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客家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
下面我将从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舞蹈的形式和内涵以及客家舞蹈在客家社会中的地位等方面阐述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客家文化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古朴、坚韧、自强和纯朴。
这一特征在客家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客家舞蹈的动作和音乐以简洁、规整的表演形式为主,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舞者通过肢体的舞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客家舞蹈中常常不以华丽的表演和技巧的展示为目的,而是强调对客家传统的坚守、对祖辈的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
客家舞蹈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客家舞蹈通常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呈现,舞者们通过手臂、腿部、腰部的舞动展示出舞蹈的美感和韵律。
客家舞蹈中常常有多种形式的舞蹈动作,比如前进、后退、旋转、转圈等,这些动作的结合和变化让舞蹈更富有视觉上的感染力和观赏性。
客家舞蹈的内涵中融入了许多客家文化的元素。
在乐器的使用上,客家舞蹈中常常使用传统的客家乐器,如二胡、板胡、京胡等,这些乐器的音色和旋律为舞蹈打下了独特的音乐基调。
在编排和舞蹈动作的选择上,客家舞蹈常常受到客家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影响,比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民族团结的向往等。
客家舞蹈在客家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客家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了客家人繁忙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娱乐形式。
在客家社区的庆典活动和重要节日中,客家舞蹈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能够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人际交往。
客家舞蹈还对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表演客家舞蹈,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客家舞蹈更多的是对民族魂的磨砺。
客家舞蹈与客家文化之间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人民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和传承的重要方式。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客家文化是中国久远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之一。
而客家舞蹈作为客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客家舞蹈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客家舞蹈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客家人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层表达。
本文将从客家文化和客家舞蹈的概念、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阐述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一、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的概念客家文化指的是客家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语言文字、饮食习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文化风貌,是客家人对于生活和世界的一种共同认知和情感表达。
客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底蕴,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客家舞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客家人在生活和劳作中积累的一种形式美,是客家人对于生活和情感的深层表达。
客家舞蹈的舞蹈动作、音乐节奏、服饰风格等方面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的紧密联系,既在于客家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在于客家文化为客家舞蹈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客家舞蹈既是客家文化的产物,也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二、客家舞蹈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客家舞蹈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迁。
每一个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都为客家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
客家舞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客家舞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品格。
客家舞蹈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客家社会,其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客家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也承载了客家文化的传统和精神。
客家舞蹈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内容摘要】不同的民族习俗、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要素构成了广东岭南舞蹈的主要风格,为岭南舞蹈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资源和舞蹈元素。
它是不同特色的民间风俗的融合,也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思想感情的结晶,这些素材为岭南舞蹈表达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内容。
