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生料均化技术

合集下载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讲座_连载三_第三讲生料均化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讲座_连载三_第三讲生料均化技术
量 ! 生料经斜槽进入库底中心的搅拌仓中 $ 图! ’" # 生料 在 库 内 既 有 重 力 混 合 又 有 径 向 混 合 ! 中心室亦有少量空气搅拌 ! 故均化效果较好 ! 一般 单库可达 6 ! 双库并联可达 !, ) 电力消耗亦较小 ! 一 般为 ,("1!,(6& 2345 ! 同时 ! 库内物料卸空率较高 $
特 约 讲 座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讲座 !连载三"
陈全德 崔素萍 北京工业大学 !%)))&&"
第三讲
!
生料均化作用
生料均化技术
拌库虽然均化效果 !2 " 高 % 但耗电量大和多库间 歇作业是其缺点 # 均化链 $ 中 % 生 料均化是最重要的链环 & 高长明先生曾对此作了归 纳 % 如表 % 所示 & 在生料制备四个主要链环中 % 生 料均化年平均均化周期较短 % 均化效果良好 % 又是 生料入窑前的最后一个均化环节 % 其重要地位十分 显著 &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重视均化率 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 特别是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 诞生以来 % 在同湿法生产模式竞争中 ’ 均化链 ( 的 不断完善 % 支撑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和大型 化 % 保证生产 ) 均衡稳定 ( 进行 % 其功不可没 & 因 此% 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生料 制 备 过 程 #均 化 链 ( 中 % 生料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 表! 生料制备系统各环节功能和工作量
图 ! 充气装置示意图 图# 间歇式均化库底部四等分扇形 对角轮流充气时生料运动情况示意图
图 " 空气搅拌均化库库底各种分区方式 图 " 所示为采用陶瓷多孔板作为透气材料的 充气装置单元! 各种充气区可装设成扇状’ 条状 或 同 心 圆 环 体 " 一 般 设 有 1 !2 个 充 气 区 " 可 分 别 独立供气" 如图 ! 所示! 充气方式可分为定时’ 轮流 ’ 巡回供气多种 ! 一般 "31 区供搅拌空气 " 同 时向其他各区域供空气总量 !$4 的治化空气 ! & 1$ 采 用 四 等 分 扇 形 充 气 装 置 在 对 角 线 充 气 时 " 库内生料运动状态见图 * ! 要力求搅拌空气在 较低的风压’ 风量状态下运行" 做到既满足搅拌 要求又防止 ( 吹空 )" 以免 浪 费 空 气 和 降 低 搅 拌 效 果% & %$ 对 充 气 装 置 设 备 及 透 气 材 料 质 量 ’ 安 装 质量都要有高标准要求" 要防止漏气 (短路 ) 和 防止透气材料堵塞 % 图$ 伯力休斯公司双层库示意图

第六任务均化

第六任务均化

“水泥生料制备技术”课程任务书院(系)材料工程系班级水泥111、112 部门任务六任务下达日期:2012 年 6 月04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2 年 6 月19 日任务题目:水泥生料的均化主要内容和要求:内容:根据总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合理选择生料均化方法及均化设施,对生料进行均化调整,以满足入窑生料的控制指标,并能降低煅烧过程的热耗,提高熟料的产量和质量。

要求1、合理选择生料均化方法和均化设施;(选择均化方式:机械倒库、间歇、连续;建议选连续式;均化设施选择:从各种不同类型的均化库中选出本组的均化库。

注:计算储量)2、选择合适的均化参数;(空气压力、时间及充气量)3、对生料进行均化;(叙述所选择均化库的工作过程)4、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均化电耗,满足均化过程的技术经济要求。

(电耗、已使用厂家、同时对均化结果进行预测)指导教师:胡家林一、生料均化作用在水泥工业生料制备过程的“均化链”中,生料均化是最重要的链环,在生料制备四个主要链环中,生料均化年平均均化周期较短,均化效果良好。

又是生料入窑前的最后一个均化环节,其重要地位十分显著。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一直重视均化率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特别是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以来,在同湿法生产模式竞争中“均化链”的不断完善,支撑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和大型化,保证生产“均衡稳定”进行,其功不可没&。

