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__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MATLAB仿真与应用通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1.实习目的 (3)2.实习任务 (4)3.实习要求 (4)4.实习过程 (6)5.实习体会 (10)6.参考文献 (10)MATLAB及Simulink建模环境简介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仿真用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与传统的仿真软真包括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相比,具有更直观、方便、灵活的优点。
特别是用Simulink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层次结构,即允许用户建立自己的子系统。
Simulink 面向不同应用领域提供了不同的模块库,本文主要采用Simulink的输入源、接收源和数学运算等基本模块库来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
一、实习目的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现代理工科各专业进行科学探索、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仿真技术基于C语言等计算机专业编程工具,编程的工作量极大,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可靠性都很难适应大型复杂通信系统仿真的需要。
通信与电子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仿真工具,以摆脱繁杂的编程工作,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到解决科学问题、提出和验证创新思想和算法。
通过实习掌握一些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基本应用.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实现变成。
掌握MATLAB界面的各主要窗口、主菜单和控制按钮的用处,并能熟练操作。
熟悉SIMULINK仿真集成环境,学会模块的参数设置、建立模型并仿真。
二、实习任务任务一:调幅广播系统的仿真采用接收滤波器Analog Filter Design模块,在同一示波器上观察调幅信号在未加入噪声和加入噪声后经过滤波器后的波形。
采用另外两个相同的接收滤波器模块,分别对纯信号和纯噪声滤波,利用统计模块计算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继而计算输出信噪比,用Disply显示结果。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Matlab与通信仿真课程设计报告班级:12通信(1)班姓名:诸葛媛学号:Xb12680129实验一S-函数&锁相环建模仿真一、实验目的1.了解S函数和锁相环的工作原理2.掌握用S函数建模过程,锁相环载波提取仿真二、实验内容1、用S函数编写Similink基本模块(1)信源模块实现一个正弦波信号源,要求其幅度、频率和初始相位参数可以由外部设置,并将这个信号源进行封装。
(2)信宿和信号显示模块实现一个示波器木块,要求能够设定示波器显示的扫描周期,并用这个示波器观察(1)的信源模块(3)信号传输模块实现调幅功能,输入用(1)信源模块,输出用(2)信宿模块;基带信号频率1KHz,幅度1V;载波频率10KHz,幅度5V实现一个压控正弦振荡器,输入电压u(t)的范围为[v1,v2]V,输出正弦波的中心频率为f0Hz,正弦波的瞬时频率f随控制电压线性变化,控制灵敏度为kHz/V。
输入用(1)信源模块,输出用(2)信宿模块2、锁相环载波提取的仿真(1)利用压控振荡器模块产生一个受10Hz正弦波控制的,中心频率为100Hz,频偏范围为50Hz到150Hz的振荡信号,并用示波器模块和频谱仪模块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2)构建一个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解调系统。
载波频率为10KHz,被调信号为1KHz正弦波,试用平方环恢复载波并进行解调。
(3)构建一个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解调系统。
载波频率为10KHz,被调信号为1KHz正弦波,试用科斯塔斯环恢复载波并进行解调。
(4)设参考频率源的频率为100Hz,要求设计并仿真一个频率合成器,其输出频率为300Hz。
并说明模型设计上与实例3.26的主要区别三、实验结果分析1、用S函数编写Similink基本模块(3)为了使S函数中输入信号包含多个,需要将其输入变量u初始为制定维数或自适应维数,而在S函数模块外部采用Simulink基本库中的复用器(Mux)将3个信号复用在一根信号线上。
(完整版)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论文

(完整版)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论文创新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学院名称:姓名:基于 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信息工程学院余盛泽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温靖二 O 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目录一、引言 (3)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4)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 4 2.2 信道编译码........................................................................................................................4 2.2.1 卷积码的原理 ........................................................................................................ 4 2.2.2 译码原理 ................................................................................................................5 2.3 调制与解调 (5)2.3.1 BPSK 的调制原理 .................................................................................................. 5 2.3.2 BPSK 解调原理 (6)2.3.3 QPSK 调制与解调................................................................................................. 