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定义说明解析

呼吸作用4个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和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进行能量转化的一种重要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首先被分解成小分子,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称为有氧呼吸。
它不仅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发生,也在植物中存在。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能量,使生物体能够进行各种生理活动,例如运动、细胞分裂和物质合成。
同时,呼吸作用也是细胞释放二氧化碳的重要途径,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上,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几个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总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它提供了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并维持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通过研究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作用,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章有条理和逻辑性,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下面是文章结构的详细说明:1.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概述文章将要讨论的内容。
2.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来详细介绍和探讨呼吸作用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化学方程式。
这一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分成多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3. 结论部分用来总结正文部分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强调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者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安排。
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紧密,逻辑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了解呼吸作用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深入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黑白瓶法
黑瓶不透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透 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 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增加量+ 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例题12】科学家在研究某池塘群落不同水 深的氧气变化时,从待测的深度取水,分别 放入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无色瓶中,将黑 瓶和无色瓶沉入取水样的深度,测定各水层 氧气浓度变化值,结果如下表:
/
0
1
2
3
4
5
6
光强度(千勒克司)
15℃
图3
图4
装置图题 :注意解读图中的信息
常见的装置如下图或与下图相似,解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 ①图甲中常用气泡的释放速率(或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气泡数)作 为观测指标; ②图乙中常将毛细刻度管中有色液滴的移动位置作为观测指标; ③上述两个指标,指的都是净光合作用量,即光合作用总量-呼 吸作用消耗量。
黑暗时间(h)
光照时间(h)
o 4、该叶片在 、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该叶片在 20oC, 1/3 3 2 20 10 C , 5000 20000 lux lux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o o 1/3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 10 C下是20 C下的 7.03 。 5.5 4 20000 lux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 mg。 氧气量为 mg mg 。。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 —m);?(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

三.与呼吸作用有关得计算【知识回顾】呼吸作用得计算会涉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葡萄糖得消耗量、氧气得消耗量、二氧化碳得生成量、能量、产生A TP得量等计算问题。
1.细胞呼吸得总反应式(1)有氧呼吸得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2)无氧呼吸得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得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高等动物与人体得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得叶、玉米得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得呼吸,蛔虫与人体成熟得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得能量关系(1)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1161kJ储存在ATP中,形成38A TP(第一阶段形成2ATP、第二阶段形成2A TP、第三阶段形成34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2)无氧呼吸——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在无氧呼吸得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2A TP;第二阶段释放得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释放得能量全部以热能得形式散失了。
如果消化了相同物质得量得葡萄糖,在产生酒精得无氧呼吸中,转移到A TP得能量与产生乳酸得无氧呼吸就是相同得,都就是61、08kJ /mol,形成2ATP,但释放得能量要多一些,1mol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225、94kJ能量,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196、65kJ能量,61、08kJ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3.呼吸类型(1)O2得浓度对细胞呼吸得影响O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得性质。
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呼吸时气体得变化情况(以植物为例)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得氧气量与放出得二氧化碳量相等;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得氧气量小于放出得二氧化碳量。
高中生物必修二计算公式详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计算公式(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 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二生物生物代谢计算专题复习

高二生物生物代谢的相关计算专题复习主要是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反应式的计算:1.根据反应式中原料与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规律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摩尔数之比为1:3规律2:产生等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之比为19:1 规律3:释放等量的二氧化碳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之比为3:1,转移到ATP中能量之比为1:6.8规律4: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1161/2870=40.5%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61.08/225.94=27%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过程中能量转化率为61.08/2196.65=31.1%2.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计算:对于绿色植物来说,由于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
因此,光下测定的值为净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O2的量或放出和吸收O2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 呼吸作用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 = 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 + 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 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例.(1999年高考广东生物试题)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____________倍。
(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_毫克。
(3)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毫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净光合量 呼吸量
关系式
O2的释放量 CO2的吸收量 有机物的积累量 黑暗中O2的利 黑暗中CO2的产 黑暗中有机物 用(吸收)量 生(释放)量 的消耗量 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审题: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暗处理1h的质量变化: 呼吸量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C项:4组的净光合量 都大于0,即光合作用 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温度/℃
变式拓展: 变式1:光照后与光 照前质量变化
1
27
2
28
3
29
4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光照前质量变化/mg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 /mg
-1 -2
+3 +3
-3+3Βιβλιοθήκη -1+13 3 1 净光合量/mg : 3 2 3 1 呼 吸 量/mg : 1 5 6 2 总光合量/mg : 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 × 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 √ 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 √ 强度 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 30 ℃之间 √
典型例题
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 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 解析: 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 A项:第4组合成有机 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2022年高考生物五大类计算题解题攻略(完整版)

