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_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14.9
8
-5.3
10
-9.1
1999 0
17.2
4
0
8
-3.4
2000 0
/
0
19.8
8
/
2004 4.7
43.3
0
18.7
8
30.1
资料来源:韩爽《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产业结构的影 响》,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年
通过表 1 中三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未退税率 的高低排序与出口增长率的排序刚好相反。未退税率越 低,该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就相对较高,表明未退税率的 不同会一定程度影响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进而影响出口产 品结构。三类产品出口的增长率的差异来说明了差别退税 的结构调整效应。鼓励发展的产业实行完全退税或较高的 退税率,对国家不鼓励发展或限制的产业实行较低的退税 率,这种差别退税将有利于产业结构及出口结构的调整和 升级。
控制器
输出
退税率
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
输入 (退税政策)
退税税种 退税办法 退税环节
出口退 税系统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 退税成本低
反馈过程
图 1 出口退税作用机制过程图 资料来源:屠庆忠《对我国出口退税实践的理论分析 与经验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从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定时期退税政策的输入 (包括提高或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开设新的退税税种、 退税优惠措施的出台等),通过退税控制器(如退税率、退 税税种、退税管理方法、具体退税环节)作用于退税系统, 从而产生输出效应 (如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促进出口、优 化出口商品结构及国内产业结构以及较低的退税成本
(一) 通过出口退税率的复税率设置充分体现出口退 税对出口调节的杠杆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向洪金 赖明勇(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摘要 本文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全球模拟(GSIM)模型,从产业层面和全球视角对出口退税政策通过价格机制影响有关国家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流量、生产者与消费者福利等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分析。

并基于2007年全球纺织品生产与贸易数据,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

结果表明,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将使我国纺织品的产出、出口以及行业生产者的福利都有所增加,而纺织品内销量有所减少以及消费者的福利受损。

关键词 出口退税 GSIM模型 贸易效应 福利效应中图分类号 F741 1 文献标识码 A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hina s Export Tax Rebates:A Research Based on GSIM ModelAbstract:Based on recently developed global sim ulation model(GSIM),this paper analy ses ho w ex po rt tax rebates affect the productio n,ex port flow s and w el fare of the related co untries at the industry level T hen using the data of tex tiles pro duction and tr ade w orldw ide in2007,w e simulate the tr ade effects,o utput effects and w elfar e effects o f China s ex port tax rebates w ith the mo dified GSIM model The results of sim ulation sho w that when China s textile ex port tax rebates rise,the output and ex po rt flow of China textiles w ill increase;the w elfar e of China s textile industry pro ducers w ill increase,but the w elfare of China s co nsum ers and the total w elfare of China w ill decreaseKey words:Export Tax Rebates;GSIM Mo del;Tr ade Effects;Welfare Effects引 言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或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贸易政策。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研究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研究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研究近年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主要是为了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应对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

这些调整对于中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情况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最早是在1985年实行的,是指国家对于出口企业的商品,按规定比例将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给企业的政策。

出口退税政策属于纳税人优惠政策的一种,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激励企业增加出口、扩大出口市场的措施。

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退税率已经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下调,从2004年的17%到2018年的6%左右。

二、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1. 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争夺出口市场份额,竞争愈加激烈。

为了保持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适时下调退税率是必要的。

2. 国家财政压力的增大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是需要财政投入的,退税率的下调可以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提高财政收入,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 营造稳定可持续的贸易环境通过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率,可以营造一个稳定可持续的贸易环境,为出口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增强企业的信心和发展动力。

三、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分析1. 减轻出口企业财务压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一直较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降低出口退税率,减轻出口企业的财务压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2.增加出口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率,中国企业对外出口产品的成本将增加,外贸份额可能会有所下降。

因此,企业可能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有助于推动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国内企业的壮大。

3. 推动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可以促进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实施。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减轻对外贸易企业负担,而对出口货物向企业退还相应的税款。

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入、调整和优化。

在引入阶段,中国政府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等途径,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时,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基于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不同企业的出口比例、产品种类、行业特点等制定不同的退税系数。

在调整阶段,随着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环境的变化,政府开始重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

