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oc
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火力发电厂锅炉是一个重要的能源设备,其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工业的发展。
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技术监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
一、导则的制定背景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能源生产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为了加强对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的监督,规范锅炉运行,最大限度地保证锅炉安全,制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监督组织和管理要求。
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职责,明确了技术监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安全监测、状态诊断和分析要求。
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常规监测内容和方法,以及诊断和分析方法。
3、工艺检测、试验和评定要求。
导则对火力发电厂锅炉检验、试验和评定的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规定。
4、修改、更新和有效性评估要求。
导则规定了锅炉技术标准的修改、更新和有效性评估的程序和要求。
三、导则的实施作用导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规范火力发电厂锅炉的技术监督工作。
导则明确了技术监督的职责和要求,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同时,导则还对锅炉的安全监测、状态诊断和分析、工艺检测、试验和评定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为锅炉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总之,《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导则》是加强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的重要法规,旨在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而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站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

电站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技术导则一、导言电站锅炉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设计文件的鉴定对于保证电站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导则主要介绍电站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目的三、内容1.设计文件的完整性鉴定包括锅炉设计原理、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管道布置、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要评估设计文件是否包含了锅炉设计所需的全部信息,并确保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2.设计文件的准确性鉴定针对设计文件中的技术参数、计算结果、图纸标注等进行鉴定,保证其准确性。
同时,要评估设计文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假设的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校核和验证。
3.设计文件的可行性鉴定要评估设计文件的可行性,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备的可供性、施工的可实施性等方面。
需对设计文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其在投资、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可行性。
四、方法1.会审鉴定邀请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会审,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
通过专家的集体智慧,可以发现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现场实地考察进行现场实地考察,与设计文件所涉及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实际情况,并将实地考察结果与设计文件进行对照,鉴定设计文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资料审查对设计文件中的资料进行仔细审查,包括技术参数、计算结果、图纸等。
结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鉴定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将审查结果记录清楚。
4.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评估设计文件的投资效益和运行维护成本。
要综合考虑技术先进性、设备可供性、施工工艺可行性等因素,对设计文件进行综合评估。
五、总结电站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是保证锅炉设计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行性的鉴定,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文件中的问题,提高锅炉的设计水平。
鉴定工作需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结合会审、实地考察、资料审查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是电力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电能的质量。
随着锅炉机组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的检修导则。
一、机组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检修之前应确定机组的检修计划,包括检修内容、工作时间、劳动力和检修用品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2. 检修前应进行该机组的运行情况统计,包括各机组参数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确定与检修相关的主要问题。
3. 在检修前,应对机组进行彻底的清洗,清除可能存在的灰尘、油脂或任何杂物。
4. 检修前应购买必要的工具和材料,预订必要的检修设备与工具。
二、检修过程的重要步骤1. 外观检查:机组的外观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和外部壳体是否完好,配件是否固定。
2. 内部检查:机组内部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传动带的松紧、磨损情况;润滑系统的油位、油质;检查机器内的锁紧螺钉是否松动;检查机器的齿轮、螺旋桨和支架是否有松动的情况,如果有则需进行加固。
