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均化

合集下载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
6.4.2 伯力鸠斯多流均化库
德国伯力鸠斯公司在七十年代制造了多点流连续生料均化库,库顶有分配器对生料进行分 配,库底有一中心室(搅拌室)。环形区分为 10~12 个区,每区装有 2~3 条带盖板的卸料通
道,通道下部是空气输送斜槽,通道的盖板上沿半径方向开有 3~4 个卸料口。当库内各区轮流 充气卸料时,库上部生料并不形成一个简单的大漏斗凹陷,这样能使到达库底的生料发生较好 的径向混合,同时也改善了库壁处生料的流动性能。当库容量为窑 2~3 天生料需用量时,如入 库生料波动周期达 10 小时,均化效率可达 8 左右,均化电耗仅为 0.1kWh/t 生料。
偏差之比,称为该均化设备的均化效果 H:
H = Sin Sout
Sin——进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Sin——出均化设备物料某成分的标准偏差。
6.2.3 均化库性能比较
间歇式空气均化库和连续式均化库的性能指标


间歇式
连续式
每吨投资 总装机容量 单位电耗(总计) 均化效果
kW kWh/t
100% 100% 1.65 10~30
宁国水泥厂生料均化库设备规格、性能:
序号


单位
数值
1
库内径
2
库总高度
3
库底向中心倾斜角
4
搅拌库直径
5
搅拌室有效高度
6
库最大有效储存量
7
库供窑用的最大储存期
8
库均化所需空气量
9
库系统装机容量
其中:气力提升泵
均化和卸料
出库生料送至提升机
库顶加料
库顶收尘
10
库系统单位生料电耗
11
生料均化电耗(提升泵、收尘除外)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
生料均化技术
2014.2
生料均化的意义
提高熟料的质量,稳定窑的热工制度、提高窑 的运转率和产量、降低能耗。 生料均化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水泥工业生料制备过程,包括矿山开采、原料 预均化、生料粉磨和生料均要的地位。
影响均化效果的常见因素
1、充气装置发生泄露、堵塞、配气不均等; 2、生料物性与设计不符,含水量、颗粒大小发生 变化等; 3、压缩空气压力不足或含水量大等; 4、机电故障; 5、成分波动 入均化堆场的原料波动剧烈,影响出 料成分的标准差。要求矿山开采时和注意搭配,同样 对品质各异的煤炭,也要注意搭配,然后进入堆场。 6、物料离析 大小颗粒分落,引起料堆横断面上成分 波动。通过减小物料颗粒级差,在堆料时减少堆料机 卸料端与料堆落差、保持在500mm左右,取料时设法 能切取端面各层物料,来改善出堆场物料成分波动。
均化库
福龙均化库

1. IBAU型连续式均化库 2. Ф20 m *64m 3. 储存量:17600 t 4. 入库量:max.550 t/h,出库量:max.450 t/h 5. 入库生料水份≤0.5%,最大不应超过0.8% 6. 进库生料CaCO3标准偏差1.0%<S1<1.5% 时,均化效果≥5 7. 进库生料CaCO3标准偏差S2≤1%时,出库生料 CaCO3标准偏差S2≤±0.2%
7、堆锥影响 料堆端部物料离析现象突出,降低均化 效果。为减少端堆影响,在布料时一方面堆料机的卸料端 要随料堆升高而升高;另一方面在达到终点时窑及时回程, 并且上一层要比下一层缩短一小段距离。 8、布料不均 由于进堆场的料量不均匀,使每层物料 纵向单位长度内质量不相等,而影响成分不均。为提高均 化效率,采取定期检测预均化堆进料量等措施,改善进料 的均匀性。 9、堆料层数 堆料横断面上物料成分的标准变差与布 料层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布料层数越多,标准偏差 值越小,但层数过多,料层变薄,均化效果的提高相对减 弱;层数过少,均化效果差,一般生产采用堆料层数在 400-600层。