7 2.4 信道 .......................................................................................................................... . (8)2.4.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 8 2.4.2 瑞利信道 ................................................................................................................ 8 2.5 多径合并 .......................................................................................................................... .. 8 2.5.1 MRC 方式 (8)2.5.2 EGC 方式................................................................................................................ 9 2.6 采样判决 .......................................................................................................................... .. 9 2.7 理论值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9)三、系统仿真分析 (11)3.1 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的性能比较...................................................................... 11 3.1.1 信道编码的仿真 ................................................................................................... 11 3.1.2 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比较 .......................................................................12 3.2 BPSK 与QPSK 调制方式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比较...................................................... 13 3.2.1 调制过程的仿真 ................................................................................................... 13 3.2.2 不同调制方式的误码率分析 ...............................................................................14 3.3 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比较 .............................................................................. 15 3.3.1 信道加噪仿真 ....................................................................................................... 15 3.3.2 不同信道下的误码分析 ....................................................................................... 15 3.4 不同合并方式下的对比 .. (16)3.4.1 MRC 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 16 3.4.2 EGC 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 16 3.4.3 MRC、EGC 分别在2 根、4 根天线下的对比 . (17)3.5 理论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区别 (17)四、设计小结.............................................................................................................. 19 参考文献......................................................................................................................20一、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学号:2142402:圣斌实验一 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一、 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 的基本绘图方法;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 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1、实验设备:计算机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三、 实验容:1、MATLAB 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 程序如下:x = -pi:0.1: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 ,y1绘图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 ,y2绘图xlabel('time'),ylabel('y')%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 ’,纵坐标为’y ’运行结果如下图:-1-0.500.51plot(x,y1)-1-0.500.51timey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MATLAB程序如下:x=-pi:.1:pi;y1=sin (x);y2=cos (x);figure (1);%subplot (2,1,1);plot (x,y1);title ('plot (x,y1)');grid on%subplot (2,1,2);plot (x,y2);xlabel ('time');ylabel ('y')subplot(1,2,1),stem(x,y1,'r') %绘制红色的脉冲图subplot(1,2,2),stem(x,y1,'g') %绘制绿色的误差条形图运行结果如下图:3、一个复指数信号可以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两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仿真1.课程设计的目的(1)增加对仿真软件的认识,学会对各种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2)加深理解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概念(3)初步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2.设计方案论证2.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其传输的对象通常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它可能是来自计算机、电传打字机或其它数字设备的各种数字脉冲,也可能是来自数字终端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
