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的生物处理法3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厌氧消化法:将废水与厌氧菌接触,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方法适用于农村地区或工业废水处理。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达到分离固液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旋流器等。
-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和纤维滤料等。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化铁、高锰酸钾等。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物质,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
常用的酸碱物质有石灰、硫酸和盐酸等。
4. 高级处理法:高级处理法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吸附,达到去除的目的。
- 膜分离法: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溶解物质。
- 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结构,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水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组合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水污染,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颗粒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 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浮起并从上部移除。
- 滤料过滤:通过滤料的孔隙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水中物质的性质,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沉淀法: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
-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药剂来中和污水中的酸碱性物质。
- 絮凝法:添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过滤。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植物处理法: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4. 高级处理方法:高级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污水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的处理。
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过滤污水,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溶解物。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其中的微生物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处理成本、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因素,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生物处理污水方法

生物处理污水方法生物处理污水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固体床法等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将微生物暴露在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曝气池或曝气槽作为反应器,通过向污水中通入大量的空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高,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进而降解和去除有机物。
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但处理效果较差,对氮和磷等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理想。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建立在固体或多孔载体表面的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旋转生物接触氧化器和固定化生物膜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微生物附着固定在载体上,使其形成一种稳定的生物膜,通过附着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膜法具有生物量大、处理效果好、容量小等优点,但运行和管理成本较高。
3. 生物固体床法:生物固体床法通过在固定床中填充一种适合微生物生长的介质,使微生物生长附着在介质表面,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
常见的生物固体床法有生物过滤器和人工湿地。
生物过滤器是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通过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载体床层时被附着的微生物进行降解。
人工湿地则利用湿地植物和湿地介质的综合作用,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固体床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对一些特定的污水处理有较好的效果。
以上所介绍的生物处理污水方法都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组合,形成一种复合处理工艺,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水处理需求。
微生物污水处理

微生物污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能力来降解和处理污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一、技术原理微生物污水处理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三个过程。
1. 生物降解: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酸化等反应。
2. 生物吸附:微生物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质吸附在其细胞表面,然后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3. 生物转化: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如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等。
二、处理工艺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微生物法和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在氧气的供给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沉淀、澄清等步骤后,达到排放标准。
2. 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微生物膜,然后将污水通过微生物膜进行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污水。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三、应用领域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污水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的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到国家排放标准以内。
2. 工业废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微生物的选择,可以高效地降解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的三级处理

污水的三级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三级处理是指在初级处理和中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一、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大颗粒有机物。
常见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1. 格栅格栅是用来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纸张、布料、树枝等。
格栅由金属条或者塑料条制成,安装在进水口处。
污水通过格栅时,大颗粒物质会被拦截在格栅上方,清水则通过格栅进入下一级处理。
2. 沉砂池沉砂池是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泥沙和重颗粒物质。
污水进入沉砂池后,由于流速减慢,泥沙和重颗粒物质会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
清水则从池顶部流出,进入下一级处理。
3. 沉淀池沉淀池是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游生物。
污水进入沉淀池后,由于流速减慢,悬浮物和浮游生物会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
清水则从池顶部流出,进入下一级处理。
二、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见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池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在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污水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后,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 厌氧池法厌氧池法是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厌氧池法适合于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如食品加工废水等。
三、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在初级处理和中级处理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常见的三级处理工艺包括深度过滤、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氧化等。
1. 深度过滤深度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弱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和陶瓷等。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较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人工湿地法和厌氧消化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含有微生物的污泥与污水混合,在氧气的作用下,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长繁殖,降解有机物质。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合范围广的特点。
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污泥的浓度、曝气时间和曝气量等参数。
2. 固定化生物膜法:固定化生物膜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载体有填料、滤材等。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载体,以保持生物膜的活性。
3. 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法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处理污水的方法。
通过将污水引入人工湿地,湿地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微生物在湿地中进行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景观效果好的特点。
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水流速度的控制。
4.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酸碱度和污泥浓度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以上是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范围和处理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以确保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微生物处理污水方法

