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密度题型分类总结66907解析
八年级密度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密度重点知识点密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的定义是物质的质量与物质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八年级密度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概念。
介绍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的定义已经在引言中提到,这里再详细解释一下。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物质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V表示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用千克每立方米(kg/m³)或克每立方厘米(g/cm³)表示。
在计算密度时,需要注意使用相同的单位,并确认质量和体积的数值都是在同一条件下测得的。
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密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概念。
例如,当我们购买食品时,经常会注意到包装上标注了食品的重量和体积。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食品的密度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当我们需要将某个物体浸入水中进行测量时,可以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来计算物体的密度。
重点介绍液体的密度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液体的密度是重点中的重点。
与固体相比,液体的密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压强、温度、深度和溶解度等。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密度器来测定液体的密度。
这种仪器可以利用液体的浮力原理来测定其密度。
液体的密度也可以通过计算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和重力之比来测定。
介绍固体的密度和密度的变化除了液体外,固体的密度也是八年级物理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不同的固体其密度也会因其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另外,固体的密度还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高压情况下,固体的密度会有较大的变化。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以确保测得的密度数据的准确性。
总结密度是一条贯穿整个物理学科的概念,其在八年级的物理学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逐渐掌握密度的基本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包括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密度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密度讲解
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的基本属性,即单位体积的质量。
以下是关于密度的详细讲解:
1. 定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希腊字母ρ(读作rho)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固
有属性,不会因位置、形状或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计算公式: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即ρ = m/V。
这个
公式是计算密度的基本公式,适用于任何物质。
3. 单位: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此外,还有常见的单位如克每立方厘米(g/cm^3)。
4. 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这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
例如,水的密度为1千克每立方米,而铜的密度为千克每立方米。
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铜的质量要比水重得多。
5. 测量: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然后,利用量筒或排液法等手段测量物体的体积。
最后,将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6. 应用: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工业生产、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测量某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为纯物质
或混合物;在航海和航空领域,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总之,初二物理的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掌握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特性和测量方法等基本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物理量。
初中物理密度题讲解

初中物理密度题讲解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理解和掌握密度的计算对于学习物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初中物理密度题,为大家详细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密度的定义及公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1.计算物体的密度例题: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100cm,求该物体的密度。
解题步骤:(1)根据密度的公式,代入已知数据:ρ = 200g / 100cm。
(2)进行单位换算,将g和cm转换为国际单位制:ρ = 0.2kg / 0.1m。
(3)计算得出密度:ρ = 2kg/m。
2.已知密度和质量,求体积例题:某物体的密度为2g/cm,质量为120g,求该物体的体积。
解题步骤:(1)根据密度的公式,代入已知数据:V = m / ρ = 120g / 2g/cm。
(2)进行单位换算,将g和cm转换为国际单位制:V = 0.12kg /2kg/m。
(3)计算得出体积:V = 0.06m。
3.已知密度和体积,求质量例题:一个物体的密度为0.8g/cm,体积为500cm,求该物体的质量。
解题步骤:(1)根据密度的公式,代入已知数据:m = ρ × V = 0.8g/cm ×500cm。
(2)进行单位换算,将g和cm转换为国际单位制:m = 0.8kg/m × 0.5m。
(3)计算得出质量:m = 0.4kg。
三、总结通过以上典型例题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解决初中物理密度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注意单位换算。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密度知识点一:理解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
【例题1】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金19.3×103水银13.6×103钢、铁7.9×103纯水 1.0×103冰(0℃)0.9×103植物油0.9×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
A.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A错误;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B错误;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
故C正确;D.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
故D错误。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密度;(2)求解质量;(3)求解体积等。
【例题2】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
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
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_______相同。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_______kg/m 3。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知识点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性质,也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课程中,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着重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知识点。
一、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密度可用公式表示:密度=质量÷体积,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比非金属要大,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空气的密度为1.2千克每立方米。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计算物质的密度。
对于固体和液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来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固体的质量,并用计算机或乘法计算器计算它的体积。
对于液体,通常使用一个名为密度计的设备来测量密度。
三、密度与浮力密度也与浮力有关。
当一件物品浸入一杯水中时,它将会受到一定的浮力作用力。
如果该物品比水的密度小,则它将浮在水面上;而如果该物品的密度大于水,则它将下沉。
四、密度与压力密度还与压力有关。
在大气压力固定的情况下,密度越大的物质受到的压力越大,密度越小的物质受到的压力越小。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空气密度较低,因此受到的气压也较低。
