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均化

合集下载

生料均化库及喂料工艺流程简介

生料均化库及喂料工艺流程简介

生料均化库及喂料工艺流程简介生料在均化库顶由斜槽输送入库,入库的生料在库内水平层状分布。

当库底卸料时“漏斗”状料流垂直切割各料层,达到重力均化卸出生料。

均化库设六个卸料口,库底就有六大卸料区。

一个大卸料区围绕一个卸料口,又分成两个小区,卸料口出料时,这两个小区是轮换充气的。

均化库卸料要求是,通过库中心直线的两个卸料口同时卸料,卸料时间是可调的,一般初定为20分钟,对每个小区对应充气时间是10分钟。

这对卸料口卸料20分钟,换下一对卸料口卸料20分钟,再换到第三对卸料口卸料20分钟。

完成一个卸料周期为1小时。

库底卸料是由程序控制器对各充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控制,来达到有序卸料。

库底罗茨风机(13/14.08)充气,卸出生料经手动截止阀(13/14.05)、气动流量控制阀(13/14.06)、后由斜槽(13/14.04)送入计量仓(13/14.10)。

正常生产时,计量仓内物料重量控制库底气动流量控制阀(13/14.13)开度,维持计量仓料位,为仓下稳定出料提供先决条件。

计量仓有两套卸料装置,其中一套备用,每套出料装置上都配有一台手动截止阀(13/14.12)、气动流量控制阀(13/14.13),计量仓(13/14.10)及其卸料装置由罗茨风机(13/14.09)充气卸料,生料由计量仓通过卸料装置卸出,经固体流量计(13/14.15)计量后,由空气输送斜槽(13/14.14)送至斗式提升机(15c.01)。

操作员给定生料喂料量,固体流量计按给定值控制仓下气动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使卸出量与给定值一致。

在出固体流量计(13/14.15)的溜子上设有取样器(13/14.07)。

可以连续取样,对入窑生料进行检测,为烧成操作提供指导。

经计量仓卸出的生料,通过空气输送斜槽 (13/4.14) 、窑尾斗式提升机(15c.01)、空气输送斜槽(15c.02)、回转式锁风卸料器(15c.04)、直接送入窑尾预热器。

计量仓正常生产时,仓内物料是基本稳定的。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
多种连续式均化库,随后伊堡、伯力休斯、史密斯公司又研 发了多料流式均化库。
发展趋势:多料流式均化库
第8页/共45页
6.3 充气装置
位置
设在搅拌库底
结构
第9页/共45页
多孔板
作用 材质
充气时空气通过多孔板进入生料粉 中,但停止充气时,生料粉不能通 过多孔板下落。 陶瓷多孔板 易堵、破损、不能再生、寿命短 水泥多孔板 钢性透气层 柔性透气层 涤纶、尼龙等
第6页/共45页
6.2.2 均化原理
• 采用空气搅拌及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漏斗效应”, 使生料粉向下卸落时切割尽量多层料面予以混合。 同时,在不同流化空气的作用下,使沿库内平行料 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 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径向混合均化。
• 即有三种均化作用:空气搅拌、重力均化、径向混 合。
第17页/共45页
• d 混合室库及均化室库的区别主要在于库下部设置的空气搅 拌室的形状与容积大小。混合室为尖顶,容积较小,均化室 为圆柱形,容积较大。均化室库均化效果好于混合室库,但 电耗较高。
• e 库内结构复杂,充气装置及空气搅拌室维修困难,生料卸 空率低,电耗较大。
第18页/共45页
6.5 多料流式均化库
• 后来也在库底设置大型圆锥。
第31页/共45页
第32页/共45页6.5.4 Tຫໍສະໝຸດ 库参考IBAU库和混合室库
第33页/共45页
• TP型多料流式均化库 • 库内底部设置大型圆锥结构。 • 圆壁与圆锥体周围的环形空间分为6个卸料大区,12
个充气小区,每个充气小区向卸料口倾斜,斜面上装 充气箱,各区轮流充气。在卸料区上部设置减压锥, 形成多股料流,增强粉料径向流动。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技术
2014.2
生料均化的意义
提高熟料的质量,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窑 的运转率和产量、降低能耗。 生料均化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水泥工业生料制备过程,包括矿山开采、原料 预均化、生料粉磨和生料均要的地位。
影响均化效果的常见因素
1、充气装置发生泄露、堵塞、配气不均等; 2、生料物性与设计不符,含水量、颗粒大小发生 变化等; 3、压缩空气压力不足或含水量大等; 4、机电故障; 5、成分波动 入均化堆场的原料波动剧烈,影响出 料成分的标准差。要求矿山开采时和注意搭配,同样 对品质各异的煤炭,也要注意搭配,然后进入堆场。 6、物料离析 大小颗粒分落,引起料堆横断面上成分 波动。通过减小物料颗粒级差,在堆料时减少堆料机 卸料端与料堆落差、保持在500mm左右,取料时设法 能切取端面各层物料,来改善出堆场物料成分波动。
均化库
福龙均化库