此时,政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对退税对象进行调整,将政策重点从传统行业转向高技术行业,鼓励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对退税率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产品的出口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退税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优化阶段,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退税政策的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此时,政府主要通过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退税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企业遵守绿色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应。

首先,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了中国企业增加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税负,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拓展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随着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
摘 要: 通过 将 出口退税 政 策 变量 纳入 局 部 均衡 C M A O P S模 型 , 产 业层 面上 分析 出口退税 从
政 策如 何 影响进 出 口行 业 的产 出、 易、 益等 经济指 标 , 利 用 中 国纺 织服 装 品 对 美 国 出口 贸易 贸 收 并
的有关数据 , 实证模拟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 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 贸易和收入的影响。结果 表明 : 平均而言, 口 出 退税率每提 高 1个百分点, 中国纺织品 出口美国的价格将 大约下降 0 9 %, .3 而 中国纺 织品对 美 国出 口量将 增加 2 8 % 左 右 , 行 业收 入 大 约增 加 18 % ; 美 国纺 织行 业 的 .6 全 .3 而
退税政策因其较大的灵活性 、 时效性 , 近年来成为我国使用最频繁的贸易政策之一。出口退税政策 目标 也 由单纯的刺激出 口 转变为控制贸易平衡 、 优化 出口产业结构 、 提高出 口收益( 裴长洪 ,08 。出口退 20 ) 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进 口国行业 的产出、 贸易流量等经济活动 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与预测出 口退税


引 言
出 口退税 (xo a bt ) ep ̄t r a s是指一 国政府为 了增强本国出 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 出口商品 xe e 将 中所含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企业 , 使得出 口商品以含部分或不含税 的
价格 进入 国际市场 所实施 的一 项 贸 易 政 策 。实施 出 口退 税是 国 际通 行 的做 法 , 于 WT / T A所 允 属 OGA 许 的促进 出 口措施 。 口退 税政 策作 为 一项重 要 的贸易刺 激政 策被 许多 国家 所采用 。 出
二、 相关文献综述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引言出口退税是指国家政府对出口商品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进行退还的一种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增加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刺激经济增长。

本文将对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出口退税的基本原理出口退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出口商品上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进行退还,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

这种政策对于增加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和扩大就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益出口退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外贸发展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出口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储备,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2.2 吸引外商投资出口退税政策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退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我国投资开办企业。

这将促进国内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3 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促进外贸发展和吸引外商投资,出口退税政策刺激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了就业机会。

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4 优化产业结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调整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降低出口成本,加大出口力度,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3. 出口退税政策的问题和改进虽然出口退税政策能够带来诸多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1 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刺激下,企业普遍增加产能、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受限,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3.2 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分追求出口规模,忽视内需市场,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失衡。

3.3 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存在,企业对出口市场过于依赖,对内需的依赖度降低,从而导致出口市场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增大。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_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谢建国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_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谢建国

DOI:10.13510/ki.jit.2013.06.009《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6期经贸论坛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基于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谢建国吴春燕摘要: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流量以及劳动需求的影响,然后采用中国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96期工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而这种就业促进效应具有行业差异性,其中,出口退税率(额)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最大,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水平,而出口退税对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则相对较弱,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就业甚至产生了抑制作用。

本文的结果表明,如果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诉求是提振出口,提升国内就业,那么,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水平比提高其他产业的出口退税水平作用更大。

关键词:出口退税率;就业促进;VAR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引言充分就业一直是各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作为劳动力十分丰裕的发展中大国,就业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据测算,平均每1亿美元的出口可创造14860个就业岗位①。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环境恶化,导致中国的外部需求锐减、出口增长放缓、企业失业人数增加,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政府自2008年至2011年底先后9次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率。

但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几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并不是针对全部行业,即便是在同一大类下,退税政策也存在较大差异。

那么,提高出口退税率究竟能不能促进就业?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就业?同时,由于不同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出口退税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并值得研究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8CJY063)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09YJA790102)阶段性成果,本项研究同时受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

