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线路防爆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安装通用要求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安装通用要求1电气线路应敷设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区域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地方,避开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振动、腐蚀、紫外线照射以及可能受热的地方;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预防措施。
2无护套单芯电线,除非安装在配电盘、外壳或导管系统内,不应用作导电配线。
3热塑护套电缆、热固护套电缆、合成橡胶护套电缆或矿物绝缘金属护套电缆可用于固定式线路。
固定布线电缆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18380.11-2008、GB/T18380.21-2008、GB/T18380.31-2008要求,除非电缆埋在地下、充砂导管内或采取其它防止火焰传播措施。
4电缆及其附件在安装和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应能防止受到外来机械损伤、腐蚀或化学影响。
5电缆穿过不同区域应采取下列隔离措施:——两区域交接电缆沟内应采取分段充砂、填阻火堵料或加防火隔墙等措施。
——电缆通过与相邻区域共有的隔墙、楼板、地坪及易受机械损伤处,均应加以保护;留下的孔洞应严密堵塞。
——电缆在区域界面(隔墙、楼板、地坪)有保护管的,须在保护管两端用阻火堵料严密堵塞,填塞深度不得小于管子内径,且不得小于40㎜。
6敷设电缆的通道、导管、管道或电缆沟,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从这一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并且阻止电缆沟中可燃性气体、蒸气或液体的聚集。
这些措施包括通道、导管或管道的密封。
对于电缆沟,可使用充足的通风或充砂。
7在危险场所中使用的电缆不能有中间接头。
当不能避免时,除适合于机械的、电的和环境情况外,连接应该:——适应于场所防爆型式的外壳内进行;或,——配置的连接不能承受机械应力,应按制造厂说明,用环氧树脂、复合剂或用热缩管材进行密封。
8本质安全型电气线路的安装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的保护原理与其他防爆型式有着本质的差异,本质安全型电路是保护整体不受其他电源的干扰,即使在发生电路断路、短路或接地时也不会超过电路的安全能量极限值,安装本质安全电路时应尤其注意,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的电缆要求及电气线路的安装要求见GB/T3836.15-2017的第12章的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管理规程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目的:为了防止爆炸危险场所中,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的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的燃烧或爆炸事故,规范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确保健康安全,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适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选型、运行、维护及维修的管理。
3现场应制定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并将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图放置于现场容易查看到的地方。
4爆炸危险区域的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要求。
防爆电气设备应由合格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名录》)或经安技部认可的设备厂家供应。
5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装敷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的要求。
其中,爆炸危险场所0、1区场所,一般需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布线。
6各种防爆电气设备外壳应有永久性防爆检验标志和防爆类型与等级的铭牌。
7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7.1一般要求7.1.1防爆电气设备应由通过公司安技部组织的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具有各现场操作员上岗证的人员方可操作、使用。
7.1.2防爆设备上的保护、闭锁、监视、指示装置等不得任意拆除,应保持其完整、灵敏和可靠性。
7.1.3在爆炸危险场所维护检查设备时,严禁解除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故障停电后未查清原因前禁止强行送电;严禁带电对接电线(明火对接)和使用能产生冲击火花的工、器具。
严格执行“断电后开盖”的要求;对于电器设备内部/腔内有可能聚集易燃易爆物质的,送电前必须检测内部及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确认安全后方准送电。
7.2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查,分日常运行维护检查、专业维护检查和安全技术检查三种。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环境的特点、设备状态、介质泄漏和腐蚀、机械磨损等情况,自行规定其检查周期、检查项目和要求,确保防爆电气设备有效性。
7.3日常运行维护检查包括下列主要项目:7.3.1防爆电气设备应保持其外壳及环境的清洁,清除有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杂物和易燃物品。
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1 保护接地1.1 在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构架、金属配线管及其配件、电缆保护管、电缆的金属护套等非带电裸露金属部分均应接地。
1.2 按有关电力装置和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标准规定不需要接地的下列各处,在危险场所内仍应进行接地:a) 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b) 在干燥环境,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直流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c) 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
1.3 在危险场所1 区或20 区内的所有电气设备,以及2 区内除照明灯具外的其他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应采用专门的接地线予以接地。
该接地线若与相线敷设在同一保护管内时,应具有与相线相等的绝缘。
此时,危险场所内的金属管线,电缆的金属护套等的金属连接,只能作为辅助接地线。
在危险场所2 区内的照明灯具或21 区内的所有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可利用有可靠电气连接的金属管线系统或金属构件作为接地线,但不得利用输送爆炸危险物质的管线作为接地线。
1.4 在危险场所中,接地干线(网)应在不同方向与接地体相连,连接处不得少于两处。
1.5 危险场所中的接地干线通过与其他环境共用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并按规定做好隔离密封。
1.6 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及灯具的专用接地或接零保护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网)相连接,电气线路中的工作零线不得作为保护接地线用。
