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讲义

合集下载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

初中电学内容讲义一、基本概念:1、电流的形成以及方向。

2、什么是电源?怎样才能有持续的电流?3、电路的组成4、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5、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6、变阻器:作用、原理、连接方式7、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8、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电功:在一段时间做的功。

9、生活用电:a、家庭电路 b、保险丝1、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一块手机电池电压3.6伏。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5、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三、主要问题1、动态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变化或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学物理量的变化例一: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1示数的比值 (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例二、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例三、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将,电压表V2的示数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精选全文

上海市初三物理复习电学讲义(教师版)精选全文

知识梳理一、电路1.我们把电源、电键和用电器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把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3.电路的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并联电路:用导线把用电器并列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电路。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符号:Q。

2.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C。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2.定义: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

符号:I。

3.公式:I=Q/t,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t表示通电时间。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

4.测量工具:电流表。

5.电流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1=I2=I3=…=I n(2)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I n四、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符号:U。

2.电源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国际单位中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4.几种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2)一节蓄电池电压2V(3)家庭电路电压220V(4)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5.测量工具:电压表。

6.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 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 n。

五、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符号:R。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电学知识点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电学知识点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电学知识点讲解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能、电路等与电相关的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初中电学知识点的总结。

1.电荷与电流-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流是电荷的移动形成的,单位是安培。

-电流的方向是电荷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2.电压与电阻-电压是电流流动时的“动力”,单位是伏特。

-电压差是电流从高电压地区到低电压地区流动的驱动力。

-电阻是电流在物体中遇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

-奥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差与电阻之比,即I=U/R。

3.串联与并联-串联是将多个电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是将多个电器同时连接到电源上,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4.电功与功率-电功是电能的转换或消耗,单位是焦耳。

-电功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时间,即W=UIt。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转换或消耗的电功,单位是瓦特。

-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UI。

5.电路与电路图-电路是由导线、电源、电器等组成的路径。

-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和其连接方式的图形表示方法。

6.导体与绝缘体-导体是容易传导电流的物质,如金属。

-绝缘体是不易传导电流的物质,如塑料、橡胶。

7.电池与电源-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源是提供电流、电压的设备,如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

8.简单电路元件-电阻是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截面积的比值,单位是欧姆。

-电阻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大小。

-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灯泡是一种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的装置。

9.电磁铁与电磁感应-电磁铁是指在电流通过时能够产生磁场的装置。

-电磁感应是磁场与导体相对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10.静电与电容-静电是指物体带电但不流动的状态。

-电容是指导体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是法拉。

-并联电容:总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

-串联电容:倒数的总电容等于各电容倒数之和。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辅导讲义1、电荷①当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带有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学上分别对应正数和负数。

一个简单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例子是原子结构中的质子和电子。

②使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

初中的重点在于摩擦起电,要清楚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这两个例子中各物体的带电情况。

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特点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问题:(1)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开合表示什么?(2)实验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④描述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称之为电量,用字母Q表示,其单位为库仑(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10^-19C。

注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2、导体和绝缘体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的电阻率都很小,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我们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的电阻率都很大,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①上面所谓的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荷,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体中所含自由电荷的多寡。

对金属导体而言自由电荷指的是自由电子。

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扩展:①半导体:我们把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②超导体: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电流不再产生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其电阻变为零了,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之为超导体。

使用超导体制成的导线可以消除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损耗,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超导体很难实现。

3、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64讲 电学专有讲义(习题解析)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64讲 电学专有讲义(习题解析)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64答案与解析一.磁性、磁体、磁极(共4小题)1.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甲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B.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D.将丁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答案与解析:A、将甲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会发现条形磁铁的两端比中间吸引大头针多,可以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不符合题意;B、将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会发现条形磁铁两端对铁块的作用比中间对铁块的作用大,可以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不符合题意;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可以发现条形磁铁的两端对小铁球的作用大,中间对小铁球的作用小。

可以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不符合题意;D、将丁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由于两个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条形磁铁在两端的磁力作用下整个条形磁铁一起对另一条形磁铁进行作用。

不能分辨条形磁铁哪个部位磁性最强,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表面从N极滑到S 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等于G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小于GC.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与解析:铁块在左端时,受到N极的引力较大,铁块对磁铁的压力较大;越靠近中间,磁性减弱,磁铁对铁块的作用减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减小;靠近S极,磁性增强,引力增大,铁块对磁铁的压力较大。

故选:C。

3.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中的()A.B.C.D.答案与解析: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小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

