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的化学合成法

合集下载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3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1.3.1常规二氧化钛制备方法二氧化钛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

1)硫酸法用硫酸酸解含钛矿物,得到硫酸氧钛溶液,经纯化和水解得到偏钛酸沉淀,再进入转窑焙烧产出二氧化钛颜料产品,是非连续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复杂,需要20道左右的步骤,排放废弃物较多。

晶型转变需更多操作步骤,采用的焚烧工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9]。

硫酸法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除杂:FQ6+3H2SCH=Fe2(SO4)3+3H2O, TiO2+2H2SO4=Ti(SO4)2+2H2O 然后:Fe+F&(SO4)3=3Fe2 SO4调PH 至5-6,使Ti(SO4)2水解:Ti(SO4)2+3H2O=H2TiO3 J +2H2SO4过滤沉淀加热得到TiO2:H2TiO3= TQ2+H2O T2)氯化法氯化法是以钛铁矿、高钛渣、人造金红石或天然金红石等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经精馏提纯,再进行气相氧化;速冷后,经过气固分离得到二氧化钛。

由于没有转窑焙烧工艺形成的烧结,其二氧化钛原级粒子易于解聚,所以在产品精制的过程较硫酸法大幅度节省能量[10]0 氯化法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用盐酸除杂:Fe2O3+6HCI=2FeCl3+3H2O过滤洗涤然后加焦炭和氯气:TiO2 (粗)+C+2Cl2=TiCl4(气)+CO2 冷却、收集TiCl4 (液)小心水解:TiCl4+3H2O =H2TiO3+4HCl加热提纯得到精制二氧化钛:H2TiO3=TiO2(精)+H2O T1.3.2微细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粉体的超微细加工通常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加工法是将粗粒子粉碎得到微粉体的方法。

虽然目前粉碎技术已有改进,但粉碎过程很容易混入杂质,很难制备1ym以下的超微粒子。

化学法是由离子、原子形核,然后再长大,分两步过程制备微粒子的方法,这种方法易得到粒径1ym以下的超微粒子。

微细二氧化钛的制备主要包括气相法和液相法。

二氧化钛的制备

二氧化钛的制备
实用文档
2.3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该工艺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成功的,可以 用来生产单分散的球形纳米二氧化钛,其化学反应式:
Ti(OR)4(g) + 4H2O→Ti(OH)4(s) + 4ROH(g)
Ti(OH)4(s)→TiO2·H2O(g) + H2O
TiO2·H2O(g)→TiO2+ H2O(g)
实用文档
3.固相法
固相法合成纳米TiO2是利用固态原料热 分解或固-固反应进行的。基础的固相 法是钛或钛的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充分 混合,研磨后进行煅烧,通过发生固相反 应直接制得纳米TiO2粉体,或者是再次 粉碎得到纳米TiO2粉体。固相法包括热 分解法、固相反应法、火花放电法、高 能球磨法等。
实用文档
2)加入醋酸的量对凝胶时间的影 响:在室温、pH=2~3、m(无水乙 醇):m(水):m(钛酸丁酯)=25:5:1 (摩尔比)的条件下,取冰醋酸和 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2,分析冰 醋酸的加入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见图可知冰醋酸的加入量有0增加 至0.25时其凝胶时间相差近10小时, 且凝胶时间随冰醋酸加入量的增加 而延长。在本次实验中取冰醋酸和 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5。
影响醇盐的水解缩聚反应,是一个关键的 影响参数在实验中确定水和钛酸丁酯的摩 尔比为5,而 且为保证得到稳定的凝胶采用了滴加的方式加 入。 (2)冰醋酸作为鳌合剂与钛酸丁酯发生反 应, 作用是抑制钛酸丁酯的水解速度,在实验中取 冰醋 酸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0.5。
实用文档
(3)乙醇可以溶解钛酸丁酯,并通过空间 位阻效应阻碍氢链的生成,从而使水解反应 变慢,因此需要控制反应中乙醇的加入量。 本实验研究中取乙醇和钛酸丁酯的摩尔比 为25。

