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册
计算机组成原理20套原题及答案

本科生期末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
A RAM存贮器B ROM存贮器C 主存贮器D 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2.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______。
A +(1 – 2-32)B +(1 – 2-31)C 2-32D 2-313.算术/ 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_____。
A 16种算术运算功能B 16种逻辑运算功能C 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D 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4.存储单元是指______。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B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D 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5.相联存贮器是按______进行寻址的存贮器。
A 地址方式B 堆栈方式C 内容指定方式D 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6.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
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D 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7.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___。
A 减少了信息传输量B 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 加重了CPU的工作量9.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______设备。
A 智能化B 交互式C 远程通信D 过程控制10.某中断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取样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到主存缓冲区内。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存储器)

引言
• 教学实验系统简介: 本教学实验系统采用部件单元式结构,主要部件单元 见实验箱。 • 教学实验系统特性: 1.若控制信号的跳线器跳左边,表示手动给信号,跳右边 表示控制信号自动产生。 2.实验箱正逻辑设计,指示灯亮表示1,指示灯灭表示0。 3.总清可清地址,需拨0—1—0。 4.做所有实验,总清不能拨在0位置,否则地址总线总为 0000000出厂默认跳线: J1~J12 跳左边 J13~J16 跳右边 J17 、J28空 J18 、J19、J23、J24、J25 跳左边 J20、J21、J22、J26、J27接上跳线 编程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 运行程序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运行方式开关,拔在“单步”状态; SWC,SWA,总清,拔在上面。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本次实验所需用线 两根8芯接线,无需动跳线器。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教学实验系统出厂默认跳线: • J1~J12 跳左边 • J13~J16 跳右边 • J17 、J28空 • J18 、J19、J23、J24、J25 跳左边 • J20、J21、J22、J26、J27接上跳线 • 编程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 • 运行程序开关,拔在“运行”状态; • 运行方式开关,拔在“单步”状态; • SWC,SWA 总清,拔在上面。
实验一 存储器实验
• 实验要求 1.往存储器的任意两个存储单元(你可自由设定, 应为16进制数)中写入相应的数据(你也可自由设 定,应为16进制数) 。 2.读出你刚才设定的那两个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检验是否是你在实验1中所写入的数据。 • 实验拓展内容 试着将乘法口诀表中的3*1=3、3*2=6、3*3=9、 3*4=12、3*5=15、3*6=18、3*7=21、3*8=24 、 3*9=27写入到存储器中,然后检验之。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1.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B、变址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2.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C )。
A.64K B.32KB C.32K D.16KB3.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C )。
A. 21B. 17C. 19D.204.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C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5.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B )。
A.通用寄存器B.贮存单元C.程序计数器D.堆栈6.RISC是( A )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B.大规模集成电路C.复杂指令计算机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_ C _____。
A.中断源提出请求;B.取指周期结束;C.执行周期结束;D.间址周期结束。
8.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____A_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Cache-主存;C.Cache-辅存;D.主存—硬盘。
9.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A_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
10.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C____ 。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B.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位数;C.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D.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
11.中断向量可提供___C___。
A.被选中设备的地址; B.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主程序的断点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测试试题库和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测试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2、软件3、 [X]补= 1.0011 。
4、__00.0**___或__11.1**___5、__字节__。
6、_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7、__二___8、__指令的操作码__9、___状态___和__控制信息___10、__相容__11、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2、__中断处理优先级__13、___调用___14、 [X]原=_1.001101__,[X]补=_1.110011_。