1、流离生物床(FSBB)“流离”是近年出现的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填料为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碎石球的集合体(流离球)。
污水在流动中存在着球体外流速快,球体内流速慢的场所,污水中漂浮物集中在流速慢的地方产生流离。
经过无数次流离作用,使污水中的固形物和有机物胶体与水分离。
填料:由聚乙烯外壳和填料组成,直径100mm。
其中厌氧流离球填料使用化学改性火山岩,池内填充比例40%,粒径15mm~25mm;曝气流离球填料使用化学涂层的碎石块,池内填充比例70%,粒径12mm~20mm。
驯化:(1)驯化阶段:采用逐渐提高合成污水浓度的方式对种污泥进行预驯化,氨氮与COD 最终达到垃圾渗滤液进水水质浓度;(2)实际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阶段:垃圾渗滤液分别经过厌氧流离生化池、曝气流离生化池生化处理之后进入中间水池。
驯化具体步骤如下:取垃圾渗滤液和自来水一齐注入均质池,CODcr控制范围为1000~1200mg/L,搅拌机混合搅拌约30min。
水泵启动,加入接种污泥,控制MLSS范围7800~9620mg/L。
注满厌氧池和曝气池,控制MLSS为3560~4560mg/L。
厌氧池面的水由进水泵送入十字形布水器,形成内循环搅拌,至CODcr值低于2000mg/L时,关闭进水泵。
静置2h后再次启动进水泵,向厌氧池中注入约1/3进水量以及适量的种泥,同样由进水泵进行内循环。
直至填料和从池底排放出的污泥呈现致密的橙黑色,至此厌氧流离生化池启动成功。
启动回转式鼓风机对曝气池进行闷曝,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2~4mg/L间。
检测CODcr低至500mg/L时,采用低负荷间歇法,通过进水泵向均质池中适当进水和接种污泥,日进水时间相对增长,直到填料上呈橙黄色膜,说明生物膜培养完成。
此时,厌氧池和曝气池均停止接种污泥,按设计量20%的进水量持续向均质池输注垃圾渗滤液,检测CODcr低至500mg/L后,进水量提升至设计量的30%~40%,反复运作,直到达成设计处理量。
污水的生物处理