文章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入手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及传承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舞蹈艺术形态内涵传承富有特色并具有民族风味的岭南舞蹈文化既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主要的组成形式之一,同时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宝库中璀璨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形式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非物质文化有关的保护政策和条列,同时广东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些与非物质文化保护有关的细则。
岭南舞蹈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
多民族大聚居的岭南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多元与融合的特色。
在谈及岭南民间的舞蹈发展过程时,不仅要把眼光放在汉族及与汉族紧密联系的客家人那里,也要从根本上去挖掘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味,从实质上把握岭南民族舞蹈的特色。
作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岭南民族舞蹈其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1.传统舞蹈;2.新编写舞蹈。
本文主要针对岭南民间传统的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和分析。
一、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作为受到外界影响较大并且依山傍水的岭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质和文化形式,并有其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舞蹈是一种能够从实质上反映当地生活特色的艺术形式,能够从本质上体现出当地的风味。
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周围的风俗人情决定了该作品的生命力。
”具有悠久历史的岭南传统舞蹈,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和形态。
组成其民间舞蹈艺术的除了有汉族人民编的“龙舞”“春牛舞”等之外,还有壮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师公舞”“采茶舞”,黎族舞蹈“打柴舞”(即“跳竹竿”)“钱铃双刀舞”,畲族舞蹈“猎步舞”“栽竹舞”,瑶族的“长鼓舞”等,通过这些舞蹈的表演和演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岭南的舞蹈特色,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底蕴。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客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地方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客家文化不仅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语言、音乐、饮食等方面,也融入了丰富多样的舞蹈元素。
客家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客家人的情感和历史,反映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围绕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探讨客家文化对客家舞蹈的影响和塑造。
一、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客家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地方文化之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风格。
客家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乡土意识,强调家族、乡土、血缘、传统等概念。
客家文化在宗教信仰、饮食习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习俗和风格。
客家文化在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上也有着独特的表现和传承方式。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动人之处。
客家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客家舞蹈的舞姿优美、动作多样、舞曲激昂,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客家舞蹈在表现方式上,常常以生活、劳作、婚嫁等为主题,反映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客家舞蹈的服饰和道具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如客家梅花鼓舞所使用的梅花鼓、客家花灯舞所使用的花灯等,都展现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舞蹈在表演形式上,常常以集体舞、对舞、独舞等形式呈现,充分展示了客家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客家文化对客家舞蹈的影响客家文化对客家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尤为显著。
在舞蹈题材上,客家文化赋予了客家舞蹈独特的意义和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了客家人对家乡、对生活、对传统的情感和眷恋的艺术表达。
客家舞蹈常以客家人的生活场景、劳作情景、家庭生活为主题,如客家桂冠舞、客家梅花鼓舞、客家花灯舞等,都是以客家人的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客家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魅力。
在舞蹈形式上,客家文化赋予了客家舞蹈多样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方式,使其成为了一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存的艺术形式。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广大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包括客家方言、客家书法、客家音乐、客家戏曲、客家民间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客家舞蹈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客家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客家舞蹈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了客家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活情感。
客家舞蹈以其多元性而著称,其中又以花炮舞、竹楼舞、硬闯舞等代表性舞蹈最具特色。
这些舞蹈在形态、音乐、服饰等方面都与客家文化紧密相连。
例如,花炮舞取其名,便是因为表演时需要燃放花炮(一种爆炸性的东西),与客家地区的传统习俗相关。
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蹈的技巧、曲调都在演变,但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却没有改变。