3. 烟道检查:烟道应检测管道布局、烟囱等通风设备的安放。
4. 水箱清洗:在机组清洗时,应首先清洁水箱。
将水箱排空、清洗消毒,确保机组的水质清洁。
5. 润滑油检测:检查机组的润滑油质量,油质过差,则需更换润滑油。
三、检修后的操作1. 机组检修后应进行验收,并拍摄相关照片或记录相关数据。
2. 机组在检修之后,应对机组进行安装调试,首次使用之前亦应进行安全检查。
四、对检修结果的总结1. 检修完成后,应对机组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清洗和润滑。
2. 在检修结果的总结中,总结出机组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的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3. 不仅对自身,还要对监管和审核为整体提供技术和经验的把握和指导,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和高效。
综合来说,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是这个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细致的眼光和缜密的思路。
锅炉运行导则

锅炉运行导则一、引言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热能设备,在能源转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制定一套科学的锅炉运行导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运行锅炉。
二、锅炉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 保证锅炉的清洁:在运行锅炉之前,必须确保锅炉内外表面的清洁,清除积尘和杂物,以免影响热量传递效果。
2. 检查燃料供应:检查燃料供应系统,确保供应充足并无泄漏情况,避免因燃料问题引发事故。
3. 检查水位:检查锅炉水位,保证在安全水位范围内,避免发生爆炸等危险情况。
三、锅炉运行中的注意事项1. 控制燃烧过程:根据锅炉负荷和燃料特性,合理调整燃烧参数,保持燃烧稳定,提高燃烧效率。
2. 监测水质:定期监测锅炉水质,确保水质符合要求,防止水垢和腐蚀对锅炉的损害。
3. 温度和压力控制:控制锅炉的温度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超温超压引发事故。
4.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锅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排烟处理:合理安装和使用排烟装置,对烟气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锅炉运行后的处理1. 关闭锅炉:在锅炉运行结束后,按照操作规程逐步关闭锅炉,确保安全。
2. 清理锅炉:关闭锅炉后,及时清理锅炉内部的灰渣和积尘,保持锅炉的清洁。
3. 记录和分析数据:对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为后续的运行提供参考。
五、结语锅炉运行导则的制定和执行是保证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只有遵循科学的操作规程,才能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确保锅炉正常运行,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稳定的热能供应。
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_t610-1996.doc

对应的旧标准:SD 257-88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Guide for200MW grade boiler operationDL/T 610—1996前言200MW级锅炉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1988年4月原水利电力部颁布了SD257—88《2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在当时条件下对指导200MW 机组锅炉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十年来,200MW级锅炉运行出现了很多先进技术,原规程已不能适应现场锅炉运行的需要。
本导则通过调研,总结和吸收了国内200MW级锅炉运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了新的变化,并增加了锅炉辅机运行和锅炉试验等内容,因此本导则更加符合当前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具有原则性、通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导则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并以电力工业部(电技[1997]68号)文件发布。
在一年的过渡期间,本导则逐步代替SD257—88《2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1998年6月1日起所有报批的火力发电厂200MW锅炉运行规程,均应符合本导则规定。
本导则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导则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导则由电力工业部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
本导则起草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葛凤坡、李树凯、赵劲松、王之昌、孙正智、刘纯志本导则委托电力工业部锅炉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10—1996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Guide for200MW grade boiler oper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2-03批准1997-06-01实施1范围本导则是200MW级锅炉及主要辅助设备的启动、运行、维护、事故分析与处理、锅炉试验等技术规定,适用于国产200MW级燃煤锅炉。
燃油、燃天然气和引进的200MW级锅炉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锅炉技术监督

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锅炉技术监督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相关的内容、技术要求、管理要求、评价与考核。
