影响胎先露下降,致第二产程延长,考虑母儿安全,行剖宫产术分娩。
1.3临床表现50例在宫口开大3-4cm且胎头和宫颈紧贴,开始镇痛,血压及胎心基本正常,产程进展快,顺利阴道分娩。
13例宫口开3-4cm出现宫颈水肿,且无头盆不称及骨盆狭窄,开始镇痛,2小时后水肿消失宫口近开全,胎儿经阴道顺利娩出。
但2例出现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立即给予相应处理即无出现产后大出血。
15例宫口开1-2cm,因产妇焦虑、恐惧、不合作,家属要求镇痛后产程进展缓慢,11例出现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行剖腹产分娩,2例因产程延长,枕后位,行剖腹产分娩。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针对分娩时产妇产痛而采用的一种医学技术。
其主要通过使用镇痛和麻醉药物,达到减轻分娩痛苦和提高分娩质量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不断提高,无痛分娩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不仅可以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体验,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育方式。
本文着重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减轻产痛,提高分娩质量无痛分娩主要是在产痛发生前或产痛发生时及时使用镇痛麻醉技术进行镇痛,以达到减轻产痛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产程的时间和疼痛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娩质量和顺利完成分娩。
此外,由于产妇在无痛状态下产痛感减轻,其体力及神经系统不会受到过度的消耗,故会有更多的体力去应对产程中的各种情况。
2、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无痛分娩技术相较于自然分娩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产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哮喘、过敏反应等。
若不严格掌握使用条件,无痛分娩会出现意外不良反应,例如镇痛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中毒,进而影响产妇及胎儿健康。
然而,掌握无痛分娩操作技术及注意合理用药选择,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3、需重视后遗症问题无痛分娩又称麻醉分娩,虽然镇痛效果显著,但手术后遗症隐患较大,例如疼痛区域肿胀、恶心、呕吐等。
此外,可能导致产程延长,产妇力竭,终究必须引产或剖宫产。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谨慎把握用药量和手术操作流程,保证产妇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产妇和医生的认可。
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操作技能和管理执业等级的不同,导致不同机构的无痛分娩率存在波动。
因此,要规范无痛分娩的临床操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方法,摸索出真正适合我国的无痛分娩标准操作流程。
这不仅对于我国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更为保证了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xx年xx月xx日•无痛分娩技术的简介•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现状•无痛分娩的实施方式及效果•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前景及挑战目•结论录01无痛分娩技术的简介指在保证母亲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药物和护理措施缓解产痛,使分娩过程更加舒适和安全。
无痛分娩的定义无痛分娩适用于所有能够自然分娩的产妇。
适用人群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非药物镇痛和药物镇痛两种方法。
分娩镇痛方法自194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研究无痛分娩,并逐渐推广应用。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无痛分娩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国外无痛分娩发展历程自197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研究无痛分娩,但普及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分娩质量要求的提高,无痛分娩技术在国内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国内无痛分娩发展历程无痛分娩的历史与发展无痛分娩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减轻产痛: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轻产痛,使产妇更加舒适地度过整个分娩过程。
•缩短产程:无痛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疲劳和心理负担。
•提高母婴安全性:无痛分娩可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性。
•提高产妇满意度:无痛分娩使产妇更加舒适,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缺点•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
•延长产程:无痛分娩可能会延长产程,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需要专业人员监护:无痛分娩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护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安全。
•需要一定费用:无痛分娩需要一定的药品、设备等成本费用,可能会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
02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现状普及率高无痛分娩在西方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英国、美国等国家无痛分娩的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临床效果显著由于西方国家对无痛分娩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
无痛分娩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情况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无痛分娩逐渐受到国内医疗界的重视。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一种通过麻醉技术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痛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无痛分娩,因为它可以减轻分娩期间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其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的效果分析。
无痛分娩可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轻松和舒适。
通过脊麻、硬膜外麻醉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从而提高分娩的满意度和质量。
无痛分娩还可以减少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如先兆子痫、胎位不正等,并可以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在临床实践中,无痛分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大量的研究表明,无痛分娩可以显著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提高分娩的满意度。
无痛分娩还可以减少产妇分娩时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分娩对产妇身体的影响。
可以说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并得到了产妇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由于无痛分娩需要应用麻醉技术,因此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
脊椎穿刺可能会导致脑脊液漏气、感染等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可能会导致腰背部疼痛、头痛等不良反应。
无痛分娩可能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导致产程延长,增加了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在选择无痛分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分娩的满意度。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分娩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还需要加强对无痛分娩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为产妇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
分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 7 ] 李世 桥 纳洛 酮联 合醒 脑 静治疗脑 血管病 意 识 障碍 临床分 析 [ J ] _
健康 大视野 2 0 1 3 , 2 1 ( 3 ) : 3 4 4 .