1. IBAU型连续式均化库 2. Ф20 m *64m 3. 储存量:17600 t 4. 入库量:max.550 t/h,出库量:max.450 t/h 5. 入库生料水份≤0.5%,最大不应超过0.8% 6. 进库生料CaCO3标准偏差1.0%<S1<1.5% 时,均化效果≥5 7. 进库生料CaCO3标准偏差S2≤1%时,出库生料 CaCO3标准偏差S2≤±0.2%
7、堆锥影响 料堆端部物料离析现象突出,降低均化 效果。为减少端堆影响,在布料时一方面堆料机的卸料端 要随料堆升高而升高;另一方面在达到终点时窑及时回程, 并且上一层要比下一层缩短一小段距离。 8、布料不均 由于进堆场的料量不均匀,使每层物料 纵向单位长度内质量不相等,而影响成分不均。为提高均 化效率,采取定期检测预均化堆进料量等措施,改善进料 的均匀性。 9、堆料层数 堆料横断面上物料成分的标准变差与布 料层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布料层数越多,标准偏差 值越小,但层数过多,料层变薄,均化效果的提高相对减 弱;层数过少,均化效果差,一般生产采用堆料层数在 400-600层。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
• 生料易烧性是指生料在窑内煅烧成熟料的相对难易程度。
• 生产实践证明,生料易烧性不仅直接影响熟料的质量和窑 的运转率,而且还关系到燃料的消耗量。在生产工艺一定 、主要设备相同的条件下,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有生料 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其均化程度。
• 在配比恒定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情况下,生料均化程度是影 响其易烧性的重要原因,因为入窑生料成分(主要指 CaCO, )的较大波动,实际上就是生料各部分化学组成发 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为确保生料具有稳定的、良好的易 烧性,提高熟料质量,除选择制订合理的配料方案和烧成 制度外,还应尽量提高生料的均化程度。
间歇式均化库
• 间歇式均化库是分区均化的一种,均化效果高,使用生料 成成分波动小,且配料设备不够准确的生料制备系统。出 磨生料入库装到适当高度后,即通过分配阀或阀门按时间 顺序轮流充气搅拌、取样化验、校正、再搅拌,直至生料 成分合格后出库。
• 均化原理是:当压缩空气迪人库底充气箱经透气层进入料 层时,使库内粉料体积膨胀,呈流态化,再按一定规律改 变各区进气压力(或进气量),则流态化粉料在库内也按 同样规律产生上下翻滚的对流运动。经1~2h的混合均化, 可以使全库粉料得到充分掺和的机会,最终达到成分均匀 的目的。
• 各个下料点的最远作用点与该下料点距离相同,保证生料 在平面上对称分布。
NC型多料流式均化库
• 库内设有锥形中心室。库底共分18个区,中心室内为1~10区。中心 室与库壁的环形区为11~18 区,生料从外环区进人中心室,再从中心 室卸入库下称重小仓。NC库充气制度与MF库不同,在向中心室进料 时,外环区充气箱仅对11~18区中的一个区充气,这会对更多料层,中心 区1~8区也轮流充气,并同外环区充气相对应,使进人中心区生料能 够迅速膨胀、活化及混合均化。9~10区一直充气,进行活化卸料。卸 料主要通过一根溢流管进行,保证物料不会在中心仓短路。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水泥生料均化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水泥品质、降低能耗、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泥生料均化的改进措施展开讨论,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优化物料配比水泥生料均化的首要任务是将不同成分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因此,合理优化物料配比是改进水泥生料均化的关键一步。

