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道工程结课作业—周浩
流体力学作业

某公路修建一圆形钢筋混凝土倒虹吸管,设计通过流量Q =2.83m 3/s ,管长l =50m ,进出口处水位差H =3.0m 。
沿程阻力系数03.0=λ,局部阻力系数:进口5.0=en ς,转弯65.0=b ς,出口0.1=ex ς。
试确定虹吸管的管径d 。
(15分)解:列倒虹吸管进、出口伯努利方程,0,021≈≈v vw h z z +++=++000021w h z z H =-=21 gv d l h H ex b en w 2)2(2ςςςλ+++== 其中阻力系数总和为:8.25.10.165.025.05003.02+=+⨯++⨯=+++dd d l ex b en ςςςλ 管中流速为:s m d d d Q v /605.314.383.244222=⨯⨯==π 又H =3m ,代入上式: 8.92)605.3()8.25.1(322⨯⨯+=d d 整理得: 09946.08566.135=--d d试算:d =0.98m ,代入上式 0102.09946.098.08566.198.035≠-=-⨯-⨯ --2分 d =0.99m ,代入上式 0020.09946.099.08566.199.035≈=-⨯-⨯ ---2分 所以d =0.99m ,采用标准管径d =1m 。
6.12解:20001700Re <=,为层流,圆管层流的流速分布为一旋转抛物面。
v R v vd R ee υυ⋅=⇒=s m v R v e /2.530.05100.7441700-4=⨯⨯=⋅=υ 2020max 24821r v J r J u v =⇒==μγμγsm r vr v r r r v r r J u /21.2025.001875.053.2253.2222)(2)(42220222020220=⨯⨯-⨯=-=-=-=μγ6.13 解:s m A Q v /27.12.041104023=⨯⨯==-π 20001587.5101.60.21.274-<=⨯⨯==υvdR e 为层流 0.041587.56464===e R λO mH g v d l h f 2225.168.9227.12.0100004.02=⨯⋅⋅=⋅⋅=λ6.24解:设A 、B 两点间的高程差为h AB ,A 点测压管的液柱高为h A ,B 点测压管的液柱高为h B 。
高中生物选修3优质课时作业4: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基础巩固1.“退耕还林还草”是下列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B.城市环境工程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答案]C[解析]草原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的退化和沙化,退耕还林还草适合于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2.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答案]C[解析]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对策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3.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B.该生态工程运用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C.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D.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答案]B[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水土流失,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措施,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同时要注重种树与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遵循了整体性原理,而并未充分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4.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解析]本题着重考查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D项中讲的是在追求生态效益时必须考虑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明显是整体性原理。
5.下列叙述不符合西方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特点的是()A.强调经济效益,应用范围较广泛B.集中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C.采取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中间途径D.集中对已破坏了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答案]A[解析]生态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机械CADCAM结课大作业

机械CAD/CAM 结课作业班级:机械11-11学号:1164103023姓名:周浩1、实体模型图:加工轨迹:、2.(1)粗加工:(2)精加工:3、数控加工程序:(1)粗加工程序:粗加工.cut,2014.6.14,16:21:57.645) N10G90G54G00Z100.000N12S3000M03N14X0.000Y0.000Z100.000N16X-422.500Y-430.000N18Z44.500N20G01Z34.500F100N22Y-422.500F800N24Y422.500F1000N26X422.500N28Y-422.500N30X-422.500N32X-420.500Y-420.500F800N34Y420.500F1000N36X420.500N38Y-420.500N40X-420.500N42X-418.500Y-418.500F800N44Y418.500F1000N46X418.500N48Y-418.500N50X-418.500N52X-416.500Y-416.500F800N54Y416.500F1000N56X416.500N58Y-416.500N60X-416.500N62X-414.500Y-414.500F800N64Y414.500F1000N66X414.500N68Y-414.500N70X-414.500N72X-412.500Y-412.500F800N74Y412.500F1000N76X412.500N78Y-412.500N80X-412.500N82X-410.500Y-410.500F800N84Y410.500F1000N86X410.500N88Y-410.500N90X-410.500N92X-408.500Y-408.500F800N94Y408.500F1000(2)精加工程序:(精加工.cut,2014.6.14,16:1:57.37) N10G90G54G00Z100.000N12S3000M03N14X0.000Y0.000Z100.000N16X-403.467Y0.797N18Z26.000N20G01Z16.000F100N22X-403.441Y3.388F1000N24Y399.980N26X-403.454Y400.976N28X-403.418Y402.385N30X-403.368Y402.996N32X-402.996Y403.368N34X-402.783Y403.418N36X-402.172Y403.454N38X-401.574Y403.441N40X401.574N42X402.172Y403.454N44X402.770Y403.425N46X402.969Y403.382N48X403.368Y402.996N50X403.418Y402.385N52X403.454Y400.976N54X403.441Y399.980N56Y3.388N58X403.467Y0.797N60X403.441Y-1.794N62Y-399.980N64X403.454Y-400.976N66X403.418Y-402.043N68X403.368Y-402.313N70X402.841Y-403.368N72G02X395.197Y-403.441I-4.840J106.564N74G01X293.558N76X290.967Y-403.467N78X289.373Y-403.454N80X286.782Y-403.467N82G03X263.066Y-403.467I-11.858J-3515.294N84G01X259.678Y-403.441N86X111.803N88G02X94.863Y-403.441I-8.470J1708.066N90G02X41.253Y-403.441I-26.805J4854.6934、工艺清单:(1)粗加工:工程关键字结果备注1CAXAMEFUNCNO 加工策略顺序号CAXAMEFUNCNAME 等高线粗加工加工策略名称CAXAMEFUNCBOOKMARK 标签文本CAXAMEFUNCCOMMENT加工策略说明:顺铣加工方向:0.