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11年招生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中山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中山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及相关事宜公告一、中山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参照国家统一划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具有复试资格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复试前须向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交《报考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三、享受“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国家加分政策考生的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加分政策执行。

可享受加分政策且报考我校的考生须于3月22前向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四、关于复试名单及复试的有关事项各院系在达到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本院系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并以此确定入围复试考生名单。

我校各招生院系将于3月18日至22日确定复试名单及复试办法,并由院系在网上公布。

复试将于3月26日至4月2日进行,具体的复试时间以院系网上的通知为准。

请考生务必及时留意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和各招生院系的网上公告,按时来校复试。

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复试资格审查各学院(系、所、中心)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考生复试时须携带:1、有效身份证件;2、本科阶段成绩单;3、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生提供学生证);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和研究方向为“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方向代码为90)的历届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等学力考生的大专毕业证书、8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2篇学术论文等(同等学力生复试时,还需加试二门专业课);4、国防生须提交所在学校选培办提供的证明材料。

(二)调剂1、调剂录取报考外校考生的工作将于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线后开始。

届时,我校将在中山大学研招网上公布接收外校调剂生的专业,在中国研招网上公布我校余缺生源信息,便于考生调剂。

中山大学信科院计算机初试复试名单

中山大学信科院计算机初试复试名单

序号姓名考生编号考试方式考试类别报考专业总分1邹啟文10558335010026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94 2罗健10558335010029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7 3朱鹏飞10558335010006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6 4曹伍10558335010054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85 5郑宇宏105583350100479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7 6丁思彤10558335010029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5 7刘郁峰105583350100461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72 8周炳光10558335010041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9 9方剑10558335010022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7 10杨文强10558335010017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6 11王涛10558335010017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6 12范哲10558335010011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4 13刘俊仕10558335010049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3 14朱星霈10558335010041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2 15赵峰10558335010012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60 16骆金昌10558335010039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9 17朱恒政10558335010044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9 18盛文文105583350100351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8 19黄仲宏10558335010037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8 20秦靖辉10558335010040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6 21杨文来10558335010010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5 22胡彪10558335010028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4 23孟昌明10558335010053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4 24张俊虎10558335010021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2 25潘哲文10558335010019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2 26涂沛10558335010053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2 27谢明罡10558335010014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1 28董崇武10558335010046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1 29侯帅10558335010004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9 30牛凯10558335010016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9 31陈舒10558335010025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9 32何瀚文10558335010039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6 33张乔昆10558335010052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5 34许振声10558335010046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5 35罗凯伦10558335010038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4 36迟锐10558335010044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4 37彭世柱10558335010038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3 38王文燕10558335010027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3 39郭成海10558335010007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2 40宋倩10558335010015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2 41万本帅10558335010015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2 42杜一民10558335010015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0 43周可10558335010001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9 44吴福垚10558335010006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9 45马宇峰10558335010000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9 46郭昂10558335010038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9 47陈青辉10558335010005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8 48王福川10558335010016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8 49王翔10558335010033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7 50许圣霖10558335010027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7 51刘潇莪105583350100520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7 52门阳阳10558335010020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6 53彭泰10558335010011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554郝政炜105583350100046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5 55程康10558335010026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5 56于潇105583350100007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3 57江天行105583350100405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3 58何云超10558335010000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3 59潘银行105583350100071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3 60谭汝活105583350100304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1 61范俊堂10558335010033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1 62何凯10558335010024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1 63麦宇庭105583350100163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0 64李俊宝105583350100222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0 65张研105583350100228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30 66胡剑冲105583350100229全国统考非定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29。

中山大学(广东)2011学校简介

中山大学(广东)2011学校简介

中⼭⼤学位于改⾰开放前沿的⼴东省。

现有四个校区,总⾯积达6.17平⽅公⾥,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州南校区占地1.17平⽅公⾥,北校区占地0.39平⽅公⾥,⼴州东校区占地1.13平⽅公⾥,珠海校区占地3.48平⽅公⾥。

各校区树⽊葱笼,绿草如茵,景⾊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 中⼭⼤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学。

1924年,世纪伟⼈孙中⼭先⽣亲⼿创办这所⼤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的校训。

原校名为⼴东⼤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学。

上世纪三⼗年代,中⼭⼤学设有⽂、理、法、⼯、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研究院,开始招研究⽣。

