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顺口溜,速记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顺口溜,速记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顺口溜,速记数学知识点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

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恒等变换

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

(a-b)2n=(b-a)2n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口诀大全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口诀大全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 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减正等于加负,减负等于加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符号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负,一项为零积是零。 合并同类项 说起合并同类项,法则千万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留原样。 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或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解方程 已知未知闹分离,分离要靠移完成。移加变减减变加,移乘变除除变乘。 平方差公式 两数和乘两数差,等于两数平方差。积化和差变两项,完全平方不是它。 完全平方公式 二数和或差平方,展开式它共三项。首平方与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间放。 和的平方加联结,先减后加差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 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和的平方加再加,先减后加差平方。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变号要记牢。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还没好。 求得未知须检验,回代值等才算了。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还没好,准确无误不白忙。 因式分解与乘法 和差化积是乘法,乘法本身是运算。积化和差是分解,因式分解非运算。 因式分解 两式平方符号异,因式分解你别怕。两底和乘两底差,分解结果就是它。 两式平方符号同,底积2倍坐中央。因式分解能与否,符号上面有文章。

同和异差先平方,还要加上正负号。同正则正负就负,异则需添幂符号。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也上数。四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 重组无望试求根,换元或者算余数。多种方法灵活选,连乘结果是基础。同式相乘若出现,乘方表示要记住。 【注】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公式)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组,叉乘求根也上数。五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对症下药稳又准,连乘结果是基础。 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先想完全平方式,十字相乘是其次。两种方法行不通,求根分解去尝试。 比和比例 两数相除也叫比,两比相等叫比例。外项积等内项积,等积可化八比例。 分别交换内外项,统统都要叫更比。同时交换内外项,便要称其为反比。 前后项和比后项,比值不变叫合比。前后项差比后项,组成比例是分比。 两项和比两项差,比值相等合分比。前项和比后项和,比值不变叫等比。 解比例 外项积等内项积,列出方程并解之。 求比值 由已知去求比值,多种途径可利用。活用比例七性质,变量替换也走红。消元也是好办法,殊途同归会变通。 正比例与反比例 商定变量成正比,积定变量成反比。 正比例与反比例 变化过程商一定,两个变量成正比。变化过程积一定,两个变量成反比。 判断四数成比例 四数是否成比例,递增递减先排序。两端积等中间积,四数一定成比例。 判断四式成比例 四式是否成比例,生或降幂先排序。两端积等中间积,四式便可成比例。 比例中项 成比例的四项中,外项相同会遇到。有时内项会相同,比例中项少不了。

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点顺口溜,考试不用愁

小学数学概念+知识点顺口溜,考试不用愁期末考试马上开始,以前学过的知识是不是都还记得呢?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看到这些知识点,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不愿意用心去记。如果我们把一种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教给孩子,孩子也会变得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数学概念 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在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量角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口诀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口诀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口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要一样,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

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 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分式运算 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 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解分式方程 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舍去增根别含糊。 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 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 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平行坐标轴的直线

初中数学顺口溜

初中数学顺口溜 灏月刘辉 初中数学助记口诀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a)2n 6、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7、完全平方: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8、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9、“代入”口决: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10、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 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11、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 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13、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14、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 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15、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16、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 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1 灏月刘辉 17、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18、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 二、四横纵却相反。 19、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 +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 -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 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 -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 -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 60°+ cos 2 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小学数学知识点顺口溜+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

小学数学知识点顺口溜+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 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看到这些知识点,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不愿意用心去记。如果我们把一种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教给孩子,孩子也会变得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五、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六、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 七、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八、加、减法速算 加减法速算你莫愁,拿到算式看清楚, 接近整百凑整数,如下处理无谬误。 加法不足减补数,超余零头加在后。 减法不足加补数,超余零头减在后。 九、多位数读法 读书方法很容易,首先四位一分级。 要从最高位读起,几千几百几十几。 级的单位读亿万,末尾有零都不读 (级末尾0不读,整个数末尾0不读) 中间夹零读一个,汉字表达没参和。 注读零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口诀

初中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口诀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 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3、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6、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 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7、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 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 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

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 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 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 8、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 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9、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11、分式混合运算法则: 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 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 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12、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 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13、最简根式的条件:

小学数学必考题型及口诀(经典篇)

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看到这些知识点,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不愿意用心去记。所以,应该轻松、自由地在玩耍中教给孩子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把一种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教给孩子,让孩子学得更主动。 1 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 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3 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例:435+697= 4 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例:756-569=

5 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例:15×24= 6 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例:84÷24= 7 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例:(13+24)×35÷25= 8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例:3.24+7.83= 9 小数乘法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例:0.45×2.5=

