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红楼梦》专题检测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专练(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专练(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红楼梦》专练一、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完成各题。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

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

宝玉急的剁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

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

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

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

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

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

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

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

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

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现代文I篇:《红楼梦》人物花语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江苏学情调研)

现代文I篇:《红楼梦》人物花语主题阅读理解和答案解析(江苏学情调研)

(江苏省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学情调研语文迎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曹雪芹植根于传统文化,塑造了千姿百态的红楼群芳,欧丽娟教授提出重像视角,即选取书中外貌性格相似之人或古代文人雅士,与众金钗进行映射、类比,以重新理解红楼佳人。

书中宝、黛、钗等诸多形象考论多涉及重像手法,如从家族、人生、婚恋三个方面,认为贾宝玉的重像有荣国公、甄宝玉与薛宝钗。

林黛玉的重像从形到神相对较多,既有“貌合”的晴雯、尤三姐,又有“情投”的妙玉、茗玉,也有西施、飞燕、娥皇、女英等历史人物,用这些红颜薄命而才华出众、性情高傲的女性,来烘托黛玉的才情貌。

相较而言,欧丽娟多偏爱薛宝钗、贾探春这类德才兼备的女子,其重像多取自古代的文人雅士。

借杨妃摹钗之美貌,以孔子之“时”、屈原之“洁”、陶渊明之“雅”,言宝钗之情性,赞美其周全大体、藏拙含蓄的“山中高士”之风。

赞贾探春为“泱泱大气的将相雅士”,选颜真卿、王羲之、苏东坡等名士来映衬其“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磊落人格。

重像来源众多,有的是作者借人物之口道出,如王夫人曾言晴雯眉宇间长得像林黛玉;有的是在回目中直接点明,如第二十七回的“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重像解读法将诸钗合成群像,丰富了个体形象的内涵,较之前人的“影子说”,更富有系统性。

通过“重像”,者既可感受“本”与“像”多角度的相似性,同时也能品析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拥黛还是拥钗,自清代起,读者争议不断。

《三借庐笔谈》记载邹弢和老友许伯谦,就曾因此“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拥黛者怜颦卿身世而爱其聪颖,贬钗袭之柔奸,如涂瀛称“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

拥钗者多爱钗袭稳重而宽厚,憎晴黛之乖僻,如王希廉评“黛玉一味痴情,心地偏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宝钗却是有才有德”。

近代俞平伯云:“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尽其妙莫能相下。

”他提出的“钗黛合一”说,影响至今。

在钗黛拥抑的问题上,给宝钗以应有的褒扬,是值得肯定,也是达成共识的。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之红楼梦简答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之红楼梦简答题

红楼梦(查漏补缺)1、刘姥姥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①善良的老人家。

②勤劳的劳动者。

③热心的好心肠。

④智慧的公关师。

⑤幽默的老太太。

⑥率直的好脾气。

⑦乐观的生存者。

(任意答出五点即可)2、《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参考答案: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

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3、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5分)参考答案: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

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4、简述凤姐或“贪”或“狠”的一个故事情节。

(5分) 参考答案:①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司。

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

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②借刀杀人。

凤姐知道贾琏在外偷娶了尤二姐,大发雷霆,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

先是挑唆尤二姐的元配(未婚)张华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后又利用贾琏的侍妾秋桐折磨尤二姐。

尤二姐流产后吞金自尽,凤姐假惺惺地痛哭。

5、简述黛玉葬花的情景(5分)参考答案: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含泪而归。

次日乃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乃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以遣愁思。

宝玉适至,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

6、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许多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暗示情节主题的场景描写,请复述其中的一个梦境,并简要说明这个梦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暗示情节主题的梦境,有第五回贾宝玉在侄媳妃秦可卿华丽的卧室中所作的那场太虚幻境的绮梦,通过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总写了全文,暗示了人物命运,还有十三回,秦氏将死,临终的时候,向凤姐儿托梦,所说的预言,起到揭示全书主旨的作用。

江苏高考文科加试名著阅读《红楼梦》学案

江苏高考文科加试名著阅读《红楼梦》学案

江苏高考文科加试名著阅读《红楼梦》学案第一篇:江苏高考文科加试名著阅读《红楼梦》学案江苏高考语文文科加试名著阅读《红楼梦》学案一、作者简介: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

他本人生于南京。

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为高鹗续成。

二、故事梗概小说写远古时候,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青梗峰下。

这顽石自经煅炼,已通灵性,便恳求仙人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

二仙拗不过,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

其时,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终使绛珠草“得延岁月”,修成女形。

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那块由顽石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便由这神瑛侍者“携入红尘”。

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青梗峰,见一块大石上刻有字迹,便从头到尾抄下,经曹雪芹披阅增删,因成此书。

姑苏城仁清巷内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在庙旁。

他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

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

甄士隐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

甄士隐看破红尘,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考中进士,派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巡盐御史林如海家教林如海的女儿黛玉读书。

