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水工结构物的设计与施工

水工结构物的设计与施工水工结构物是用于调节水流、支撑水体、防止溃坝以及其他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与施工是确保水工结构物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工结构物设计与施工的一些基本要点和技术手段,探讨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设计阶段在设计水工结构物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需求: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结构物的主要功能,如防洪、引水、蓄水等,并确定相应的设计指标和要求。
2. 地质条件:了解工程所处地点的地质情况,包括土质、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分析。
3. 受力分析:进行结构物的受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以确保结构物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施工方法:根据结构物的形状、大小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选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包括预制和就地施工等,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以上是设计阶段的一些基本要点,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设计,并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
二、施工阶段在水工结构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组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队伍的人员配置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验、工艺的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安全管理:水工结构物施工涉及到高空作业、水下作业等一系列危险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和事故预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施工监理: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合规性和质量。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水工结构物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下是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介绍:1. 地质灾害: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大型金属结构建筑是指具有金属构件结构的建筑,这种结构通常由钢结构、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构成,具有轻便、抗震、抗风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大型工业厂房、桥梁和塔式结构等大型建筑中。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个方面探讨这一建筑类型的特点和技术要点。
一、结构设计1.1结构组成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结构组成一般由主体框架、次要构件、屋面和墙体组成。
其中主体框架由大梁、大柱、大桥架等构件组成,是承受建筑自重、荷载和水平力的主要承载结构。
次要构件包括腹板、纵梁等,用来支撑和加强主体框架结构。
屋面和墙体则用来覆盖和遮挡建筑,是建筑的外观保护结构。
1.2结构形式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主要包括网架结构、屋面桁架结构、悬挂式结构等。
其中,网架结构是指通过相互交叉的大梁和大柱形成的网格结构,能够均匀分散载荷,具有良好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屋面桁架结构是指由大跨距梁和次要构件组成的桁架结构,适用于大型室内体育场馆和展馆等。
悬挂式结构则是指通过吊挂大型组合体形成的结构,具有轻便、美观的特点,常用于塔式结构和桥梁等。
1.3结构设计须考虑的因素在进行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荷载大小和荷载分布形式。
2)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地理位置。
3)建筑高度和体量,对应的水平荷载大小和分布形式。
4)金属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
5)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可维护性等。
二、施工技术2.1热加工技术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制作和安装涉及冷弯机、加工机床、切割机、焊接设备、铆接设备等一系列设备。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热加工技术使得金属材料得到良好的加工形态,具体包括热冲、热弯、热切等技术。
2.2现场拼装大型金属结构建筑的制作过程主要采用现场拼装的方法进行。
这种方法能够避免在长途运输中发生损坏和变形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精度和质量。
现场拼装过程中,需要使用重型起重设备,进行吊装和安装。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一、结构工程师的任务:结构工程师的任务就是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布置恰当的结构方案,采用适当的分析手段进行详细的内力分析并进行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设计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用规定的表达方式画出施工图,用图纸和文字说明来描述建筑结构,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目标。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去实现建筑师设计的功能、外观所需要的骨架。