15、___加法器__16、__地址__和___控制__17、_01.***__或_10.***_18、_操作码___和__地址码__19、___同步___和__异步___20、__并行___接口和 __串行___ 接口两大类。
21、___FIFO___和___LRU__22、 16 , 16i23、1010124、 [X]补= 11110101 。
25、动态RAM26、主存读/写周期27、局部性原理28、 25629、系统30、溢出标志位(V)31、控制存储器、微指令寄存器和地址转移逻辑32、微指令33、系统内部各大部件34、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35、光盘存储器36、中断允许、中断屏蔽37、快速性、准确性、通用性、和逻辑性38、数据和程序39、__1946 _40、网络化计算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等方向发展__。
41、_自动化程度_42、_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__43、_运算器和控制器_44、_机器数的二进制位数__。
45、_运算器和控制器_46、__指挥、协调机器个部分工作47、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48、_指一台计算机上的程序不加任何修改可在另一台计算机上正确运行的特性__49、__字长、主频、存储容量、兼容性、数据传送速率__50、__机器语言_51、__汇编语言__52、__一种符号语言_53、__变程容易、修改调试方便_54、__能直接被机器识别_55、_速度快、价格高__56、__灵活性好、但速度较慢_57、__指令系统___58、__计算机系统的某功能可以由硬件也可以由软件实现,在逻辑功能上是等价的59、860、可显示字符和控制字符二、单项选择题1—5BDBAC 6—10 BADAB 11—15 ADCBB 16—20 CBADC21—25 DCDCC 26—30 ACCBA 31—35 BDACD 36—40 DCACA41—45 CCCCA 46—50 CBCBD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四、名词解释1、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答:将计算机需进行的工作事先编写成程序,存入计算机中,运行程序时计算机自动进行工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考试资料)

组成1一、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若十进制数为37.25,则相应的二进制数是()。
(A)100110.01 (B)110101.01 (C)100101.1 (D)100101.012、若[x]反=1.1011,则x=(A)-0.0101 (B)-0.0100 (C)0.1011 (D)-0.10113、某机器字长16位,含一位数符,用补码表示,则定点小数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是()。
(A)2-15 (B)216 (C)2-1 (D)1-2-154、若采用双符号位补码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位为10,则()。
(A)产生了负溢出(下溢)(B)产生了正溢出(上溢)(C)运算结果正确,为负数(D)运算结果正确,为正数5、在用比较法进行补码一位乘法时,若相邻两位乘数yiyi+1为01时,完成的操作是()。
(A)无(B)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C)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D)原部分积+[Y]补,右移一位6、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栈顶地址(B)栈底地址(C)栈顶内容(D)栈底内容7、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是从()。
(A)主存储器中读出(B)寄存器中读出(C)磁盘中读出(D)CPU中读出8、在微程序控制器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通常由()。
(A)一条微指令实现(B)一段微程序实现(C)一个指令码实现(D)一个条件码实现9、在串行传输时,被传输的数据()(A)在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中都是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B)在发送设备和接受设备中都是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C)发送设备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在接受设备中都是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D)发送设备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在接受设备中都是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10、系统总线是指()。
(A)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之间的信息传送线(B)运算器、寄存器和主存之间的信息传送线(C)运算器、寄存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线(D)CPU、主存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线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全相联映像2.指令系统3.指令周期、CPU周期4.向量中断5.微指令三、改错题(在下列各小题的表述中均有错误,请改正。
计算机组成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计算机组成原理A形考作业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 B .补码 C .移码 D .反码答案:B2.某计算机字长1615位,则位,采用补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_____,最小负小数为。
A. B.C. D.答案: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器采用并行进位的目的是。
A.提高加法器的速度B.快速传递进位信号C.优化加法器结构 D .增强加法器功能答案:B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A.状态寄存器 B .数据总线C. ALUD.地址寄存器答案: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 ASCII编码是一种汉字字符编码;X2.—般采用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来实现定点二进制数加减法的运算;3.在浮点数表示法中,阶码的位数越多,能表达的数值精度越高;X4.只有定点数运算才可能溢出,浮点数运算不会产生溢出。
X三、简答题:1.简述奇偶校验码和海明校验码的实现原理。
答:奇偶校验码原理:通常是为一个字节补充一个二进制位,称为校验位,通过设置校验位的值为0或1的方式,使字节自身的8位和该校验位含有1 值的位数一定为奇数或偶数。
在接收方,检查接收到的码字是否还满足取值为1的总的位数的奇偶关系,来决定数据是否出错。
海明校验码原理:是在k 个数据位之外加上r 个校验位,从而形成一个k+r 位的新的码字,使新的码字的码距比较均匀地拉大。
把数据的每一个二进制位分配在几个不同的偶校验位的组合中,当某一位出现错误,就会引起相关的几个校验位的值发生变化,这不但可以发现错误,还可以指出哪一位出错,为进一步纠错提供了依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含答案)

提示: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书写!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已知1MB 2. 下列3. A .4. A C .5. 在的。
A .6. 已知A.7. A .8. 在对A.19. A .B C 10. A.11. CPU A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B .外设提出中断C .取指周期结束12. 在总线的C.总(行列地=。