水泥工艺学生料均化技术

水泥工艺学生料均化技术

?原燃的预均化
(二)、评价物料均匀性的指标 1、标准偏差
S=
? 1
n?
1
n i?1
( xi
?
x)2
S——标准偏差(%)
n—— 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
x ——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即
x
? 1
n
n
xi
i?1
=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其值越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一、采掘
方式:露天开采
机械开采 水力开采
包括 剥离:搬移土岩(覆盖层)
开采:采开矿石
石灰石矿山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备
钻孔机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二、运输
?斗容挖掘机
装载: ?轮式装载机
?推土机 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道
?运输 钢索绞车运输:斜坡卷扬道 方式: 自卸料汽车:公路
窄轨电机车:铁路
锤式破碎机
反击式破碎机 立轴锤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 风选锤式破碎机 高速粉煤机 齿辊式破碎机 刀式粘土破碎机
破碎原理
破碎比 I
允许物料 含水(%)
适宜破碎的物料
挤压
3~6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挤压
8 ~10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冲击
10 ~17(双 转子30 ~40 )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煤
圆型预均化堆场
?原燃的预均化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原料成分的波动 取料的死角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生料均化程度对 易烧性的影响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
• 生料易烧性是指生料在窑内煅烧成熟料的相对难易程度。
• 生产实践证明,生料易烧性不仅直接影响熟料的质量和窑 的运转率,而且还关系到燃料的消耗量。在生产工艺一定 、主要设备相同的条件下,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有生料 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其均化程度。
• 在配比恒定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情况下,生料均化程度是影 响其易烧性的重要原因,因为入窑生料成分(主要指 CaCO, )的较大波动,实际上就是生料各部分化学组成发 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为确保生料具有稳定的、良好的易 烧性,提高熟料质量,除选择制订合理的配料方案和烧成 制度外,还应尽量提高生料的均化程度。
间歇式均化库
• 间歇式均化库是分区均化的一种,均化效果高,使用生料 成成分波动小,且配料设备不够准确的生料制备系统。出 磨生料入库装到适当高度后,即通过分配阀或阀门按时间 顺序轮流充气搅拌、取样化验、校正、再搅拌,直至生料 成分合格后出库。
• 均化原理是:当压缩空气迪人库底充气箱经透气层进入料 层时,使库内粉料体积膨胀,呈流态化,再按一定规律改 变各区进气压力(或进气量),则流态化粉料在库内也按 同样规律产生上下翻滚的对流运动。经1~2h的混合均化, 可以使全库粉料得到充分掺和的机会,最终达到成分均匀 的目的。
• 各个下料点的最远作用点与该下料点距离相同,保证生料 在平面上对称分布。
NC型多料流式均化库
• 库内设有锥形中心室。库底共分18个区,中心室内为1~10区。中心 室与库壁的环形区为11~18 区,生料从外环区进人中心室,再从中心 室卸入库下称重小仓。NC库充气制度与MF库不同,在向中心室进料 时,外环区充气箱仅对11~18区中的一个区充气,这会对更多料层,中心 区1~8区也轮流充气,并同外环区充气相对应,使进人中心区生料能 够迅速膨胀、活化及混合均化。9~10区一直充气,进行活化卸料。卸 料主要通过一根溢流管进行,保证物料不会在中心仓短路。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

水泥生料均化改进措施水泥生料均化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水泥品质、降低能耗、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泥生料均化的改进措施展开讨论,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优化物料配比水泥生料均化的首要任务是将不同成分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因此,合理优化物料配比是改进水泥生料均化的关键一步。

通过精确控制原料的比例和质量,可以提高物料的可均化性,减少生料中的组分偏差,从而提高水泥的稳定性和均质性。

二、合理设计烧成系统烧成系统的设计对水泥生料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烧成系统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热能,使水泥生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得以均匀加热,促进原料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从而实现均化的目的。

同时,合理设计的烧成系统还能够控制烧成温度和时间,使得水泥生料的均化程度更加均匀和稳定。

三、改进研磨工艺研磨工艺是水泥生料均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改进研磨工艺,可以增加研磨设备的效率,提高研磨过程中的均化效果。