初一至初三数学全部知识点

七上 第二章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m/n(m,n都是整数,且n≠0)的形式。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上表示。 和开平方开不尽的数叫作 而有理数恰恰与它相反,和统称为有理数 其中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或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分为正数、0、负数 正数又分为正整数、 负数又分为负整数、负分数 全体有理数构成一个,即,用粗体字母Q表示,较现代的一些数学书则用空心字母Q表示。 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③存在数0,使0+a=a+0=a; ④对任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使a+(-a)=(-a)+a=0; ⑤乘法的交换律ab=ba; ⑥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⑦分配律a(b+c)=ab+ac; ⑧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0,使得对任意有理数a,1a=a; ⑨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存在乘法逆元1/a,使a(1/a)=(1/a)a=1。

⑩0a=0 文字解释:一个数乘0还等于0。 0的绝对值还是0. 第二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理数加减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我们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样就可将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统一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和。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2)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 有理数范围内已有的,等概念,在实数范围内有同样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有理数是这样分类的: 整数、分数;正数、负数和零;,非负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可以用a/b的形式表达,其中a、b都是整数,且互质。我们日常经常使用有理数的。比如多少钱,多少斤等。 凡是不能用a/b形式表达的实数就是无理数,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 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例如:ax+2b,-2/3等。 全部初等代数总起来有十条规则。这是学习初等代数需要理解并掌握的要点。 这十条规则是: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小学数学知识点顺口溜记忆

小学数学知识点顺口溜记忆 原文阅读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七、“除”的意义: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数, “除”字后面被除数, 位置交换别忘了. 八、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我是0,本事大, 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 常胜将军总是我. 九、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十、量角: 中心对顶点, 0线对一边, 一边读刻度, 内外要分辨.

初中数学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小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大于头来小于尾,大小不一中间找。 大大小小没有解,四种情况全来了。 同向取两边,异向取中间。 中间无元素,无解便出现。 幼儿园小鬼当家,(同小相对取较小) 敬老院以老为荣,(同大就要取较大) 军营里没老没少。(大小小大就是它) 大大小小解集空。(小小大大哪有哇)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首先化成一般式,构造函数第二站。 判别式值若非负,曲线横轴有交点。 A正开口它向上,大于零则取两边。 代数式若小于零,解集交点数之间。 方程若无实数根,口上大零解为全。 小于零将没有解,开口向下正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异号两个平方项,因式分解有办法。 两底和乘两底差,分解结果就是它。 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两平方项在两端,底积2倍在中部。 同正两底和平方,全负和方相反数。

分成两底差平方,方正倍积要为负。 两边为负中间正,底差平方相反数。 一平方又一平方,底积2倍在中路。 三正两底和平方,全负和方相反数。 分成两底差平方,两端为正倍积负。 两边若负中间正,底差平方相反数。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要用公式解方程,首先化成一般式。 调整系数随其后,使其成为最简比。 确定参数abc,计算方程判别式。 判别式值与零比,有无实根便得知。 有实根可套公式,没有实根要告之。 用常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左未右已先分离,二系化“1”是其次。一系折半再平方,两边同加没问题。 左边分解右合并,直接开方去解题。 该种解法叫配方,解方程时多练习。 用间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未知先分离,因式分解是其次。 调整系数等互反,和差积套恒等式。 完全平方等常数,间接配方显优势。【注】恒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没有一次项,直接开方最理想。 如果缺少常数项,因式分解没商量。

初中数学顺口溜

初中数学顺口溜 01.有理数运算 有理数加减,统称代数和。 同号取原号,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减,先看绝对值, 取大值符号,绝对值相减。 有理数乘除,同号得正号, 异号是负号,绝对值乘除。 多数相乘除,偶负值是正, 奇个负为负,绝对值乘除。 有理数乘方,正数任次方, 结果都为正。负数分奇偶, 偶次方是正,奇次方得负。 02.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必两相同,字母相同指数同。 同类合并依法则,扎实代数基本功。 先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不改动。 03.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 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04.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法不俗。 四种方法若不行,拆项添项再重组。 或可公式法求根,繁式适用换元试。 分解二次三项式,先用完全平方式, 十字相乘是其次,求根分解要记住。 05.比和比例

两数相除也叫比,两比相等叫比例。 外项积等内项积,等积可化八比例。 分别交换内外项,比例变形叫更比。 同时交换内外项,相对原式叫倒比。 前后项和比后项,比值不变叫合比。 前后项差比后项,组成比例是分比。 前项和比后项和,比值不变叫等比。 同式平方等异积,比例中项在这里。 商定变量成正比,积定变量是反比。 06.求比值 四数是否成比例,递增递减先排序。 两端积等中间积,四数一定成比例。 四式是否成比例,升或降幂先排序。 两端积等中间积,四式同样成比例。 解比例式三求一,外项积等内项积。 07.实数定义域 实数讲究定义域,四项原则须注意。 负数不能开平方,分母为零无意义。 分数指数底数正,切记零无零次幂。 满足多个不等式,不等式组求解集。 08.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先去分母去括号,常量移项到右边。 注意移项改正负,整理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要注意,乘除负数变方向。09.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 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是无解。

最新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诀知识点归纳 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2、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3、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4、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5、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1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 1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1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1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1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16、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最高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7、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8、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9、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0、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2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2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