五、练习题1. 如果一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体积为2立方米,它的密度是多少?解:密度=质量÷体积=10 ÷ 2=5千克每立方米。
2. 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2厘米。
如果该长方体的重量为0.5千克,请计算该长方体的密度。
解: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10×5×2=100立方厘米=0.1立方米。
密度=质量÷体积=0.5÷0.1=5千克每立方米。
六、总结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物质的密度的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总结。
一、密度的基本概念:1.密度的定义:密度(ρ)等于物质的质量(m)除以物质的体积(V),即ρ=m/V。
2. 密度的单位:常用的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3.稀密和致密:物质的密度决定了它是稀密还是致密,密度越大,物质的紧密程度越高。
4.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1.实验测量法:通过称重和测量体积的方法,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确定下来,然后再计算密度。
如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使用天平和密度瓶等实验仪器。
2.推算法:根据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体积的关系,可以推算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如通过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计算体积。
三、密度的性质和应用:1.密度的相对性:密度是物质的相对性质,同样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有所不同。
2.密度的浮沉性:如果两个物体的密度不同,密度较大的物体会下沉,密度较小的物体会浮起。
这是浮力的作用结果。
3.密度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判断它们的性质和成分。
密度还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4.密度的应用:密度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建筑工程、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
在设计建筑和选择材料时,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四、常见物质的密度:2.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相对固体较小,在1000 kg/m³到2000kg/m³之间。
如水的密度约为1000 kg/m³,酒精的密度约为800 kg/m³。
3. 气体的密度:气体的密度较小,一般用kg/m³表示。
气体的密度与压力、温度有关,通过气体状态方程可以计算得出。
五、常见物质的密度:1.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约为1000 kg/m³,在实验中可以作为密度单位的参照物。
初中物理密度题讲解

初中物理密度题讲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初中物理密度题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对于学生能够正确解答相关题目至关重要。
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在学习物理密度时,常常会涉及到水的密度、各种物质的密度以及密度的应用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初中物理密度题。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初中物理密度题:问题:一块金属的体积是0.02立方米,质量是800克,求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解析:首先要明确密度的定义,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
题目中已经给出了金属的质量和体积,只需要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质量是800克,转换成千克即为0.8千克,体积是0.02立方米,代入公式得到密度=0.8/0.02=40kg/m³。
所以这块金属的密度是40kg/m³。
在解答物理密度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单位换算:在计算密度时,质量和体积的单位一定要保持一致,通常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千克和立方米作为单位。
2. 保留有效数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尽量避免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
3. 记忆密度常识:密度是不同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常见物质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答相关习题。
除了简单的计算题外,初中物理密度题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实际应用,例如:1. 浮力问题:根据密度和物体的浸入深度,判断物体是否能够浮在液体表面。
2. 分层问题:利用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观察物质的分层现象。
3. 材料选择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密度,选择最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的场合。
第二篇示例:密度是物体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描述物体紧密程度的物理量。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涉及到密度的计算。
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中关于密度的常见题型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我们来看一道常见的密度计算题目:【例题1】一个物体质量为24克,体积为8cm³,求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解题思路: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
物理密度题型总结归纳

物理密度题型总结归纳物理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物理密度相关的题型。
本文将对物理密度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题目。
一、密度计算题型1. 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求物体的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当已知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时,只需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 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求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体积的计算公式:体积 = 质量 / 密度。
当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时,通过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就能求得物体的体积。
3. 已知物体密度和两个物体的体积,求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比较。
对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比较,可以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质量 = 密度 ×体积。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两个物体的质量,再进行比较。
二、密度与浮力题型1. 求浮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上升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浮力 = 密度 ×体积 ×重力加速度。
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得浮力的大小。
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问题。
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应用题。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可以判断物体是否能够浸没、完全浸没或者浮出液面。
三、密度与压力题型1. 求物体受到的压力。
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除以物体所处面积的大小。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压力 = 力 / 面积。
通过已知条件,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得压力的大小。
2. 求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等于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除以液体所处面积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 = 密度 ×重力加速度 ×液体的高度。
根据已知条件,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得液体的压强。
四、密度与流体力学题型在流体力学题型中,经常涉及到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流速、管道中的压力变化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讲义及习题一.密度的定义及理解1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2 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