因此,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生料制备过程“均化链”中,生料均化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二、生料均化原理主要是采用空气搅拌及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漏斗效应”,使生料粉向下落降时切割尽量多层料面予以混合。

在不同流化空气的作用下,沿库内平行料面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径向倾斜,进行径向混合均化。

工业所用的生料均化库都是利用三种均化作用原理进行匹配设计的。

例如:间歇式均化,就是采用空气搅拌原理,使生料粉按规定要求沸腾、翻滚达到搅拌混合均匀的目的,这种搅拌库虽然均化效果(H)高但耗电量大和多库间歇作业是其缺点。

水泥工艺学生料均化技术

水泥工艺学生料均化技术

?原燃的预均化
(二)、评价物料均匀性的指标 1、标准偏差
S=
? 1
n?
1
n i?1
( xi
?
x)2
S——标准偏差(%)
n—— 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
x ——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即
x
? 1
n
n
xi
i?1
=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其值越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一、采掘
方式:露天开采
机械开采 水力开采
包括 剥离:搬移土岩(覆盖层)
开采:采开矿石
石灰石矿山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备
钻孔机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二、运输
?斗容挖掘机
装载: ?轮式装载机
?推土机 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道
?运输 钢索绞车运输:斜坡卷扬道 方式: 自卸料汽车:公路
窄轨电机车:铁路
锤式破碎机
反击式破碎机 立轴锤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 风选锤式破碎机 高速粉煤机 齿辊式破碎机 刀式粘土破碎机
破碎原理
破碎比 I
允许物料 含水(%)
适宜破碎的物料
挤压
3~6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挤压
8 ~10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冲击
10 ~17(双 转子30 ~40 )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煤
圆型预均化堆场
?原燃的预均化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原料成分的波动 取料的死角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生料均化程度对 易烧性的影响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技术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
• 生料易烧性是指生料在窑内煅烧成熟料的相对难易程度。
• 生产实践证明,生料易烧性不仅直接影响熟料的质量和窑 的运转率,而且还关系到燃料的消耗量。在生产工艺一定 、主要设备相同的条件下,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有生料 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其均化程度。
• 在配比恒定和物理性能稳定的情况下,生料均化程度是影 响其易烧性的重要原因,因为入窑生料成分(主要指 CaCO, )的较大波动,实际上就是生料各部分化学组成发 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为确保生料具有稳定的、良好的易 烧性,提高熟料质量,除选择制订合理的配料方案和烧成 制度外,还应尽量提高生料的均化程度。
间歇式均化库
• 间歇式均化库是分区均化的一种,均化效果高,使用生料 成成分波动小,且配料设备不够准确的生料制备系统。出 磨生料入库装到适当高度后,即通过分配阀或阀门按时间 顺序轮流充气搅拌、取样化验、校正、再搅拌,直至生料 成分合格后出库。
• 均化原理是:当压缩空气迪人库底充气箱经透气层进入料 层时,使库内粉料体积膨胀,呈流态化,再按一定规律改 变各区进气压力(或进气量),则流态化粉料在库内也按 同样规律产生上下翻滚的对流运动。经1~2h的混合均化, 可以使全库粉料得到充分掺和的机会,最终达到成分均匀 的目的。
• 各个下料点的最远作用点与该下料点距离相同,保证生料 在平面上对称分布。
NC型多料流式均化库
• 库内设有锥形中心室。库底共分18个区,中心室内为1~10区。中心 室与库壁的环形区为11~18 区,生料从外环区进人中心室,再从中心 室卸入库下称重小仓。NC库充气制度与MF库不同,在向中心室进料 时,外环区充气箱仅对11~18区中的一个区充气,这会对更多料层,中心 区1~8区也轮流充气,并同外环区充气相对应,使进人中心区生料能 够迅速膨胀、活化及混合均化。9~10区一直充气,进行活化卸料。卸 料主要通过一根溢流管进行,保证物料不会在中心仓短路。