出口退税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影响分析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而出口退税政策则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出口、保持竞争力以及影响国际贸易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出口退税政策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出口退税政策的定义与功能出口退税政策,简称退税政策,指的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对出口企业按一定比例或额度返还部分甚至全部进口环节税收。

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出口:出口退税政策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进而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

2. 刺激国内生产: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就业机会。

3. 增加外汇收入: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二、出口退税政策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分析1. 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通过对出口商品返还税收,可以提高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加出口销售,减少贸易逆差。

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也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平衡增长。

2. 影响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竞争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使得在某些产品领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出口退税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出口贸易,但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3. 塑造国际贸易合作关系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塑造国际贸易的合作关系。

通过返还税收,鼓励出口企业发展,吸引外国投资者,加强国际贸易合作。

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也可作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筹码,用以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经济合作。

三、出口退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促进出口贸易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贸研究 2010.1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林龙辉1 向洪金2 冯宗宪1(1.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2.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摘 要: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局部均衡COM P AS模型,从产业层面上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如何影响进出口行业的产出、贸易、收益等经济指标,并利用中国纺织服装品对美国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实证模拟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对中美两国纺织业的生产、贸易和收入的影响。

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的价格将大约下降0.93%,而中国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量将增加2.86%左右,全行业收入大约增加1.83%;而美国纺织行业的产出减少1.9%,全行业收入减少2.2%。

关键词:出口退税;COMPAS模型;贸易效应;产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033-09一、引言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ates)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增强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或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贸易政策。

实施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属于WTO/GTAA所允许的促进出口措施。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贸易刺激政策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从1985年开始正式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长期以来,出口退税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出口创汇 ,但是近年来,随着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政策的使用受到限制,为W TO有关协议所许可的出口退税政策因其较大的灵活性、时效性,近年来成为我国使用最频繁的贸易政策之一。

出口退税政策目标也由单纯的刺激出口转变为控制贸易平衡、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收益(裴长洪,2008)。

出口退税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进口国行业的产出、贸易流量等经济活动以及如何科学地评估与预测出口退税收稿日期:2009 10 20作者简介:林龙辉(1971 ),男,福建厦门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生。

向洪金(1976 ),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后。

冯宗宪(1954 ),男,浙江宁波人,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173012)和西安交通大学 985工程 二期项目(07200701)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拟定的 补贴和反补贴守则 规定,禁止成员国向非农业领域的企业直接提供生产性补贴,但不超过出口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所征收的间接税部分的退税不属于出口补贴。

政策各种经济效应的大小,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出口退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

在已有为数不多的文献中,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对出口退税政策对母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但是事实上,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效应不仅包括对本国出口的影响,还会对一些竞争国同类产品的出口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出口退税政策除了具有贸易效应外,还会对进出口国有关行业的产出、价格、收益以及进出口国的福利水平等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通过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纳入近年来发展的局部均衡COM P AS模型,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可能的主要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我国纺织行业为例,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产出、收益及福利等经济效应进行实证模拟。

二、相关文献综述B rander等(1985)是最早从理论上分析出口补贴政策贸易效应的文献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国竞争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出口补贴使本国出口企业出口量增加,但竞争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减少;另外,出口补贴还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使本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增加。

近年来,国外少数学者主要采用计量方法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所得到结论却存在不小的差异。

Chao(2001)首先建立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出口退税的贸易效应,然后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1985 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来看,出口退税、汇率变动以及进口国的收入等因素对中国的出口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短期内,只有出口退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Ohashi(2005)实证考察了1955 1968年日本出口补贴政策(export subsidy po li c ies)对日本钢铁行业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供给曲线缺乏弹性,日本在此期间的出口补贴政策对日本钢铁行业的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M ah(2006)则研究了日本出口保险(export i n sur ances)制度对日本出口行业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日本出口保险措施虽然可以增加出口企业的利润,但是,对出口流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Chen等(2006)考察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认为出口退税可以增加本国出口企业的产出和利润,但是会减少国外竞争企业的产出与利润;并利用1985 2002年中国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的出口贸易及贸易平衡和外汇储备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M ah(2007)利用类似的实证方法考察了韩国出口退税对其出口的影响,发现韩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