1.7 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与接地干线相连的接地线宜使用多股软绞线,其最小截面,铜线不得小于4mm²,铝线不得小于6 mm²,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装设保护管。
1.8 铠装电缆引入电气装置和电气设备时,其接地或接零芯线应与设备内接地螺栓连接;钢带及金属外壳应与设备外接地螺栓连接。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1引言1.1制定目的为了防止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的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采取安全技术与管理的防范措施,以保护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特制订本规程。
1.2防爆技术工作的分工原则各部室的领导,对本单位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按分工负责的原则,由负责生产工艺管理的部门,按本规程的规定,确定爆炸危险场所中区域的等级的范围,提出区域划分的平面图。
再由电气及有关专业部门,按照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的平面图,进行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修并由安技部监督检查。
1.3电气整体防爆各级有关人员在从事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运行维修与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采取防爆措施,以实现整体防爆。
1.4本规程与其他标准、规程的关系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技术与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执行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程的规定。
各有关主管部门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本规程未涉及的或不够详尽的内容,根据本部门的工作需要,可制订专项规定或实施细则,以补充本规程的不足,并向安技部备案。
第一篇爆炸性物质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2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3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分级和区域范围3.1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性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
3.2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级原则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而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的区域。
3.2.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三个区域等级。
3.2.1.10级区域(简称0区,下同)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3.2.1.21级区域(简称1区,下同)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电气防爆线路的安全要求

电气防爆线路的安全要求在工业领域中,防爆线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电气设备。
由于环境条件恶劣,线路必须具备防爆、防腐、防湿等特点。
因此,在使用防爆线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气防爆线路的定义电气防爆线路是指在易燃气体、粉尘等危险性环境中使用的电路系统。
防爆线路在防止火花、电弧、高温等因素引起的爆炸事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安全要求环境检查在使用电气防爆线路之前,必须进行周围环境的检查。
这包括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物质,是否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如果存在危险物质,则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防爆等级电气防爆线路必须具备防爆等级。
防爆等级是指电气设备在爆炸危险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程度。
防爆等级根据生产厂家的规定制定,各等级之间的区别对于防范爆炸事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防爆结构电气防爆线路在结构上必须具备防爆功能。
这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通常情况下,防爆结构必须具有统一的安全标准,以确保线路在爆炸危险的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
安备措施使用防爆线路之前,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使用专门的工具,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使用可靠的照明设备。
安全培训针对使用防爆线路的员工,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是与周围环境有关的安全措施,防爆设备的使用要点和操作规程。
结论电气防爆线路的使用和管理对于工厂生产的安全来说非常重要。
必须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以确保线路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和防爆电器设备安装施工要求

爆炸危险场所电气线路和防爆电器设备安装施工要求爆炸危险场所的施工,讲究细节。
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的要求,先向大家介绍一般要求,抛砖引玉,请高人一起来讨论一、选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级别、组别,不应该低于爆炸危险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二、防爆电器设备应该有标志Ex(EXPLOSION),名牌上应该有防爆等级标志,防爆合格证书编号。
三、电气线路应尽量在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或者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内敷设。
四、铺设电气线路的沟道、电缆或钢管,所穿过的不同区域之间或楼板处的孔洞,应该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五、在爆炸危险场所选用导线或者电缆(单芯)的截面积:0区:本安用0.5mm²;1区:控制通讯、照明用1.5 mm²,动力用2.5 mm²;2区:可用1.5 mm²。
移动设备1、2区都要用2.5 mm²,且要用重型合成橡胶电缆。
六、电气线路敷设应该尽量避免有中间接头。
必须分路或者接头,可以用防爆接线盒。
七、爆炸危险场所的配线方法:在0区,只允许本安设备配线。
在1区,可用镀锌钢管配线或者用低压电缆配线,不准用高压输线;在2区,允许用低压电缆配线,低压可用钢管和电缆配线。
八、电缆敷设时,电力电缆与通讯、信号电缆分开,高压电缆与低压、控制电缆分开。
九、输电架空线不允许跨越爆炸危险场所,必须离开爆炸危险场所1.5倍的电线杆高度。
十、本安电路用的电缆或导线需是蓝色;十一、本安电路和非本安电路在同一接线箱内接线时,需要有绝缘隔板分隔,距离至少50mm;十二、本安电路和非本安电路配线,不应该发生混触,要避免发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十三、本安电路和非电路或其它电路不允许用同一根电缆,也不应在同一根钢管里铺设。