这些二进制数字信号的频带范围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直到某一频率m f ,我们称这种信号为数字基带信号。
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在信道中直接传送,这种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设备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通信系统,我们称它为基带传输系统。
而在另外一些信道,特别是无线信道和光信道中,数字基带信号则必须经过调制过程,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相应地,在接收端必须经过解调过程,才能恢复数字基带信号。
我们把这种包括了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载波传输系统。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如图 1所示,它主要包括码型变换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均衡器和取样判决器等部分。
图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1.2 数字基带信号1.2.1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对不同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应根据不同的信道特性及系统指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数字脉冲波形。
原则上可选择任意形状的脉冲作为基带信号波形,如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及升余弦脉冲等。
但实际系统常用的数字波形是矩形脉冲,这是由于矩形脉冲纤数字传输系统中的线路传输码型。
此外,CMI 码和曼彻斯特码一样都是将一位二进制码用一组两位二进制码表示,因此称其为1B2B 码。
(5)4B/3T 码4B/3T 码是1B/1T 码的改进型它把4 个二进制码元变换为3个三进制码元。
显然,在相同信息速率的条件下,4B/3T 码的码元传输速率要比1B/1T 码的低,因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基于matlab的FM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课程设计报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matlab 地FM 题 目: 基于学生姓名: 杨丽君 1008030317学生学号: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系 别:电子信息工程专 业: 届 别: 14届马立宪指导教师: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制 月52013年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FM 基于matlab 地 学生:杨丽君 指导教师:马立宪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设计地任务与要求1 课程设计地任务1.1.MATLAB 文件中M 文件地使用方法,包括函数、原理和方法地应用(1)熟悉 .FM 信号调制原理地理解(2)加深对 .MATLAB 画出基于地FM 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设计地原理图(3) 课程设计地要求1.2.软件地安装MATLAB 学会(1)(2)在做完FM 调制仿真之后,在今后遇到类似地问题,学会对所面对地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并能从多个层面进行比较..TLAB 软件地使用,学会输入程序并且加以运行(3) 熟练并且掌握对MA 课程设计地研究基础1.3通信地目地是传输信号.通信系统地作用是将信息从信息源发送到一个或者多个目地地.模拟信号是时间和幅值上都连续地信号.调制是用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地某一参数,是指随着原始信号幅度地变化而变化.而FM频率调制是高频载波信号地频率随着原始信号幅度变化而变化.解调是将已调制地信号恢复成原始信号即基带调制信号.以下是通信系统地一般模型:1通信系统地一般模型图信息源1)(根据消息地种类不同,信息源可以分信息源(简称信源)地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电信号.为模拟信号源和数字信号源,模拟信号源输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源输出数字信号(本次课程设计.是模拟信号源))发送设备(2发送设备地作用是产生适合在信道中传输地信号即使发送信号地特性与信道特性相匹配,具因此,发送设备涵盖地内容很.有抗信道干扰能力,并且具有足够地功率以满足远距离传输地需要.多,包含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地过程)信道(3信道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信道是一种物理媒介,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地信号发送到接收端.信道地固有特性及...在有线信道中可以是明线、电缆、光纤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自由空间道.引入地干扰与噪声直接关系到通信地质量噪声源4()噪声源是信道中及分布在系统中地其他各处噪声集中表示,噪声是随机地、形式是多样地,.它地出现直接干扰信号地传输)接收设备5(目地是从受到减损地信号中正确.接收设备地功能是将信号放大及反变换(如译码、解调等).恢复出原始信号,减少在传输过程中噪声与干扰所带来地影响.通信系统方案制定2 FM方案提出2.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图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中对于调制信号通过调制器产生地调频波有两种方法其一本次课程设计FM解调器对应地解调方法也有两种其一为相干.为直接调制即宽带调制,其二为间接调制及窄带调制所以据此我提出了四种方案:.解调另外一种为非相干解调方案一:模型中调制器中地调制方法为直接调制即宽带调制,解调器对应地解调方法为相干解.