角度:Z向优先加工顺序:0.1 删除面积系数CAXAMEFUNCPARAHTML代码加工策略参数:0.1 删除长度系数直线行间连接方式: :否添加拐角半径:否执行平坦部识别XY向切入类型(行距/残CAXAMEFUNCXYPITCHTYPE 行)CAXAMEFUNCXYPITCH2.向行XCAXAMEFUNCXYCUSP-向残留高XCAXAMEFUNCZPITCHTYPE)残层向切入类层CAXAMEFUNCZPITCH1.5向层CAXAMEFUNCZCUSP-向残留高CAXAMEFEEDRATESPINDLE3000主轴转CAXAMEFEEDRATE1000通常切削速CAXAMEFEEDRATELINK800.行间连接速CAXAMEFEEDRATEBACK100.返回速CAXAMEFEEDRATEAIRCUT-慢速切削速CAXAMEFEEDRATESUBAIRCUT-二次慢速切削速CAXAMEAIRCLEARANCE50.起止高CAXAMEAIRCLEARANCEMODE绝起止高度模CAXAMESTOCKALLOWANCE0.加工余CAXAMETOLERANCE0.1加工精(2)精加工:工程关键字结果备注1CAXAMEFUNCNO 加工策略顺序号CAXAMEFUNCNAME 加工策略名称等高线精加工CAXAMEFUNCBOOKMARK5、简答:(1)实体造型(建模)(说明为什么要实体建模)?答:建造实体模型是基础,为后续的加工等一系列操作做准备( 2 )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对机床型号选择,后置设置中的各选择项的选取,作说明6、感想和收获:通过机械CAD/CAM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绘图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使我对机械加工技术有了小部分的了解。
人教版2020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实践活动练习(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点简单机械的综合应用1.如图11-D-1所示,利用四种机械分别提升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图11-D-12.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A.提高功率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必需的D.减小所做的功3.如图11-D-2所示,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时,图中的滑轮是( )A.定滑轮,可省力B.动滑轮,可省力C.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图11-D-24.如图11-D-3所示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与教堂建设中常用的吊车,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吊车实质上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机械的组合.图11-D-35.如图11-D-4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甲、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丙和图________可得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图11-D-46.如图11-D-5甲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1.2×103 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3 m,拉力F的大小为8000 N, 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取10 N/ kg)图11-D-57.骑变速自行车(如图11-D-6所示)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图11-D-68.如图11-D-7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定滑轮,另一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T(棒和悬线足够长)(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D.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图11-D-79.如图11-D-8所示,斜面长6 m、高3 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 N的拉力F使物体在5 s内沿斜面移动了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D-8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物体重300 NC.拉力F做的功是600 JD.拉力F的功率是40 W10.如图11-D-9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装置,AB是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向下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用于装载货物的小车自重为500 N,若搬运2000 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 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图乙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________F η甲________η乙.(后两空均选填“>”“<”或“=”)乙,图11-D-911.小聪估测书包重力.现有细绳、重力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600 mL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1)这瓶水的质量m=________,重力G=________.(1 mL=1 cm3,水的密度是1 g/cm3,g取10 N/kg)(2)手提细绳,如图11-D-10所示,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图11-D-10(3)书包的重力约为______________(用上述求得的物理量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电梯是高层住宅必备的交通工具.