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合集下载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产科临床中,无痛分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无痛分娩的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对产妇的影响,分析其优缺点,并进一步评价其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

本文旨在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对产妇的影响以及优缺点。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无痛分娩的定义与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我们也将评估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为医学领域提供更多关于无痛分娩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指导,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保障产妇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无痛分娩的定义与方法无痛分娩是指通过药物麻醉或其他技术手段,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感到疼痛的一种分娩方式。

这种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提高产妇的分娩体验。

在无痛分娩的方法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硬膜外阻滞、硬膜内阻滞和全身麻醉等。

硬膜外阻滞是通过在产妇背部腰椎间隙注入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从而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硬膜内阻滞是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硬膜内腔,达到同样的作用。

全身麻醉则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产妇处于无意识状态,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除了药物麻醉外,无痛分娩还可以通过激光疗法、特殊呼吸技术、按摩和针灸等非药物疗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无痛分娩的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和分娩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从而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感,提高分娩体验。

2.2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无痛分娩是指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技术手段让产妇不感到疼痛的一种分娩方式。

最新-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精品

最新-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 精品

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的效果。

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实施常规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痛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进行比较。

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仅为450,两组差异显著<005;在产程时间以及剖宫产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方式,能够使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大幅降低,并缩短产程,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妇产科;疼痛感;临床应用效果分娩是很多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过程,而准妈妈们对分娩的恐惧多数来自于惧怕分娩疼痛,一些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及其家属因此而要求实施剖宫产,这也是目前很多产妇及家属对于分娩方式选择存在的一个误区[1,2]。

剖宫产虽然能够减少分娩疼痛,但是对于产妇造成的创伤较大,产后并发症多,因此剖宫产通常只作为解决难产以及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以及围产儿生命的分娩方式,而对于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才更有利于母婴健康[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痛分娩技术得到了推广,该技术是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消除产妇分娩时疼痛,这对于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对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无痛分娩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采取随机方式对入选产妇进行如下分组1观察组40例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48±2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6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

2对照组40例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49±24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05周,其中包括初产妇31例,经产妇9例。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及心理护理

无痛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及心理护理

3 无痛分娩镇痛 主要的方法
3 . 1 药物镇痛
可 达到镇 静 、安 眠 、减轻惧 怕及 焦急心 理 的作 用 。临床 中常 用 的有 安 定 、杜 冷 丁 等药 物 。但 不 可 大 量使 用 ,尤 其 是 胎 儿 临近 娩 出前 3 ~4小 时 内 ,以免 影 响 宫缩 和抑 制 新
2 常 ,其 低浓度 时具 有 明显 的 “ 感 觉和 运动 阻滞分 离的现 象 ” ,此 特性对 于分 娩镇痛 至关 重要 。 硬 膜外 局 麻药 伍 用 阿片 类镇 痛 药 可 以减 少 2 5 % 的局 麻 药用 量 ,以达 到最 小运 动阻滞 的 目的。P C E A药物 配方 中局 麻药 伍用 罗 哌卡 因 / 芬太 尼 ,新 生 儿脐血 中仅 2例 测定 出极 微量 的芬 太尼 ,其对胎 儿不会 产生 呼 吸抑 制及 不 良影 响 。
1 分娩镇痛技术的可行性
分娩镇 痛技 术 C S E A + P C E A是 目前椎 管 内注药 分娩镇 痛 法 的最 新 给药 方 式 。C S E A优 点 在于 起 效迅 速 ,镇 痛 完 善 , 适宜 后 运 动 神 经 ,阻滞 作 用 轻 微 ,对 胎儿 无 不 良影 响 。其 用药 量 小 ,而安 全 性 高 ,副作 用 少 ; 其 持 续 作用 时 间可 达 3 0 ~5 O 分钟 , 良好 的镇 痛效 果持续 至第 一产程 末 。 P C E A能 充 分 满 足 每 一 个 产 妇 的 镇 痛 要 求 。 通 过 C S E A+ P C E A的联 合应 用 ,并 给予 较低 浓度 和剂 量 的局麻 药 物, 只阻 断疼痛 感觉传 人 , 而对运 动 阻滞无影 响或 影 响很少 , 可达 到真正 意义上 的 “ 可行走 的硬膜 外镇 痛” 。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针对分娩时产妇产痛而采用的一种医学技术。

其主要通过使用镇痛和麻醉药物,达到减轻分娩痛苦和提高分娩质量的目的。

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不断提高,无痛分娩已成为临床常规操作,不仅可以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体验,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育方式。

本文着重对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1、减轻产痛,提高分娩质量无痛分娩主要是在产痛发生前或产痛发生时及时使用镇痛麻醉技术进行镇痛,以达到减轻产痛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产程的时间和疼痛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娩质量和顺利完成分娩。

此外,由于产妇在无痛状态下产痛感减轻,其体力及神经系统不会受到过度的消耗,故会有更多的体力去应对产程中的各种情况。

2、减少不良反应风险无痛分娩技术相较于自然分娩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症及禁忌症,如产妇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哮喘、过敏反应等。

