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
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

1基本资料概述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
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性步骤都在其中进行。
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
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有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皆可称为氧化)。
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
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是细胞内不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直接关系。
即使是呼吸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过释放食物里的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化合价为-1的氢)中。
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过程植物的作用主要细胞的线粒体进行。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糖酵解),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原理

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原理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而进行的一系列生理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体吸入空气,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输送到细胞,在细胞内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原理。
1. 呼吸概述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体都必需的生命过程之一,它能够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以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呼吸作用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
2.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的交换。
人类的外呼吸过程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树和肺组织等呼吸器官。
2.1 鼻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它通过内部的粘膜和纤毛,吸入空气并过滤其中的灰尘和微生物。
2.2 喉咙空气通过鼻腔后会进入喉咙,然后分别进入食管和气管。
当食物通过喉咙时,会有喉结的协助将气道封闭,使食物顺利通过。
2.3 气管和支气管树气管和支气管树是将空气输送到肺组织的通道。
气管分为左右两支,每支继续分为支气管,支气管再分为更小的支气管。
2.4 肺组织呼吸道的末梢部分是肺组织,它包含许多小的气囊,也称为肺泡。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外呼吸的关键。
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而二氧化碳则由血液中释放到肺泡空气中。
3. 内呼吸内呼吸是指氧气在细胞内的进一步利用和二氧化碳的产生。
它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
3.1 糖分解供给内呼吸的主要能源是葡萄糖。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部分能量。
3.2 氧化反应较小的分子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与这些分子结合,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大量释放的能量。
3.3 能量产生氧化反应产生的能量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储存,供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
4. 呼吸作用的原理呼吸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换气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当我们吸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收缩,使胸腔扩大,导致肺内气压减低,进而吸入空气。
而当我们呼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放松,胸腔缩小,使肺内气压升高,从而排出二氧化碳。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和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呼吸作用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表示如下:
- 葡萄糖(C6H12O6):代表生物体分解食物产生的葡萄糖分子。
- 氧气(O2):代表生物体从外部吸入的氧气分子。
- 二氧化碳(CO2):代表生物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子。
- 水(H2O):代表生物体产生的水分子。
- 能量:代表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多个步骤和酶的参与。
上述方程式只是对整个呼吸作用过程的简化表示。
呼吸作用三个阶段图解

呼吸作用三个阶段图解引言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
呼吸作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呼吸道气流的引入、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本文将详细描述并图解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呼吸道气流的引入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进入鼻腔,经过喉部进入气管,最终到达肺部。
肺部的支气管分支较小,形成许多气管末端的肺泡。
在肺泡里,有大量微细的血管网,这些血管与气管壁上的肺泡毛细血管相连。
通过这种方式,氧气与二氧化碳可以在肺泡和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第二阶段:氧气的吸收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被血液吸收。
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这样,氧气可以在血液中传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细胞提供能量。
氧气的吸收是呼吸作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二氧化碳的排出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
在肺部,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这样,人体可以及时清除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保持血液中二氧化碳的适当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结论呼吸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对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图解,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输和交换过程。
只有呼吸系统正常运作,人体才能正常获取氧气供给组织细胞,排出二氧化碳维持酸碱平衡,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以上便是呼吸作用三个阶段的图解,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
呼吸作用反应式分步

呼吸作用反应式分步
第一步,呼吸作用的概述。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
体可以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等形式的能量,以维持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
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描述了食物分解和氧化的过程,
是生物体生存的基础。
第二步,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其反应式
可以简单描述为: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这个反应式说明了葡萄糖与氧气在线粒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第三步,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
其反应式可以简单描述为:
C6H12O6 → 2乳酸 + 能量(动物细胞)。
C6H12O6 → 2乙醇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
这个反应式说明了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发生分解产生乳酸或乙醇,同时释放能量。
第四步,总结。
呼吸作用反应式的分步介绍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这些反应式揭示了生物体如何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并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
了解呼吸作用反应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内部的能量转化过程,对于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

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个过程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涉及到呼吸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以下是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的详细解释。
外呼吸是指氧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经过气道、肺部到达血液中的过程。
它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呼吸道:外呼吸开始于鼻腔或口腔,空气经过喉咙进入气管,再通过支气管进入肺部。
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将气体引入肺部,同时也扮演着过滤、加热和湿化空气的角色。
2.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呼吸道将空气引入肺部后,空气进入支气管,然后通过细小的支气管分支为肺泡。
肺泡是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其内部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3.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同时红细胞内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这是一种被称为气体交换的过程,它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来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4.呼吸肌肉:呼吸作用还涉及到肺活量的调节和保持,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呼吸肌肉来完成。
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肉之一,它的收缩和放松控制着肺部的容积和胸腔的气体流动。
其他辅助呼吸肌肉如肋间肌和腹肌也对呼吸过程起到支持作用。
内呼吸是指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细胞内,并与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反应生成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它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微循环:血液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
经过肺静脉和左心房,血液被泵送到主动脉和其他大血管,然后通过动脉网络向组织和细胞输送氧气。
2.氧气输送:在经过动脉血管进入组织和细胞后,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这种结合是可逆的,氧气在细胞内能够释放出来,供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使用。
3.细胞呼吸: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如糖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来产生能量。
这个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反应。
呼吸作用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又称为呼吸过程,是生物体为了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如鳃、皮肤、肺等)与外界环境交换气体,达到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目的。
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吸气和呼气。
当我们吸气时,首先我们的呼吸系统发挥作用,为我们提供呼吸所需的机会。
吸气过程可以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
外呼吸发生在呼吸器官和外部环境之间。
在人类中,主要是通过肺来进行呼吸。
外部空气自然地进入我们的鼻孔或者嘴巴,然后经过喉咙、气管和细支气管进入肺部。
在这个过程中,鼻毛和粘液会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以防止进入肺部。
一旦空气进入我们的肺部,它会在肺尖产生最大的面积,通过肺泡布满的细小腔隙进入血液。
内呼吸发生在细胞水平,是身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在血液中,氧气结合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上,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个细胞。
同时,碳酸将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带到肺部,然后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在呼气过程中,身体将吸入的氧气转化为能量,并排出产生的二氧化碳。
呼气过程与吸气过程电反应。
肺部的肌肉会收缩,使肺内的空气被压缩,并通过鼻孔或嘴巴排出体外。
整个呼吸作用过程是持续不断的,每一次呼吸都会给身体提供新鲜的氧气,同时排出体内的废气。
这些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它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
呼吸作用的速度取决于身体的需要。
当我们运动、激动或处于应激状态时,我们会经历更快的呼吸速度,为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除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外,呼吸作用还有其他的生物功能。
它帮助我们稳定体温、维持酸碱平衡,以及清除体内杂质。
总而言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它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在吸气过程中,氧气从呼吸器官进入血液,然后运输到身体各个细胞。
在呼气过程中,废气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
呼吸作用的过程为身体提供新鲜的氧气,同时排除废气,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