五⼗年代全国⾼校院系调整,中⼭⼤学成为⼀所以⽂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

新中国成⽴以来,中⼭⼤学⼀直是全国重点⼤学之⼀,也是我国⾸批博⼠、硕⼠学位授予单位和建⽴⾸批博⼠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

九⼗年代,由国家批准率先在华南地区设⽴第⼀所研究⽣院,建⽴起学⼠、硕⼠、博⼠完整的⼈才培养体系。

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成为培养⾼层次⼈才的重要基地。

在7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撰写了"发扬中⼭先⽣⾰命精神,办好中⼭⼤学,作出更⼤贡献"的题词,进⼀步为办学指明⽅向。

2000年9⽉,中⼭⼤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1年10⽉26⽇,中⼭⼤学与中⼭医科⼤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学。

教育部与⼴东省⼈民政府签订协议,教育部与⼴东省在3年内投资12亿⼈民币,把新中⼭⼤学建设成为⼀流的⾼⽔平⼤学。

中⼭医科⼤学前⾝之⼀为博济医学堂,成⽴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的西医学府,孙中⼭先⽣曾在此学医和从事⾰命活动。

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学医学院。

1953年,中⼭⼤学医学院、岭南⼤学医学院合并成⽴华南医学院,1954年⼴东光华医学院并⼊。

学校先后改名为⼴州医学院、中⼭医学院。

中山大学871信号与系统复习指南

中山大学871信号与系统复习指南

中山大学871信号与系统专业课考研复习指南主编:弘毅考研编者:信科院研究生团队弘毅教育出品目录第一部分 (1)一、开篇语 (1)二、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2)三、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四、2012年相关专业目录及录取情况 (14)五、2012年硕士生招生参考书目 (18)六、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 (19)七、复试流程及建议 (21)八、我和弘毅考研 (23)第二部分 (24)一、报考指南 (24)(一)报考专业简介 (24)(二)历年招生信息与历年复试分数线 (24)二、《弘毅胜卷》考研高分辅导资料简介及说明 (27)(一)资料简介 (27)(二)使用说明 (27)(三)高分辅导讲义 (29)(四)历年真题解析 (31)(五)后续超值服务 (33)(六)对贫困学子的帮助 (34)(七)资料的购买及客服 (34)第三部分 (35)一、我的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35)二、关于2013年考研学子最关心的问题答疑 (35)三、特别声明 (37)四、弘毅考研致语 (38)第一部分一、开篇语各位2013年矢志考取中山大学的同学:你们好!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也进入了大三下学期了,大学已经快要结束了,人生的前途问题摆上了日程了吧。

一个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选择没有几个,高考算是一个,那么现在选择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你们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你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面临这种选择,我也曾一度彷徨,在工作和读研之间纠结,大学几年生活消磨尽了自己的锐气,真的很担心自己没有毅力苦学大半年,考上一所好学校,看到各个名校录取通报上动辄几十比一的录取比例,也曾有过退缩。

但是,庆幸的是,我最终坚持了下来,选择了中大,我报考的中山大学信息科技与技术学院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初试373分,已经录取。

中山大学信科院介绍

中山大学信科院介绍
推荐免试政策介绍
1、 2010年各专业接收免试生的人数可占招生总数的50%左右,各个专业接 收免试生的人数可占招生总数的50%左右。近年我院接收免试生的人数为110 人左右。2010年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276人,推荐免试生133人,详情请查阅 附件。 2、招生专业:我院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 构、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信号与信息处 理、电路与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9个学术型硕士专业;计算机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1个全日制专业工程硕士专业。 3、免试生获得推荐免试资格。2011年可能要进行差额复试。 4、关于导师接收名额: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每位硕士导师2010年招收的全 日制硕士(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名额不超过4名(含4名),其中学术 型名额(包括本校推荐、外校推荐、全国统考)不超过3名(含3名)。 2011年导师接收名额应与2010年基本持平。 5、推荐免试各专业打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即各专业的本科免试生可选 报以上9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1个全日制专业工程硕士专业。
2011-9-24
5
本科直博
(二)学制与学分 学制与学分 直博生学制为5年,其中第一年和第二年以课程学习为主,辅以必要的 科研方法训练;后3年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直博生的培 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40 (三)课程设置 直博生的课程设置与硕博连读生的基本一致,由硕士生课程和博士生课 程两部分组成,其基本组成如下: (1)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4学分(硕士生课程) 第一外国语5学分(硕士生课程) 2.硕士阶段专业必修课 不少于10学分 ,包括该专业各方向共同的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 3.博士阶段必修课一般为2~3门,按本专业三年制博士生的专业必修课设置。