第5章 生料均化技术

第5章 生料均化技术

很高
最高


较高
较低
较高
操作要求(相 对比较)
复杂
简单
很简单
很简单
很简单
很简单
简单
简单
简单
结构或均化库 的特点(相对 比较)
库高60~ 7 0 m, 土 建费用大 ,管理和 操作都较 复杂
土建费 用很大, 效力不 高,电 力消耗 最大
建设费 用低, 管理方 便,维 护容易
建设费 用低, 管理方 便,维 护容易, 电耗不 低
60~80
60~80
50~80
60~80
60~80
均化空气量 (m3/t生料)
9~15
16~29
10~15
18~25
7~10
7~10
7~12
7~10
7~10
均化电耗 (MJ/t生料)
1.44~ 2.34
2.52~ 4.32
0.54~ 1.08
1.80~ 2.16
0.36~ 0.72
0.54左右
0.72~ 1.08
5.2 生料均化的主要设施
5.2.1 生料均化库的发展
◆传统均化方法:多库搭配→湿法搅拌 ◆生料粉空气搅拌均化方法:歇式均化库→连续式均化库 →多料流式均化库
5.2.2 生料粉气力搅拌的基本部件
充气装置的主要部件为多孔透气板 ,空气通过多孔板进入生料 粉中,这些空气细流使生料粉流态化。 陶瓷多孔板、水泥多孔板、金属多孔板等钢性透气层和纤维 材料制成的柔性透气层。
频谱法
5.1.3 均化过程的基本参数
◆均化效率 均化效率是衡量各类型均化库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均化 前后被均化物料中某组分(如生料Tc值)差之比,就称为 该均化库在某段时间t内的均化效率(Ht),即:

第2章原料及预均化技术水泥工艺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第2章原料及预均化技术水泥工艺学精品课程ppt课件
低品位石灰质原料:CaO<48%或含较多杂 质。其中白云石质岩不适宜生产硅酸盐水泥 熟料,其余均可用。
与CaO含量较高的石灰石搭配使用 用硅质泥灰岩作粘土质原料和取代部分石灰
质原料。
二、玄武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玄武岩:是一种分布较广的火成岩,其颜色 因异质矿物的含量而异,并由灰到黑,风化 后表面呈红褐色。
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粘土等 胶结物质有粘土质、硅质、铁质及碳酸盐质。 颜色呈淡黄、淡红、淡棕色、紫红色等,质地一般
疏松,但也有较坚硬的。 粉页岩的硅率较高,一般大于3.0,可作为硅铝质
原料。
河泥、湖泥类
江、河、湖、泊由于流水速度分布不同,使挟带的 泥沙规律地分级沉降的产物。
其成分决定于河岸崩塌物和流域内地表流失土的成 分。
相出现的温度;加速C3S的形成
三、 缓凝剂
常用:石膏
石膏的作用: 缓凝
提高水泥早强,改善水泥性能
类型:天然石膏
石膏:CaSO4·2H2O
硬石膏: CaSO4
工业副产石膏
掺量:3%~6% 最佳掺量由试验决定;多了会
影响水泥安定性
§3-4 低品位原料和工业废渣的利用
低品位原料:指那些化学成分、杂质含 量与物理性能等不符合一般水泥生产要 求的原料。如:低品位石灰质原料
石灰质原料的一般要求如下:
石灰质原料的一般要求如下
名称品位
石 一级品 灰 石 二级品
泥灰岩
CaO >48
MgO <2.5
R2O <1.0
SO3 <1.0
燧石或石英 (f-SiO2)
<4.0
45~48 <3.0 <1.0 <1.0 <4.0
35~45 <3.0 <1.2 <1.0 <4.0

