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鹏 开题报告
立足学科本原落实课标理念——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合成”的内容修订与教学建议

立足学科本原落实课标理念——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合成”的内容修订与教学建议
郭震;邢靓
【期刊名称】《化学教学》
【年(卷),期】2022()3
【摘要】通过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有机合成”的相关内容,解析了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教材“有机合成”主要内容的修订情况。
新教材注重从“碳骨架—
官能团”基本视角引导学生认识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与合成,从学科本原出发组织
教材内容。
建议教学中加强有机合成实验装置的直观性,引导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
分析和认识有机反应,构建有机合成的一般认知模型。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郭震;邢靓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百色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以人教版必修五"有机合成"为例
2.深刻领悟修订意图着力落实课标理念--以人教版二上《不进位加》为例
3.基于核
心素养理念的化学学科活动实施策略探析\r——以人教版必修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为例4.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以人教版必修
五“有机合成”为例5.立足文本解读激活化学课堂--以选择性必修“有机物的合成”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基于职业能力视角

[ 3 ] 邓旭 华 , 袁 定治. 沉浸式项 目教 学法在 J A v A课 程 中的应 用[ J ] . 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 , 2 0 1 4 , ( 2 6 ) . [ 4 ] 王 晶莹, 周明. 基 于虚拟现 实学 习平 台之 通用技术 课程 的教 学效果研 究 : 高中生技 术技 能的 实证 调查 [ 1 ] _ 电
化教 育研 究, 2 0 1 5 , ( 1 1 ) .
责任编 辑 : 王松 国
1 0 2 C 中 H 景 潜育 D
否成功的前提 ,事业成功的人一定拥有 良好的职 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 做事才 能脚踏实地 , 进而取得职业发展。首先 , 职业道德 修养 反 映一个人 的思 想境 界 和对其 所从 事 的 职业 的责任感 。 在1 3 常工作 中, 一个拥有 良好职业品质 的人 , 一定会尽职尽责且拥有 良好的团队意识 。 工 作能力固然重要 , 但是对于社会和单位发展而言 , 个人 的道德起 着最 为关 键 的作用 。 很难 想象 , 一 个自 私自 利 、与单位同事斤斤计较 的人能对单位 发展做 出大 的贡 献 ; 也 很难 想 象 , 其 能对 社会 发 展 拥有强烈的使命感。 其次 , 职业道德意味着一个人 事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也是其人格魅力 的具体 表现。 拥有 良好的职业道德 , 大学生在具体工作 中 才能抵挡各种诱惑 , 不会产生腐败现象 , 愿意接受 困难的挑战和生活的磨砺 。同时 , 在这个过程中, 也促进其更加珍惜现在的职业机会 ,磨炼 出更加 坚强 的 品格 。而所有 这些 对一 个人 的职业 发展 将 是 大有 裨益 的 。
开 放教 育 实践教 学 改革 策 略探 析
基于Fields-Backofen方程的镁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

基于Fields-Backofen方程的镁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贾伟涛;乐启炽【期刊名称】《精密成形工程》【年(卷),期】2017(009)004【摘要】目的研究镁合金热变形行为,建立真实应力与应变、温度及应变速率间的构效关系,以表征多类镁合金的热变形过程.方法基于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定性、定量化分析镁合金热变形的温度敏感性,结合变形曲线的唯象特征,优化并重构Fields-Backofen本构方程以表征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结果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应力关于温度的软化作用可被描述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形式;采用F-B方程表征镁合金热变形行为时,需考虑温度软化作用对该方程进行特定优化;优化后的F-B模型,其形式上为分段式函数,该函数所预测的变形曲线在峰值处存在尖点现象且预测误差较大;利用"离散变形微阶段求解——全阶段整合"的方法,将应变变量植入到应变速率及温度敏感系数,对F-B模型进行重构,可有效解决尖点问题,提高对变形曲线的预测精度.结论重构后的F-B模型可准确表征AZ31B镁合金的塑性流变行为,并适用于AZ91,AZ80及ZK60等具有与研究合金相似变形特性的镁合金.【总页数】8页(P17-24)【作者】贾伟涛;乐启炽【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819;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8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22【相关文献】1.高速铁路用铜镁合金接触线材料热变形方程及其模拟应用 [J], 黄张裕;赵媛霞2.AZ31镁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 [J], 王忠堂;张士宏;齐广霞;王芳;李艳娟3.AZ31镁合金温热变形本构方程 [J], 秦博;王忠堂4.AZ80镁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 [J], 王琪; 王忠堂; 安玉良5.基于热冲压工艺的AA6111铝合金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J], 黄鸣东;吴浩;王立娟;刘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孟晓薇;赵亮;陈伟;王祎玲;芦荣胜;段江燕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8(000)035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已经进入新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作为我国高中教育体制的关键组成部分和理科高考科目,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对生物学科的教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
【总页数】2页(P194-195)
【作者】孟晓薇;赵亮;陈伟;王祎玲;芦荣胜;段江燕
【作者单位】山西省高平市第一中学,山西高平 0484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0
【相关文献】
1.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J], 庄会娟
2.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J], 庄会娟
3.应用启发点拨思维——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J], 梁清姗
4.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J], 庄会娟