通过精确控制原料的比例和质量,可以提高物料的可均化性,减少生料中的组分偏差,从而提高水泥的稳定性和均质性。

二、合理设计烧成系统烧成系统的设计对水泥生料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烧成系统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热能,使水泥生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得以均匀加热,促进原料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从而实现均化的目的。

同时,合理设计的烧成系统还能够控制烧成温度和时间,使得水泥生料的均化程度更加均匀和稳定。

三、改进研磨工艺研磨工艺是水泥生料均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改进研磨工艺,可以增加研磨设备的效率,提高研磨过程中的均化效果。

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研磨介质的形状、大小和比例,改变研磨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研磨设备的效率和均化性能。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温度,降低研磨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水泥的品质和产量。

四、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水泥生料均化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对于提高均化效果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料均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均化效果。

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料成分、质量和温度等进行精确控制,提高水泥生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水泥生料均化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物料配比、合理设计烧成系统、改进研磨工艺和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水泥生料的可均化性,提高水泥品质、降低能耗、增加产量。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改进措施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的特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的可操作性等因素,确保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水泥生料均化的效果,为水泥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生料均化库

生料均化库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其值越 小,成分越均匀。
一、基本概念:

2、变异系数: S CV 100% x
变异系数: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 波动情况,变异系数越小成分的 均匀性越好。 均化前物料的标准偏差与均 化后物料的标准偏差之比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3、均化效果: S进 H S出
其透气层材质:陶瓷多孔 板、水泥多孔板、涤纶或 尼龙等化纤织物
四、生料均化库主要设备

4、罗茨风机 内环充气 型号: ZG-150(一用一备)
外环充气 型号: ZG-100 (一用一备)
计量仓充气 型号:ZG-125 (一用一备)


5、固体流量计 规格:DLD6.5
6、电控气动流量阀 规格:400mm
生产中,经常出现充气系统“空气短路”、充气装置失 修、生料出现库内死角、卸空率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均化 效果。因此要做到:正确选型;保证施工质量;经常维护 和定期检修。

五、故障及防止措施


2、充气装置故障影响及防止措施
常见的问题:
1、充气系统(包括管路、充气箱漏气)充气无力,无 法进行均化; 2、多孔料发生碎裂、微孔堵塞,空气有短路,局部有 堵塞,全库无效吹气; 3、卸料口多孔材料常常发生吹掉、撕裂,造成出料不 畅或无法出料事故; 4、多孔材料被压断、挤裂从而生料倒灌,甚至进入主 风管道,再返吹入其他充气箱,致使全部充气系统失 效。
本节课结束 谢谢大家!
Ø请提意见!
常见的故障:库顶喂料系统堵塞;库底下料器卡死;库底 空气分配阀磨损;压缩空气主管道弯曲部分磨坏;库底充 气系统控制执行机构不能正常工作等。 一般的防止措施有: 1、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生料均化库

生料均化库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八 嘴 分 配 器


次下 料口
料 口
充 气 箱
生料计量 仓
Φ6×3.715
m
固体
电控
流量
气动 流量


Z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 在整个过程中,生料从分配器进入库内后,首先均匀地以层的 形式平铺在库内。在向中心混合室轮流循环进料时。在外环区 锥体孔洞上方依次出现多个漏斗凹陷,漏斗沿径向排成一列, 随充气的变换而旋转角度,这样不仅产生重力混合,而且也因 漏斗卸料速度不同,使库底生料产生径向混合。生料进入中心 混合室内,在减压锥的减压作用下,被混合室内充气气流强烈 搅拌,使得在外循环区混合均化后的生料又进行了一次充分的 气力混合。因此,库外环区的充气是为了活化物料形成漏斗流 并向锥内混合室输送物料;锥体内环充气则是为使物料充分均 化混合并卸料出库。经过均化的生料,正常运行时,由库底溢 流管卸出,从而完成了生料的均化全过程。出库生料由库底气 动开关阀和电控气动流量阀根据入窑喂料量大小,由计量仓仓 底气动开关阀、电控气动流量阀和冲板流量计形成的闭环系统 实现自动调节控制,为此完成生料从库顶进入至仓底卸出的均 化计量全过程。