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能够与别人良好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1、学习是结构工程师的首要任务。
结构设计千差万别,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建筑物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新的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不断推出。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我们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但它与工程设计的实际如何结合在一起,如何应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需要各位花大力气的。
特别是力学知识的完善,空间概念的建立等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②规范的学习和应用:结构规范是复杂的,真正把规范学懂并能与工程设计实践相结合是不容易的,也不是每一个工程师都能达到的目标。
但是,我们设计必须遵守规范并能够灵活运用规范,因此一些基本的规范必须认真学习。
首先要熟悉的是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③标准图的学习和应用:标准图是无数结构工程师经验的积累,基本上是结构常规作法和表达方式的通用标准,可以加快你对设计的认识,提高速度与质量,需要反复阅读来增加印象。
结构标准图要能熟练运用,建筑构造标准图也要熟悉。
④向有经验的工程师学习:向别人学习是人一生中知识积累的最主要方面,是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的捷径,要多向别人请教,问问题前先动脑筋想一想要问的问题自己是怎样认识的,问别人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自己的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锁底式盒底设计纸包装结构设计与制造

学习目的
✓ 理解锁底式盒底的特点 ✓ 掌握锁底式盒底的设计方法 ✓ 熟练的绘制锁底式盒底
授课内容
➢ 纸盒盒底设计总原则 ➢ 锁底式盒底的特点 ➢ 锁底式盒底的组装成型 ➢ 锁底式盒底的设计要点
1. 纸盒盒底设计总原则
纸盒盒底主要承受内装物的重量, 也受压力、振动、跌落等情况的影响。 一般的设计原则是既要保证强度,又要 力求成型简单。
建议:当=900时, L/B≤1.5,∠a=300,∠b=600 1.5<L/B≤2.5,∠a=450,∠b=450 L/B>2.5,需增加锁底啮合点,即将
纸盒长边按奇数等分。
习题
为下图所示纸盒设计一个锁底式盒底。
总结
作业
设式盒底的特点
牢固、美观,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在大 中型纸盒中广泛采用。
3. 锁底式盒底的组装
4. 锁底式盒底的设计要点
o、p 点的定位原则: (1)op 连线位于盒底矩形中位线。
(2)设o、p点与各自邻近旋转点的连线同盒底L 边所构成角度为∠b ,同盒底B边所构成的角 度为∠a ,
则:∠a+ ∠b=
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浅谈结构的设计与分析摘要:根据规范,结合实际设计工程及个人体会,对结构设计的概念、内容、方法及部分构件的设计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概念及内容设计阶段设计方法具体应用构件设计前言结构设计中相当部分构件的设置,规范仅给出了最低限值或建议取值,实际设计过程中各人的理解不同可能对整个设计带来相当大的区别。
还有部分是属于概念设计的范畴,尤其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1. 结构设计的概念及内容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来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东西。
结构语言就是结构师从建筑及其它专业图纸中所提炼简化出来的结构元素。
包括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细部等等。
然后用这些结构元素来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体系,包括竖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
把各种情况产生的荷载以最简洁的方式传递至基础。
结构设计的内容由上可知为:基础的设计。
上部结构的设计和细部设计。
2.结构设计的阶段:结构设计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阶段的内容为: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例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混合结构等等以及由这些结构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
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和要求来布置结构的承重体系和受力构件。
结构计算阶段的内容为:一:荷载的计算。
荷载包括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地下水的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等等)和内部荷载(例如,结构的自重荷载,使用荷载,装修荷载等等)上述荷载的计算要根据荷载规范的要求和规定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等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组合计算。
二:构件的试算。