[ 4 ] 康 松兰 . 纳洛 酮联 合 醒脑 静 治疗 脑血管 病 意 识 障碍 的 临床 观察 [ J ] . 中国卫生产业 , 2 0 1 3 , 1 0 ( 2 1 ) : 1 4 7 — 1 4 9 .
醒脑静 单独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是有效的 ,其效果均具有局 限性 J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相互补充 ,具有 良好效果 。 经本文研究发 现 , 研 究组总有效率为8 5 . 7 %,对照组则为6 8 . 6 %, 两组存在 明显统计 学差异 ( P <O . 0 5 ),由此可知纳洛酮 、醒脑静联合 治疗 效果显著 ,与近几年多种文献资料 结果保持 一致性 。 总之 ,在对脑 血管病意识 障碍 进行治疗过程 中,应用纳洛酮 、醒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4 - 0 1 1 0 - 0 2
・
如果 自然分娩 ,产妇会产生 一定程度上 的刺激 由于疼痛 ,可 以使
浅 ,一 般头 向置管3 ~5 c m。当导管 内无 回血被 抽 吸后 ,推注 小剂量
1 . 5 g / L 罗 哌卡因9 ~1 O aL r 经硬 外膜管, 导 管被 固定2 0 m i n 后将 罗哌卡 因
参考文 献 [ 1 】 闰冰 . 纳 洛酮联 合 醒脑 静治疗 脑血 管病 意识 障碍 临床分析 [ J ] . 中
国医药 科学, 2 0 1 2 , 2 ( 1 9 ) : 6 7 — 6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18例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婴结局。
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和剖宫产率,促进分娩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临床效果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剧痛,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也使得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
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
为进一步明确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妇分娩疼痛的缓解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18例,纳入标准:①具备阴道试产条件;②无妊娠合并症;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8±3.7)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0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1.7)周。
对照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8.0±3.3)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9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1.5)周。
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
1. 2. 1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具体如下:①宫口开至3 cm且胎心监护无异常,产妇侧卧,常规消毒,在椎间硬膜外进行穿刺,置入长度3 cm 的固定导管;②向导管内注入1%利多卡因(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03)3 ml;③连接导管与自控电子泵,向椎管内注入0.15%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35 ml+0.1 m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生理盐水15 ml,保持8~10 ml/h泵入,宫口全开后停止用药。
1. 2. 2 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宫缩乏力则给予人工破膜+0.5%缩宫素静脉滴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活跃
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母婴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
镇痛效果分为0、1、2、3级,0级:无痛;1级:轻微痛感,可耐受;2级:产妇表情痛苦,呼吸急促,但尚可忍受;3级:疼痛剧烈,无法忍受[2,3];总有效率=(0级+1级)/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镇痛效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婴结局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分娩是胎儿离开母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宫口扩张,第2阶段:胎儿娩出,第3阶段:胎盘娩出。
在宫口扩张时,子宫收缩会引起产妇强烈的痛感,若镇痛不及时,就会延长产程[3]。
同时,疼痛也会对产妇、胎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收缩血管减少,胎盘中血流量减少等。
为使产妇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临床采用了无痛分娩技术。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在分娩中采用了无痛分娩技术,在宫口开至3 cm时进行椎管内阻滞,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程度,配合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和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
其中,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是一种可卡因衍生物,其局部麻醉效果强且持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罗哌卡因是一种耐受性高、持续时间长、毒副作用小的麻醉药物,可以起到感觉神经阻滞作用,其起效较快,对子宫与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较小[4-6]。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麻醉镇痛药物,将其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到分娩镇痛中,可以使镇痛效果更加显著,更为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7,8]。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更为理想,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P<0.05),提示无痛分娩技术对缓解产妇分娩疼痛具有确切效果。
同时,疼痛的减轻也缩短了产妇的产程,其中观察组产妇产程为(7.0±1.1)h,而对照组产妇的产程为(9.8±4.2)h。
其次,在对照组中,有7例产妇因疼痛剧烈而转行剖宫产,占11.9%,而观察组产妇则全部自然分娩成功。
从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来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例数更少,新生儿窒息例数与对照组相当,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疼痛和剖宫产率,促进分娩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爱乔,宋伟夫,周福霞. 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1):74-77.
[2] Steel A,Frawley J,Adams J,et al. Trained or professional doulas in the support and care of pregnant and birthing women:a critical integrative review. 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2015,23(3):225-241.
[3] 蔣焕伟,徐世元,方曼青. 潜伏期不同时机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剖宫产率的影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5):29-32.
[4] 杨捷.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1605-1608.
[5] 刘天旭.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35-36.
[6] 周艳鹏. 浅析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5):2987.
[7] 安艳梅.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51-153.
[8] 周杨. 产科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现代养生b,2015(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