Ø均
生料磨
1~10
1~2
0~15

化任

务的 40%
生料均化库 0.5~4
7~15
~40
①为各环节的生料累计平均值达到允许的目标值时所需的运转时间
的 均 化
二、基本概念:
(一)、物料的均化 1、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
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 匀一致的过程。

使用生料均化库的注意事项

使用生料均化库的注意事项

使用生料均化库的注意事项什么是生料均化库?生料均化库(Raw Material Homogenization Library)是一种用于原材料均化处理的设备。

生料均化库的主要作用是在把各种原材料输入到生料库内后,通过其设计的装置和技术,均匀地混合各种原材料,使其成为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的生料。

为什么要使用生料均化库?使用生料均化库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1.调节原材料成分比例。

通过生料均化库,可以将各种原材料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达到生产所需的产品质量和成分要求。

2.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生料均化库可以将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减少了不同原材料之间的浪费,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

3.提高产品质量。

合理的原材料成分比例和混合方式,可以避免不同原材料之间的变化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生料均化库是非常有必要的。

使用生料均化库需要注意什么?在使用生料均化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生料库的选择在选购生料均化库时,要考虑所生产的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成分和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料库类型和型号。

不同的生料库类型和型号适用的原材料成分和性质不同,因此,在选择生料库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生料转运在将原材料进行转运和进料时,需要保持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干燥性,避免袋装原材料打穿、倒泄或者潮湿等问题产生。

在转运和进料过程中,应该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 生料均化库的维护在使用生料均化库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特别是对于重要的部位,例如轴承、链轮等,需要进行润滑和加油,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转和寿命。

4. 清洗消毒为了保证原材料的卫生和安全,需要定期对生料均化库进行清洗和消毒。

在清洗和消毒时,应该使用合适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进行充分的漂洗和干燥,以避免污染原材料。

5. 安全操作在操作生料均化库时,应该注意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和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2 伯力鸠斯多流均化库
德国伯力鸠斯公司在七十年代制造了多点流连续生料均化库,库顶有分配器对生料进行分 配,库底有一中心室(搅拌室)。环形区分为 10~12 个区,每区装有 2~3 条带盖板的卸料通
道,通道下部是空气输送斜槽,通道的盖板上沿半径方向开有 3~4 个卸料口。当库内各区轮流 充气卸料时,库上部生料并不形成一个简单的大漏斗凹陷,这样能使到达库底的生料发生较好 的径向混合,同时也改善了库壁处生料的流动性能。当库容量为窑 2~3 天生料需用量时,如入 库生料波动周期达 10 小时,均化效率可达 8 左右,均化电耗仅为 0.1kWh/t 生料。
偏差之比,称为该均化设备的均化效果 H:
H = Sin Sout
Sin——进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Sin——出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
6.2.3 均化库性能比较
间歇式空气均化库和连续式均化库的性能指标


间歇式
连续式
每吨投资 总装机容量 单位电耗(总计) 均化效果
kW kWh/t
100% 100% 1.65 10~30
宁国水泥厂生料均化库设备规格、性能:
序号