如图11-D-11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成,电动机和配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配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配重的质量为400 kg,空轿厢的质量是500 kg,额定载重量是1000 kg.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g取10 N/kg)(1)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2)电梯匀速运动阶段,配重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3)电梯匀速运动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是多少?(4)简述配重的作用.(至少两条)图11-D-1113.[2016·绵阳] 如图11-D-12所示,小丽用三个均重10 N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以1 m/s匀速起吊重470 N的物体,物体上升 5 m,不计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绳的拉力F=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图11-D-1214.[2016·菏泽] 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 m,高2 m,将重为100 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11-D-13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 N,需要的时间是5 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________W.图11-D-13教师详解详析1.C2.C3.C4.定滑轮 轮轴5.做相同的功,起重机用时短 丁6.7.2×104 50%7.A 8.D 9.C10.小于 62.5 > >11.[导学号:29762032](1)0.6 kg 6 N(2)如图所示(3)l 2l 1×6 N (4)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或把细绳向左移动一点)[解析] (1)水的质量m =ρ水V =1 g/cm 3×600 cm 3=600 g =0.6 kg ,水的重力G =mg =0.6 kg ×10 N/kg =6 N.(2)要得出书包的重力,还需测出书包及水瓶对杠杆的力臂.(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包l 1=G 水l 2,则G 包=G 水l 2l 1=l 2l 1×6 N. (4)若书包一端下沉,则说明书包对杠杆的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大于水瓶对杠杆的力与其力臂的乘积,所以应该减小l 1,将细绳向左移动或把书包向右移动一点.12.[导学号:29762033](1)由图像可知,电梯匀速上升的速度v =2 m/s ,匀速运动的时间t =6 s ;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h =vt =2 m/s ×6 s =12 m.(2)配重的重力:G 配重=m 配重g =400 kg ×10 N/kg =4×103 N ,配重下降高度h =12 m ,配重的重力做的功:W 配重=G 配重h =4×103 N ×12 m =4.8×104 J.(3)由平衡条件知,G 配重+F =G 轿厢+G 额定载重,故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的拉力: F =G 轿厢+G 额定载重-G 配重=(500 kg +1000 kg -400 kg )×10 N/kg =1.1×104 N ; 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P =Fv =1.1×104 N ×2 m/s =2.2×104 W.(4)配重的作用:以其自身重力去平衡轿厢侧悬挂的重力,减小电动机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电动机的功率,延长钢丝绳的寿命等.13.125 94%[解析] 受力分析如下:根据图甲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 ′=G +G 动,①因为定滑轮不省力,所以根据图乙和二力平衡条件可得:2F =F ′+G 动,②联立①②得,2F =G +G 动2+G 动=470 N +10 N 2+10 N =250 N , 则F =12×250 N =125 N. 根据图甲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当物体上升5 m 时,右端F ′处移动的距离:s ′=2×5 m =10 m ;根据图乙可知,因为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右端F 处移动的距离:s =2×10 m =20 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Gh Fs ×100%=470 N ×5 m 125 N ×20 m×100%=94%.14.200 64[解析] 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 =100 N ×2 m =200 J.斜面长L =4 m ,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2L =2×4 m =8 m ,总功:W 总=Fs =40 N ×8 m =320 J ,总功功率:P =W 总t =320 J 5 s=64 W.。
2019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作业

牛顿第一定律课后作业1.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2.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A.继续做加速运动B.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D.做匀速直线运动3.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D.站立在静止的汽车上的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5.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6.小明学习惯性的知识之后,在探究跳远成绩是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研究中,他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附近的速度约为460m/s,滨州市城区地面的自转速度约为370m/s.关于跳远成绩与地球自转关系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因为人有惯性,地球没有惯性,所以向东跳成绩更好B.因为人的惯性小,地球的惯性大,所以向西跳成绩更好C.因为跳起后,地球会向东自转一段距离,所以向西跳更有利有提高成绩D.因为人和地球都有惯性,且自转速度相同,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7.如图所示,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刹车不及撞上车门受伤.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参考答案1.