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研磨介质的形状、大小和比例,改变研磨机构的结构参数,提高研磨设备的效率和均化性能。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研磨时间和研磨温度,降低研磨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水泥的品质和产量。

四、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水泥生料均化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对于提高均化效果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料均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均化效果。

同时,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料成分、质量和温度等进行精确控制,提高水泥生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水泥生料均化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物料配比、合理设计烧成系统、改进研磨工艺和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水泥生料的可均化性,提高水泥品质、降低能耗、增加产量。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改进措施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的特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的可操作性等因素,确保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水泥生料均化的效果,为水泥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生料均化库

生料均化库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其值越 小,成分越均匀。
一、基本概念:

2、变异系数: S CV 100% x
变异系数: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 波动情况,变异系数越小成分的 均匀性越好。 均化前物料的标准偏差与均 化后物料的标准偏差之比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3、均化效果: S进 H S出
其透气层材质:陶瓷多孔 板、水泥多孔板、涤纶或 尼龙等化纤织物
四、生料均化库主要设备

4、罗茨风机 内环充气 型号: ZG-150(一用一备)
外环充气 型号: ZG-100 (一用一备)
计量仓充气 型号:ZG-125 (一用一备)


5、固体流量计 规格:DLD6.5
6、电控气动流量阀 规格:400mm
生产中,经常出现充气系统“空气短路”、充气装置失 修、生料出现库内死角、卸空率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均化 效果。因此要做到:正确选型;保证施工质量;经常维护 和定期检修。

五、故障及防止措施


2、充气装置故障影响及防止措施
常见的问题:
1、充气系统(包括管路、充气箱漏气)充气无力,无 法进行均化; 2、多孔料发生碎裂、微孔堵塞,空气有短路,局部有 堵塞,全库无效吹气; 3、卸料口多孔材料常常发生吹掉、撕裂,造成出料不 畅或无法出料事故; 4、多孔材料被压断、挤裂从而生料倒灌,甚至进入主 风管道,再返吹入其他充气箱,致使全部充气系统失 效。
本节课结束 谢谢大家!
Ø请提意见!
常见的故障:库顶喂料系统堵塞;库底下料器卡死;库底 空气分配阀磨损;压缩空气主管道弯曲部分磨坏;库底充 气系统控制执行机构不能正常工作等。 一般的防止措施有: 1、加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生料均化库

生料均化库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八 嘴 分 配 器


次下 料口
料 口
充 气 箱
生料计量 仓
Φ6×3.715
m
固体
电控
流量
气动 流量


Z
三、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 在整个过程中,生料从分配器进入库内后,首先均匀地以层的 形式平铺在库内。在向中心混合室轮流循环进料时。在外环区 锥体孔洞上方依次出现多个漏斗凹陷,漏斗沿径向排成一列, 随充气的变换而旋转角度,这样不仅产生重力混合,而且也因 漏斗卸料速度不同,使库底生料产生径向混合。生料进入中心 混合室内,在减压锥的减压作用下,被混合室内充气气流强烈 搅拌,使得在外循环区混合均化后的生料又进行了一次充分的 气力混合。因此,库外环区的充气是为了活化物料形成漏斗流 并向锥内混合室输送物料;锥体内环充气则是为使物料充分均 化混合并卸料出库。经过均化的生料,正常运行时,由库底溢 流管卸出,从而完成了生料的均化全过程。出库生料由库底气 动开关阀和电控气动流量阀根据入窑喂料量大小,由计量仓仓 底气动开关阀、电控气动流量阀和冲板流量计形成的闭环系统 实现自动调节控制,为此完成生料从库顶进入至仓底卸出的均 化计量全过程。

Ø均
生料磨
1~10
1~2
0~15

化任

务的 40%
生料均化库 0.5~4
7~15
~40
①为各环节的生料累计平均值达到允许的目标值时所需的运转时间
的 均 化
二、基本概念:
(一)、物料的均化 1、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
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 匀一致的过程。

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

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

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生料均化库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则是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和质量稳定的关键工具。