中山大学2009---2011年分院系专业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表

中山大学2009---2011年分院系专业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表

080903 430103 430105 430110 070301 070302 070303 070304 070305 070320 080501 081702 070901 070904 070905 081401 430118 070703 071001 071002 071003 071004 071005 071006 071007 071008 071009 071010 071011 071012 071020 071021 071022 077501 090402 090503 100704 100706 430139 070101 070102 070103 070104 070105 070120 070208 080902 081001 081002 081102 081104 081202 081203 430109
6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2 1 0 0 4 2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2 0 3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300 300 300 30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10 321 321 321 321 321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3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42 8 10 12 21 36 42 10 8 14 10 29 295 19 5 3 7 81 4 5 2 5 2 13 4 7 2 3 4 14 10 11 8 9 22 73 30 39 8 21 5 34 3 1 10 13 5 1 18 18 12 2 14 5

中大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大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大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11年我校面向全国计划招收硕士生约4500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约250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约2000人。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

一、报考条件(一) 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生的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非奖助类的考生年龄不限。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报到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未获毕业资格的,入学时将取消录取资格。

)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非奖助类的硕士生。

4、医学临床各专业只接受医学毕业生(含授医学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生)报考。

5、同等学力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报考要求:⑴文、理、工、农科各专业接受大学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我校硕士生,但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大学专科毕业后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专业领域工作不低于两年(从毕业到2011年9月1日)(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工作年限不作要求);②已取得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8门以上(必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③已在省级学术杂志发表过2篇以上属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不少于一篇,或获市厅级以上(含市厅级)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且为主要完成人;④通过国家英语(论坛)四级考试(参加总分为100分的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参加总分为710分的成绩不低于426分);⑵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不含“MBA”和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在复试时以笔试形式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2011年中山大学近几年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整理版

2011年中山大学近几年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整理版
注4:新闻传播学类学费说明:该类专业学生的学费将按分流后专业的学费标准进行收取。
东省招生计划
科类
学制
学费 (元/年)
计划数
文科 四
4560
75
报到校区 珠海校区*
理科 四
文科 四 理科 四 文科 四 理科 四 文科 四 理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理科 四 文科 四 理科 四 理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文科 四
传播与设计学院
体艺术、传播学专业)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公共关系学、艺术设计学、数字媒
体艺术、传播学专业)
法学院
法学 法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亚太研究院
国际政治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
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专业)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全专业)
自动化(含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资讯管理学院
图书档案学类(含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
图书档案学类(含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药学院
药学
临床医学(八年制)
临床医学
中山医学院
医学检验
康复治疗学
法医学
光华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七年制)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注1:表中来源计划仅供参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须参照各省市区招生部门公布的报考专业目录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列报名号姓名考生编号报考专业复试专业政治外国语1441398772柳建喜105581223控制工程控制工程7276 2441391466徐海峰105581223控制工程控制工程7474 3441398284陈术义105581223控制工程控制工程7764 4441398166王云峰105581223控制工程控制工程5858 5210790387白小楠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660 6341299903潘飞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356 7411399026王甲甲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058 8131498559李静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358 9441398856梁炯聪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151 10441399978刘鑫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248 11441399587冼亮池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460 12140996640杨志高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951 134********李潋105581223电路与系统控制工程5954 14360176897罗家维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558 15441396244苏剑锋105581223电路与系统控制工程6157 16431294089陈少阳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655 17410290102赵永芳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154 184********李沛清105581223电路与系统控制工程6558 19422096215林新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7653 20421699744吴文治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5955 21140595856严扬云105581223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工程6049 22441399893傅旷杰105581223电路与系统控制工程6855 23412291312罗军105581223无线电物理控制工程7151
数学专业课总分
13199378
102114364
101103345
8684286
11392331
98101328
90114322
10397321
83112317
65141316
74106314
93100313
99100312
79100312
9796311
10377311
76109310
9888309
74106309
9698308
91106306
8695304
74108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