2021年高考生物五大类计算题解题攻略(完整版)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而且涉及计算的还是大分值的,为了这个大分值,还是拼了吧!本文总结高中生物中的五大类计算问题,绝对纯干货!一、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二、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三、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 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计算【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的计算会涉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葡萄糖的消耗量、氧气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生成量、能量、产生A TP的量等计算问题。
1.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的叶、玉米的胚等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也只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的能量关系(1)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分解释放2870kJ能量,1161kJ储存在ATP中,形成38ATP (第一阶段形成2ATP、第二阶段形成2A TP、第三阶段形成34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2)无氧呼吸——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在无氧呼吸的乳酸发酵与酒精发酵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2A TP;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太少,不足于形成ATP,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如果消化了相同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在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转移到ATP的能量与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是相同的,都是61.08kJ /mol,形成2A TP,但释放的能量要多一些,1mol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释放225.94kJ能量,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释放196.65kJ能量,61.08kJ储存在A TP 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3.呼吸类型(1)O2的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O2浓度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性质。
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2)细胞呼吸时气体的变化情况(以植物为例)①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②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③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例题讲解】〖例题1〗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B)A.1/3Nmol B.3Nmol C.6Nmol D.12Nmol〖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
〖解析〗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由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需消耗N/2的葡萄糖;由人通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人消耗N/2的葡萄糖,可产生3N的CO2。
〖答案〗B〖例题2〗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1/3倍B.1/2倍C.2倍D.3倍〖命题意图〗考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
〖解析〗有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总方程式:C6H12O6——→2CO2+2C2H5OH(酒精)+能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摩尔O2同时生成1摩尔CO2,由于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比,则结合题意得出: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有氧呼吸产生24mLCO2,无氧呼吸产生24mLCO2,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
〖答案〗D〖例题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02释放量和0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B.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C.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D.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命题意图〗考查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以呼吸作用的底物是为糖类为前提)。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中所给图形的含义,运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以及有关知识分析问题。
氧浓度为d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储藏该植物器官最适宜的氧浓度为c,CO2的释放量最少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通过化学反应式,可以计算出,1/2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5/2的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例题4〗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解析〗图中分析:a点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XY=YZ,说明有氧呼吸吸收的O2(也反映此时的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等于无氧呼吸放出的CO2的量,据此不难得出A、C、D项是错误的。
〖答案〗B【精选练习】1.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如右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停止发酵B.酵母菌只进行发酵C.1/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D.2/3的葡萄糖用于发酵2.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的酵母菌。
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A.占2/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B.占1/2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C.占1/3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D.占1/4的葡萄糖用作酵母菌的有氧呼吸3.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4.将等量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容器中O2和CO2变化量\O2浓度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7 0.7 C0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7 0.7A.在O2浓度为0~3%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贮藏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条件C.有氧呼吸的强度随O2浓度升高而增强D.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相比较于无氧呼吸,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低B.无氧条件下不利于水果、蔬菜的贮藏和保鲜C.相同量的葡萄糖经酒精途径和乳酸途径分解释放的能量相同D.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9mol 12.5 mol 15 mol 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 6.5 mol 6 mol 0 mol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8.不同的呼吸底物、呼吸方式具有不同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
现利用甲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
(1)若要直接读取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应选用下列乙、丙、丁装置中的装置。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实验中试剂X 为。
(2)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记录数值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O2浓度(%)0 1%2%3%5%7%10%15%20%25%释放C02(mL/h) 1.00 0.80.60 0.50.480.60.720.840.961.2吸收O2(mL/h)0.00 0.1O.20.30.360.50.60.70.81.0当O2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其数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表中显示,从O2浓度为%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3)酿制啤酒过程中,对通气量控制的总体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