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神奇的克隆
第8课神奇的克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8 神奇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的7个生字,尤其读准“菌”、“饲”、“率”的字音,认读本课3个生字,读准含多音字的词语“家畜”、“结合”、“一模一样”,结合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问题提示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快速的浏览课文,标画、提取信息。
抓住文中主要词语、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精确,感受克隆的神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3.学习说明性文章中“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下定义”等的说明方法,明白使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并尝试应用;了解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号代表的不同含义,学会使用省略号。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快速浏览课文,标画、提取信息,抓住主要词语、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精确,感受克隆的神奇,2.学习说明性文章中“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下定义”等的说明方法,明白使用这些方法的好处,并尝试应用。
难点:学习说明性文章的一些说明的方法,明白这样写的好处,并尝试应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读写生字(尤其强调读准“菌”、“饲”、“率”“濒”、“卓”的字音,学习多音字“率”)理解词义及正确、流利地读书情况,及时评价、正音辅导反复练习以突破对难读词、句的学习。
2.在整体感悟环节,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或找出中心句,来学习列提纲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理解文本。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读、做批注、交流等方式读懂课文,了解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3.在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尤其是习惯养成不好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孩子们都能积极的讨论中学有所获。
四、教与学的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克隆的资料。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
《神奇的克隆》精品教案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8 神奇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克隆”及文中“嫁接”、“压条”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
3.感受克隆的神奇,知道课文是按从植物到动物再到人类的顺序来介绍克隆的,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了解课文在介绍克隆时运用的举例子、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并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进行小练笔,在运用中掌握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克隆的含义,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2.培养学生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1.过识字,识词,朗读课文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通过交流对课文的疑问这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2.精读感悟环节,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克隆的含义,同时注意分析本课克隆的神奇,帮助学生阅读与写作。
3.助小练笔(目标中未见小练笔的设计),完善学生对说明事物顺序和说明事物方法的感悟和进一步的理解,运用多种手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成预习单上的预习任务,同时整理自己对课文的疑惑之处。
2.组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1.剧《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悟空的视频片段。
2.学课件(生字词、柳条扦插等图片)3.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毫毛变悟空的视频片段。
导入:《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神话,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神奇的克隆》。
2.板书课题,齐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8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案年级五主备人仇中玲所在学校工人子弟单元第二单元课题7、神奇的克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解读、修改第一课时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二)、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 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神奇)(三)、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神秘)(四)、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一)、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二)、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三)、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五年级语文教案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四)、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1)、什么叫克隆。
(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2)、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3)、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
最新8《神奇的克隆》PPT课件教学讲义PPT

我会认
sì
lǜ
yòu
饲率 诱
饲料
效率
诱导
读词语
例如 繁衍 濒临 毫毛
嫁接 繁殖 厄运 培植
雌性 饲养 诱人 配件
马铃薯 克隆羊
卓有成效 生态平衡
细菌 效率 畜生 挽救
一模一样 濒危物种
读课文思考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想想课文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 序介绍克隆的。
三、合伙企业的设立
1.设立条件 (1)合伙人 (2)书面合伙协议 (3)认缴或实缴的出资 (4)名称和生产经营条件 (5)其他条件 注:合伙协议未约定或约定不明事项的处
理-协商-依法律法规
2.设立登记
(1)提交申请 (2)登记注册
四、合伙企业的财产
1.共同共有-一般不得请求分割 2.财产份额的转让 (1)内部-通知 (2)外部 普通合伙人-同意,协议可作另外的约定 有限合伙人-按协议转让,提前30日通知 (3)法院强制执行
3、那么,高等动物可不 可以克隆呢?
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 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 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 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 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 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 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二、克隆的范围
1、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也就是低等生 物)也能克隆。
段落 总分总结构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 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 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 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 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 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 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 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 隆。
8神奇的克隆 教学反思二

8《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神奇的克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技之光”中的第三篇课文。
这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课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研究成果及其重大意义。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
如什么叫无性繁殖?能不能克隆人?克隆人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克隆技术有没有坏处?……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
结果学生们读出了克隆的含义,读出了无性繁殖的定义,也找到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四方面表现。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激发思维,大胆想象。
在认识到克隆是把“双刃剑”后,让学生天马行空想像,“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要求学生做到想法必须对人类有益。
此处的设计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可以畅谈自己的想像,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
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合作的精神。
3、用好资料,活学活用。
如克隆羊的诞生过程中,我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介绍中,及时加上图片展示,学生边听边看图片,其乐无穷。
其后我让学生再分类展示,克隆技术下诞生的其它动物品种,激发起学生极大的热情。
二、成功之处教学本文,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授课中我采用让学生读说写练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阅读

《神奇的克隆》课文原文阅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8 神奇的克隆《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
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
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课文8《神奇的克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克隆技术及相关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神奇的克隆》时,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克隆动物的真实图片,如克隆羊多莉、克隆猴等,引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惊奇和好奇。接着,我会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它是什么?有什么神奇之处?”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但针对本文涉及的生物科学知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6.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克隆技术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克隆人》、《生物技术的未来》等,拓宽知识视野。
1.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适时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克隆技术的理解。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ຫໍສະໝຸດ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克隆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2.克隆技术有哪些应用领域?
4.部分学生对科技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不足,教师可通过设置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克隆技术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科技进步和生物伦理问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8课 神奇的克隆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 这是第三部分(第6-8 自然段)的中心句,这部分 内容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叙述的。
阅读方法解密:概括段意——摘取语句法
概念:一个自然段(或意义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它的 段意。段意一般用一两句简练的陈述句进行概括。它 要指明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或是
1.学习目标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11.当堂检测
2.相关资料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12.课后作业布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压条 又称压枝,是把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 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压条是对
植物进行人工无性繁殖(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与嫁
接不同, 枝条保持原样,即不脱离母株,将其一部分埋 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株断开。对桑、葡萄等已实 际应用,木瓜等的压条也比较容易。
嫁接 园艺中所使用的一种繁殖植物的方法,即将植物体 的一部分固定在另外一个植物体上,使其组织相互愈合,
方法:摘取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或过渡句。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3 题。
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 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 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
“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
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制造”指克隆,“配件”指器官,“装配”指器 官移植。这样写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使读者容 易理解。
模
mó(模型 m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