5.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J], 杨金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中学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邢鹏飞
【期刊名称】《西北职教》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社会活动。
教育从事的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
任务是培养健全的人,也即是全面发展的人,然而目前由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抽象乏味,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政治课学
【总页数】1页(P)
【作者】邢鹏飞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花兰寺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2
【相关文献】
1.中学思想品德课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J], 杜帮成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中学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J], 杜帮成
3.激发中高年段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中高年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J], 陈宇
4.浅谈高职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激发途径——从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习兴趣思想的角度出发 [J], 施慧娟
5.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谈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的策略 [J], 林寿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邢鹏飞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9(008)027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推行收费制并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中的贫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国家助学解困力度也大大加强.针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认定标准难统一、方法较单一、职责难理清等新问题,提出以学校认定和生源地证明相结合,通过学生民主监督,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积极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总页数】2页(P86,94)
【作者】邢鹏飞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J], 王琮瑶
2.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J], 袁媛
3.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思考 [J], 沈雪梅
4.浅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J], 赵雪
5.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 [J], 陈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特色城市内生型创新发展——以景德镇学与

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特色城市内生型创新发展——以景德镇学与景德镇为例摘要: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而景德镇陶瓷文化又是我国陶瓷文化集大成者,在一定程度上讲,世界瓷文化在中国,中国瓷文化在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文化对于国家,尤其是对于景德镇地域形象塑造和影响力来讲至关重要.在此之前景德镇陶瓷文化及其研究体相对较为松散的状貌,“景德镇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则系统地挖掘、梳理和研究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景德镇城市内生型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景德镇;景德镇学;陶瓷文化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19) 08—082—(04)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uld improve the level that endogenous and innovation for a city in the new era——Take Jingdezhen theory andJingdezhen as an example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样貌,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
景德镇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秦朝时期属九江郡番县,汉代隶属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期为吴国领地,东晋时开始设镇,始称“昌南镇”,后又易名“新平镇”,北宋赵恒景德元年,定名为“景德镇”,辖属浮梁县。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随后从浮梁县分出,置景德镇市至今。
该地自然资源丰富,尤盛产优质瓷土,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植被茂盛,为早期景德镇瓷业的繁盛奠定了优渥的基础。
在交通方面此处虽四面环山,但山势却不高,并且境内河川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所以该处早期的交通主要以水路为主。
现今景德镇拥有皖赣、九景衢和正在施工中的昌景黄铁路,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四条高速公路,景德镇机场等立体化交通网络。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老师修改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管件液压成形技术是用管坯作为原材,通过对管腔内施加液体压力及在轴向施加负荷作用,使其在给定模具型腔内发生塑性变形,管壁与模具内表面贴合,从而得到所需形状零件的成形技术[3]。液体内压可以通过液压技术,粘性介质,弹性体和聚氨酯等等来获得[4]。国内外对液压胀形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液压成形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国内外各种文献对此作了说明,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液压胀形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多,有关汽车桥壳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雷丽萍,陈森灿,