·二氧化钛制造过程

·二氧化钛制造过程

·二氧化钛制造过程【工艺流程】二氧化钛的制造过程二氧化钛颜料的制造有两种生产工艺:硫酸法和氯化法。

R型二氧化钛和 A型二氧化钛均可由任一种过程来生产。

目前杜邦只使用先进的氯化法工艺来生产。

图19的流程图以简化形式说明生成二氧化钛中间体的两种加工程序。

图19的下半部说明最后处理操作,此操作适用于两种制造方法。

硫酸法在1931年商业化,先是生产 A型二氢化钛(A—Type),后来(1941年)生产 R型二氧化钛(R—Type),在这种方法中,含钛的矿砂溶于硫酸中,产生钛的溶液及铁和其他金属的硫酸盐。

然后经过一连串的步骤,包括化学还原、纯化、沉淀、洗涤、燃烧。

最后产生颜料大小的二氧化钛中间体。

A型二氧化钛和 R型二氧化钛硅晶体结构是由核晶过程和燃烧过程控制的FeTiO3十2H2SO4 TiOSO4十FeSO4十2H2OTiOSO4十H2O TiO2十H2SO4氯化法大约是在1950年由杜邦公司商业化的,只用于生产 R型二氧化钛。

自从1975年以来,亦已用于生产 A型二氧化钛了。

这个方法包括两个高温无水蒸汽相反应。

钛矿和氯气在还原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金属氯化物杂质,杂质随后清除。

然后,将高纯度的四氯化钛征高温下氧化,生成非常光亮的二氧化钛中间体。

利用氯化法中的氧化阶段能够严格控制粒子的大小和晶体类型,能生产有高覆盖能力和着色强度的二氧化钛。

2FeTiO3十7Cl2十3C 2TiCl4十2FeCl3十3CO2TiCl4十O2 TiO2十2Cl2在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方法中,中间产品都是颜料粒子的成簇二氧化钛晶体,这种成簇品粒必须加以分离(研磨)以得到最佳光学性能。

根据最后用途的要求,采用各种湿加工方法来改良二氧化钛,包括硅、铝或锌的水合氧化物征颜料粒子表面上沉淀,可以使用个别的水合氧化物处理法或不同处理法的组合,以获得特殊用途上的最佳性能。

制造二氧化钛颜料的重要问题足钛矿的供应,虽然钛的蕴藏量列在前十名元素之中,但它在自然界中却以低浓度广泛地分布,需要提高采矿和矿物加工操作的效率,以满足制造二氧化钛的经济要求。

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

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

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性能一、引言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光电化学性能。

然而,纯TiO2的禁带宽度较大,仅能吸收紫外光,限制了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应用。

因此,通过掺杂改性,尤其是氮掺杂,能有效地提高TiO2的可见光吸收能力,从而扩展其应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讨论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二、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适量的钛酸四丁酯和氨水溶液混合,形成透明溶液。

随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水热处理,使其形成凝胶。

最后,将凝胶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氮掺杂二氧化钛。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另一种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氨气作为原料气体。

首先,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氨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前驱体。

然后,前驱体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热解,得到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

三、性能研究1. 光催化性能:氮掺杂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氮掺杂二氧化钛能够有效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甲基橙、罗丹明B等。

由于氮掺杂引入了新的能级,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2. 光电化学性能:氮掺杂二氧化钛可用于制备高效的光电化学电池。

研究发现,经过氮掺杂的二氧化钛在阳极材料中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氮掺杂引入的能级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和被捕获,从而增强了光电流的产生。

3. 可见光吸收能力:纯TiO2只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利用率较低。

通过氮掺杂,TiO2的禁带宽度缩小,能够吸收可见光,从而提高了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利用效率。

四、应用展望氮掺杂二氧化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其在环境领域中可以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另一方面,其在能源领域中可以用于制备高效光电化学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