物理九年级电学

物理九年级电学

物理九年级电学摘要:一、电学基本概念1.电荷2.电压3.电流二、电路基础知识1.电路的组成2.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3.电路元件三、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表述2.欧姆定律的应用四、电功与电功率1.电功的计算2.电功率的计算3.电能和电功率的关系五、家庭用电安全1.安全用电的原则2.触电事故的原因及预防3.家庭用电设备的维护正文: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很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电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电学基本概念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包括电荷、电压和电流。

电荷是物体带电性质的量度,电压是推动电荷运动的力,而电流则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二、电路基础知识要研究电学,首先需要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连接方式。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电器件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此外,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它们分别对电流的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一定律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电功与电功率电功是描述电流在电路中做功多少的物理量,而电功率则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

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电能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是电能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五、家庭用电安全在家庭用电中,安全用电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遵循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

同时,要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如短路、过载、漏电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家庭用电设备,我们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物理九年级电学知识点讲解

物理九年级电学知识点讲解

物理九年级电学知识点讲解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的运动、转化和应用。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电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九年级电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电流和电阻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在电路中是电子的流动方向。

2. 电流的计算:电流的计量单位是安培(A),公式为I = Q/t,其中 I 代表电流,Q 代表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t 代表时间。

3.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路中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4.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 = V/I,其中R 代表电阻,V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指在一条导体电阻恒定的条件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 V = IR,V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R 代表电阻。

第二部分:串、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电器件依次排列,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中的最小电流。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电器件平行排列,电流可以分流。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件的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器件电流之和,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第三部分:电功和电能1. 电功的概念:电功是指电流通过电路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

电功的计算公式为 W = VIt,其中 W 代表电功,V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t 代表时间。

2.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3. 电能的计算:电能的计算公式为 E = Pt,其中 E 代表电能,P 代表功率,t 代表时间。

4.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是瓦特(W)。

5. 功率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VI,其中 P 代表功率,V 代表电压,I 代表电流。

第四部分:简单电路1. 电路图的表示:电路图用符号和线来表示电器件和电路连接。

2. 开关的作用: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路径。

初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详细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详细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详细讲解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运动、电场与电势、电流与电路等现象与规律。

电学基础知识是学习电学的基础,下面将对初中物理电学基础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一、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具有大小和方向。

在电场中,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与电荷与电场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电流与电阻电流是电荷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决定。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物质、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三、欧姆定律与电功率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它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率是描述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

四、串联与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电路中各个元件依次连接的电路,电流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各个元件平行连接的电路,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阻之和分别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五、电功与电能电功是描述电能转化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焦耳(J)。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即电功。

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单位是焦耳。

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六、电磁感应与电动势电磁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绕一圈所获得的能量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磁场变化率成正比。

七、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如电池供电的电路。

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路,如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呈正弦变化。

八、电磁波与无线通信电磁波是由振动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辅导讲义
1、电荷
①当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带有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学上分别对应正数和负数。

一个简单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例子是原子结构中的质子和电子。

②使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

初中的重点在于摩擦起电,要清楚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这两个例子中各物体的带电情况。

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特点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问题:(1)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开合表示什么?
(2)实验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
④描述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称之为电量,用字母Q表示,其单位为库仑(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10^-19C。

注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2、导体和绝缘体
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的电阻率都很小,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我们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的电阻率都很大,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①上面所谓的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荷,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体中所含自由电荷的多寡。

对金属导体而言自由电荷指的是自由电子。

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扩展:①半导体:我们把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②超导体: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电流不再产生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其电阻变为零了,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之为超导体。

使用超导体制成的导线可以消除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损耗,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超导体很难实现。

9、电能、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能一般用符号W 表示,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由于W=pt,其中功率p
的单位是瓦特(w ),时间t 的单位是秒(s ),所以电能的单位J=w*s 。

电能的
常用单位是千瓦时,也叫度,符号是Kw.h,这样就有如下关系:
1度=1Kw.h=1000w*3600s=3.6*10^6w*s=3.6*10^6J ②电能表,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铭牌: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
额定电压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
那么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2、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
(3000R/kwh )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③能量之间通过做功来进行转换,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
10、生活用电
①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
②保险丝
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一般接在火线上。

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时,保险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被熔断,导致电路断开,呈现开路状态,此时所有用电器停止工作,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而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短路造成的,有时也是由于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更换保险丝时不能用铜丝或者铁丝替换。

③试电笔
用试电笔来辨别零线和火线,若碰到火线则氖管发光,若碰到零线则氖管不发光
在使用时要注意,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球,否则验电笔将失效
④触电:有电流流经人的身体
a、低压触电
a1、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触到火线
a2、双线触电:人站在绝缘体上一手触火线一手触零线
b、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⑤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作者:L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