本规程适用于集团公司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310 高压锅炉无缝钢管GB/T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25960 动力配煤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73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660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1GB/T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214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 219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 1574煤灰成分分析方法DL 612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47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190.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5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7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7部分:焊接工程DL 5277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T 332.1 塔式炉超临界机组运行导则DL/T 340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 435 电站煤粉锅炉膛防爆规程2DL/T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55 锅炉暖风器DL/T 466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T 467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DL/T 468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T 469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DL/T 567.5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煤粉细度的测定DL/T 586 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610 200MW锅炉运行导则DL/T 611 300MW锅炉运行导则DL/T 660煤灰高温粘度特性试验方法DL/T 715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 748.1~10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 750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DL/T 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 831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3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52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 855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 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89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DL/T 89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DL/T 895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DL/T 936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DL/T 964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1034 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DL/T 1037煤灰成分分析方法DL/T 1127 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 126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4DL/T 1316 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少油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 5054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 5072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121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 514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 5145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DL/T 5187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3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范DL/T 5210.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5DL/T 5240 火力发电厂燃烧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程DL/T 5294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5295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375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 5434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7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5003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7001锅炉监督检验规则JB/T 1386 钢球磨煤机JB/T 1612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JB/T 1616 管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条件6JB/T 3375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JB/T 2638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技术条件JB/T 4358 电站锅炉离心式通风机JB/T 7890 风扇磨煤机JB/T 10440 大型煤粉锅炉炉膛及燃烧器性能设计规范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3 总则基层企业应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分子公司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和有关要求,保证锅炉技术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

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DLT734-2000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导则(doc 14页)J98备案号:779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of welding repair for boilerdrum in fossilfired power plants2000-11-03 发布2001-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4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1994]42号)的安排而制定的。