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值,构造措施要求,使用要求及各种计算手册上推荐的试算方法来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
三:内力的计算,根据确定的构件截面和荷载值来进行内力的计算,包括弯矩,剪力,扭矩,轴心压力及拉力等等。
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

2010 七纸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书土木0702班2010/5/21七纸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0702班学生姓名:胡永波,李娉,沈淑含,张涛,戴霞霞,石金和,陈小龙指导老师:张宁远一、方案设计摘要:此荷载模型主体采用直立式塔架结构。
结构主体由刚度较大的抗弯构件,(称刚性结构)和蒙皮结构构成,并附以片状物(称连接构件)用以减少结构变形,保证结构刚度要求;通过对刚性构件施加竖向荷载,并且有蒙皮、撑杆、和使互相连接的构件成为具有整体刚度的结构,荷载主要由撑杆和交叉连接构件传给支座。
由于综合应用了刚性构件抗弯抗压刚度高,从而直立式塔结构可以做到结构自重相对较轻,体系的刚度和形状稳定性相对较好,承受荷载的能力比较强等特点。
整个模型主体由四根较长刚性较好的竖直杆件,两根短刚性竖直杆构件和数条斜向交叉受拉构件连接而成。
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轻巧、实用“的时代趋势,且结构严谨,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较好地实现了承载能力合理发挥,草料消耗恰到好处的结构设计原则。
二、主要内容:1、主要结构图:2、结构设计方案说明整个模型加载时,主要由四根长柱和两根短柱作为承重和抗弯构件。
由于整个构件之间都是用白乳胶连接而成,所以我们将所有节点都处理成刚点。
模型在加载荷载时,因自重荷载相比外荷载很小,故为计算简便忽略其自重的影响。
根据竞赛要求,对于我们的模型计算时我们按最危险的状态,即满荷载的状态下分析模型的受力和变形状况。
经综合考虑,本结构采用下部六棱柱,上部四棱柱的空间桁架结构,主杆(竖杆)、斜向杆和蒙皮组成,加载点由四根主杆支撑。
整个结构整体抗弯刚度好、自重轻、结构构件受力明确。
四根主杆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以及倾覆弯矩产生的轴力;斜杆承受弯曲变形产生的形变拉力,并传递给主杆和支座;蒙皮主要给主杆提供侧向支撑,以保证主杆受压时的侧向稳定性。
整体结构方案见图。
这种结构既适合承重有适合承受水平荷载。
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与原则

一、 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是:要求能简单而明确地指出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与权力、以及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和岗位的关系,要求明确担任该岗位工作者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技术知识、工作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条件。
因此,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一般可以分为四步:1.岗位的形成。
通过对组织目标的分析,明确组织任务,并且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综合,形成为完成任务所需的最小的组织单位,即岗位。
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范围、岗位承担者的责职权利以及应具备的素质要求等。
所以,设计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需要从下而上进行。
2.部门划分。
根据各个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的性质以及岗位职务间的相互关系,依照一定的原则,可以将各个岗位组合成被称为"部门"的管理单位。
组织活动的特点、环境和条件不同,划分部门所依据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对同一组织来说,在不同时期的背景中,划分部门的标准也可能会不断调整。
3.机构设计和组织形式。
每个组织都需要一个组织结构,它是在岗位形成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组织内外能够获取的人力资源,对初步设计的部门和岗位进行调整,并平衡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量,以使组织机构合理。
一个组织的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清楚地加以表达,这些组织形式可以按模式进行选择。
4.文件。
文件是采用合适的表达方法对机构组织所作的书面表达。
主要类型有:组织机构图、岗位责任书、岗位人员分配图和显示岗位和部门在完成总任务方面所占份额的职能图。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所处的环境,采用的技术、制定的战略、发展的规模不同,所需的职务和部门及其相互关系也不同,但任何组织在进行机构和结构的设计时,都需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
组织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系统整体原则系统整体原则是组织的本质决定的。
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广泛频繁。
因此要按系统开放原则,深入研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对企业的影响,设计出开放型的组织系统,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建筑结构构造实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 筑施 工 技 术 》 《 基 基 础 》 《 筑 材 料 》 《 法 识 图 》 等 专 建 、地 、建 、平