解: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2.解:小车原来是运动的,当撤去外力之后,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则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小车将以原来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D.3.解: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4.解:A、子弹由于惯性保持射出时的速度所以仍能在空中飞行,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A不合题意;B、苹果沿竖直方向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B符合题意;C、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C不合题意;D、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故D不合题意;故选B.5.解: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B、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故C符合题意;D、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解:因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人和地球都有惯性,又因为二者自转速度相同,所以无论向哪跳对成绩都没有影响.与人和地球的惯性大小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解: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即人和车都是出于运动状态的,当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虽能刹车,即车轮可能运动停止,而车身和人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所以使得老王撞上车门受伤.为了减少上述的危害,我们在骑自行车或驾驶汽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力集中等.。
高电压技术到章课后习题答案模板

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 为什么?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 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 因此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
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 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 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 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 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 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 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α过程, 电子总数增至d eα个。
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 故电极空间共有( d eα-1) 个正离子。
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 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 此( d eα-1) 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 d eα-1) 个新电子, 则(d 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 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 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 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
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示为r(d eα-1)=1或γd eα=1。
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答:( 1) 当棒具有正极性时, 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 进入强电场区, 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
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 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 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
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 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 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 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
于是在棒极附近, 积聚起正空间电荷, 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 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
这样, 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 难以造成流柱, 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 2)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 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 造成电子崩。
土木工程概论(选修课)作业

土木工程概论课 程 报 告 题目: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学 院: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测绘14X 学生姓名:李林 学 号:201412290X电话 183XXXX8479 QQ 154XXXX9542017 年 4 月 X 日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摘要: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
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