调方案二:模型中调制器中地调制方法为直接调制即宽带调制,解调器对应地解调方法为非相干.解调方案三:模型中调制器中地调制方法为间接调制即窄带调制,解调器对应地解调方法为非相干解调方案四:模型中调制器中地调制方法为间接调制即宽带调制,解调器对应地解调方法为相干解.调方案论证2.2此外,它地最大频率. 窄带调频地应用更广泛与宽带调频,我们对此也更为熟悉,技术也更为成熟.所以本次课程设计选择窄带调频偏移较小,占据带宽较窄、抗干扰性能更好等.所以在以上选择地前提下,本次课程设计地解调方一般情况下,相干解调法较适用于窄带调频.法选择相干解调.针对以上地分析选择地最佳方案为方案四通信系统方案设计3 FM通信系统模型设计3.1 FM.)n(t)s/n(oo)n(t噪声解调器信宿)n(t o)s/n(i模拟通信系统模型设计图3通信系统各部分地功能3.2 FM.滤除调制器输出地无用信号使信号与信道相匹配, 有利于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发滤波器: 调制器:.为窄带白噪声N(t)为高斯白噪声,则Ni(t)收滤波器: 滤除信号频带以外地噪声.一般设以利于信号在信道上地传输,调制是将用原始信在通信系统中一般需要将信号进行相应调制,调制可分为线性调制和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地某一参数,使之随原始信号地变化而成规律变化.调制通信系FM、PM等,这里主要讨论FM非线性调制.线性调制有AM、DSB等,非线性调制有统通信系统参数地计算及原理3.3 FM调制原理FM1)(角调制不是线性调制,角调制中已调信号和调制信号频谱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产生出新地与调制中瞬时角频率是关.FM频谱搬移不同地新地频率分量,呈现非线性特性,故又成为非线性调制于调制信号地线性函数,)(tw?w?KFMf KFM)tw??KFMf(, 瞬时角频率偏移量则,瞬时角频率为:为频偏指数。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学号:*******姓名:圣斌实验一 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一、 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 的基本绘图方法;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 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1、实验设备:计算机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三、 实验内容:1、MATLAB 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 程序如下:x = -pi:0.1: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 ,y1绘图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 ,y2绘图xlabel('time'),ylabel('y')%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 ’,纵坐标为’y ’运行结果如下图:-1-0.500.51plot(x,y1)-1-0.500.51timey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MATLAB程序如下:x=-pi:.1:pi;y1=sin (x);y2=cos (x);figure (1);%subplot (2,1,1);plot (x,y1);title ('plot (x,y1)');grid on%subplot (2,1,2);plot (x,y2);xlabel ('time');ylabel ('y')subplot(1,2,1),stem(x,y1,'r') %绘制红色的脉冲图subplot(1,2,2),stem(x,y1,'g') %绘制绿色的误差条形图运行结果如下图:3、一个复指数信号可以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两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的仿真与实现[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0b3545cdd3383c4ba4cd2c1.png)
摘要数字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数字调制技术的改进也是通信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对simulink的简单介绍和通信技术的目前发展和未来展望,重点分析了数字调制的几种基本调制方式,然后运用MATLAB 及附带的图形仿真工具——Simulink设计了2ASK和2PSK调制解调的仿真模型。
通过仿真,观察了解调制解调过程中个环节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并结合这两种调制方法的调制原理,跟踪分析了各个环节对调制性能的影响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
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2ASK和2FSK的误码率,综合衡量各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及理论计算,证明FSK系统的误码率小于ASK 系统。
关键词:数字调制;仿真;调制解调;MATLAB/Simulink;2ASK;2FSKABSTRACTDigital modu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improvement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depends on progress of the digital modulation techniques. In this paper, several methods of digital modulations are introduced firstly. Then their simulation models are built by using MATLAB’s simulation tool, SIMULINK. Through observ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pability of the digital modulation syste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s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capability of two digital modulation simulation models, 2ASK, 2FSK, have been compared, as well as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theory. At last, the conclusion is gotten: the simulation models are reasonable.Keywords: Digital modulation; Simulation; Modem;MATLAB/Simulink; 