3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B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C 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煤油,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A 煤油B 水C 盐水D 一样高8 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A ρ/3,MB ρ/3,M/3C ρ,MD ρ,M/39、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A、铁比棉花质量大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D、以上都不对二.定性分析及比较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A、铜球B、铁球C、铝球D、不能确定2、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3、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A、天平仍然平衡B、铝球一端下沉C、铜球一端下沉D、无法确定4、当天平的底座放水平以后,指针向右偏,那么,调节横梁右端的螺母应该: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调节游码D、螺母游码同时调5.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A.50mgB.50gC.0.5kgD.5kg6.质量为0.2k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蚂蚁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机D.一只羊7、如右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A.ρ甲>ρ乙B. ρ甲<ρ乙C. ρ甲=ρ乙D. 无法判断三,定量分析及比较1、两正方体铁块的边长之比为2∶1, 其质量之比为(),密度之比为()A.8∶1B.4∶1C.1∶1D.1∶82、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球, 体积之比是4∶3, 它们的质量之比是()A.4∶3B.3∶4C.1∶1D.3∶23.两个实心球,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1/2,而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3倍,那么乙与甲的密度之比是()A 3:2B 2:3C 6:1D 1:64. 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1:4,则甲与乙物体的体积之比是()A 1:2B 2:1C 1:4D 4:15 测得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 4:1B 1:1C 1:4D 1:86.某钢瓶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1/3,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A 3 kg/m3B 4 kg/m3C 5 kg/m3D 6 kg/m3四.空心问题1、三个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铜球B、铁球C、铝球D、不能确定2、由铜、铁、铝、木四种材料做成的四个小球,测得其质量相等,体积也相等,则: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铁球可能是实心的C、铝球可能是实心的D、木球一定是实心的3. 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的其质量为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8x103千克/米3)4. 一只空心铝球的质量是27克,如果把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之后,其总质量是43克,求铝球的体积是多少?5 一个质量为178g的铜球,体积为30cm3,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其空心体积多大?若空心部分注满铝,总质量为多少?五、图像问题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m(克) AB. ρA>ρB>ρC且ρc>ρ水 20 BC. ρA<ρB<ρC且ρA>ρ水 10 CD. ρA<ρB<ρC且ρC>ρ水厘米)10 20 30 v(3图A4-12.小刚在研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A4-2所示的图像。
A、B、C 表示三种不同的物质。
由图像可知:A、B、C三种物质密度的比值为______,其中物质A的密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图A4-23.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1)cm时,液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液体的体积为503体的质量为多少?六.实验题1物质实验序号质量m/g体积V/cm3质量/体积m·V-1/g·cm-3甲1 18 10 1.82 36 20 1.83 54 30 1.8乙4 8 10 0.85 16 20 0.86 36 45(1)上表空格中的数据应为______;(2)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2、6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一小块矿石样品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应对天平进行调节。
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上。
(2)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线。
如果指针偏右,为使横梁平衡,应使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
(3)把矿石样品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夹平的左盘中,向右盘放砝码,并拨动游码。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A4-1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A4-1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矿石密度是______kg/m3。
图A4-13.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红想借助弹簧测力计、带有提梁的小桶和水,测量家中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帮她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测量步骤;(2)用所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
4、【2009•北京市】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1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___cm 3。
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3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__g 。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 /m 3。
5.【2011•北京市】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他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
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
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14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 3。
6.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⑴主要步骤如下:①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甲所示;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23乙所示。
⑵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_______N ;密度为________kg/m 3。
⑶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 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kg/m 3。
⑷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图1 图12丙mL50 401030 mL 50 1020 30 20 40 图14甲 乙12345g50g七计算题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千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千克.用些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求:(1)瓶的容积;(2)金属的质量;(3)金属的密度.3.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150g,装满密度为1.2×103kg/m3的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166g。
求这个瓶子的质量和容积。
4.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平均含沙量(即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沙的质量)。
他们共采集了40cm3的山洪水样,称得的总质量为40.56g。
已知干燥的泥沙密度 沙=2.4×103kg/m3,试求洪水中平均含沙量是多少?5..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选种子的方法。
选芒梗稻需要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
为了检验所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取了500mL的盐水样品,称得它的质量为505g,请分析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每500mL原来的盐水应加盐或水多少g?(食盐的密度为2.2×103kg/m3)6.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求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kg?((ρ钢=7.9×103kg/m3 ρ铝=2.7×103kg/m3)(10分)7.有一铸铁件,它铸造时所用的实心木模是5.6千克,木模的密度是0.7×103千克/米3,称得铸铁件的质量是55.2千克,判断这个铸铁件内是否有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