十四、接地1、凡在爆炸危险场所里的防爆电气设备、金属构架、金属配线钢管、电缆金属护套均应接地;2、如果防爆电器设备是固定在金属构架上,电气设备仍然需要单独接地;3、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相连;4、接地线的截面积和绝缘等级应与相线相同;5、接地线应与相线在同一钢管内放设;6、接地电阻不大于4Ώ;7、本安用电源的屏蔽层接地,应在非爆炸危险场所一头接地。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知识讲义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知识讲义唐开永*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很多。
除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火花或电弧是直接原因。
一、电气设备过热设计正确、施工正确以及运行正常的电气设备,其最高温度和其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即最高温升)都不会超过某一允许范围。
如裸导线和塑料绝缘线的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70℃,橡胶绝缘线的最高温度一般不得超过65℃,变压器的上层油温不得超过85℃,电力电容器外壳温度不得超过65℃,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最高温度对应于所采用的A级、E级、和B级绝缘材料分别为95℃、105℃和110℃,定子铁芯分别是100℃、115℃和120℃等。
电气设备的正常发热是允许的。
但当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时,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火灾。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不正常运行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短路2、过载3、接触不良4、铁芯发热5、散热不良此外电炉等直接利用电流的热量进行工作的电气设备,工作温度都比较高,如安置或使用不当,均可能引起火灾。
二、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的电火花汇集而成的。
一般电火花的温度都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6000℃。
在有爆炸性危险的场所,电火花和电弧更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电火花大体包括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两类。
电气设备本身,除多油断路器可能爆炸,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充油套管等充油设备可能爆裂外,一般不会出现爆炸事故。
以下情况可能引起空间爆炸:1、周围空间有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温度或电火花作用下引起空间爆炸。
2、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汽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引起空间爆炸。
3、发电机氢冷装置漏气、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空间爆炸。
*危险物质电气防火防爆,所谓的危险物质是指在大气条件下,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
爆炸危险环境或场所电气防爆技术

电气防爆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 开发新型防爆电气设备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气防爆系统的智能
• 提高防爆性能和故障安全性能
化监控和管理
• 提高防火性能
• 提高电气防爆系统的安全性能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建立完善的电气防爆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电气防爆技术的监督管理
• 制定国家防爆认证标准
• 严格执行防爆认证制度
• 制定行业防爆认证标准
• 加强对电气防爆系统的监督管理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
爆技术在未来发展的
重要性
•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技术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 保护环境和资源
谢谢观看
Tencent Docs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甲烷、乙炔、氢气等
爆炸危险环境的分类与等级
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划分
• Ⅰ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
• Ⅱ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短时间出现或偶然出现
• Ⅲ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粉尘、纤维,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
• Ⅳ类爆炸危险环境:存在爆炸性粉尘、纤维,短时间出现或偶然出现
• 申请防爆认证
• 提交认证资料
• 进行现场检查和检测
• 颁发防爆认证证书
电气防爆系统的认证标准
• 国家防爆认证标准
• 行业防爆认证标准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系统的监控与维护
建立完善的电气防爆系统监控制度
对电气防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 实时监控电气防爆系统的运行状态
• 维护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
• 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4857 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线路防爆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电气线路防爆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1.位置选择
应当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
2.敷设方式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主要有防爆钢管配线和电缆配线。
3.隔离密封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
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4)导线材料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采用铜芯导线或电缆。
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
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电力线路应采用截面积4mm2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照明线路可采用截面积2.5 mm2。
及以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
5)允许载流量
1区、2区绝缘导线截面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断路器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25倍。
引向低压
笼型感应电动机支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倍。
6)电气线路的连接
l区和2区的电气线路的中间接头必须在与该危险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的接线盒或接头盒附近的内部。
1区宜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可采用增安型接线盒。
2区的电气线路若选用铝芯电缆或导线时,必须有可靠的。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