8K*4b,则校否则会引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分:3.5 试卷编号(G ) 课程编号:1311082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拟卷人(签字): 拟卷日期:2011-05-29 审核人(签字):3.4.5.期6.1.(1(2(313.A.C14.ABC15.ABC 16.A.址C 17.DMAA.线周期18.A到CPUB.响应。
C请求。
19.I/OA.工作B.工作C.工作20.A. 21.I/OA.访问。
B指令。
C访问。
22.DMA方式10位来传-128,16 D.(150)-27,,若机器B5HEDHB.阶,当C.隐含,在程在程序执,在程34.果A.SP,(Msp) 35.A.+D)36.ABC37.A.38.A.C.39.H40.41.码提供数42.___A.址寻址从主存是否进。
1,2,1级中4级中断2,1,3,.在每个期后是CPU访B.取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机 C.多字节指令可加快取指令的速度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 2.什么是总线判优?为什,,8根数2K ×8位;4位;8K4096~! C.编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分:3.5 试卷编号(B ) 课程编号:133102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拟卷人(签字): 拟卷日期:2006-12-5 审核人(签字):ABCD3.A.4.A.可变的B.C.变.5.ABC6.A.提供地址C.7.A. 8.A. 9.1MB10.11.AC12.A.C. 13.提供64提供16提供64两级C.Cache件中,C.存指C.一个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1.将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以取得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我们称其为_____。
A. 数值计算B. 辅助设计C. 数据处理D. 实时控制2.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3.根据国标规定,每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用______存储。
A.一个字节B.二个字节C.三个字节D.四个字节4.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______。
A.(101001)2B.(52)8C.(2B)16D.(44)105.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______。
A.存放程序B.存放软件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6.设X= —0.1011,则[X]补为______。
A.1.1011B.1.0100C.1.0101D.1.10017.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A.(10010101)2B.(227)8C.(96)16D.(143)108.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______。
A.巴贝奇B.冯. 诺依曼C.帕斯卡D.贝尔9.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指的寄存器是______。
A.指令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地址寄存器D.状态条件寄存器10. Pentium-3是一种__A____。
A.64位处理器B.16位处理器C.准16位处理器D.32位处理器11. 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_A_____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A.链式查询B.计数器定时查询C.独立请求12. 外存储器与内存储器相比,外存储器____B__。
A.速度快,容量大,成本高B.速度慢,容量大,成本低C.速度快,容量小,成本高D.速度慢,容量大,成本高13. 一个256KB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总和为__C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册————————————————————————————————作者:————————————————————————————————日期:2《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册习题一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前者能够直接对模拟量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主要由处理连续信号的模拟电路组成;后者能够直接对离散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主要由脉冲数字电路组成。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3、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管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和人工智能。
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传统上将运算器和控制器成为CPU,而将CPU和存储器成为主机。
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就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成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存储器中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34 成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则称为指令字。
6、CPU 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1) 指令寄存器(IR )(2) 程序计数器(PC )(3) 地址寄存器(AR )(4) 缓冲寄存器(DR )(5) 累加寄存器(AC )(6) 状态条件寄存器(PSW )7、说明软件发展的演变过程。
算法语言的变化: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的变化:从最初的单一操作系统到目前的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8、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可分为:微程序机器级,一般机器级(或称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5级 编译程序 4级 汇编程序 3级 操作程序 2级 微程序 1级 微程序直接由硬件执行 高级语言级汇编语言级操作系统级一般机器级微程序设计级9、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指令是机器所能领会的一组编排成特定格式的代码串,它要求机器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完成一组特定的操作。
程序是为特定问题求解而设计的指令序列10、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哪几类?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1)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联系程序等;(2)语言程序,如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等;(3)操作系统,如DOS、WINDOW9X/NT/XP等;(4)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MS等习题二1、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