二氧化钛的化学合成法 ppt课件

二氧化钛的化学合成法  ppt课件
如果将钛醇盐蒸气、水蒸气和有机表面处理剂一起导入 反应器,在钛醇盐蒸气气相水解、形成纳米 TiO2 以后,可 以对纳米 TiO2 粒子再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备的纳米 TiO2 可用于油漆、高分子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缺点是原料成本 高,不能直接合成金红石型纳米TiO2。
优点
操作温度较低 能耗小 对材质要求不是很高 可以连续化生产
ppt课件
13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利用钛醇盐气相热解法生产球形非晶型的纳米 TiO2,这种纳米 TiO2 可以用作吸附剂、光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化妆品等。
据称,为提高分解反应速率,载气中最好含有水蒸气,分解温度以 250~350°C为合适,钛醇盐蒸气在热分解炉 的停留时间 为 0.1 ~ 10s, 其 流 速 为 10 ~ 1000m/s,体积分数为0.1%~10%;为增加所生成纳米 TiO2 的 耐候性,可向热分解炉中同时导入易挥发的金属化合物 (如铝、锆的醇盐) 蒸气,使纳米 TiO2 粉体制备和无机表面处理同时进行。
ppt课件
4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在多孔扩散焰反应器中的氧化 TTIP形成纳米 TiO2 粒子
扩散焰反应器的结构如左图所示。
将钛醇盐蒸气导入反应器与氧气反应,由于饱和蒸气压的 原因,反应前驱体一般选用钛酸四异丙醇酯 (TTIP)。
扩散焰反应器由3根同心圆管组成,空气携带着 TTIP蒸气 由内管进入反应区,甲烷作为燃料由第2支管子导入火焰区, 氧气经最外面的管子也进入火焰区。甲烷和氧气在火焰区燃 烧产生的能量用来预热空气和 TTIP,并控制反应区的温度。
当反应温度为700°C,臭氧的摩尔分数 为1.4%时,合成的纳米 TiO2 的晶粒尺寸和原 始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

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1

二氧化钛的各种制备方法1

1.回流脱水法制备Cu2+/TiO2粉体一、化学试剂钛酸四正丁醋[Ti(OC4H9)4简称TNB](C.P.)、氯化铜(CuCl2·2H2O)(A.R.)、无水乙醇(A.R.)、盐酸、丙酮(A.R.)、蒸馏水二、主要仪器1、DF-101T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2、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3、pHS-3C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4、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AE200(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5、离心机LD5-10(北京医用离心机厂)6、回流装置三、实验过程称取一定量的CuCl2·2H2O溶于50mL蒸馏水,用1mol·L-1HCl调pH=3,加热搅拌至回流,缓慢滴入2mL Ti(OC4H9)4与10mL无水乙醇的混和溶液,继续回流2h。

室温下陈化12h,将得到的浅绿色沉淀离心洗涤,于70℃干燥12h,制得铜离子掺杂量为1%(质量比)的二氧化钛粉体。

2.超声辐射法制备Cu2+/TiO2粉体一、化学试剂钛酸四正丁醋[Ti(OC4H9)4](C.P.)、氯化铜(CuCl2·2H2O)(A.R.)、无水乙醇(A.R.)、盐酸、丙酮(A.R.)、蒸馏水二、主要仪器1、KQ-250B型超声波清洗池(频率40KHZ,功率250W)2、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3、离心机LD5-103、pHS-3C型酸度计5、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AE200三、实验过程称取一定量的CuCl2·2H2O溶于100mL蒸馏水,用1mol·L-1HCl调pH=3,于70℃超声振荡下滴入5mL TNB与10mL无水乙醇的混和液,继续超声3h。

室温陈化12h,离心洗涤,70℃干燥12h,得1wt%Cu2+/TiO2粉体。

3.TiCl4直接水解法制备金红石型TiO2一、化学试剂四氯化钛(TiCl4)(C.P.)、丙酮(A.R.)、蒸馏水二、主要仪器1、D40-2F型电动搅拌机(杭州仪表电机厂)2、离心机LD5-103、202-1电热恒温干燥箱三、实验过程以TiCl4为原料,在冰水浴中强力搅拌下,将一定量的TiCl4滴入蒸馏水中,配制成3mol·L-1TiCl4溶液。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二氧化钛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光催化、电化学、光电子学等。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水热合成法、溶液法和氧化法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一、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利用金属盐在适当溶剂中形成溶胶态,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凝胶成粉末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制备钛盐溶液:将柠檬酸钛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含有钛离子的溶液。

2. 溶胶形成:将钛盐溶液在适当的温度下,通过搅拌、超声或加热等方法形成均匀的溶胶体系。

3. 凝胶形成:将溶胶体系自然晾置或加热至适当温度下,溶胶逐渐凝固成凝胶体。

4. 干燥处理:将凝胶体放置在常温或加热环境下,使其脱水和干燥。

5. 煅烧处理:将干燥后的凝胶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化为二氧化钛晶体。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高纯度、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分散性,适用于催化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剂等领域。

二、水热法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

其制备步骤如下:1. 制备钛盐溶液:将钛酸四丁酯溶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

2. 混合和调节溶液:将钛盐溶液与适量的酸性、碱性或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混合,并调节溶液的pH值和温度。