水泥工艺学:第五章 物料的储存及均化

水泥工艺学:第五章    物料的储存及均化

(3)圆形堆场与矩形堆场的比较 优点:
a. 占地面积小; b. 在容量相同的条件厂设备购置费较低, 并且经营费用比矩形堆场可省些;
c. 不存在处理端锥的困难; d. 易于控制。
不足:
a. 物料的分布不如矩形堆场的长形料 堆对称而均匀;
b. 总体布置及扩建; c. 堵塞、地下水位; d. 预配料调整不方便。
连续式空气搅拌库——早期是串联双库;
连续式混合室空气搅拌库——德国Claudius Peters公司;1975年均化室库。
70年代后期,多料流库——丹麦F.L.Smidth公 司CF库(Controlled Flow);德国Polysius公司MF库 (Multiflow silo)。
(二)均化设施性能的评价
1)预均化效果较高,5~8,最高达10 。保证了生料 所需要的均齐性,同时使总体均化费用降低;
2)预均化堆场占地面积相对减少,3.5~4㎡ /t.sh --2~2.5㎡/t.sh;
3)实现自动控制。
(2)生料均化技术的发展
机械倒库——1950年以前;
间歇式空气搅拌库——50年代初期,预热器窑 的发展;60年代中后期,双层库。70年代广泛应用。
1)方案
是否需要采用预均化堆场及选择何种预均化方 案,应从工厂的规模、生产方法、投资大小和生料 制备均化链的四个均化环节加以综合考虑。
在生料制备均化链中,预均化堆场主要起两个 作用:消除进厂原料的长周期波动和显著地降低原 料成分波动的振幅,缩小其标准偏差值。
是否需要采用预均化堆场。一般主要基于如下 三方面的要求加以考虑,即原料均匀性的要求、物 料储存的要求和配料控制的要求。
共堆400层,平铺一层约10min.。 设CaCO3±5%,5%/400 = 0.0125%。 冀东、宁国水泥厂50×300m。