另外,客家舞蹈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
客家文化历史上具有“好客山峦”的称号,也体现了客家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智慧。
在客家舞蹈中,这些品质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例如,竹楼舞就表达了客家人民勤劳、坚韧的性格,舞蹈中舞者穿着传统的客家花棉褣(一种棉质布料),舞动时的果断刚劲让人们不禁想到客家人的勇毅。
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通过客家舞蹈得以保存、传承,也是客家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相互影响的。
客家舞蹈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客家文化又为客家舞蹈提供了创意、情感和历史底蕴。
因此,理解客家文化是理解客家舞蹈的基础,学习客家舞蹈则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
在今天,客家舞蹈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定并保护,它对于保护客家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

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与传承广东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岭南舞蹈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和丰富的内涵,通过世代传承,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内涵以及传承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岭南舞蹈,是指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的传统舞蹈形式,其中以广东地区的岭南舞蹈最为著名。
岭南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舞蹈动作而闻名,它集南方温柔和细腻的特色,同时又融合了北方的刚健和豪放,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韵味。
岭南舞蹈通常分为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两大类,每种舞蹈都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和舞蹈动作,但都表现出岭南舞蹈的独特魅力。
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舞蹈的动作。
岭南舞蹈动作细腻多变,表现出了舞者的高超技艺和优美身姿。
其次是音乐伴奏。
岭南舞蹈通常伴随着传统的音乐,这些音乐多以民间传统音乐为基础,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为舞蹈增添了韵味。
舞蹈服饰和道具也是岭南舞蹈的重要艺术形态。
岭南舞蹈的服饰多为古代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舞蹈中所使用的道具也是丰富多彩,如绸扇、绸带、花篮等,它们赋予了舞蹈更为生动的表现形式。
岭南舞蹈内涵丰富,既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传承。
在岭南舞蹈中,每个舞蹈作品都有着特定的主题和寓意,例如《广东侬好》表现出广东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乐观豁达,而《啊哟喂》则展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岭南人民精神。
岭南舞蹈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一些舞蹈作品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岭南探梦》、《粤女十娘》等,这些舞蹈作品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更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岭南舞蹈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岭南舞蹈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传承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舞蹈技艺的传授。
舞蹈技艺是岭南舞蹈的核心,只有不断培养和传承优秀的舞蹈技艺,才能使岭南舞蹈焕发出新的活力。
论岭南文化中舞蹈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

175文化纵横论岭南文化中舞蹈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在2018年的八月份,广东省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在深圳大剧院隆重开赛,这次舞蹈大赛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深圳市舞蹈家协会承办,表现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逐渐成为广东省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专业性最高、权威性最强的一个舞蹈赛事平台。
岭南舞蹈比赛的成功举办吸引了一大批人对于岭南舞蹈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其舞蹈表现形式的本身,也慢慢将目光转移到舞蹈背后的文化价值与人文精神。
岭南文化熏陶下的岭南舞蹈随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口号的提出,最近的这几年来,研究区域文化特征对于不同地方不同民族舞蹈创作而言,是一个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全国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而言,如何保护传统的地域文化和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岭南文化独特的人文气息之下,岭南舞蹈也深深留下了岭南文化的痕迹。
舞蹈创作必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古今中外,任何悠久的民族舞蹈都必须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真正优秀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舞蹈需要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着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各个地方都会有其独特的地方舞蹈。
岭南舞蹈是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浓厚的岭南文化之中,孕育出其独特的岭南舞蹈。
岭南舞蹈的文化价值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延续和发展。
岭南舞蹈是民间生活的体现,表现出很浓厚的民族特色。
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文化以及节日庆典都息息相关。