单位
数值
1
库内径
2
库总高度
3
库底向中心倾斜角
4
搅拌库直径
5
搅拌室有效高度
6
库最大有效储存量
7
库供窑用的最大储存期
8
库均化所需空气量
9
库系统装机容量
其中:气力提升泵
均化和卸料
出库生料送至提升机
库顶加料
库顶收尘
10
库系统单位生料电耗
11
生料均化电耗(提升泵、收尘除外)
≤±0.20 ≥8
Claudius Peter 公司是德国最早采用连续式均化库的公司之一。1969 年生产了第一台混合室 均化库(CP 库)。在大库的中心下部有一个圆锥形搅拌室,大库库底侧壁做成一个角度约为 65° 的大斜坡,在搅拌室的大斜坡之间的库底部略有斜度,并划分为 8~12 个区,每区沿径向装有 条性充气箱。搅拌室下部开有 8~12 个进料孔。库底环性充气区、搅拌室和卸料隧道区都有单 独的罗茨风机供气。搅拌室逸出的空气经隧道顶部和库侧排气管通过库顶收尘器后排入大气。 CP 库一般用于设有原料预均化堆场和生料磨头自动配料的大型水泥厂。当库内装料高度为 70% 左右时,入库生料 TC 最大波动值为±5%,出库生料 TC 最大波动值≤±0.5%,均化效率≥10, 库有效利用率达 98%。均化电耗(均化和卸料综合电耗)为 0.15~0.30 度/吨生料(不包括库顶 加料、收尘和提升机耗电)。
当进厂石灰石碳酸钙标准偏差为±2%~3%,不用预均化堆场还能应付,但最好还是用预 均化堆场。
当进厂石灰石碳酸钙标准偏差为大于±3%,则需采用预均化堆场。 必须指出,这些指标不是绝对的,原料是否采用预均化堆场,应从原料矿山的具体情况综 合考虑。新建厂,新的矿山主要以地质勘探报告为依据,若矿山已经开采使用,还需结合原料 成分分析的历史资料,从开采的次序,矿山的分层,夹石等具体情况分析,判断在今后实际开 采时矿石成分的波动情况,从预均化堆场在整个均化链中的作用予以综合考虑,作出是否采用 及如何采用预均化堆场的决定。
华新 4000T/D 的 CP 均化库指标:


库规格
单位 米
库有效容积
米3
库有效容量

电耗 有效利用率
宁国水泥厂采用两个Φ18⋅53.5伯力鸠斯多点流均化库。每个库有效储量为11000吨,库底板 为向库中心倾斜的一个圆锥面,在圆锥面上有32条沿径向布置的带盖板暗沟。每座库使用一台 15米3/分罗茨风机向库底部的充气装置供气。搅拌库内共有24个充气箱,在库卸料时连续充气。 库底板上分成16个小区,每两条暗沟组成一个小区。采用时间继电器和电动阀门沿库圆周方向 顺序充气。一个库有160个入料口,每一瞬间可以有10个甚至20个入料口的生料同时通过暗沟进 入搅拌室,库内死区极少,同时库壁处生料流动速度比一般的均化库要快。这就使进入搅拌室 内的不同生料的时间差扩大,因而入库生料的波动周期允许扩大至10小时左右。
±2~±10
±10
±1~±2
±1~±2
±1~±2
±1~±2 ±0.1~±0.2
S1/S2
7~10 1~2 7~15
(%)
<10 35~40 0~15
~40
6.2 均化过程参数
6.2.1 均化质量参数——均化度
均化度是衡量物料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多种单质物料相互混合后的均匀程度就称为
这种混合物的均化度。水泥厂生产过程的半成品(生料)和成品(水泥)的均化度所表达的内
12
设计保证均化效果(连续 48 小时)
出库生料 CCO3 标准偏差
均化效率 H
6.4.3 彼得斯混合室均化(CP)库
m m ° m m t d m3/min kW kW kW kW kW kW kWh/t kWh/t
%
18 53.5 10° 4.6 2.3 2×11000 3.4 2×15 511 375 74 7.4 18.5 55 1.46 0.29
6.2.1.1 生料均化度的极差表示法及其计算
一组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之为极差。
R=max{x1,x2,……xn}-min{x1,x2,……xn}
R——极差; max{ x1,x2,……xn }——最大值; min{ x1,x2,……xn }——最小值。
6.2.1.2 生料均化度的标准偏差表示法及其计算
⑷ 入窑生料的均化 生料均化库的任务是消除出磨生料的短周期、高频率的成分波动。
6.1.2 生料均化链的性能指标
生料均化链各环节的主要指标为:
均 化 链 平均均化周期 碳酸钙含量标准偏差
均化效果 完成均化比例
名称 矿山 预均化堆场 生料磨 均化库
(h) 8~168
2~8 1~10 0.5~4
进料 S1(%) 出料 S2(%)
0.88* 0.80
0.963 0.73
1.013 0.69
1.206 0.58
【备注】带*者为估算值。
6.3.2.3 均化效果试验
试验过程中,进料总进料样约 3872 吨,进料时间约 14.5 小时,布料小车 8 分钟一个来回, 库内约有 218 层,平均每层料量 17.8 吨。由于出料料流较难控制,一般是 2~3 个库同时放料。 试验结果如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料长周期波动;二是较大幅度地降低原料成分波动的振幅,缩小其标准偏差。
⑶ 生料磨的配料控制与调节
生料磨在均化链中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与调节配料,使出磨生料成分尽可能地符合入窑的要
求。借助调整原料配比的方法,消除预均化堆场中料堆平均成分突变的影响;消除矿石品位长 周期偏高或偏低的影响,尽可能地缩短出磨生料成分的波动周期。
6.3.2 花都石灰石简易预均化库 6.3.2.1 简介
石灰石预均化库共有 30 个,分成两排布置,每排库顶设有一台布料机,布料机在一排库(15 个库)上连续布料时,一个来回的时间约为 8 分钟。进料作业制度是:有布料机连续快速来回 布料。卸料作业制度是:15 个库单库顺序放料,放空一个库以后再放另一个库。每个库容大约 为 400 吨。由于进料和卸料不能同时在一排库中进行,即一排库刚处于卸料作业时,这排库是 满的,而另一排库一般来说是刚刚放空,因此预均化库的实际容量大约为 6000 吨。由于库壁挂 料和库内积料的影响,库内物料卸空率约为 90%,则预均化库的有效容积约 5400 吨。二台生料 磨平均总产量为 80 吨/时;石灰石平均需要量 80×0.85=68 吨/时;一排库的石灰石储存期为 5400/68=79.4 小时;设破碎机产量为 140 吨/时,则布满一排库需要时间为:5400/140=38.6 小时;
容是不同的。硅酸盐水泥生料中因 CaCO3 含量占 75%以上,所以生料均化度主要用 CaCO3 在生 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来表示(有时也增加 Fe2O3 含量的检测)。对高铝水泥生料,不但要测定 CaCO3 还要测定 Al2O3 和 SO3 含量在生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而水泥均化度的表达内容则包括 出厂水泥标号以及其它一些物化性能(如细度、SO3、fCaO 等)的波动。

(∑ xi)2 n ⋅ (n − 1)
【备注】xi 在(a±S)之间的概率为 68.3%; xi 在(a±2S)之间的概率为 95.4%; xi 在(a±3S)
之间的概率为 99.7%。
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 P{0 ≤ ξ < x) =
1
x −x2
∫ e 2 dx
2π 0
6.2.2 均化效果
均化效果是衡量各类均化设备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均化前后被均化物料中某组分的标准
120% 85% 2.80 5~15
65% 35% 1.30 3~8
6.3 预均化堆场
6.3.1 石灰石预均化
按德国学者托普西的意见及 PHB 和 MVT 公司资料,认为若石灰石矿山的质量稳定,其进 厂石灰石碳酸钙含量的标准偏差少于±2%,则石灰石可不用预均化堆场,而将其储存于一般的 侧面取料堆场或储库中即可。
通过多次取等量试样做某组分(如 CaCO3)的含量分析,可算出 TC 偏离平均值的平均偏差,
常用标准偏差σn 表示。
σn =
( 1 n
n

i=1
xi
− a)2
=
∑ xi2 n

⎛⎝⎜
∑ xi n
⎞⎠⎟
2
对有限次测定,有: Sn-1 =
( 1 n
n
∑ - 1 i=1
xi
− a)2
=
∑ n
xi2 -1
进料石灰石 CaCO3 平均值: 94.42% 出料石灰石 CaCO3 平均值: 93.32% 进料石灰石 CaCO3 标准偏差: 1.286%(包括分析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