2ASK; 2FSK;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4) (4)数字调制及其意义 (6)MATLAB/Simulink的简介 (7)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8)第二章数字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9)2ASK的基本原理及其调制解调 (10)2FSK的基本原理及其调制解调 (11)2ASK、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13)2A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3)2F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14)2PSK的基本原理及其调制解调 (15)2DPSK的基本原理 (16)多进制数字调制简介 (17)第三章数字调制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18)2A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19)2ASK的调制仿真 (19)2ASK的解调仿真 (22)2F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24)2FSK的调制仿真 (24)2FSK的解调仿真 (28)2ASK、2FSK性能分析 (32)总结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A 外文原文 (34)附录B 外文译文 (37)致谢 (39)第一章绪论通信就是克服距离上的障碍,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姓名:余盛泽班级学号:11042232指导老师:温靖二O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目录一、引言 (3)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4)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4)2.2信道编译码 (4)2.2.1 卷积码的原理 (4)2.2.2 译码原理 (5)2.3 调制与解调 (5)2.3.1 BPSK的调制原理 (5)2.3.2 BPSK解调原理 (6)2.3.3 QPSK调制与解调 (7)2.4信道 (8)2.4.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8)2.4.2 瑞利信道 (8)2.5多径合并 (8)2.5.1 MRC方式 (8)2.5.2 EGC方式 (9)2.6采样判决 (9)2.7理论值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9)三、系统仿真分析 (11)3.1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的性能比较 (11)3.1.1信道编码的仿真 (11)3.1.2有信道编码和无信道编码的比较 (12)3.2 BPSK与QPSK调制方式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比较 (13)3.2.1调制过程的仿真 (13)3.2.2不同调制方式的误码率分析 (14)3.3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比较 (15)3.3.1信道加噪仿真 (15)3.3.2不同信道下的误码分析 (15)3.4不同合并方式下的对比 (16)3.4.1 MRC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16)3.4.2 EGC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分析 (16)3.4.3 MRC、EGC分别在2根、4根天线下的对比 (17)3.5理论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区别 (17)四、设计小结 (19)参考文献 (20)一、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
这样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
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MATLAB应运而生。
它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由此也使得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通信系统仿真贯穿着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信系统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
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二、仿真分析与测试2.1 随机信号的生成利用Matlab 中自带的函数randsrc 来产生0、1等概分布的随机信号。
源代码如下所示:global NN=300;global pp=0.5;source=randsrc(1,N,[1,0;p,1-p]);2.2信道编译码2.2.1 卷积码的原理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是由伊利亚斯(p.Elias)发明的一种非分组码。
在前向纠错系统中,卷积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于分组码,并且运算较简单。
卷积码在编码时将k 比特的信息段编成n 个比特的码组,监督码元不仅和当前的k 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N-1)个信息段有关。
通常将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将nN 称为编码约束长度。
一般来说,卷积码中k 和n 的值是比较小的整数。
将卷积码记作(n,k,N)。
卷积码的编码流程如下所示。
D0D2D1D3++M V1V2OUT可以看出:输出的数据位V1,V2和寄存器D0,D1,D2,D3之间的关系。
根据模2加运算特点可以得知奇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仍是1,偶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是0。
021V D D =⊕01232V D D D D =⊕⊕⊕2.2.2 译码原理卷积码译码方法主要有两类:代数译码和概率译码。
代数译码主要根据码本身的代数特性进行译码,而信道的统计特性并没有考虑在内。
目前,代数译码的主要代表是大数逻辑解码。
该译码方法对于约束长度较短的卷积码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设备较简单。
概率译码,又称最大似然译码,是基于信道的统计特性和卷积码的特点进行计算。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维特比译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概率译码方法。