国内少数学者最近几年也对我国出口退税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

陈平等(2003)运用协整分析等工具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出口盈利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对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刘穷志(2005)在Chao(2001)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出口退税对产出、就业、税收收入以及出口等指标影响的激励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分析了1985 2001年中国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实证发现:在短期内,我国出口退税每增长1%,出口额将增长7.96%。

王根蓓(2006)构建一个古诺竞争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国内税收、出口退税及汇率三种政策对出口企业最优出口量与国内销量的影响,并对这三种政策对出口企业出口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就对企业出口量的影响而言,出口退税政策要优于国内税收与汇率政策。

万莹(2007)利用1985 2003年的数据实证度量了我国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

谢建国等(2008)在一个出口决策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并利用1985 2005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退税能够有效尽管直接对本国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即出口补贴(export s ubs i dy)为W TO有关协议所禁止,但是,为了促进本国出口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采用出口退税(export tax reb ates)、出口保险(export i n s u rance)等为W TO所准许的出口激励措施,而这些措施与出口补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本文不打算对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政策作严格的区分。

从1950年代开始,为了促进出口,日本采取对出口企业提供保险的制度,为出口企业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事故或因政治因素等造成的损失提供赔偿。

促进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长期增长,但是,在不同的行业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并不相同。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外现有研究出口退税(补贴)问题的文献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第一,现有(理论或实证的)文献往往局限于出口退税(补贴)政策对母国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而忽略了出口退税政策对一些竞争对手国同类产品出口的影响,以及出口退税对母国与有关国家产出、就业、收益及社会福利等深层次经济活动的影响;第二,现有文献以实证分析居多,往往忽略了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现有的实证文献往往利用包括不同行业的总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不同行业在行业结构、产品替代性、供需弹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相同的出口退税率在不同行业的经济影响也是不同(Chao(2006)、谢建国等(2008)等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利用总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容易出现 加总误差 问题;第四,计量分析的实质是一种事后检验,其预测的功能较弱,局部均衡的COMPAS 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而且可以利用有限的数据来评估与预测贸易政策在产业层面的经济效应。

三、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一)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在正式的理论分析之前,本文利用图1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一个直观的比较静态分析。

在图1中,假设有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中一个是出口国,用下标x 表示,另一个是进口国,用下标m 表示。

曲线D 表示进口国对特定产品的总需求,曲线S m 代表进口国对同类产品的供给,S x1表示在没有出口补贴时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S x2表示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后该国出口产品的供给曲线,S 1和S 2则分别表示这两种情况下进口国市场上特定产品总供给曲线。

图1 出口退税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当出口国没有采取出口补贴政策时,由于进口导致进口国国内市场总供给的增加,进口国市场上产品的总供给曲线从S m 向右移到S 1,均衡价格由最初的P 0下降到P 1,同时市场均衡供给量由最初的OQ 0增加到现在的OQ 1。

现在假设出口国对刺激其出口产品,采取出口退税政策,且单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s 。

1.出口退税政策的贸易与产出效应由于出口退税使企业出口利润增加,从而导致出口供给的增加,使出口供给曲线由原来的S x1向右平移到S x2;进而导致进口国市场总供给增加,使进口国市场上总供给曲线从S 1向右平移到S 2。

再来看出口退税对均衡价格与消费量的影响:由于我们假设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保持不变,出口退税使进口国市场均衡点由原来的E 1下移到E 2,市场均衡价格由P 1下降到P 2。

图1表明,出口退税政策使出口量由OQ x1增加至OQ x2,出口量净增加了Q x1Q x2,即出口退税政策具有正的贸易效应。

另外,进口国同类产品的供给量则从原来的OQ m1减少到OQ m2,产出净减少了Q m1Q m2。

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对进口国同类产品具有负的产出效应。

2.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从图1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口退税政策的福利效应。

首先来看出口退税对进出口国生产者福利的影响。

图1表明,出口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后,出口企业不仅出口量增加,而且,生产者剩余也大幅增加。

但是,出口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之后,进口国生产同种产品的生产者剩余要明显小于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之前的生产者剩余,净减少量等于四边形P 1P 2B A 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