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1、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中学物理实验课上,很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在讲解实验原理时,学生容易出现背书记笔记,对老师讲解比较听得进去,但是难以消化吸收,实验记录上也会存在诸多问题,如:老师判定考试答案的质量不高,材料没有准备充分等。
2、实验环境落后由于实验室条件也不是很先进,大多数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扩充仪器,令实验环境极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教学环境保障,实验室桌椅不具备静电净化和游离氯等功能,使学生实验室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影响实验质量及效果。
3、学习积极性不够学生在实验课上,由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乐趣,也没有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缺少逐步完成实验的体验,导致学习实验的积极性也比较低下。
4、实验模型不完善实验模型不完善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个主要问题。
现行教学模式以实验验证现象为主,教师一般以实验讲解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容易停滞在,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疑问,也无法独自进行思考。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以重在讲述和实践实验,容易出现学生听得懂,但是很难消化吸收和理解的现象,教学策略要以辅助思考示范法为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辅以实践实验为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标。
2、促进学生主动性实验教学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思考,用简单的话可以让学生全局的研究有关的物理知识,辅以心理游戏和小游戏,使学生可以学会集体合作,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给予学生比较大的自主分数,从而促进学生参与率,提高学习效果。
3、做好实验室准备工作教师要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及所需的仪器、电路和电源的准备情况,要准备。
浅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仿真实验的应用

浅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仿真实验的应用【摘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中,仿真实验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探讨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仿真实验的应用。
在介绍了背景和问题,引出了对仿真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分别从仿真实验的意义、类型、设计与实施、与传统实验的比较以及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对仿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使用仿真实验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这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仿真实验,教学应用,意义,类型,设计,实施,比较,学生参与度,前景,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引入新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设备昂贵、安全隐患、操作复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尝试使用仿真实验来替代或辅助传统实验教学。
背景下的引入仿真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仿真实验通过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观测,不仅可以减少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消耗,还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
仿真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促进他们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仿真实验的应用,对于推动物理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讨论仿真实验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意义、类型、设计与实施、与传统实验的比较以及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1.2 问题阐述问题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操作难度大、实验安全风险高等。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

都 相 互 学 习 ,取 长 补短 ,以 实 现 “ 学 相 长 ” 教 。 二 、 引 导 学 生树 立 明确 的 学 习 目标 为了学好 历史课 ,教师必须先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 树立 明确 的学 习 目标 。如学 习 中国古代史 时 ,我 给学生设
、
氛
新 时期 的师生关 系应是 “ 民 主平等 ,教 学相长 ” 。首先 ,这 就要 求 教 师必 须 放 下 “ 道 尊 师 严 ” 的 面 孔 ,亲 切 地 面 对 学 生 。 而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 了我们 ◆ 是 为学生服务 的,态度亲切 、温 和 ,才能体现 出为学生服务 。也 赵 才能缩 短师生 之间 的心理距 离 , : , 【 使 学生由敬重教师而产生想学和 鹏 学好这门课 的需要 ,即动机 。其 次 ,要 民主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 信任学生 ,多给学生创造 表现和发 言的机会 。如在 教学 中 遇到难度较大的讨论题 或评价某一历 史人物时 ,我 总是 多 叫几位 同学 回答或与他们共 同商讨 ,听取他们 的不 同意见 , 最后综合 、归纳 。这样 ,师生团结 ,既解 决 了难题 ,又增 进 了相 互 的尊 重 与信 任 。 同 时 ,我也 虚 心 向学 生 学 习 ,努 力发现其优点 和长处 ,不管是知识 、个性 ,还是语 言方面
、
一
少 。高密度思维是指学生在 一堂课上有较 长的有意注意 时 发学 生学习物理兴趣 的较好手段 ,是初 中物理教学 中大 面 间 ,并能充分地开展思维活 动。 积提高教学质量很 重要的一环 。但 是 ,在实验教学 中 ,我 2 .边学边实验的教学组 织形式 ,改变了老师讲 、学生 们发 现演示实验和学 生分组实验都 存在一定 的弊端 。课 堂 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做 、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 中的演示实验是教 师为学生提供感 性认识材料 的过程 , 它 极 地位而使课堂气氛 沉闷的情 况。由于学生 自己阅读材料 , 无法 代替学生 自己的活动 , 学 中如果把教 师的演示 实验 教
浅议如何搞好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验, 或对 现有 的实 验 作 必 要 的改 进 , 以提 高 教 学 效果 . 如在讲 解 蒸 发 吸 热这 一 问题 时 , 师 可 例 教 用 两支相 同的温 度 计 , 支 玻璃 泡上 沾 有 酒 精 , 一 支是干 燥 的 , 时观 察 两 支 温 度 计 的示 数 变 同
二、 更新 实验教 学 的思路 , 认真 做好 课堂演
教学 实践证 明 : 一旦学 生被 教师 设计 的实验
情 景所感 染 , 者说 学生思 维进 入预 定 的情 境之 或 中时 , 会取 得较 好 的实 验 教 学 效果 . 中生 的 便 初 心理特点 是好 奇 心 强 , 欢 探 索 自然 的奥 妙 , 喜 兴
间越长 , 电流 产 生 的热量 越 大 , 明通 电时 间 越 表 长, 电流产生 的热 量越多 . 通 过上 述实验 结果 分析 比较 , 可得 出焦 耳 便
3 操作 方便 , . 简化实 验 的难 度 .