正因为它浓郁的感情色彩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气息,具备了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是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陈翘曾说过:“有个性的舞蹈才能受大众的喜爱”,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我们很多舞蹈都没有具体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核心表达,没有自己的感情和风貌。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地广人多,民族也众多,而一个新的岭南舞蹈作品,必须渗透岭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地方习俗以及历史涵义。
简论客家文化与客家舞蹈之间的关系

风情建筑围龙屋,围龙屋呈圆形,房顶是瓦,墙是砖和木。 第二篇章是《天足》!表达客家女人不裹脚的生活习俗,女子
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集“住、吃、娱、游、行”一体,客天下还是梅 州最大的茶树种植基地,每到茶花盛开的季节,客天下的舞蹈演
光脚在田间劳作,在河边嬉戏,呈现出一幅淳朴的画面。 第三篇章是酿酒!在歌舞《酿》中,利用道具酒坛子来呈现酿
第四篇章是耕读,表达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完家
在传承中创新发扬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通过具有民间
98
《序幕》是《南迁》!讲述的是客家人迁移的过程!五次南迁,从第一 次东晋怀帝妥朝时到第五次 "# 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从服装
的繁荣兴旺。 再者我们梅州地区政府的重视,近几年来,梅州政府在发展
上体现时代的变迁,从音乐上表达每次重大迁移时的心情,加上 梅州地区旅游业来推广我们客家舞蹈。另一方面舞蹈的创新可以
员会在客家小镇上表演采茶舞和擂茶舞,这些应情应景的采茶舞 蹈怎能少了杯花舞呢?采茶、擂茶当然也要有茶具才能喝茶了,把
酒时的情景,在客家习俗里,酿酒是专门给女人坐月子喝的酒,为 客家文化和客家舞蹈相结合,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世
此,音乐也是欢快愉悦的方言山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界客商大会”在“客天下”举办,更是推动了地区发展。
背景灯光,都反映出当时南迁时的艰苦、无奈和不屈的精神,舞蹈 增加地区的文化吸引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教育素质,
步伐沉重,手挡在头上阻挡风雪,艰难的前进。 第一篇章《家园》中一是打石、筑屋!表现出具有浓郁的客家
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更快的实现经济的 良性循环。梅州“客天下”,作为梅州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许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海音乐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毕业生姓名
系别舞蹈系
专业(方向)舞蹈表演与理论
学号200911057
入学年份2009
毕业年份2013
论文指导教师
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评语及评分
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广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主要包含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等等在内的文化组成部分,岭南舞蹈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发展方向在一定层面上受文化的影响。
因此,了解一个地域的文化背景,把握一个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对于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岭南文化中客家文化的简要阐述,以及对相关客家舞蹈剧目的举例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关键词】岭南;舞蹈;客家文化;内涵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其优秀文化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岭南舞蹈这一以肢体语言为载体,创造于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在舞蹈艺术中逐渐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岭南舞蹈文化底蕴浓厚,表现内容丰富纯朴,它作为最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真实,最能反映百姓精神活动的舞蹈形式,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体系中的支流,在岭南舞蹈艺术的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客家舞蹈的发掘研究,对于岭南舞蹈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一、对岭南舞蹈发展现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和一些优秀舞蹈艺术家的辛勤努力,舞台上呈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岭南舞蹈作品,如:早些年的《草笠舞》、《胶林晨曲》和《雨打芭蕉》等经典作品,以及近年来的《岭南行走》、《风雨红棉》和《广州往事》等优秀舞剧。
经过多年的发展,岭南舞蹈逐渐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许多反映岭南特色的舞蹈创编作品都得到了各界很高的赞誉和肯定。
但是,由于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因素,当今人类文化正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时期,因此,关于探讨岭南舞蹈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岭南舞蹈的文化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需要,而是好奇于从外国引入的文化思想,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关注。
因而,对于岭南舞蹈的继承和发扬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有着较大的领先优势,岭南舞蹈需要创新发展,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的兼包并蓄的品格,因此,在当今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取长补短是不断自我提高、与时俱进的最佳方式。
岭南舞蹈的发展还需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多形式、多题材和贴合群众的舞蹈作品,只有如此,才能使岭南舞蹈这一优秀的舞蹈艺术形式在世界文化竞争潮流中获得优势地位。
目前,我国许多民间的优秀舞蹈濒临失传的局面,对于民间的舞蹈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为此,相关的文化部门也提高了警惕,采取了一系列保护行动,颁布一系列法律措施,将濒危的民间舞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加以保护,并申请专项资金进行鼓励、扶持,组织专家开展采风和创作活动,提炼出一大批民间舞蹈元素,以及举办多种舞蹈赛事,将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呈现出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关键时期,岭南舞蹈作为民间舞蹈在于传承发展上,还有着相当长的路要走,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另一方面又要持之以恒、迎难而上地进行这项工作。