若不严格掌握使用条件,无痛分娩会出现意外不良反应,例如镇痛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中毒,进而影响产妇及胎儿健康。

然而,掌握无痛分娩操作技术及注意合理用药选择,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风险。

3、需重视后遗症问题无痛分娩又称麻醉分娩,虽然镇痛效果显著,但手术后遗症隐患较大,例如疼痛区域肿胀、恶心、呕吐等。

此外,可能导致产程延长,产妇力竭,终究必须引产或剖宫产。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谨慎把握用药量和手术操作流程,保证产妇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产妇和医生的认可。

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操作技能和管理执业等级的不同,导致不同机构的无痛分娩率存在波动。

因此,要规范无痛分娩的临床操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方法,摸索出真正适合我国的无痛分娩标准操作流程。

这不仅对于我国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关键的作用,更为保证了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xx年xx月xx日•无痛分娩技术的简介•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现状•无痛分娩的实施方式及效果•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前景及挑战目•结论录01无痛分娩技术的简介指在保证母亲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药物和护理措施缓解产痛,使分娩过程更加舒适和安全。

无痛分娩的定义无痛分娩适用于所有能够自然分娩的产妇。

适用人群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非药物镇痛和药物镇痛两种方法。

分娩镇痛方法自194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研究无痛分娩,并逐渐推广应用。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无痛分娩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国外无痛分娩发展历程自197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研究无痛分娩,但普及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分娩质量要求的提高,无痛分娩技术在国内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国内无痛分娩发展历程无痛分娩的历史与发展无痛分娩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减轻产痛: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轻产痛,使产妇更加舒适地度过整个分娩过程。

•缩短产程:无痛分娩可有效缩短产程,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疲劳和心理负担。

•提高母婴安全性:无痛分娩可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性。

•提高产妇满意度:无痛分娩使产妇更加舒适,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缺点•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

•延长产程:无痛分娩可能会延长产程,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需要专业人员监护:无痛分娩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护和管理,以确保母婴安全。

•需要一定费用:无痛分娩需要一定的药品、设备等成本费用,可能会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

02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现状普及率高无痛分娩在西方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英国、美国等国家无痛分娩的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

临床效果显著由于西方国家对无痛分娩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

无痛分娩在西方国家的应用情况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无痛分娩逐渐受到国内医疗界的重视。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一种通过麻醉技术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痛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无痛分娩,因为它可以减轻分娩期间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其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的效果分析。

无痛分娩可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加轻松和舒适。

通过脊麻、硬膜外麻醉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从而提高分娩的满意度和质量。

无痛分娩还可以减少分娩期间的并发症,如先兆子痫、胎位不正等,并可以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

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在临床实践中,无痛分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大量的研究表明,无痛分娩可以显著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提高分娩的满意度。

无痛分娩还可以减少产妇分娩时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分娩对产妇身体的影响。

可以说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并得到了产妇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由于无痛分娩需要应用麻醉技术,因此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

脊椎穿刺可能会导致脑脊液漏气、感染等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可能会导致腰背部疼痛、头痛等不良反应。

无痛分娩可能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导致产程延长,增加了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在选择无痛分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分娩的满意度。

无痛分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分娩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还需要加强对无痛分娩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为产妇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分娩环境。

分析比较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分析比较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分析比较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5-07-27T15:58:51.6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蒋凤鸣[导读] 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蒋凤鸣(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吴集卫生院江苏淮安 223335)【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预分娩孕妇90例,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行无痛分娩,B组孕妇行常规分娩。

结果:A组孕妇镇痛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χ2=31.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孕妇总产程较B组明显缩短(P<0.01);A组孕妇行经阴道产的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显著(χ2=5.07,P<0.05)。

A、B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痛分娩临床疗效较好、镇痛效果较佳,可以使产程有效缩短并且能使剖腹产率下降,该法对母婴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179-02 分娩[1]是女性一生中面临的重要阶段,然而分娩过程产生疼痛的却令人难以忍受,对产妇的心理及生理造成了很大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技术[2]使产妇分娩疼痛大大降低,增强了孕妇分娩的信心、增加了自然分娩的机率,同时也对母婴健康安全提供了保障。

基于此,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预分娩孕妇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近四年收治的足月健康预分娩孕妇90例。

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上述孕妇分为A组(无痛分娩组)和B组(常规分娩组),每组45例。

A组,年龄19~35岁,平均(26.9±4.3)岁,孕周37~41,平均(38.8±1.7)周;B组,年龄20~34岁,平均(27.1±4.2)岁,孕周38~40,平均(37.9±1.6)周。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效果分析与评价无痛分娩是指通过药物麻醉或神经阻滞技术,减轻或消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无痛分娩的技术原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无痛分娩的技术原理无痛分娩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药物麻醉和神经阻滞两种方式。