3. 水热反应:将混合适量的溶液放入高压反应器中,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进行水热反应。

4. 过滤和干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固体产物,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水热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高纯度、粒径可调、形貌可控的特点,适用于光催化、电化学和光电子学等领域。

三、溶液法溶液法是通过溶解钛酸盐或钛酸酯等钛化合物在适当溶剂中,然后通过沉淀、煅烧等过程制备二氧化钛。

具体步骤如下:1. 制备钛盐溶液:将钛酸盐或钛酸酯溶解在蒸馏水或有机溶剂中。

2. 沉淀形成:通过控制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使钛盐在溶液中发生沉淀反应。

3. 过滤和洗涤:将沉淀物进行过滤分离,并用适量的蒸馏水进行洗涤。

4. 干燥和煅烧:将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干燥,然后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处理。

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制备方法

二氧化钛制备方法二氧化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光致变色、防紫外、自洁等性能。

目前,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气相法、溶胶凝胶法和热分解法等。

1. 气相法:该方法是将氯化二氯合钛等钛化合物置于高温的条件下,通过氧化锆或焦磷酸铁等作为载体,使其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二氧化钛。

气相法制备的二氧化钛颗粒较为均匀,可控性较好,但制备过程一般需要较高的温度。

2. 溶胶凝胶法:该方法是将钛酸酯或其它含钛化合物通过水解、缩合等反应生成胶体粒子,然后通过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良好光催化性能,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 热分解法:该方法是将钛化合物通过热分解或燃烧反应得到二氧化钛。

热分解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但制备过程中产生高温和焚烧等问题,对环境污染较大。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等。

1. 水热法:该方法是将钛酸酯等钛化合物与碱类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反应,生成纳米级二氧化钛。

水热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但需高压高温条件,工艺复杂。

2. 溶胶-凝胶法:该方法是将钛酸酯或它的有机盐等钛化合物在溶剂中形成胶体,然后通过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钛颗粒尺寸可控,比表面积高,但需严格控制热处理过程。

3. 水热合成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有机酸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控制二氧化钛的形貌和结构。

水热合成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形貌多样,可通过控制合成条件获得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钛。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和植物萃取法等。

1. 微生物法:该方法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钛化合物进行还原,生成二氧化钛。

微生物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阴离子载体性能,但对微生物的选择和培养条件要求较高。