在我国在役电站锅炉汽包中,发现主焊缝、接管座3 焊接修复前的准备4 汽包焊接修复技术5 焊后热处理6 质量检验7 技术文件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汽包钢的成分、性能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汽包钢焊接性资料附录C (提示的附录) 焊条成分和性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汽包主焊缝、接管座焊缝和人孔加强圈焊缝的缺陷,汽包筒体的腐蚀、局部疲劳等缺陷的清除,焊接修复,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钢、低合金钢,汽包壁厚小于或等于203mm发电用锅炉汽包的焊接修复。
本标准也适用于汽包等用焊接方法的局部补强。
锅炉集箱、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的焊接修复也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大面积的疲劳、应力腐蚀及蠕变裂纹的焊接修复。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13—1997 锅炉用钢板GB/T 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DL 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40—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处理规程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T 5069—199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JB 1152—81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 1609—83 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 3144—82 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JB 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探伤SD 340—89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3 焊接修复前的准备3.1 查明汽包所用钢材的牌号,应符合GB713的规定,并收集该钢材的焊接性资料。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
一、检修前准备。
1.对锅炉进行停炉处理,并确认锅炉内压力已降至零。
2.对锅炉进行冷却处理,将锅炉内的热水或蒸汽排放干净。
3.对锅炉进行排污处理,将锅炉内的沉淀物和残留物清除干净。
4.确定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二、检修主要内容。
1.外观检查:对锅炉外观进行检查,确认锅炉有无破损、变形和漏水现象,并对锅炉的焊接部位进行检查。
2.内部检查:对锅炉内部进行检查,确认锅炉有无积灰、结垢、腐蚀等现象,并对燃烧室、烟道和烟囱进行清洗。
3.设备维护:对锅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变送器、传感器、泵和阀门等设备,清除设备内部的杂物和积灰。
4.水质处理:根据水质要求进行水质处理,包括硬度、碱度和氧化物等指标的检测和调整。
5.电气设备检查:对锅炉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变频器、开关、照明和遥控系统等设备和线路。
6.安全设施检查:对锅炉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调整和维护。
三、检修后处理。
1.对锅炉进行试运行,并对锅炉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调整,确认锅
炉正常运行。
2.清理现场,将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分类处理。
3.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后续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4.对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
高锅炉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 589-1996Directives of thermal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for coal fired boiler in power plant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站锅炉本体范围内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要求,试验和验收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670t/h等级及以上容量的煤粉锅炉。
对670t/h以下容量的锅炉,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5048-85 防潮包装规定GB6388-86 运输包装收货标志GB7350-87 防水包装技术条件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GJ116-93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JJG001-91 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SD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3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FSSS)防止锅炉炉膛燃烧熄火时爆炸和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它包括燃料安全系统和燃烧器控制系统。
3.2 燃料安全系统 fuel safety system(FSS)当炉膛燃烧熄火时,保护炉膛不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监视和控制的措施或装置。
3.3燃烧器控制系统 burner control system(BCS)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3-04批准 1996-06-01实施3.4 快速减负荷 run back(RB)针对机组主要辅机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即当机组部分主要辅机(如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发生故障时,快速降低机组负荷以适应辅机出力的保护措施。
根据辅机故障情况,可有不同工况的RB(如25%RB或50%RB)。
3.5火焰检测器 flame detector检测火焰信号强弱并输出可用电信号的设备。
4 技术要求4.1总的要求:4.1.1锅炉制造厂在设计锅炉设备及其系统时,应同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安全及合理的运行操作方式,以此用书面文件提出参数测点布置及控制和保护的要求,并成套供应必要的检测控制设备。
4.1.2 随本体供应的检测元件、仪表及控制设备,应选用通用产品,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具体工程中,业主和制造厂应协调仪表设备的类型,尽可能做到同一工程中的统一。
在没有国家通用产品可选用的情况下,锅炉制造厂应成套供应经实践证明质量可靠、性能符合工艺要求的产品。
选用的仪表不应含有水银等有毒物质。
不得选用国家宣布淘汰的产品。
4.2 除另有协议外,锅炉制造厂应成套供应满足机组启停与运行中安全监视和经济运行所必须的、安装在本体范围内的仪表、取源部件、检测元件(包括传感器)、安全保护装置、调节阀门和挡板,以及与检测元件或传感器相连的特殊仪表等。