此时,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如海求林如海的岳母家荣国府帮助。

林如海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如海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拜见了外祖母,还见了大舅母邢夫人(贾赦之妻),二舅母王夫人(贾政之妻),王熙凤(王夫人的内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推荐)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名著《红楼》积累

(推荐)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名著《红楼》积累

《红楼》积累1、《红楼梦》里宝玉被贾政暴打之后,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

试从钗、黛的表现中分析二人性情。

(6分)答:宝钗公开表达对宝玉伤势的痛惜,认为他挨打是咎由自取,希望他吸取教训,认真读书,走仕途经济之路;(3分)黛玉对宝玉的挨打真情流露,但相对含蓄,她担心宝玉挨打后改变思想,醉心仕途经济;同时借探望之机,表明心迹。

(3分)2、“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是贾雨村对月寓怀吟的诗,反映了他的什么特点?他在《红楼梦》的结构方面有何作用?(4分)答:①野心大(有抱负,名利心重)(2分)②线索作用。

(2分)3、“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红楼梦》中这首唱词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了词中“奴”什么样的心理?(4 分)答:探春远嫁。

(1分)远离父母的痛苦,对父母的劝慰,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

(3分)4、简述《红楼梦》中宝玉第一次细赏宝钗的金锁的主要情节。

(5分)答: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

(1分)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1分)莺儿觉得正面八个字与宝钗的像是一对。

(1分)宝玉便也要看宝钗的金锁。

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1分)最后宝钗把莺儿支开,不让她再谈论这事。

(1分)5、《红楼梦》里史湘云感到无聊,见柳花飞舞而咏《如梦令》,引发了宝黛等人填词的兴头,同是咏柳絮,黛玉和宝钗的词作表现了她们不同的内心世界,请作简要说明。

答:黛玉叹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宝钗的词中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婉曲表达了她心中对更高地位的追求。

6、《红楼梦》“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薛宝钗听到了谁和坠儿的对话?她是怎样“金蝉脱壳”的?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答:小红(红儿、林红玉)假装寻找、追赶“藏在此地”的林黛玉而无意来到这里。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红楼梦选读》检测1+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红楼梦选读》检测1+

《红楼梦》阅读检测一班级姓名1请你写出《红楼梦》一书还有哪些其他的名字?2、列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3、下列判词分别写了哪些人的性格和命运?简要说明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4、《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摔玉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5、你对王熙凤的印象如何?请结合她的出场,取幸于贾母等情节,分析她的性格和她在贾府的地位。

6、理解《西江月》二词的深层含义,说说词中所展示贾宝玉思想性格和形象。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7、说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相见的情形,简要分析8、“护官符”中各体现了四大家族怎样的特点?分别使用了怎样的手法?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9、请谈谈你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句话含义的理解?宝玉为什么看了这两句便嚷着要出去?10、请根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节画出荣宁二府的人物关系图。

部分答案《红楼梦》阅读检测一(答案)班级姓名1请你写出《红楼梦》一书还有哪些其他的名字?《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2、列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正册”为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秦可卿。

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

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

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第一篇: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二文科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1)教师版一.填空题1.香菱的本名是。

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2.元妃省亲时宝玉最后的那首《杏帘在是。

宝玉给丫环起名为“耶律望》是帮他做的。

雄奴”。

3.起诗社时,探春给自己取名 ,14.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宝钗给宝玉取的号住,住紫菱洲,惜春住的是、、。

迎春在是。

诗社中的别号是,但她生性懦弱,15.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中,仆人给她起的绰号是。

史湘云的别号抽的花签为梅花,题辞是“霜晓寒姿”,附是。

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

4.“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指。

16.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得到林黛玉宝钗在滴翠亭听到了与的夸奖,并认为这篇诔文可与的对话。

相提并论。

5.“枉与他人作笑谈”出自的17.《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判词。

《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判词“心比“兼美”的是。

天高,身为下贱”指得是。

6.《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填空题答案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

1.甄英莲7.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2.黛玉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 3.蕉下客无事忙富贵闲人菱洲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居士二木头枕霞旧友8.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4.薛宝钗小红坠儿将“ ”。

5.李纨秦可卿9.“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6.“红学”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四7.养生堂句判词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8.“真事隐去” 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9.香菱夏金桂10.《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10.高鹗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11.贾探春11.在贾府四小姐中,有一个“才自精12.“水” “文”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小姐,13.平儿芳官其治家能力足可与王熙风媲美的是14.蘅芜院迎春藕香榭________。

15.李纨12.《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16.曹娥碑即“ ”字辈、“代”字辈、“ ”字辈、17.王熙凤晴雯“玉”字辈、“草”字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检测(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检测(含答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检测1.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

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2.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充分体现了贾府内外的种种矛盾。

请从元妃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这三个事件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该事件能体现哪两种矛盾。

3.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的叛逆性表现在他对少女们的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