《水泥工艺学》第4章生料制备技术1

《水泥工艺学》第4章生料制备技术1

煤灰
53.52 35.34 4.46 4.79 1.19 99.30
三原料配料—尝试误差法
例:假设用窑外分解窑以三种原料配合进行生产,要求熟 料的三个率值为:KH=0.89±0.01、SM=2.1±0.1、IM=1.3±0.1, 单位熟料热为3350kJ/kg熟料,试计算原料的配合比。(题目同 P61 例4.2)
煤的工业分析
挥发物 22.42%
固定碳 灰分 热值 49.02% 28.56% 20930kJ/kg
水分 0.6%
三原料配料—尝试误差法
1.确定熟料组成:根据题意,已知熟料率值为 KH=0.89±0.01、SM=2.1±0.1、IM=1.3±0.1。
4.1. 3如何确定配料方案
1、水泥品种(以下列举几种水泥) 大坝水泥:防水化热,应降C3S、C3A,但C3S降得 过多,必影响强度等,所以应先考虑降C3A,即低p, 再适当降C3S。
4.1. 3如何确定配料方案
确定熟料率值的依据 2、原料品质 必须根据原料的资源情况、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有害成 分的含量,决定是否可以使用或将不同品种原料进行搭配。 如粘土含Al2O3低时,往往配成C3A低的熟料,如要配成C3A 高的熟料,必须用Al2O3高的粘土或其它原料进行搭配; 如粘土含SiO2太低,则需搭配含硅高的硅质原料,为样就 要提高成本,并使生产工艺复杂;一般粘土质原料应尽量选择 含有非晶态SiO2的风化粘土,含微晶石英的粘土质原料次之, 尽量不用含有粗大颗粒石英的砂岩和河砂。
第四章 生料制备技术
1、配料方案的选择 2、生料的配料及计算 3、生料粉磨工艺技术 4、立式磨在生料粉磨中的应用 5、生料粉磨系统的调节控制
掌握:
本章学习要点
递减法配料计算方法; 生料的粉磨细度及颗粒分布要求; 生料制备的工艺过程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烘干机 流态化烘干机
立式烘干塔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回转烘干机工艺流程
• 顺流式
逆流式: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三、物料的输送与储存
(一)物料的输送
机械输送
常用的输 送设备
气力输送
皮(胶)带输送机 斗式提升机 振动输送机 刮板输送机 溜管 等
气力提升泵 空气输送斜槽
(二)物料的储存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小,成分越均匀。
原燃的预均化
2、变异系数:
CV
S 100% x
变异系数:表示物料成分的相对波动情况,变异 系数越小成分的均匀性越好。
3、均化效果:
H S进 S出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4、合格率:指若干个样品在规定质量标准上下 限之内的百分率。
原燃的预均化
3、生料均化链
环节名称
原料矿山的搭配开采与搭 配使用
原燃的预均化
4、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
堆料层数 物料的离析 原料成分的波动 取料的死角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
定义
生料易烧性是指生料在窑内煅烧成 熟料的过程中相对难易程度。
影响因素 表示方法
在生产工艺一定、主要设备相同的
条件下,影响生料易烧性的因素有生料
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其均化程度。
原燃的预均化
(二)、评价物料均匀性的指标 1、标准偏差
S=
1
n 1
n i 1
( xi
x)2
S——标准偏差(%)
n—— 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
x ——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即
x
1
n
n i 1
xi
=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其值越
易烧性指数 C3S C3A C4AF
指数或系数 越大,易烧性
越差
易烧性系数
2.8SiO2
100CaO 1.1Al2O3 0.7Fe2O3
10SiO2 Al2O3 Fe2O3
3MgO
R2O
7.1.2 生料均化基本原理
生料均化技术
主要是采用空气搅拌及重力作用下产生的 “漏斗效应”(或称鼠穴效应),使生料粉向 下落降时切割尽量多层料面予以混合。同时, 在不同流化空气的作用下,使沿库内平行料面 发生大小不同的流化膨胀作用,有的区域卸料, 有的区域流化,从而使库内料面产生径向倾斜, 进行径向混合均化。
◆充气装置故障及防止措施 ◆入库生料成分的控制 ◆入库物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压缩空气质量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其他机电设备故障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影响间歇式均化库均化效果的其它因素及防止措施 ◆影响连续式均化库均化效果的其他因素及防止措施
本章小结
硅酸盐水泥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石灰质原料、粘 土质原料;辅助原料有校正原料、外加剂、燃料、 缓凝剂、混合材料等。 1.原料的准备包括开采、运输、破碎、烘干、输送 与储存等加工过程。 2.原料的预均化堆场的布置方式有矩形和圆形两种。 3.本章主要介绍了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生料均化 的主要设施,生料均化库,生料粉气力搅拌法的 基本部件;生料均化的工艺技术;提高生料均化 效果的途径
皮带机长距离输送石灰石
一、破碎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一)、物料破碎的目的:
便于运输、储存、烘干、配料、喂料、粉磨
(二)、破碎工艺:
破碎:利用机械方法将大块物料变成小块物料的过程。 破碎段:物料每经过一次破碎,称为一个破碎段 破碎比:物料破碎前后的粒度之比。