4.3 汽包水位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4.3.1 就地汽包水位计应安全可靠、便于观察、指示正确,宜采用双色水位计;4.3.2 同一汽包上两端就地水位计指示的相互偏差不得大于20mm;4.3.3远传的汽包水位的测孔应不少于五对,并配供一次阀门和平衡容器,平衡容器类型应与电气补偿方法相匹配。
测点位置应能真实反映汽包内的实际水位,防止水流、汽流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虚假水位现象。
4.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检测控制装置应包括:4.4.1 就地轴承温度计、温度检测元件及温度开关;4.4.2 带间隙调整的预热器还应提供间隙过大的报警装置(或接点);4.4.3 调节径向密封间隙的装置;4.4.4 提供主、副电动机的联锁条件和主、副电动机故障报警保护的要求;4.4.5 停转报警装置。
4.5 锅炉炉膛压力测点布置在左右侧。
对每个压力测点,均应在炉膛上单独开测孔,每侧压力测孔不少于五个,并应给出炉膛压力正常值、报警值及保护动作值。
炉膛压力测孔离吹灰器距离应大于2m。
4.6 燃烧器上应考虑有火焰检测器的合适安装位置,以保证火焰检测器能在全负荷范围内正确地检测火焰。
燃烧器在任何摆动角度下,不应影响油点火器的进退,不应影响火焰检测器的正常工作。
火焰检测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应由锅炉厂和FSSS装置制造厂协商确定。
4.7 670t/h煤粉锅炉应有装设摄像机监视全炉膛火焰的监视孔及安装部件,并设有安装和检修摄像机的平台,具体要求由锅炉厂和火焰监视工业电视制造厂协商解决。
4.8锅炉应配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装置)可由FSSS装置制造厂提供或由锅炉厂配供。
4.8.1 容量为670t/h等级的锅炉应具有:a)全炉膛火焰监视保护功能;b) 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功能;c) 炉膛吹扫闭锁功能;d) 除就地点火功能外,还必须有远方点火功能以及单个点火器的顺序吹扫功能。
4.8.2容量为1000t/h等级及以上的锅炉应具有:a)单个燃烧器的火焰监视和灭火保护功能;b) 炉膛压力(正、负压)保护功能;c) 炉膛吹扫闭锁及燃油泄漏试验功能;d) 除就地点火功能外,还必须有远方点火功能以及单个点火器顺序吹扫功能;e)当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根据负荷(在不投油稳燃负荷范围内)自动切投燃烧器的控制系统;f) 当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时,可装设单套制粉系统正常顺序启停及“快速减负荷”(RB)时自动停止燃烧器的控制系统。
4.9 随本体供应的二次风分风门、周界风门及其执行机构、电动阀门应质量好,并能保证远方操作时关得严、打得开。
随阀门带的行程开关应能可靠动作,能适应各种现场运行环境,严密性好,能正确反映阀门打开和阀门关闭状态。
4.10 应根据炉型结构配供优质的执行器。
执行器能适应锅炉运行区域的恶劣环境,不应卡涩,行程开关动作可靠,位置反馈信号应与阀位对应。
4.11随本体配供的吹灰器及控制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4.11.1 操作灵活、动作可靠,推进、返回过程中不得卡涩,应能正确发出状态信号。
4.11.2 行程开关的选择应符合IP55防护等级,保证严密性好、耐高温。
4.11.3 对控制装置要求:a) 电源为交流220/380V,50Hz;b)说明控制器(如PLC)的选择原则及环境温度要求;c)有跳步功能;d)内部若混装动力回路和弱电信号回路,应将两种回路所关联的设备、端子排和连接导线分开布置,应有防止干扰的屏蔽措施及便于检修的安全措施。
4.12 锅炉应配供必要的金属温度(如汽包壁、过热器、再热器等的壁温)测点,并说明测点位置、允许的最高温度值(或温差值)、温度值超过多少时必须停炉。
厂家应指明哪些是运行中必须监视的测点,哪些是提供试验用的测点。
4.13 锅炉给水调节门、减温器的喷水调节门及关断阀应动作灵活、关闭严密并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同时附有能满足自动控制要求的调节特性曲线及最大差压下的漏流量。
关断阀的选型应满足防进水保护的要求。
4.14 对强制循环锅炉的强制循环泵,锅炉制造厂应提供循环泵入口不产生汽化的最大允许降压速度和循环泵的运行方式。
4.15 阀门的驱动装置,其驱动力矩与阀体的要求应相适应,应安全可靠、动作灵活,并附有动态特性曲线。
随驱动装置供应的接线盒,其密封性、防尘、防水应符合IP55防护等级。
4.16锅炉各联箱及连接管上的热电偶插座尺寸,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插座尺寸应按热电偶接口螺纹规格确定。
4.17制造厂应提供机组热效率测试的测点和检测元件。
4.18 配套供货的远传仪表、变送器采用4~20mA,DC标准信号,精确度不应大于0.5%。
4.19 配套供货的热电偶应采用K或E分度,热电阻应采用Pt100或Cu50分度,精确度不应大于0.5%。
4.20 锅炉厂应对配套供货的检测控制设备的定位、安装方式提出建议,其安装附件、支承件、连接件,至本体的导压管、阀门,本体接线盒至一次元件的导线也应配供。
5 试验和验收5.1 概述5.1.1制造厂在配套供应的检测控制设备出厂前,应进行检查和试验。
5.1.2 出厂检查和试验应能证明下列各项:a)所供设备符合有关技术条件和安全规范;b)安全装置和保护装置动作正确;c)达到供货合同规定的保证值;d)满足供货合同规定的其他特殊要求。
5.1.3 为保证验收顺利进行,制造厂有责任将检查和试验资料按合同规定完整并及时地提交给需方。
对重要的检查与试验项目,应邀请需方派代表参加,并应在试验前规定的时间内通知需方代表。
5.1.4按合同规定,需方参加检验的装置,制造厂应提出检查与试验的项目、方法及判定准则,经需方确认后,作为装置的检验依据。
5.2试验5.2.1出厂前的试验项目应包括:a)外观检查;b)性能试验;c)功能试验;d) 电源变化试验;e)绝缘试验;f)环境条件试验;g)特殊的专项试验。
5.2.2 现场试验项目应包括:a) 单体调校(安装前进行);b)系统开环调试(无负荷运行调试在分部试运行时进行);c)系统调试(带负荷运行调试随电厂主机进行);d) 考核试验(正式投产起算,考核期为半年)。
5.3 验收5.3.1 需方参加制造厂验收的项目应包括下列大型装置:a) 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b)锅炉吹灰系统控制装置;c)锅炉自动点火装置。
5.3.2 现场验收项目应包括:对零散设备:a) 开箱验收;b) 外观检查;c)性能测试验收。
对成套装置设备:a) 开箱验收;b)外观检查;c) 系统开环调试验收;d) 系统带负荷调试验收;e)性能考核验收。
6 技术文件和图纸6.1 供方向需方及设计院提供的正式有效技术文件、图纸应包括下列内容:——锅炉说明书,包括锅炉结构、运行参数、运行方式、技术特性、热力计算以及联锁保护要求等;——随锅炉供应的仪表,保护与控制装置等设备的供货清单(包括每项设备的型号、规范数量及安装地点);——锅炉总图;——燃烧器布置图;——锅炉本体汽水系统测点布置图(包括必要的安装图);——锅炉本体烟风系统测点布置图(包括必要的安装图);——锅炉本体温度(包括金属壁温)测点布置图(包括必要的安装图);——锅炉本体吹灰控制系统全套图纸及说明书;——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控制系统全套图纸及说明书;——锅炉点火控制系统全套图纸及说明书;——摆动燃烧器、烟道挡板、二次风门、周界风门执行机构安装布置图;——锅炉安全门控制原理图及说明书;——配供电动门和执行机构的说明书,包括电气接线原理图;——锅炉汽压、汽温、水位、炉膛负压等参数的报警值、保护动作值;——各类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及原理安装接线图;——给水、减温水等调节门的阀门特性曲线及最大差压下的漏流量;── 一、二次汽温的负荷一汽温、喷水量(或其他被调量)的静态特性;── 一、二次风配比及其与负荷的静态特性;——烟气调节挡板特性;── 一、二、三次风基本参数:风率,%;风速,m/s;风温,℃;阻力,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