维特比译码算法基本原理是:将接收到的信号序列和所有可能的发送信号序列比较,选择其中汉明距离最小的序列认为是当前发送序列。
维特比译码的前提是建立合适的网格图,以便寻找最优路径。
或者可以认为,维特比译码的关键是寻找最优路径。
在实际的译码操作过程中,怎样建立网格以及建立网格后的路径的选择是译码的关键问题。
2.3 调制与解调2.3.1 BPSK 的调制原理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 信号。
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0度和180度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1和0。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其中,n a 与2ASK 和2FSK 时的不同,在2PSK 调制中,n a 应选择双极性,即当发送概率为P ,1a =n ,当发送概率为1-P, 1-=n a 。
若g(t)是脉宽为S T 、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则有当发送概率为P 时,)cos()(2t w t e c PSK = (式2—2) 发送概率为1-P 时,)cos(2t w e c PSK -= (式2—3) 由(式2—2)和(式2—3)可以看出,当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已调信号)(e 2t PSK 取0度相位,当发送二进制符号为0时,)(e 2t P S K 取180度相位,则有)cos(2n c PSK t w e ϕ+=,其中发送符号1,00=n ϕ,发送符号0,0180=n ϕ。
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移向方式。
下面为2PSK 信号调制原理框图2.1所示:图2.1:2PSK 信号的调制原理图(模拟调制方法)2.3.2 BPSK 解调原理2P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都采用相干解调,解调器原理如图2.3所示,在相干解调过程中需要用到和接收的2PSK 信号同频同相的想干载波。
图2.3:BPSK 相干解调图2.4 BPSK 解调各点时间波形T1 0 1 0 b 1\ t tt1 1 1 0 0 ad e c S(t) 码型变换乘法器)(cos t w c )(e 2t PSK )(e 2t PSK 带通滤波器 相乘器 )(cos t w c低通滤波器 抽样 判决器 定时脉 冲 输出 a b c d e2.3.3 QPSK调制与解调(1)QPSK的调制原理:四相相移键控是MPSK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利用载波的4个不同相位来描述数字信息的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QPSK的表达式可以写为:其中,是角频率,是第K个码元的载波相位取值,T S是一个发送码元的持续时间,它将取可能的四种相位之一,g(t)是发送的波形函数。
将上式展开可以得到:从式中可以看出,四相调制的波形,可以看成是对两个正交载波进行二进制幅度调制信号之和。
从X N和Y N的取值,容易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的适量约束关系。
保证两者合成的矢量点落在同一圆周上。
这个关系意味着,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对QPSK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小。
(2)QPSK的解调原理:正交电路和同相电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经过电平判决和串并转换即可恢复原始信号。
2.4信道2.4.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从统计上而言是随机无线噪声,其特点是其通信信道上的信号分布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
加性高斯白噪声在通信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各频谱分量服从均匀分布(即白噪声),且幅度服从高斯分布的噪声信号。
因其可加性、幅度服从高斯分布且为白噪声的一种而得名。
该噪声信号为一种便于分析的理想噪声信号,实际的噪声信号往往只在某一频段内可以用高斯白噪声的特性来进行近似处理。
由于AWGN 信号易于分析、近似,因此在信号处理领域,对信号处理系统(如滤波器、低噪音高频放大器、无线信号传输等)的噪声性能的简单分析(如:信噪比分析)中,一般可假设系统所产生的噪音或受到的噪音信号干扰在某频段或限制条件之下是高斯白噪声。
这种噪声假设为在整个信道带宽下功率谱密度(PDF)为常数,并且振幅符合高斯概率分布。
2.4.2 瑞利信道在无线通信信道中,由于信号进行多径传播达到接收点处的场强来自不同传播的路径,各条路径延时时间是不同的,而各个方向分量波的叠加,又产生了驻波场强,从而形成信号快衰落称为瑞利衰落。
瑞利衰落信道(Rayleigh fading channel)是一种无线电信号传播环境的“统计模型(statistical model)”。
这种模型假设信号通过无线信道之后,其信号幅度(amplitude)是随机的,即“衰落(fading)”,并且其包络(envelope)服从瑞利分布(Rayleigh distribution)。
这一信道模型能够描述由电离层和对流层反射的短波信道,以及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环境。
[1][2]瑞利衰落只适用于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不存在直射信号(LoS,Line of Sight)的情况,否则应使用莱斯衰落信道(Ricean fading channel)作为信道模型。
2.5多径合并2.5.1 MRC方式最大比合并是对等增益合并的改进,即各个支路加权系数与该支路信噪比成正比,各支路信噪比越大,其相应的加权系数越大,该支路对合并信噪比的贡献也越大。
假定每个支路的平均噪声功率相等,可以证明当各个支路加权系数为Gi=Ai/σ2时,分集合并后的平均输出信噪比最大。
其中,Ai 为第i 条支路信号幅度;σ2为每条支路噪声平均功率。
合并后的输出信号幅度为,1122121∑∑∑====⨯==N i i N i i i N i i i A A A A G A σσ2.5.2 EGC 方式当支路加权系数设定为G 1=G 2=…=G N 时,称为等增益合并,但需要对每个支路的信号进行同相化处理。
2.6采样判决由于从匹配滤波器出来的信号的点数8倍于原来信息的点数,为了恢复出原信号,所以需要对该信号进行采样。
从匹配滤波器出来时,首先要剔除卷积过程中冗余的点,接着抽取现在信号中的第1个,第9个,……,第8×k +1个点,源代码如下:function [y1,y2]=pick_sig(x1,x2,ratio)y1=x1(ratio*3*2+1:ratio:length(x1));y2=x2(ratio*3*2+1:ratio:length(x1));经过前边的匹配滤波器解调或者称为相关解调产生了一组向量,在这里就是一个一维的向量,根据最大后验概率(MAP )准则(由于各个信号的先验概率相等,所以页可以认为是最大似然准则),得到了最小距离检测。
具体在本仿真系统中,判断为各个信号的门限如表2所示。
判决后得到的数据再按照格雷码的规则还原成0、1信号,最终将两路0、1信号合成一路0、1信号,用来同最初的信号一起决定误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