二、岭南舞蹈与客家文化体系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支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将汉文化与南粤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客家人勤劳朴实、坚韧耐劳和敢于开拓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客家文化的发展和成型。
自古以来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客家人逐渐融入城镇,并在各个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客家艺术也大多都是反映生产劳动的生活画面,例如,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曲调的结构类似古诗体,再者客家口语保留一些古语的发音习惯,所以,客家山歌又有《诗经》遗风的美誉。
客家山歌以客家方言吟唱,旋律优美、委婉动听、生动朴素、善用比兴,有反映农家生活的生活歌、劳动歌、情歌、小调、仪式歌、儿歌等等。
近年来,由于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客家山歌文化也从“山林野鹤”逐渐登上了“高雅之堂”,成为一门雅俗共赏的歌唱艺术。
客家舞蹈作为岭南舞蹈的组成部分,是客家文化的艺术延伸,对它的开发挖掘必须回归到客家文化这一本体上。
客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庞大
民系,在文化上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格特征,客家文化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也创造了丰硕的文化艺术成果。
然而,人们对于客家艺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客家山歌、客家彩灯和客家喜剧等艺术门类,而对于客家舞蹈的认识则停留在空白层面,的确看客家舞蹈是否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关键要看它是否具备相对完备舞蹈形态和审美特征,事实上,客家舞蹈有着非常丰富的可开发资源。
三、对客家舞蹈艺术的分析探讨
客家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艺术源于生活,因此,客家舞蹈也如同其它舞蹈艺术一样,起源自民间,发扬于群众,一个舞蹈种类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因素,客家人勤劳俭朴,长期居于山区从事渔猎耕作的生产劳动,所以,客家舞蹈的题材多与生产劳作的场景相关,其表现内容也具有浓郁的岭南客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气息。
例如,客家春牛舞。
舞春牛中所用到的“牛”,牛身以竹片编织而成,用黑布做套,加以点缀修饰,制成牛的模样,两人一头一尾钻进牛身中在乐器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春牛舞是客家人传统的文化活动,一般在春节和开耕时节举行,客家人通过舞春牛来祈盼来年庄稼丰收、寄托祥和的祝愿,反映了客家人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的精神。
客家舞蹈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艺术具有教化和娱乐两大功能,这里所指的娱乐功能是指劳动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通过艺术欣赏享受精神的满足和获得身心的愉悦,使其在充分的休息娱乐中积蓄精力投入到新的劳动生产中。
客家舞蹈的题材除大多反映生产劳作之外,还有许多表现爱情生活和客家人风趣幽默的作品。
由于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生活环
境造就了客家人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个性特点,使客家艺术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
以大型岭南舞蹈晚会《风起岭之南》中的《杯花生生》(客家杯花)剧目为例,剧目为女子群舞形式,服装为大襟衫、大裆裤、帕包头的具有客家女性特征的装饰,演员单手各执两个茶杯,双手绕花配合脚下步伐摆出各种舞蹈姿态,音乐伴奏为客家山歌,舞者双手轻轻叩击茶杯发出清脆的声响,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将客家风情演绎的恰到好处,动作节奏明朗、欢快活泼、诙谐逗趣,将观众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人达到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的效果。
客家舞蹈具有完备的舞蹈特征,一旦身体的动作形态具有一套完整的舞蹈语汇和具备独特的审美特征,就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体系,而客家舞蹈就具备了构成完整舞蹈体系的基本条件。
例如:客家采茶戏。
采茶戏有“三奇三绝”的艺术审美特征,其中“三奇”为:一是传统采茶戏没有反映宫廷富贵、才子佳人的生活题材;二是采茶戏舞蹈身段中有许多模仿动物的动作;三是采茶戏的采用歌、舞、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采茶戏的“三绝”即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其中延伸出来的舞蹈动作语汇就达数百种之多,这“三奇三绝”的舞蹈艺术风格及动作形态构成了客家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经过众多戏剧家和舞蹈家的创作改编,采茶戏成为一种新的舞蹈表现形式,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采茶戏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如《长长的红背带》、《莲妹子》、《山歌情》等等。
四、总结
岭南舞蹈经过多年的开发挖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其他舞蹈艺术相比,难免不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如岭南舞蹈的开
发和传承的力度不够,在表现形式和理论体系上发展薄弱,以及在知名度和新品创作上处于下风。
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风格,客家文化作为一座尚未开发的艺术宝库,还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在当今越来越重视文化艺术的社会环境中,相信未来在国家的重视和众多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岭南舞蹈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付媛媛.我所认识的岭南舞蹈[J].南国红豆.2008
[2]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的三绝的审美意蕴[J].江西社会科
学.200511
[3]英子.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Z].客家天下网.
[4]百度百科.客家文化[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