《初中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

《初中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相加一边倒; 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绝对值相等“零”正好。 2、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3、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和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4、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5、恒等变换: 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 ; 6、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莫要忘;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平方相混淆。 7、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8、因式分解: 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 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方法熟练不马虎; 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

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合理用。 9、“代入”口决: 挖去字母换上数(式),数字、字母都保留;换上分数或负数,给它带上小括弧,原括弧内出(现)括弧,逐级向下变括弧(小中大) 10、单项式运算: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11、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莫忘掉。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13、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14、分式混合运算法则: 分式四则混合算,莫忘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需在先,分子分母相约分,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相同,异母运算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计算不算难;变号必须有两处,结果要求化最简。 15、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16、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1是:号内不把分母含;2是: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3是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17、特殊点坐标特征:

数学顺口溜(大全)

初中数学顺口溜(大全)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恒等变换:两个数字来相减,互换位置最常见,正负只看其指数,奇数变号偶不变。(a-b)2n+1=-(b-a)2n+1(a-b)2n=(b - a)2n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特殊点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确相反。 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对称点坐标: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X轴对称y相反, Y 轴对称,x前面添负号;原点对称最好记,横纵坐标变符号。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函数图像的移动规律: 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用下面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一次函数是直线,图像经过仨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的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

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 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 2 )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顺口溜大全

四年级上册数学顺口溜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计数采用十进制,满十进一要牢记,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百万是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百亿,10个百亿是千亿。 2、大数读写并不难,分级画线加亿加万,圈亿圈万写数画线, 0的读法要牢记,每级中间读一个,每级末尾不需读。 3、整万数字要改写,去掉末位四个0,万字替换来使用, 整亿数字要改写,去掉末尾八个0,亿字替换方法同。 非整数字需改写,四舍五入来省略。 4、比较数字大和小,先比位数多和少,位数多的数字大, 位数少的数字小,位数相同高位比,一位一位比下去。5、四舍五入得某数,这数最大是多少,原数不变加49,9到底; 四舍五入的某数,这数最小是多少,原数减1加50,0到底 我来举例子: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8万,这个数最大是8万不变加49,9到底,也就是84999;最小是8万减1加50,0到底,也就是75000。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20亿,这个数最大是20亿不变加49,9到底,也就是2049999999;最小是20亿减1加50,0到底,也就是1950000000。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线段射线和直线,两点一点没有点,线段要有两端点, 不能延伸能测量,射线只有一端点,一方延伸不测量, 直线端点不存在,两方延伸不测量。 2、生活之中处处角,按照度数分类好。小小锐角尖又尖, 直角胸前把枪端,钝角半躺晒太阳,平角平躺正打鼾。 唯有周角爱运动,正在健身走圆圈。锐直钝平到周角, 从小到大排列好, 3、量角器,把角量,半圆盖在角上面,顶点对中心, 始边对0°,沿着终边找刻度,从小到大数度数。 4、量角器,把角画,画一条射线,中心对端点,0°对始边, 从小到大找刻度,点点、连线、画弧、标度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0()0(0)0(a a a a a a 或???<-≥=)0a (a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附练习)

小学数学1——6年级常见的比较大小口诀及方法(附练习) 比较大小是小学数学中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小学阶段常见的个位数比大小、多位数比大小、小数比大小、分数比大小等。今天,小初老师就给大家整理了部分小学阶段常用的比大小的口诀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位数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大小看高位,整数大时数就大。 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大时数就大, 十分位相同看百分位,百分位大时数就大。 比较大小练习 5( )4 3()5 2()2 1()3

4()3 2()1 5()5 4()5 10+7()17 9+5()15 7+6()12 6+5()10 3+8()13 9+2()12 17()7+7 17()9+6 12()7+5 8()8+2 13()8+4 14()5+7 4+7()7+4 7+8()15-5 8+5()8-5 6+8()9+6 2+9()14-2 11+5()7+8 5+9()10+4 13-2()11+1 27+21( )45-21 47-26( )18+28 50+25( )60+28 44-43( )62-5 55+14( )55+23 54+36( )28-13 41+15( )43-22 59-42( )78-52 9×9( )8×9 3×2( )7×2 8×4( )3×8 6×9( )8×2 5×7( )6×9 2×8( )9×4 6×5( )7×3 7×2( )3×4 20÷5( )12÷2 24÷8( )16÷8

18÷6( )12÷3 14÷7( )28÷4 81÷9( )40÷8 15÷5( )35÷7 63÷7( )42÷6 36÷9( )32÷4 3.01( ) 2.99 9.44( ) 9.46 3.567( )3.576 15.60()15 1()0.999 10.10()10.1 7.3( )7.9 1.35( )1.350 6.58( )6.85 6.7( )8.2 0. 09( ) 0.1 7.4 ( )7.14 3.14( )4.13 10.347( )10.343 0.473( )0.46 12.001( )12.01 5.192( )5.129 0.6()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