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关键词:盾构法、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白令海峡隧道工程引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傅德明、周文博)、《超大直径超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初探——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方案研究》(余暄平等)一、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基本概念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道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主要为隧道规划、勘测、设计、贯通控制测量和施工等工作。
二、结合施工实例分析盾构法1)盾构法简介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
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
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盾构法施工得到广泛使用,因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在盾构的掩护下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有足够的施工安全性;②地下施工不影响地面交通,在河底下施工不影响河道通航;③施工操作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④产生的振动、噪声等环境危害较小;⑤对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适用条件在松软含水地层,或地下线路等设施埋深达到10m或更深时,可以采用盾构法。
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人教版选修第二册)分层作业(十六)

分层作业(十六) 电能的输送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1.以下关于电能输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由公式P =U 2R知,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少 B .由公式P =U 2R知,输电导线电阻越大,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少 C .由公式P =I 2R 知,输电电流越大,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多D .由公式P =UI 知,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成正比2.超高压输电是指用500~1 000 kV 电压输送电能,普通高压输电是指用500 kV 以下电压输送电能.如果输送相同的电功率,则( )A .超高压输电电流更大B .超高压输电频率更高C .超高压输电电能损耗会更多D .电能损耗相同的情况下,超高压输电线横截面积可以更小3.小明分别按图甲和乙所示电路探究远距离输电的输电损耗,将长导线卷成相同的两卷A 、B 来模拟输电线路,忽略导线的自感作用.其中T 1为理想升压变压器,T 2为理想降压变压器,两次实验中使用的灯泡相同,两次实验中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两次实验( )A .都接直流电源B .A 两端的电压相等C.A 损耗的功率相等D .图甲中A 的电流较大4.(多选)在远距离输电时,输送的电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所用导线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总长度为L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 用,则P ′、P 用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P ′=U 2S ρLB .P ′=P 2ρL U 2SC .P 用=P -U 2S ρLD .P 用=P ⎝⎛⎭⎫1-PρL U 2S 5.(多选)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闭合开关S 后( )A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B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增大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D .输电线上交变电流的频率减小6.(多选)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 ,用等效总电阻是r 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 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 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 2.则 ( )A .用户端的电压为I 1U 1I 2B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 1-UC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 21 r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7.某发电机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表所示,现在用一台该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如图所示.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某型号单股铜导线,该型号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10-4Ω,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当这些额定电压为()AB.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是300 VC.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8 kWD.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则输出电压最大值是300 V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8.(多选)输电能耗演示电路如图所示.左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输入电压为V的正弦式交变电流.连接两理想变压器的导线总电阻为r,负载R的阻值为10 Ω.开关S接1时,右侧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上的功率为10 W;接2时,匝数比为1∶2,R上的功率为P.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r=10 Ω B.r=5 ΩC.P=45 W D.P=W9.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 V,输出功率为44 kW,每条输电线的电阻为Ω.如甲图所示.(1)此时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各为多少?(2)如果发电厂先用变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经同样的输电线路后经10∶1的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后供给用户,如乙图所示,则用户得到的电压和电功率各是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F =