普通活性污泥水处理厂,每天1m3曝气池能转换1~2kg干有机物,100倍于森林。 ②效果好
BOD去除率达90%~95%,COD去除率为60%~70%。 生 物 处 理 的 优 点
含酚废水:
萃取法:100mg/L 生物法:≤1mg/L
生
物 处
③适用范围广(与微生物特点相关)
解决办法
(1) 改进污水处理工艺 – 推流式一般不容易发生膨胀, – 完全混合法易发生膨胀,采用间歇式进水可抑制膨胀发生。 – 活性污泥饥饿可抑制丝状菌的增长:菌胶团形成菌贮存能力高,丝状菌贮存能力低。
解决办法
(2) 分析污泥膨胀原因,改变运行条件 – 废水中含硫化物较高引起硫发菌繁衍造成的,预曝气氧化除去硫化物,降低了硫发菌的含量, 可消除膨胀; – 提高溶氧浓度,溶氧>21mg/L以上; – 降低污泥负荷,控制BOD负荷为0.2~0.3kg/(kg.MLSSd)。
④
食料微生物比(污泥负荷)
• F/M比 • F/M比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又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效率。
➢ 通常以污泥负荷BOD/MLSS之比来表示
•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 污泥负荷(sludge loading) – 每日每千克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所能承受的BOD千克数,其单位是kg BOD/(kgMLSSd)。
泥
法
5)氧化沟式活性污泥法。
的
类
型
(五)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组分
1、细 菌 • 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 • 主要的优势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
等。
动胶菌属
球衣菌属
• 活性污泥中,细菌大多数以菌胶团的形式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 • 生枝动胶菌是最早发现的菌胶团形成菌; • 现已知道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均可以产生菌胶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形、方 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4)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 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鼓风曝气:将空压机送出的压缩空气通过一系列管道系统送到安装在 曝气池底的空气扩散装置,以微小气泡形式逸出,转移到混合液中, 同时混合液搅拌、混合。
第二节 活性污泥法
将废水置 于强烈通气(或称曝气的池中并与由无机物(泥 土或絮凝沉淀物)为骨架和具有大量微生物的污泥相接触 的过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 二氧化碳、水及其他简单物质。
• 特点: • 不产生臭气 • 处理周期短 • 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可除
去BOD5 80-90%。
• 生物膜外表层的微生物一般为好氧菌,内层为厌氧层。 •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够将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出的耗氧 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
• 3.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是由碳(C)、 氢(H)、氮(N)、硫(S)等元素所组成。当 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 为CO2、H2O、NO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 需氧量(TOD)。
4.总有机碳(TOC):是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 碳量。其测定结果以C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固着型纤毛虫(累枝虫)
微形后生动物
• 是多细胞动物,大多为好气异养型,对溶解氧 需求量大。
• 种类:轮虫、甲壳虫和线虫。 • 后生动物出现,可以认为废水处理达到水质较
好程度。
轮虫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可以作为指示微生物
三、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1、曝气池的类型
(1)根据混合液流动形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 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
5.悬浮物(SS值):是通过过滤法测定的,滤后 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即为悬浮固体,
它包括部分的胶体物质,单位为mg/L。
6.有毒物质:是指其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 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非重金属 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 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砷有时与重金属 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注意:对活性污泥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可能造 成二次污染。
二、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细菌 细菌存在形式:菌胶团。由细菌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胶团。根据外形可分为
团形,椭圆形,分枝形,垂丝形和蘑菇形。
菌胶团
菌胶团
菌胶团
污泥细碎
真菌
• 酵母和霉菌在活性污泥中都有出现。
• 存在适宜条件:酸性条件,氮源贫乏,在处理 某些特种工业废水及有机固体废渣中起重要作 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水污染指标
水中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 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 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 的游离氧的数量,常用单位为mg/L,这是一 种间接表示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2.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
曝气池
2、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 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絮而成的绒絮状 泥柱,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 力。
• 菌胶团能提供营固定生活的原生动物和丝状菌 栖息和附着生长的场所,又能使胶团细菌包围 在胶质中,而不被原生动物所吞噬。
3、活性污泥法过程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及其产物的模式图
污泥消化池 或其他处理
设备
理
二 沉 池
混凝、过 滤、离子 交换、消
毒等设备
二级出处水理 (排放、 灌溉)
理三出级(处排 放用或)回
浓
沉渣
缩 池
处理
污水处理流程
•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 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中的大部分用作一级处 理。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只能去除30% 左右。
原生动物
以废水处理中细菌和有机微粒作为食物和能源, 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种类:肉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鞭毛类、孢子虫类、吸管类、纤 毛类。
在废水处理中以纤毛类最重要,又以草履虫和钟 形虫为代表。
污泥培养成熟时,固定型的钟形虫增加。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原生动物)
肉足虫(变形虫)
游泳型纤毛虫(草履虫)
游泳型纤毛虫
机械曝气:利用安装在水面上、下的叶轮高速转动,剧烈搅动水面, 产生水跃,液面与空气接触表面不断更新,使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 液中。
鼓风曝气完全混合曝气池
推流式曝气池
四、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1、培菌方法
• 活性污泥的培养: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 长繁殖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形成活性污泥,并且在 数量上逐渐增大,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 二级处理:是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 解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即BOD物质),常 采用生物法,去除率(BOD)可达90%以上, 处理后水中的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可降至 20~30mg/L,一般污水均能达到排放标准。
• 但经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中仍残存有微生物不 能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无机盐类。
一、活性污泥法的原理
• 1、什么是活性污泥? • 向有机废水中不断地充入空气,使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为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一定时间 后,就会产生一种褐色絮状泥粒,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 物。 • 微生物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的 微生物群体。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分解中的有机物和微 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
2、活性污泥的驯化
在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量逐渐减少,工业 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受纳工业废水的过程叫驯化。
第三节 生物滤池法
• 生物膜法:使污水连续流经固体填料(碎石、煤 渣或塑料填料)的滤床表面,其表面附着的大量 微生物群落可以形成一层黏液状膜即生物膜。
• 生物膜一般呈蓬松的絮状结构,微孔较多,表面积大, 具有强吸附作用。
7.pH值:对水体生物生长有较大影响,也直接 影响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的选用。
8.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 群的数目,单位为个/L,它是常用的细菌学 指标。
二、污水处理流程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废 水格
栅
垃 圾 处 理
沉
沉
生物曝气
砂
淀
池或生物
池
池
滤池
一级处理出水 (排放、灌溉)
沉 渣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