研究了汽车后桥壳的液压胀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对汽车后轿壳的液压胀形工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16]。最后,还推测了液压胀形这种新型的工艺方法和发展方向。马伟众介绍了汽车桥壳零件加工制造方法,指出液压胀形桥壳比冲压焊接桥壳强度更高[17]。燕山大学王连东教授等人对液压胀形桥壳成形极限、加载路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18,19,20,21]。绘制出液体胀形压力与管坯压缩量不同的匹配关系时的胀形极限图。
a.理论方面,已经阅读国内外各种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有一定理论知识,有理论基础。
b.软件模拟方面,通过前期准备和学习,现在,已经能够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缩颈、一次胀形、二次胀形,压制成形的数值模拟。
c.实验方面,已经和生产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能够进行相关实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3)课题的创新点
2.2摩擦系数对成形过程影响
摩擦力对内高压成形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管坯与成形模腔有较大面积接触,且随内压力的加大,管坯与模腔之间的压力越来越大,使管坯两端材料很难流入。这样不但使中间胀形部分变薄、易胀裂、废品率高,而且需要两端的轴向力更大,即需要更高吨位的压力机才能进行胀形,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小摩擦力改善润滑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形时所需的轴向力,还可以降低模具的磨损,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为减小摩擦,管坯外表面及成形模腔要尽可能光滑,应在管坯和模腔之间添加合适的润滑剂【6】。苑文婧等人研究了变径管内高压成形的厚度分界圆,研究表明:随着摩擦系数、管端轴向应力与内压之比、送料区相对长度的增加,壁厚不变的厚度分界圆距离管端越来越近,即膨胀区壁厚减薄区域是越来越大的;而随着管坯相对壁厚的增加,壁厚不变的厚度分界圆距离管端越来越远,即膨胀区壁厚减薄区域是越来越小的[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刘加收,孟志河,张林杰.GPS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
[15]羊凯东戴继红周德军,测绘第34卷第4期2011年8月, RTK在现代地籍测绘中的实践与探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探讨问题:本文以GPS地籍测绘为研究对象,根据作者经验深入探讨了GPS在进行地籍测绘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RTK的优缺点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西苗,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的研究[J〕,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硕士,2007.
[2]李明峰,冯宝红,刘三枝等.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M].2006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
[3]宋良学,周开元.中小城市首级GPS控制网布测方案的选择[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第2期.
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在南美、中亚和欧洲与东道国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一些区域的GPS网,供地球动力研究之用。瑞典陆地测量局建立了常设GPS网,它既为科研服务,也为生产服务。瑞典陆地测量局还与翁萨拉航天观测站合作,发展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动态,覆盖全瑞典。瑞士的联邦地形测量局于1985到994年间利用GPS建立了一个称为LV95的高精度大地控制网,是欧洲参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网相对于其全国坐标精度水平位置好于ICm,高程好于3Cm。同时瑞士也正在建立常设GPS跟踪站网,一改高等级GPS网为精态网的特点,开始向动态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国外的GPS开始向建立区域性网站、提高精度和动态方向发展。
复测,其点位精度己提高到厘米级,边长相对精度达3x10一8。作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的补充以及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在国家A级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B级网,(又称为国家高精度GPS网)。B级网布设工作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成外业工作。全网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共布测818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平均边长在我国东部地区为50km,中部地区为100km,西部地区为150km,经整体平差后,点位地心坐标精度达士0.lm,GPS基线边长相对中误差可达2.0x10一8,高程分量相对中误差3.Ox10一。
文献综述
由于GPS的优点,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欧洲的参考标架网是1991年开始建立的,它覆盖了欧洲西部,同时欧洲各国也进行了网的加密会测。这一欧洲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其结果是建立了一个高精度的三维大地网,并与全球参考标架和欧洲各国的参考系统发生了联系。也为网的加密、观测方法和数据分析制定了策略和指导路线。这个一致的网水平分量和高程分量的精度分别为3Inm和6m。由于高程精度较低,1995以来,重点己转移到高程分量,欧洲的统一水准网有了扩充,改进了平差,建立了欧洲GPS垂直参考网。
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正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最先进的测量手段,GPS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目标。本论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系统阐述和研究GPS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的。
控制测量是测量的主要工作,也是较为关键的工作步骤,控制测量的成败对地籍测量的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对控制测量工作有着严格的规程和规定。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多是在国家GPS的D级网上布设E级网的,要求GPS点的布设、观测等技术均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I8314一2001)和其它标准规定执行。在城填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为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s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m。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城镇地籍平面控制网应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控制网加密建立。地籍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依次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三边网及边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锁),一、二级导线网及相应等级的GPS网。各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城镇规模均可作为首级控制。