咱先来说说为啥生料均化库这么重要。

想象一下,水泥生产就像做饭,生料就好比各种食材,如果这些“食材”的成分和质量参差不齐,那做出来的“饭”——也就是水泥,质量能好吗?所以生料均化库就像是一个大“搅拌器”,把不同批次、不同成分的生料充分混合均匀,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那这个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学运算,来确定生料在均化库中的库存量、进出量以及均化效果等关键指标。

比如说,有一个水泥生产厂,它的生料均化库容量是 1000 吨。

在某一段时间内,入库的生料量是每天200 吨,出库的量是每天150 吨。

这时候,咱们就可以用公式来算算库里的生料到底还有多少。

假设我们用“库存量 = 初始库存量 + 入库量 - 出库量”这个公式。

如果初始库存量是 300 吨,那经过 5 天,库存量就是 300 + (200×5) - (150×5) = 300 + 1000 - 750 = 550 吨。

可别小看这个公式,实际生产中情况要复杂得多。

有时候生料的成分会变化,有时候进出库的速度不稳定,这都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还要结合实际的检测数据来不断调整和优化。

我曾经在一个水泥厂里工作过,就碰到过因为生料均化库存计算不准确导致的问题。

当时厂里新来了一个负责计算的小伙子,对这个公式掌握得还不太熟练。

有一次,他算出来的库存量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结果导致生产线上的生料供应出现了短缺,整个生产线不得不暂停了一段时间。