业 课 程 的 学 习 。 们参 加 过 假 期 工 地 生 产 实 习 , 理 论 和 实 践 我 在 上 对 建 筑 结 构构 造 有 了一 定 的科 学 认 识 ,对 于 制 作 建 筑 结 构 构 造 实 体模 型具 有 专 业 知 识 和 实践 操 作 技 能 。 制 作建 筑 结 构 构 造 实 体 模 型 对 我 们 来 说 ,既 是 兴 趣 也是 特 长 。 在课 余 时 间 , 们 和 指 导 老 师 一起 到施 工 现 场 、 关 院 我 相 校 实 训 室 、 学模 型 生 产 厂 家参 观学 习 , 常 在 图 书馆 查 阅 建 教 经 筑 结 构 构造 模 型 的有 关 介 绍 ,加 深 了对 制 作 建 筑 结 构 构 造 模 型 的 认识 。 高 了 自身 对专 业 的 理解 和水 平 , 研 学 习过 程 中 提 调 也 培 养 了组 员 间 的沟 通 协 作 能 力 。 二 、 案 设计 方 建 筑 结 构 构 造 实 训 室 是 建 筑 工 程 系 重 点 建 设 实 训 室 之 适 用 于建 筑 工 程 技 术 、 程 造 价 、 程 监 理 等 专 业 中 结 构 工 工 构 造实 践 教 学 。 筋 工 程 对 上 述 专业 非 常 重 要 , 建筑 工 程 技 钢 对 术 专业 核 心 岗位 —— 施 工 员 而 言 , 筋 图纸 识 读 、 筋 制 作 安 钢 钢 装 和钢 筋 质 量 检 验 是 其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之 一 ;对 工 程 造 价 专 业 核心 岗位— — 造 价 员 而 言 ,钢 筋 图 纸 识 读 和 钢 筋 工 程 计 量 是 其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之 一 ;对 工 程 监 理 专 业 核 心 岗位 —— 监 理 员 而 言 . 筋 图纸 识 读 和 钢 筋 质 量检 验 是 其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之 一 。 钢 当建 筑 物 上 部 结 构 采 用 框 架 结 构 或 单 层 排 架 结 构 承 重 时, 基础 常采 用 独 立 基 础 。 立 基 础 一般 只坐 落在 一 个 十 字 轴 独 线交点上 , 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 , 有 但截 面 尺 寸 和 配筋 不 尽 相 同 .独 立基 础 如 果 坐 落 在 几 个 轴 线 交点 上 承 载 几 个独 立 柱, 叫做 共 用 独 立 基 础 。 础 之 内 的纵 横 两 方 向配 筋 都 是 受 力 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反思
根据对新课改理念,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根据实际 情况,合理运用教材。本节课以动手实践为主,学生 动手能力不同,课堂进度不易把握,在分组讨论、交 流中优化了设计方案,在实践制作和作品评价中,锻 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分析优化的能力,技术素养 得到了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教学依据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承重结构模型的制作
难点
结构模型的测试、评价
二、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法 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讨论协作法
实验分析法
三、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回顾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安全 强度 结构设计 稳定性 成本 …… 功能
个性化需要
美观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依据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依据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2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依据
1 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1、本节课是河南科技出版社 《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4节 内容。
课程标准
能确定一个简单
对象进行结构设计,
并绘制设计图纸, 做出模型或原型。
环节一:知识回顾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回顾
三、教学过程
环节二:优化设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三:实践制作
制作要求 安全事项
1、使用502胶水时, 1、结构模型的支座 必须且只能分布在外 径为180mm,内径为 130mm范围内。总高 度为150±5mm。
评价标准
1、模型尺寸必须符
合要求, 2.每次加载1块哑
2、本节教材以休闲狩猎椅为 例的模型制作,与现在提倡的 环保理念、动物保护不符,而 很多结构在设计时都要考虑承 重,所以改用承重结构模型设 计与制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教学依据
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2 1 学生利用通用技术实验室设 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能够利用木条和 502 胶水进行简 单的制作。 2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 要因素,依据结构设计要求,完 成了承重结构设计方案。
铃(1.25kg),加
载3块哑铃 (3.75kg),保持10
防止飞溅。
2、剪刀锋利,使用时 注意安全
2、用时30分钟。
秒,即为达到设计要
求。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三:实践制作
三、教学过程
环节四:作品评价
三、教学过程
环节四:作品评价
拓展延伸
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
1、观察生活中的桥梁,选择适当比例 设计并制作一座桥梁,
一、教学依据
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学会提出设计 方案并确定最 佳设计方案。 能使用常用工 具制作承重结 构模型。 通过小组之间 的交流优化设 计方案,进行 结构模型的制 作,加深对结 构设计应考虑 的主要因素的 理解。 感受结构设计 对日常生活与 生产的重要性, 增强对结构设 计的内涵理解, 养成关注技术 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