������ =1
������������������������ =
������ =1
������������ (3 − 1) ������������
式中: ������������ —第i种飞机的预期重复作用次数;k—使用飞 机的总数; ������������ —第 i 种飞机的允许重复作用次数, 由设 计指标的损坏预估方程决定; 道面结构设计采用CDF作为指标时,以CDF的大 小来判定结构设计的合理性,CDF与设计控制损坏标 准的对应关系如下: 当CDF=l时,道面在到达预期的设计使用年限时 达到损坏标准; 当CDF<1时, 道面在到达预期的设计使用年限时, 尚未达到损坏标准,还有剩余的使用寿命; 当CDF>l时,道面在未到预期设计使用年限时就 提前达到损坏标准,寿命不足。 在道面结构设计中可以把CDF控制在0. 95~1. 05 的范围内作为设计准则,也可以根据可靠度的概念, 动态地制定CDF的可接受标准。
《场道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生课程结业报告 2017 学年 第 2 学期
一个累积损伤因子CDF (cumulativedamage factor),根 据CDF是否接近1来判定道面是否达到疲劳损坏状态, 这一概念就称为累积损伤原理。 累积损伤因子CDF是道面在各种机型作用下已经 使用疲劳寿命的表征,可通过各种机型的������������������������ 线性叠 加得到,参见式(3-1):
新一代大型飞机起飞重量大、起落架构型复杂、 机轮多, 在其复杂起落架构型多轮荷载的长期作用下, 对机场道面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机场预期起降的机型种类较多、有大型飞机作 用时,按照我国规范方法进行设计会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较保守的 结果,而基于CDF的本文改进设计方法可较客观地反 映道面结构的真实状态,得到比较合理、经济的机场 沥青道面结构设计厚度。 基于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力学—经验法已成为新 一代机场道面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本论文提出的设 计方法新体系即采用力学—经验法,针对柔性基层沥 青道面疲劳开裂和轮辙变形的控制设计,采用基于累 积损伤的设计方法,建立了道面结构设计流程和详细 步骤,力学—经验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研究 方向。
5
结论
4 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新方法及步骤
第一步交通荷载分析 (1)预测机场起降飞机的种类和年运行架次以及各种 机型的交通量增长率; (2)统计各机型的荷载参数,包括最大起飞重量、起 落架构型尺寸和轮压等关键机型荷载参数; (3)计算飞机单轮的几何尺寸 第二步初拟道面结构组合 (1)根据机场的建设等级,确定设计使用年限; (2)初步确定道面结构面层、基层和底基层(垫层)的 厚度; (3)确定道面各结构层和土基的材料参数,包括回弹 模量和泊松比以及相关的非线性参数; 第三步������������������ 的计算 (1)采用赵鸿铎提出的道面结构等效宽度计算方法, 针对不同的道面结构类型的不同设计指标,计算各种 飞机的等效宽度������������ ; (2)将道面横断面划分i个条带,根据每种飞机的等效 宽度,计算该飞机对应的每个条带的积分范围,并计 算相应荷载作用概率; (3)根据各种飞机的预测交通量,计算道面横断面每
2
FAA 力学—经验法
3
设计指标的累积损伤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针对新一代大型飞机,建立 了以弹性层状体系为理论基础、以飞机荷载作用下沥 青层底的水平拉应变以及土基顶面的竖向压应变作为
根据Miner定律,不同飞机荷载对道面产生的疲劳 损伤可以线性叠加。按照该定律针对各种飞机不同的 设计参数,分别计算得到其对道面的疲劳损伤程度, 然后把不同飞机的疲劳损伤程度进行线性累加,得到
引
言
力学—经验法首先分析道面结构在飞机荷载和周 围环境的综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 应变、 位移), 建立力学响应量与道面性能(各种损坏模式)关系模型, 按设计要求设计所需的道面材料及结构组合。从上世 纪60年代初开始,各国科技人员都投入较多精力研究 并实施沥青道面的力学—经验设计法。
设计控制指标的力学—经验法,并且开发了设计软件 LEDFAA,该软件以FAA自行开发的弹性层状体系分 析软件LEAF, 作为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核心计算程序, 具体沥青道面厚度设计流程见图2。
������ ������
个条带的荷载重复作用次数������������������ , 其中, i代表道面条带, j代表飞机类型; 第四步������������ 的计算 (1)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建立道面结构的数值计算模 型; (2)根据确定的沥青道面结构设计控制指标,计算道 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值; (3)根据选取的损坏预估方程计算各控制指标的允许 重复作用次数������������ ; 第五步CDF的计算 (1)计算各种飞机的������������������������������ =
《场道工程理论与技术》研究生课程结业报告 2017 学年 第 2 学期
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的力学—经验法
周浩 1
(1.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天津 300300) 摘要:由于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力学—经验法中普遍接受了基于累积损伤原理的交通荷载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是根据 Miner 定律,对不同飞机荷载对道面产生的疲劳损伤进行线性叠加,然后根据累积的疲劳损伤程 度判定道面是否达到疲劳损坏状态。这种设计方法不仅避免了不同飞机与设计飞机之间的换算,而且还可以考虑材料 参数随时间的衰变规律,因而与传统的设计飞机法相比,基于累积损伤方法得到的设计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关键词:力学-经验法;Miner 定律;累积损伤 中图分类号:TU375.4 文献标识码:A
1 弹性层状体系法.
传统的力学—经验法一般以理论作为模型,以弹 性模量和泊松比作为道面材料的设计参数,以沥青层 底面的水平拉应变和土基顶面的竖向压应变作为设计 控制指标,控制道面结构两种主要的损坏模式:土基 的永久变形和沥青层的疲劳开裂(见图 1)。
图2FAA沥青道面设计流程图
图 1 沥青混凝土道面力学一经验法设计流程
设计过程中,对于多轮起落架荷载,采用叠加原 理进行计算,通过该程序获得设计指标对应的力学响 应量,然后代入使用性能预估方程进行计算,而������������ 则 采用上述新的覆盖次数的概念确定,通过几轮试算最 终达到标准0.95<CDF<1.05。该方法设计指标明确, 并开发了设计软件,代表了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发 展方向。
(2)计算道面每个条带各种飞机的累积������������������������ = ������ ������������������������������ (3)选取累积损伤最大的条带,CDF = max������������������������ , (4)根据设计准则0.95~1.05的范围,判断结构设 计是否合理,如果CDF在此范围之外,则返回到第二 步重新拟定道面结构,进行新一轮的设计计算,直到 0.95<CDF<1.05,表明设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