药物麻醉主要通过给产妇注射镇痛药物,如阿托品、丙泊酚等,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而神经阻滞则是通过给产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腰麻等,阻断疼痛传导的神经信号,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这两种方式既能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受,又不会影响分娩的进展和胎儿的健康,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科临床中。

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1. 减轻产妇疼痛,提高生产体验。

无痛分娩能有效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提高她们的生产体验,减少分娩时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2. 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并发症。

无痛分娩能使产妇在产程中更轻松地应对宫缩和阵痛,促进宫颈口的扩张和胎儿的下降,从而减少产程的延长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3. 促进产妇恢复,提高产后质量。

相比于传统的自然分娩,无痛分娩减少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和劳累,有利于产后身心的快速恢复,提高了产后的生活质量。

三、无痛分娩的安全性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无痛分娩的药物和麻醉技术都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和监管,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有保障。

专业的麻醉医生和护士团队能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现代医疗设备和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监控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发现和处理任何意外情况。

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对促进产妇的恢复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应该指出,无痛分娩并非适用于所有产妇,需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采用无痛分娩技术。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无痛分娩技术,使更多的产妇受益于这一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3-02T11:25:41.7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党立艳
[导读]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 714200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药物分娩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出血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

结论: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产科应用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对产道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产妇在分娩时剧烈疼痛。

为有效的减轻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

所谓“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又称“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者消失。

分娩镇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性的分娩镇痛,一种是非药物性的分娩镇痛。

现就针对药物性的分娩镇痛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且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待产孕妇100例,并选取不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胎位正常、胎儿宫内储备良好、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

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孕妇宫口开大3~4 cm,且有规律的宫缩时,选择3~4腰椎硬膜外穿刺,置药管3-4 cm,药管内配置0.1%罗哌卡因,首次用药量为8 ml,试验剂量3 ml。

药物起效后,观察无异常,外接镇痛泵。

采用0.1%罗哌卡因8 ml混合芬太尼2 μg/ml持续泵入,输液泵6~10 ml/h剂量维持量,输液过程中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和药量。

在产妇宫口开至10 cm左右停止用药,若产妇的宫缩不足,可静脉滴注适量缩宫素增强宫缩效果。

待胎儿分娩后,再会阴局部麻醉消除会阴处切口疼痛。

为确保母婴平安,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鼻管吸氧,胎心监护,心电监护,观测产妇的血压、心率、胎心,观察宫颈的扩张程度、胎儿先露下降程度,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处理。

1.3 镇痛效果评定:根据WHO镇痛分级评定标准,显效:分娩时无疼痛感,产妇顺利生产;有效:分娩时产妇有轻微的疼痛感,但疼痛可以忍受;无效:产妇在分娩时有中度及以上的持续疼痛感,疼痛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标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镇痛前均有明显的疼痛感,孕妇产前有烦躁、呻吟或大汗淋漓的现象。

镇痛后,试验组显效95例,显效率达到了95%,有效5例,有效率为5%,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

2.2 对宫缩的影响: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张性宫缩的产妇10例,占总数的10%,试验组发生高张性宫缩的产妇3例,占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产程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宫缩不足时给予缩宫素混合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试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6±0.2)h,对照组活跃期平均时间(6.8±0.3)h,可见试验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产程试验组平均(0.8±0.2)h,对照组平均(1.4±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产程两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试验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6例,100~300 ml为30例,>300 ml为24例;对照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4例,100~300 ml 为31例,>300 ml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对新生儿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分娩后,婴儿均无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孕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孕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等,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产妇在产程启动后疼痛加剧,频率从3分钟一次到几分钟一次,疼痛程度从可以耐受到难以耐受,第一产程开始到第二产程启动,需要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第二产程开始后,疼痛的频率和强度更大,需要更大的意志力配合,很多产妇此时体力消耗殆尽,心理极度紧张和矛盾,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停滞,这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母体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而新生儿,则可能因宫内乏氧出现窘迫症状,产程停滞时间长,对胎心有很大影响,出现胎心过速或胎心过缓,都是手术指征的重要表现,也是自然分娩改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产妇对分娩时的要求逐渐提高。

由于分娩时子宫压迫缺血等因素带来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和不安。

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药物性的分娩镇痛,适用于分娩的各个产程,对运动的影响可达最轻程度,其镇痛效果不单是两药简单相加,而是有协同作用。

无痛药物分娩在实施过程中大大缩短了第一产程的时间,可以认为可能是药物作用于子宫颈的运动神经减少了产道阻力,有利于先露下降和宫颈扩张。

给药过程配合缩宫素,使胎位下降迅速,减少了第一产程的时间。

第二产程时间缩短明显可能与第一产程药物作用的时间呈正比。

由于减少了孕妇的痛苦缩短了产程时间,且整个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特点有利于分娩镇痛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引平妇产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安旭著,龙燕.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141-142.
[3]时巧玲.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72-73.
[4]宋丽君.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86例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1266-1267.
[5]沈上荣.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临床观察田[J].海峡药学,2011,23(4):142-144. 作者简介:党立艳陕西省华阴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