浅议如何搞娓
摘要 : 目前初 中学生在很 大程 度 上仍 习惯 于
堂 演示实验教学
数 , 察哪一 个蜡烛 片先 掉下来 . 观 e 指导学 生分析 实验 现象 . 蜡烛 片掉 下来 . 从 的先后 顺序 可 以 看 到 , 当电 阻相 同 , 电流 较 大 的 电阻上 的烛 片先掉 下来 , 明电流 越大 电流产 生 表
定律 的具 体 内容 . 二、 实验的优 点 1 更换 原 吸 热 物 质 ( 油 ) 利用 蜡 烛 吸 热 . 煤 ,
熔化 下落 比液 体 直 接 吸 热 膨 胀 现 象 更 明 显 , 省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素养方略127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刘兵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师生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展开互动交流的教学环节,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以纯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物理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通过理论讲解理解知识。
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物理知识。
其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或辅导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展开互动交流、点拨、纠错的教学环节,做到真正关注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丰富教学方式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以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验活动开展教学,通过多样、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物理实验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能力、探索精神。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知识结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合作探究教学、多媒体教学等。
(一)、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特点,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概念转变为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在“奇异的声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前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并搜集生活中的回声现象。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为学生播放山谷中的回声现象并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知道的回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着提出问题引出新课,“为什么离障碍物距离近时就听不到回声呢?”。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概念。
使用多媒体播放敲击音叉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在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那么右边的音叉是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如果左边患者不同频率的音叉,能够发生这种现象吗?”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初步感知共鸣和声波,在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归纳,如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再次被接收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回声。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摘要: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使知识更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轻松掌握物理知识, 且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以及在探究实验中, 学生更能体验到课堂的主人翁地位, 所以开展好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中尤其重要。
关键词:演示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教师定位; 学生定位;1 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时期,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还处于形成发展阶段, 若刚接触的知识是纯理论, 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而初中物理大部分知识点是解释生活中的物理呈现, 若能有效的通过实验将其直观明了又有趣的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降低逻辑思维理解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就能为今后学习物理垫下丰厚的情感基础。
而物理实验不仅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降低逻辑思维理解难度, 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进行实验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和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收集处理数据及对实验探究和结果作出反思和评估的能力。
2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几处问题(1) 在中考的指挥棒下, 很多教师很难坚持素质教育, 大多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中心, 一味的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及考试技巧的锻炼, 觉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在考试考察范围中, 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培养。
(2) 部分老师教学重理论轻实验, 觉得让学生做实验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慢且系统性不好, 还不如让学生“背实验”, 掌握来得快且准确率还高的惰性教学常态。
(3) 部分老师通过自己之前的教学经验, 周而复始的啃老本, 没有创新改变, 没有与学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讲的一些实验对学生没有一定的吸引力,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等一些教学问题。
(4) 实验器材有限, 特别是非城市中学实验器材配套非常有限, 实验室所采购的仪器设备知识遵循教材大纲准备, 一般只能简单满足师生的基础实验需要而已, 并不能解决教师精彩实验课堂所需全部实验器材[1]。
浅谈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实验是指在课堂上,利用简单的装置和简单的方法,进行一些简单且准确的实验,以达到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可视性和直观性,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在小实验中,学生们可以自己操纵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现象,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由此,学生们可以自由探索并展示其思维及发现精神,同时小实验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例如,当老师使用小实验演示热漆的膨胀时,学生们可以自己体验到物体的膨胀与收缩,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并深切印象。
二、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许多物理概念,这些概念是抽象的,难以理解,通过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是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而通过小实验,如利用电灯泡演示电路通断、用振动器演示声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等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实验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做。