请从原著中分别举出三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4.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鲁迅评价《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者,唯宝玉而已”,你认为宝玉“领会”到了什么请结合一处情节简要分析。

答案 (示例)先生这句话是说,富贵之中,早已遍及悲凉之雾,然而感受领会到的,只有宝玉一人而已。

(1分)宝玉在大富大贵生活之中,领会到聪明灵秀、纯洁天真的少女们的美好,尽全力维护,但同时也深知这份美好终将被虚伪丑陋、腐朽无能的社会吞噬。

(1分)他想尽办法去探望被遣出大观园的晴雯,与晴雯交换信物留作念想,晴雯死后他更是动情写下《芙蓉女儿诔》以示祭奠。

(2分)但姐妹们的变迁、丫环的生离死别,让他目睹了一幕幕丑剧和悲剧,从而产生了颓势无法挽回的浓厚的失落和无力感。

(1分)解析首先解释鲁迅的评语,然后提炼概括宝玉的认知,最后结合具体情节解读这种认知。

所选情节可以是晴雯《芙蓉女儿诔》、黛玉之死、金钏之死等。

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宋人知雪,以雪构建了大宋独特的雪文化;雪芹喜雪,以雪为《红楼梦》锦上添花。

《红楼梦》书中,曹公或以雪营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或直书雪中雅事,烘托人物形象;或以雪入诗,展示丰富寓意……请选择以上一个角度,概述与雪有关的内容,并加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阅读检测题
一、根据小说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50分)
1•“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中被打死的小乡绅之子叫,凶手是诨名叫“呆霸王”
的。案子中被拐卖的丫头是住在葫芦庙旁的的女儿,即后
来跟着林黛玉学诗的。
2.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闻到的奇香叫,饮的仙茶叫_,品
的酒叫,听的歌曲名叫。
3.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所见到的对联是:“,。”
他生分了。”B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请问:这里的A B分别是谁?人物B“喜”“惊”“悲”“叹”的内容分别是什么?(5分)答:
20•“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
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5分)
答:
《红楼梦》阅读检测题
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5分)
答:
15•“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重要情节,请说说在写宝玉挨打之前,作者着力铺
写了哪三件事?(5分)
答:
16.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5分)
答:
17•《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16.儿媳秦可卿死后,贾珍想把丧事办得体面些,可偏偏此时妻子尤氏犯病,不能料理
参考答案
1.冯渊 薛蟠 甄士隐 甄英莲 香菱
2.群芳髓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
3.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4.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
李纨、秦可卿
5.香菱(英莲)夏金桂 晴雯、袭人
6.薛宝钗贾宝玉
7.贾宝玉
&王熙凤(凤姐)
⑷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
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3.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5分)
答:
14.《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
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这是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
的话,其中的“这位姑娘”指。
9.元妃省亲,将“有凤来仪”赐名,后住在此处;“红香绿玉”
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后住在此处;“蘅芷清芬”赐名曰
“”,后住在此处;“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又因黛玉的
诗,改“浣葛山庄”为,后住在此处。
14.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 《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 《西 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
“银样蜡枪头”)
15.①金钏之死。②贾政命宝玉去会来访的贾雨村。③忠顺王府前来向贾府索要做小 旦的琪官(蒋玉函)。(共5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
⑹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12.认真阅读下列曲子词内容,分别指出其所指代的人物。
⑴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
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⑵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
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
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⑶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
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
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
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⑵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⑶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⑷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⑸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5分)
答:
18•《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情节,表现了贾府“三春”什么样的性格特征?(5分)
答:
19•《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A又说:“B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
6•“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
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悲金悼玉”指、。
7•“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是鲁迅先生对《红楼梦》
中(人物)的评论。
8•“这位姑娘年纪虽小, 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
10.结社、赏花、吟唱是清代都门特别盛行的社会风气,大观园的公子小姐当然不会例
外。由建议发起成立了 “海棠诗社” ,自荐掌坛。诗社成员都有“雅号”。
其中:“稻香老农”是,叫“蕉下客”,黛玉叫“”,薛
宝钗叫“”,宝玉叫“”,迎春叫“”,叫“藕榭”。
二、根据判词和曲子词填写对应人物:(6+4=10分)
11.下列内容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些女子的命运。
9•潇湘馆,林黛玉;怡红院,贾宝玉;蘅芜苑,薛宝钗;稻香村,李纨。
10•探春李纨李纨 探春“潇湘妃子” “蘅芜君” “怡红公子” “菱洲”惜春
11. ⑴薛宝钗林黛玉 ⑵贾迎春 ⑶贾探春 ⑷王熙凤
12.⑴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 ⑵林黛玉、贾宝玉⑶王熙凤 ⑷贾探春
13.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 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 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转入“孽海情天”宫门时,又见到一副对联: “,;痴男怨
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4.列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是、、、、
5•“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金陵
十二钗副册”上的一则判词,这则判词暗指的命运又副册”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