1基本资料概述过程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那么,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另一类型的呼吸作用——无氧呼吸。
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
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分解成CO2[1]在远古时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那时的微生物适应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所以这些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体内缺乏氧化酶类,至今仍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
随着地球上绿色植物的出现,大气中出现了氧气,于是也出现了体内具有有氧呼吸酶系统的好氧微生物。
可见,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尽管现今生物体的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有无氧呼吸的能力。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明显的不同。
产生乳酸的主要有乳酸菌、玉米的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骨骼肌,这就是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腿会发酸。
而产生酒精酒精最主要的是酵母菌、根霉、曲霉。
特别的是硝化细菌是兼性呼吸。
意义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化学式有机物(储存能量)(一般为葡萄糖C6H12O6)+6O2 →(条件:酶)6CO2+6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化学式有机物(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条件:酶)有机物(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条件:酶)2呼吸类型编辑有氧呼吸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本资料概述过程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呼吸电子传递链),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的。
以上三个阶段中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在生物体内,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大约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0.52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38个ATP,1mol ATP储存30.54kJ能量),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仅有34%转化为ATP)。
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那么,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另一类型的呼吸作用——无氧呼吸。
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
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植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分解成CO2[1]在远古时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那时的微生物适应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所以这些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体内缺乏氧化酶类,至今仍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
随着地球上绿色植物的出现,大气中出现了氧气,于是也出现了体内具有有氧呼吸酶系统的好氧微生物。
可见,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尽管现今生物体的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有无氧呼吸的能力。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明显的不同。
产生乳酸的主要有乳酸菌、玉米的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和骨骼肌,这就是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腿会发酸。
而产生酒精酒精最主要的是酵母菌、根霉、曲霉。
特别的是硝化细菌是兼性呼吸。
意义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通过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化学式有机物(储存能量)(一般为葡萄糖C6H12O6)+6O2 →(条件:酶)6CO2+6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化学式有机物(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条件:酶)有机物(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条件:酶)2呼吸类型编辑有氧呼吸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一般说来,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在酶的催化下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以上三个阶段中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在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约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变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1mol的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共释放出约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有氧呼吸公式第一阶段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4[H]+能量(2ATP)【大学里4[H]是2个NADH和2个H+】第二阶段2丙酮酸+6H₂O酶→线粒体基质=6CO₂+20[H]+能量(2ATP)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高等植物、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如果用于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则习惯上称为发酵。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味;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条件;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植物的呼吸作用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以上两个阶段中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在无氧呼吸中,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比有氧呼吸释放出的要少得多。
例如,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共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者的区别无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对有机物进行的不完全的氧化。
这个过程没有分子氧参与,其氧化后的不完全氧化产物主要是酒精。
总反应式:C6H12O6→2C₂H5OH+2CO₂+226千焦耳(54千卡)在高等植物中常将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其不完全氧化产物为酒精时,称为酒精发酵;为乳酸则称为乳酸发酵。
在缺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暂时维持其生命活动。
无氧呼吸最终会使植物受到危害,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有机物进行不完全氧化、产生的能量较少。
于是,由于巴斯德效应,加速糖酵解速率,以补偿低的ATP产额。
随之又会造成不完全氧化产物的积累,对细胞产生毒性;此外,也加速了对糖的消耗,有耗尽呼吸底物的危险。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无氧呼吸公式:酒精发酵:C6H12O6→2C₂H5OH+2CO₂+能量(箭头上标:酶)乳酸发酵:C6H12O6→2C₃H6O₃+能量(箭头上标:酶)有氧呼吸公式:C6H12O6+6H₂O+6O₂酶→6CO₂+12H₂O+38ATP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而无氧呼吸主要在细胞基质内.有氧呼吸需要分子氧参加,而无氧呼吸不需要分子氧参加有氧呼吸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分解产物是:酒精和CO₂或者乳酸有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多,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历史发展过程在远古时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那时的微生物适应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所以这些微生物(专性厌氧微生物)体内缺乏氧化酶类,至今仍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
随着地球上绿色植物的出现,大气中出现了氧气,于是也出现了体内具有有氧呼吸酶系统的好氧微生物。
可见,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尽管现今生物体的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有无氧呼吸的能力。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明显的不同。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虽然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同。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个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才分别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全过程释放较多的能量;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分解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全过程释放较少的能量。
3意义编辑呼吸作用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第一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当ATP 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
第二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例如,葡萄糖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
同时,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保持平衡。
应用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者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DNA重组技术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素等。
呼吸作用的文字式和化学式文字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催化剂:酶)化学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催化剂:酶)(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