破碎几类型
鄂式、旋转式、 鄂旋式破碎机 细碎鄂式破碎机
(一)、烘干的基本原理: 利用热气流作为干燥介质,将热量传给物料,使
物料水分蒸发,蒸发出来的水再扩散到干燥介质中被干 燥介质带走。 (二)烘干目的: 便于输送、储存、粉磨 (三)需烘干的物料:通常有粘土、煤、混合材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烘干方法及设备:
烘干方法
单独烘干 烘干兼粉磨
回转烘干机
烘干设备
储存期:物料的储存量能满足工厂生产
需要的天数。
储存期要合理
露天堆场
堆棚
储存设施: 预均化堆场、均化库
圆库
联合储库
储料仓 等
原燃的预均化
一、基本概念: (一)、物料的均化
1、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 化学成分波动振幅,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一致的过程。
2、均化的意义:均化是保证熟料质量、产量及降低消 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 要途径。
类型
IBAU 中心室库 伯力休斯MF库
史密斯CF控制流式库
中国TJ-TP型库
中国NC型库等
IBAU库
IBAU库
CF库
CF库
TP库
NC库
7.3 生料均化的工艺技术
◆现代化水泥厂的生料制备及其均化系统工艺流程:
4道主要工序
矿山的选择性开采 原料预均化混合堆场
生料粉磨 生料均化
7.4 提高生料均化效果的途径
◆均化原理
间歇式பைடு நூலகம்化库
◇压缩空气通入充气箱经透气层进入料层,使库内粉料 体积膨胀,呈流态化,再按一定规律改变各区进气压力 或进气量,则流态化粉料在库内也按同样规律产生上下 翻滚的对流运动。经1~2小时的混合均化,可以使全库 粉料得到充分掺合的机会,最终达到成分均匀的目的。
◇一般设两个以上搅拌库和一个大容积的储存库, 进料——搅拌——卸料间歇完成。
发展趋势:多料流式均化库
生料均化技术 7.2.2 生料粉气力搅拌的基本部件
充气装置
位置
设在搅拌库底
结构
生料均化技术
作用
多孔板
充气时空气通过多孔板进入生料粉中,但 停止充气时,生料粉不能通过多孔板下落。
材质
陶瓷多孔板 水泥多孔板 钢性透气层 柔性透气层
生料均化技术
7.2.3 生料均化库的主要设施
第7章 生料均化技术
本章 学习 要点
理解
理解生料均化的意义
掌握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生料易烧性;定义、影响因素 生料均化的主要设备及工艺; 能进行入窑生料的合理调配。
7.1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熟料的产、质量; 生料均化程度会影响: 窑的热工制度;
窑的运转率; 能耗。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一、采掘
方式:露天开采
机械开采 水力开采
包括 剥离:搬移土岩(覆盖层)
开采:采开矿石
石灰石矿山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备
钻孔机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二、运输
装载:
斗容挖掘机 轮式装载机
推土机
皮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道
运输 钢索绞车运输:斜坡卷扬道 方式: 自卸料汽车:公路
窄轨电机车:铁路
装车
◆优点
◇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布置紧凑; ◇操作控制方便,岗位工人少,并易于 实现自动控制; ◇基建投资省,比间歇式空气搅拌库可 节省投资20%左右; ◇耗电较少,操作维修费用低。
• 锥形混合室均化库
• 圆柱形混合室均化库
多料流式均化库
原理
侧重于库内的重力混合作用,基本不用或减小气力均化作用, 以简化设备和节省电力.库内有多处平行的料流,漏斗料柱以 不同流量卸料,在产生纵向重力混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了径 向的混合.有的在库底增加了一个小型搅拌仓,使经过库内重 力切割料层均化后的物料,进入小仓再经搅拌后卸料。
冲击
10 ~20
<12
冲击 冲击、磨剥
冲击 挤压、磨剥 挤压、冲击
10 ~30 70 ~200 70 ~180
3 ~17 8 ~12
<10 <8 8 ~ 12 <20 <18
石灰石、熟料、石膏、 煤
石灰石、熟料、煤 石灰石、熟料、石膏、
煤 石灰石、熟料、石膏
煤 煤 粘土 粘土
二、烘干
§破碎、烘干、输送、储存
生料均化技术
7.1.1 生料均化的意义
◆生料均化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生料均化链
是最后环节, 完成均化任务 的40%左右
矿山 开采
原料 预均化
生料 粉磨
生料 均化
生料均化技术
1
2
3
4
7
6
7
9
8
生料制备及生料均化工艺流程
1---石灰石矿 2、第二种原料 3、破碎 4、预均化堆场 7、配料 6、磨机 7、生料均化库 8、试样 9、荧光分析仪 10、去水泥窑系统
锤式破碎机
反击式破碎机 立轴锤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 风选锤式破碎机 高速粉煤机 齿辊式破碎机 刀式粘土破碎机
破碎原理
破碎比 I
允许物料 含水(%)
适宜破碎的物料
挤压
3~6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挤压
8 ~10
<10
石灰石、熟料、石膏
冲击
10 ~17(双 转子30 ~40 )
<10
冲击
10 ~40
<12
(二)、原理:“平铺直取”
(三)、预均化堆场:
原燃的预均化
1、类型
矩型预均化堆场 预均化堆场
圆型预均化堆场
原燃的预均化
矩型预均化堆场
一般设两个料堆,一个在堆料,另一 个在取料,相互交替。
矩型预均化堆场
圆型预均化堆场
堆为圆料环状,在料堆的开口处, 一端在连续堆料;另一端连续取料。
原燃的预均化
圆型预均化堆场
完成均化 工作量的任务(%)
10~20
原料的预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