土地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使用土地,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必须加强对土地的管理,而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摸清家底基础之上的。19%年完成全国第一次土地调查,但这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变化很大,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的需要。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故我国于2007年7月1日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其目的是要通过新一轮土地调查,查清城乡每一块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开展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界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主要目的的测量工作。城镇地籍测量是地籍测绘的一部分重要的工作,且城镇测量要求比例尺大、精度高。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地籍测量的仪器和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地籍测量手段己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代测绘
首先分析GPS地籍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1.1WGS--84坐标系
WGS一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地球坐标系。WGS一84坐标系的定义是:原点是地球的质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地极(CTP)方向,即国际协议原点CIO,它由IAU和IUGG共同推荐。X轴指向Bl日定义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丫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WGS一84椭球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测量常数推荐值,采用的两个常用基本几何参数:长半轴a= 6378137m;扁率f=1:298.25722356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邢鹏学号:**********
所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建筑工程管理
设计(论文)题目:GPS-RTK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
2012年03月2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8]陈刚,曾云,胡友健.用GPS进行短基线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分析[J],城市勘测,2001年第4期.
[9]唐文刚,奚长元.苏州市GPS城市控制网的建立与精度分析测绘信息与工程「J],2004,12.29(6).
[10]高伟,齐建国。GPS城区地籍控制网的精度分析及高程拟合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2月,第4期,总第58期
因为城镇的高楼较多,通视条件不好,采用常规的方法较为费时费力,而GPS测量不要求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测量对点位选取的限制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目前对GPS做控制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面。
目前GPS进行控制的定位方式成型的有快速静态和静态两种定位方式,RTK工作方式正在研究中。文J兆贵,郭有为等研究了快速静态和静态两种定位方式,结果表明GPS快速静态较静态具有一定位时间短的优点,使野外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运用GPS快速静态定位取得了和静态定位相同的效果,得出子决速静态定位方法可以替代静态定位的结论。刘加收,孟志河,张林杰研究了GPs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结果证明了RTK做图根控制的可行性,展现了RTK的优越性,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他们认为:RTK用于图根控制测量是完全可行的,可以代替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图根控制测量;RTK可以代替全站仪等进行导线测量,其作业效率是传统方法的3一4倍,比传统方法大大节省人力;RTK作图根控制的观测时间,不能太短,也不需太长,3一smin即可,采样率为3一55均可;在树多、靠近房屋的地方,除要尽量使RTK基准站立在较为有利的地方外,若用全站仪与GPSRTK技术联合作业,可以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一般要求RTK在一个工作区域范围内至少有4个校正点,而且最好使工作区域包含在的校正多块大容量充电电池、电瓶才能保证连续作业,在电力供应缺乏或偏远作业区受到限制;RTK作业模式要求高程的转换必须精确,但我国现有的高程异常图在有些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较大误差,这就使得将GPS大地高程转换至海拔高程的工作变得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均匀。所以测量设施一定要尽量的完备,比如采用简易支架固定对中杆等,在量取天线高时也要做到尽量的准确;当要做精度比较高、任务量大的测量任务时,应考虑同时采用RTK和水准仪作业,在进行RTK定位的同时,采用水准测量获取高程成果。
1.2北京54坐标系
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了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一等网,经东北的呼玛、吉拉林和东宁三个基线网,将我国的一等网与前苏联的大地网联接,通过以角度为观测值,在高斯平面上进行条件平差后,将前苏联的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的坐标延伸到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高程异常是以前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的结果为起算值,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出来的,而高程基准是1956年青岛验潮站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11]李维成,李丽,徐卫东. GPS RTK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方法[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0-12.
[12]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