因此,在实验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小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分析结果,从而不断检查自己的实验设计,并纠正错误,增加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注意力和观察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实验现象,这就要求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在小实验中,学生需要观察实验仪器的表现情况及结果,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以及一些重要的问题,这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总之,小实验是当今初中物理教学非常有效的辅助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小实验,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实验学的重要性,在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易就取 得 ,有 利于 学生 课下 自己进 行实 验 ;可 观 性 :这
是针 对实 验现 象 与实 验流 程而 言 的 ,初 中生受 到 自身知
识 结构 的影 响 ,对 于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 和实 验 流程 才 能够 深入 理解 ,而且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可 以有效 地激 发 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促进学 生 学 习 ;探 究性 :任何 演示 实验 都是
刍 谭 程 两 屯
E C R I II 靛 S 鞍C 主 W U . C ! t R M 嚣 鱼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林 英
( 福建 省福 州市 屏东 中学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3
摘 要 :初 中物理 是一 门比较重要 的课 程 ,它充 分显 示 了人 类 的创新 精神 与 实践精神 。在 初 中物 理教 学
随着 教学 改革 的推进 ,初 中物 理 教学 不再 单 单要 求 教 师教 会学 生 物理 知识 ,同时还 要 求教 师要 运用 各 种教 学 方法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 主动性 与 创造 性 ,尤 其是 在 实
验 教学 过 程 中 ,学 生综 合 能力 的培 养尤 为 重要 。而 物 理 课 堂 演示 实验 ,对 于 提高 学生 学 习物 理 的兴趣 ,有 不 可
大 家都 坐 过车 ,谁 能告 诉 我们 ,在 车子 启 动 与急 刹 车时 你 是什 么 感觉 ,你 的 身体 有什 么 动作 ( 生积 极 回答 ) 学 ?
将 一些 带 有 附加条 件 的结 论弄 混 .这 时候 。教 师 以课 堂 演 示 实验 “ 翻 ”看 似简 单 的结论 .会 为学 生 带来 新 奇 推 的感 受 .并 留下 深刻 的 印象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同 时学 生 亲 自参与 到实 验 过程 中,还可 以促 进 学生 分析 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
【摘要】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注重科学探究,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中的学习方式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这要求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熔点和沸点》一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
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凝固和熔化这种两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冰熔化的条件。
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
些可能性做出假设。
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的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
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
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收集证据。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实验时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等等。
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实验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熔化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熔化过程等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观念来看实验都是失败的,现在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已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实验的结果是否理想,更要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参与程度。
不管实验的结果如何,在得出实验结论之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找到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巩固知识技能,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教学当中,由于对于声现象学生并不陌生,所涉及到的实验器材又比较简单,操作也很方便。
可以让学生用手摸喉节朗读课文,亲身感受发声体的振动,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性方法。
以上实验实验教学的引导,学生印象深刻,为知识的迁移和灵
活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样的处理能充分地利用教学当中科学探究的素材,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教材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
因此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
如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实例(比如晒衣服的问题)出发,“水从衣服上跑掉了!”从这样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来认识汽化现象。
再比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的教学,尽量避开那些意义并不很大的一些模型化的繁杂的计算,应该像教材当中的例题和作业那样设计一些有实际背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
例加:怎样鉴别一座金佛像是否是真金的?再比如《光的反射》的教学,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例如:在房间内安上一面镜子,为什么房间就显得宽敞些?为什么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实验教学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知识内容本身,而应结合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能力水平,开发
多种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探究《熔点和沸点》的实验当中,学生从他的实验结果或者从熔化图像上很难看出比较明显的熔化过程,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专题研究。
在进行专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生之中。
在研究方案的确定、如何查找资料、安全操作措施的防范等方面给学生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比如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现象之后,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1.清晨看到日出的时候太阳是在地平线以上还是在地平线以下? 2.海市蜃楼这种壮观的场面是怎样形成的?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听老师讲课无法学到的知识。
实践证明,用好物理实验课堂,搞好物理实验教学,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新方法,才能扎实有效的完成好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