其中MSB是最高位(又是符号位),LSB是最低位。
如果是小数,小数点在MSB之后;如果是整数,小数点在LSB之后。
(1)—35/64 (2)23/128 (3)—127 (4)用小数表示—1 (5)用整数表示—1(1)原码=11000110 反码=10111001 补码=10111010(2)原码=00010111 反码=00010111 补码=00010111(3)原码=11111111 反码=10000000 补码=10000001(4)没有原码和反码补码=10000000(5)原码=10000001 反码=11111110 补码=111111112、设[x]补=a0.a1a2…a6,其中a取0或1,若要x>—0.5,求a0,a1,a2,…,a6的取值。
解: [-0.5]补=1100000若x>-0.5a0=15a1=1a2 (6)13、正规化数与负有一个字长为32位的浮点数,阶码10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2位,用补码表示;基数为2。
请写出。
(1)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2)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1)1,111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0000,1111,1111,1111,1111,14、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浮点规格化数,阶码3位,用补码表示;尾数9位,用补码表示。
(1)27/64 (2)—27/64(1)101011011000 (2)10110010100065、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 0.11011 y= 0.00011[X]补=0.11011 [Y]补=0.00011[X]补00.11011+ [Y]补00.00011[X]补+ [Y]补00.11110 结果未溢出(2)x= 0.11011 y= —0.10101[x]补= 00.11011+ [y]补= 11.01011[x+y]补= 00.00110所以,x+y=0.00110(3)x= —0.10110 y= —0.00001[x]补= 11.01010+ [y]补= 11.11111[x+y]补= 11.01001所以,x+y= -0.101116、求十进制数-113的原码表示,反码表示,补码表示和移码表示(用八位二进制表示,并设最高位为符号位,真值为7位)。
原码 11110001反码 10001110补码 10001111移码 0000111177、已知:X=0.1011,Y=-0.0101,求[X/2]补,[X/4]补[-X]补及[Y/2]补,[Y/4]补[-Y]补解:[X]补= 0.1011 [X/2]补 = 0.01011[X/4]补 = 0.001011 [-X]补 = 1.0101[Y]补 = 1.1011 [Y/2]补 = 1.11011[Y/4]补 = 1.111011 [-Y]补 = 0.01018、数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若机器数为81(十六进制),当它分别表示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时,等价的十进制数分别是多少?原码: -1,补码: -127,反码:-126,移码:+1。
9、已知[N1]补=(011011)2, [N2]补= (101101)2,求[N1]补,[N2]补具有的十进制数值。
解:[N1]补=(011011)2利用补码与真值换算公式,得N1 = 0×25+1×24+1×23+0×22+1×21+1×20 = 27[N2]补=(101101)2所以 N2 = 1×25+0×24+1×23+1×22+0×21+1×20 = -1910、若浮点数X的二进制存储格式为(41360000)16,求其32位浮点数的十进制值。
解:将16进制数展开后,可得二进制格式为0 1000 0010 0110 1100 0000 0000 0000 000↑S 阶码8位尾数23位指数e = 阶码-127 = 10000010-01111111 = 00000011 = (3)10包括隐藏位1的尾数1.M = 1.0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 = 1.011011于是有 X =(-1)S×1.M×2e = +(1.011011)×23 = +1011.011 = (11.375)10习题三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8(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512K×8位S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需要多少位地址做芯片选择?解:(1)存储单元数:220=1024*1024=1M1B=8bit 32/8=4(B)1M*4B=4MB该存储器能存储4MB的信息(2)(1024*1024*32)/(512*1024*8)=8如果存储器由512K×8位SRAM芯片组成,需要8片。
(3)因为219= 512K,即芯片片内地址线19位,存储器容量为1M,地址线为20位,需1位地址线作芯片片选选择(CS),用A19选第1个模块,用A19选第2个模块。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256K×16位的DRAM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模块板结构形式,问:(1)若每个模块板为1024K×64位,共需要几个模板块?(2)每个模板块内共有多少DRAM芯片?(3)主存共需多少DRAM芯片?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板?解:(1)(226*64)/(1024K*64)=64答:若每个模块板为1024K×64位,共需要64个模板块(2)(1024K*64)/(256K*16)=16答:每个模板块内共有16个DRAM芯片(3)(226*64)/(256K*16)=1024答:主存共需1024个DRAM芯片?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板3、用16K×8位的DRAM芯片构成64K×32位的存储器,要求:(1)共需16K×8位的DRAM芯片。
解:根据题意存储器总容量为64K*32=256KB,故地址线共需18位。
现使用16K*8位的DRAM芯片,共需(64K*32)/(16K*8)=16(片)。
94、一个1024K×32位的存储器,由128K×8位的DRAM芯片构成。
问:(1)总共需要多少DRAM芯片?DRAM芯片容量为128K×8位 = 128KB存储器容量为1024K×32位 = 1024K×4B =4096KB所需芯片数 4096KB÷128KB = 32片(2)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如单元刷新间隔补超过8 ms,则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解:对于128K×8位的DRAM片子,选择一行地址进行刷新,取刷新地址A8—A0,则8ms内进行512个周期的刷新。
按此周期数,512×4096 = 128KB,对一行上的4096个存储元同时进行刷新。
采用异步刷新方式刷新信号的周期为 8ms÷512 = 15.6μs5、要求用256K×16位的SRAM芯片设计1024K×32位的存储器,SRAM芯片有两个控制器:当CS有效时,该片选中。
当W/R=1时执行读操作,当W/R=0时执行写操作。
总共需要多少SRAM芯片?解:(1024K*32)/(256K*16)=8(片)答:共需要8片SRAM芯片6、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应为32位字长为4B,220 = 1M = 1024K,存储器容量为220×4B = 4MB,可存储4M 字节的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512K×8位S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SRAM芯片容量为512K×8位 = 512KB = 0.5MB所需芯片数目为:4MB ÷ 0.5MB = 8片(3)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因为219 = 512K,即芯片片内地址线19位,存储器容量为1M,地址线为20位,故需1位地址线作芯片片选选择(CS),用A19选第1个模块,用A19选第2个模1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