那损失可不小啊!从那以后,厂里加强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所以说,掌握好生料均化库存计算公式,对于水泥生产企业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它不仅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连续式均化库,随后伊堡、伯力休斯、史密斯公司又研 发了多料流式均化库。
发展趋势:多料流式均化库
第8页/共45页
6.3 充气装置
位置
设在搅拌库底
结构
第9页/共45页
多孔板
作用 材质
充气时空气通过多孔板进入生料粉 中,但停止充气时,生料粉不能通 过多孔板下落。 陶瓷多孔板 易堵、破损、不能再生、寿命短 水泥多孔板 钢性透气层 柔性透气层 涤纶、尼龙等
第6页/共45页
6.2.2 均化原理
• 采用空气搅拌及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漏斗效应”, 使生料粉向下卸落时切割尽量多层料面予以混合。 同时,在不同流化空气的作用下,使沿库内平行料 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 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径向混合均化。
• 即有三种均化作用:空气搅拌、重力均化、径向混 合。
第17页/共45页
• d 混合室库及均化室库的区别主要在于库下部设置的空气搅 拌室的形状与容积大小。混合室为尖顶,容积较小,均化室 为圆柱形,容积较大。均化室库均化效果好于混合室库,但 电耗较高。
• e 库内结构复杂,充气装置及空气搅拌室维修困难,生料卸 空率低,电耗较大。
第18页/共45页
6.5 多料流式均化库
• 后来也在库底设置大型圆锥。
第31页/共45页
第32页/共45页6.5.4 Tຫໍສະໝຸດ 库参考IBAU库和混合室库
第33页/共45页
• TP型多料流式均化库 • 库内底部设置大型圆锥结构。 • 圆壁与圆锥体周围的环形空间分为6个卸料大区,12
个充气小区,每个充气小区向卸料口倾斜,斜面上装 充气箱,各区轮流充气。在卸料区上部设置减压锥, 形成多股料流,增强粉料径向流动。
第10页/共45页
◆工艺特点 ◇加料----搅拌---卸料 同时完成; ◇可以只设一个库,也可由几个库串联或并联; ◇可用压缩空气,也可用罗茨鼓风机供气。
第11页/共45页
6.4 连续式均化库
分为混合室均化库和均化室均化库
第12页/共45页
第13页/共45页
第14页/共45页
第15页/共45页
第3页/共45页
• 理想流化床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特征 • ①有一个明显的临界流化点和临界流化速度,当
流速达到umf时,整个颗粒床层才开始流化; • ②流化床层的压降为一个常数, • ③具有一个平稳的流态化上界面; • ④流化床层的孔隙率,在任何流态下,都具有一
个代表性的均匀值,并不因在流化床内的位置而 变化。
6.1 流态化
• 流体(气体或液体)流过微粒固体而相互 接触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之转变成类似流体 状态的操作。
第1页/共45页
• 6.1.1 流态化的形成
1-流化床;2-分布板;3-流体入口管;4-流体出口管;5-差压计
第2页/共45页
ε、H和ΔP与u关系的对数坐标图 (1)固定床阶段 (2)流化床阶段 (3)流体输送阶段
第19页/共45页
6.5.1 IBAU库
第20页/共45页
第21页/共45页
第22页/共45页
第23页/共45页
第24页/共45页
• a 库底中心设置一个大型圆锥 • b 库壁与圆锥之间形成环形区,分成6~8个充气区,
由6~8个流量控制阀门控制卸料量,生料经斜槽进入 库底中心的搅拌仓内。 • c 生料入库装置类似混合室均化库,由分料器和辐射 形空气斜槽将生料基本平行铺入库内。 • d 生料在库内既有重力混合又有径向混合,中心室有 少量空气搅拌。均化效果较好,电力消耗较小,库内 物料卸空率较高。
第16页/共45页
• 特点
• a 兼备储存与均化功能。均化原料系采用库内“平铺直取” 与混合室或均化室内空气搅拌相结合。
• b 库顶中心设有生料分配器(8个) • c 库底部设置混合室或均化室,其环形区呈圆锥形斜面,向
库中心倾斜。环形区内分几个(8个)小区布置充气装置,并由 空气分配阀轮流充气,使生料膨松活化,向中央的混合室或 均化室流动。产生重力均化和径向混合均化,进入混合室或 均化室的生料由空气进行搅拌均化。
• 目前使用最广泛 • 原理
侧重于库内的重力混合作用,基本不用或减小气力 均化作用,以简化设备和节省电力。库内有多处平 行的料流,漏斗料柱以不同流量卸料,在产生纵向 重力混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径向混合,有的在 库底增加了一个小型搅拌仓,使经过库内重力切割 料层均化后的物料,进入小仓再经空气搅拌后卸料。
第29页/共45页
6.5.3 MF库
第30页/共45页
• MF生料均化库的生料采用分配器和六根斜槽呈辐射状卸 入库内,基本形成水平料层,库底是锥形,略向中心倾斜, 中部有一中心混合室,中心室与库壁之间的均化库库底分 为10-16个充气区,每区设2-3条充气斜槽和4-5个卸料 孔,卸料时向两相对区轮流充气,在卸料中上方出现多股 漏斗凹陷,漏斗沿直径排成一列,随充气的交换而旋转角 度,这样不但产生重力混合,而且生料从库底卸入中心室 后,中心室底部连续充气,使生料又获一次均化。
第25页/共45页
6.5.2 CF库
第26页/共45页
A
B
C
D
CF库均化原理图
第27页/共45页
第28页/共45页
• A 单点进料; • B 库底分7个卸料区,每区6个三角形充气区,共
42个。每个三角区的充气箱独立; • C 各区中心有出料孔,上覆减压锥。卸料空下部
与卸料阀及空气斜槽相连; • D 各充气箱卸料按程序控制; • E 小混合室搅拌; • F 结构复杂,难以维修。
第4页/共45页
6.1.2 流化床中的不正常现象 (1)沟流和死床 (2)腾涌
第5页/共45页
6.2 生料的均化
• 6.2.1 生料均化的作用 • 概念:粉磨后的生料通过合理搭配或气力搅拌等方
式,使其成分趋于均匀一致的过程。 • 意义:生料均化是生料均化链中的最后一环,担负
着均化任务的40%。是支撑预分解窑均衡稳定生产 的重要因素。
第7页/共45页
6.2.3 生料均化库的发展
◆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靠机械倒库,动力消耗大,均化效果不 好。因生料浆易于搅匀,当时积极发展湿法生产。
◆ 50年代初期,间歇式空气搅拌库开始迅速发展; ◆ 60年代,双层库(上层搅拌库,下层储存库)出现; ◆ 70年代德国缪勒、伊堡、克拉得斯·彼特斯等公司研究开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