2. 植物萃取法:该方法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通过水溶液浸提来回收钛化合物,然后通过热处理制备二氧化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纪民等利用热解色谱联用分析系统对钛酸丁酯热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发现热解过程是 一个复杂的多元反应过程。在500~800°C,钛酸丁酯热解尾气产物主要 是烯烃、醇、醚和醛类化合物。经热解机理分析发现,重排断裂是整个热解过程的主反 应,其反应动力学常数为3.87×105,活化能为 69.3kJ/mol。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日本 Nipponsoda株式会社利用氮气、氦气或空气作为 载气, 把钛醇盐蒸气和水蒸气分别导入反应器的反应区,进 行瞬间混合和快速水解反应。通过改变反应区中各种蒸气的 停留时间、摩尔比、流速、浓度以及反应温度来调节纳米 TiO2 的粒径和粒子形状。这种制备工艺可以获得平均原始粒 径为10~150nm,比表面积为 50~300m2/g的非晶型纳米 TiO2。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臭氧的影响
由于臭氧是一种高反应活性的气体,可 以增加氧化反应的速率,降低活化能,从而 提高反应初期 TiO2 的过饱和度。
用氧气将 TTIP蒸气带入管式反应器,同 时另一路含有臭氧的氧气流也进入反应器 。
在300 ~ 850 °C 下 ,臭氧使纳米 TiO2 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变小,比表面积变大, 团聚减轻,晶型转化温度提高约100°C。
如果将钛醇盐蒸气、水蒸气和有机表面处理剂一起导入 反应器,在钛醇盐蒸气气相水解、形成纳米 TiO2 以后,可 以对纳米 TiO2 粒子再进行有机表面处理,制备的纳米 TiO2 可用于油漆、高分子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缺点是原料成本 高,不能直接合成金红石型纳米TiO2。
优点
操作温度较低 能耗小 对材质要求不是很高 可以连续化生产
PART ONE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在多孔扩散焰反应器中的氧化 TTIP形成纳米 TiO2 粒子
扩散焰反应器的结构如左图所示。
将钛醇盐蒸气导入反应器与氧气反应,由于饱和蒸气压的 原因,反应前驱体一般选用钛酸四异丙醇酯 (TTIP)。
扩散焰反应器由3根同心圆管组成,空气携带着 TTIP蒸气 由内管进入反应区,甲烷作为燃料由第2支管子导入火焰区, 氧气经最外面的管子也进入火焰区。甲烷和氧气在火焰区燃 烧产生的能量用来预热空气和 TTIP,并控制反应区的温度。
二氧化钛的化学合成法
TiO2 的优点是反应速率快,能 实现连续化生 产,而且制造的纳米 TiO2 粉体 纯度高、分散性好、团聚小。
---
目录
CONTENTS
01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02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03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2020/4/2
---
01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胡黎明等用低温氮气冷激高温氮气携带的Ti(OC4H9)4 蒸 气, 形成亚微米的液滴,再与水蒸气反应,在较低温度下 合成了纯度高且单分散性好的纳米 TiO2 粒子。将上述过程 分解为混合段和反应段,导出了表征颗粒成核与生长的全混 反应器串级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和结果,理 论预测和实验研究表明,产物颗粒的粒径与反应器中流动、 混合状况及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缺点
原料成本高 不能直接合成金红 石型纳米TiO2
2020/4/2
---
03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PART THREE
2020/4/2
---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该工艺以钛醇盐为原料,将其加热气化,用氮气、氦气或氧气 作载气把钛醇盐蒸气 经预热后导入热分解炉,进行热分解反应。
Ahonen等将钛酸四异丙醇酯导入垂直气相反应器进行热解反应 ,研究表明前驱体的 分解温度为 200 ~ 500 °C , 600 °C 时颗粒直径为21~23nm,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纳米 TiO2 粒径逐渐增加, 700 ~ 800 °C 时伴有不规则颗粒的产生 ,900 ~ 1200 °C 时有面状 颗粒出现,所得的纳米 TiO2 主要为锐钛矿型,600°C以上为单晶, 1200°C有少量金红石 型出现。
为增大粒径和提高产物的金红石型含量,可 以通过增加甲烷气体的流量而提高反应温度来实 现。
2020/4/2
---
02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PART TWO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该工艺是将钛醇盐气化成蒸气或经喷嘴雾化成微小的液滴,然后与水蒸气反应 , 可以用来合成单分散的球形纳米 TiO2 ; 由于反应温度不高,所制备的纳米 TiO2 通常 为非晶型或锐钛矿型,如要得到金红石型纳米 TiO2 还需经过高温煅烧。
当反应温度为700°C,臭氧的摩尔分数 为1.4%时,合成的纳米 TiO2 的晶粒尺寸和原 始粒径最小,比表面积最大。
火焰的方位和结构的影响
预混合反应器的方位主要影响停留时间,对 晶型组成、颗粒尺寸有一定影响,但对粒子的形 貌影响不大 。 在层流扩散焰反应器中合成纳米 TiO2 ,反应器的混合方式和火焰结构可以有效 控制产物的平均原始粒径 (10~50nm)和晶型组 成 (金红石型的质量分数为6%~50%)。
2020/4/2
---
钛醇盐气相热解法
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利用钛醇盐气相热解法生产球形非晶型的纳米 TiO2,这种纳米 TiO2 可以用作吸附剂、光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化妆品等。
据称,为提高分解反应速率,载气中最好含有水蒸气,分解温度以 250~350°C为合适,钛醇盐蒸气在热分解炉 的停留时间 为 0.1 ~ 10s, 其 流 速 为 10 ~ 1000m/s,体积分数为0.1%~10%;为增加所生成纳米 TiO2 的 耐候性,可向热分解炉中同时导入易挥发的金属化合物 (如铝、锆的醇盐) 蒸气,使纳米 TiO2 粉体制备和无机表面处理同时进行。
2020/4/2
---
钛醇盐气相氧化法
当反应温度为400°C左右时,合成的纳米 TiO2 为无定形结构; 当反应温度为900~1430°C时,纳米 TiO2 为锐钛矿型与金红石型的 混合物,晶粒尺寸为 6.7~11.0nm; 当反应温度为1500~1750°C 时,纳米 TiO2 的晶型为100%的锐钛矿 型,晶粒尺寸为7.5 ~ 9.9 nm ,形状为球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