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产生量逐年增长,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这类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类型、应用实例、优势与挑战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视角。

本文还将探讨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特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食品加工、造纸和印染等行业。

这类废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性:高有机物浓度: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或悬浮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副产品和中间产物。

这些有机物通常以溶解性有机碳(DOC)或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形式存在,其浓度远超过普通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成分复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化学成分复杂多变,可能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如酚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胺类、烃类等,这些化合物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结合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物。

高毒性: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卤代烃、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高色度和浑浊度: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印染废水)具有较高的色度和浑浊度,这些特征不仅影响废水的外观,还可能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光照、氧传递等过程产生影响。

难降解性: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难降解性,这些物质在生物处理过程中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解析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解析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解析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其中,生物处理是常见而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生物处理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解析。

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 水力缓冲池:污水首先经过水力缓冲池,通过调节流量、平衡水负荷,以减少冲击负荷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影响。

2. 格栅污水处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杂质和固体底泥,以防止其对后续处理单元产生堵塞或损坏。

3. 沉砂池:在沉砂池中,污水放慢流速,使重力作用下的颗粒物沉降至池底,以达到除去较重的悬浮物和沉淀物的目的。

4. 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好氧生物处理中,将含有机物的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池,利用生物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无机物质,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5. 混凝剂投加: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可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混凝剂,以促使悬浮物和细菌团聚成较大颗粒,便于后续的沉降和过滤。

6. 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污水的流速减慢,悬浮物经过重力沉降,达到沉淀的目的。

经过沉淀池处理后的清水,可以进一步被处理或排放。

7. 滤池:滤池是一种通过层层过滤来去除细小颗粒物和微生物的装置。

通过将污水通过滤料床,颗粒物被截留在滤料层,从而净化水质。

二、生物处理的原理和应用1.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需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时,需要氧气作为电子受体,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 好氧生物处理应用:好氧生物处理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

通过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得到有效降解,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3.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微生物处理。

在厌氧环境下,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为有机酸、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物质。

4. 厌氧生物处理应用:厌氧生物处理主要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处理。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

电厂废水零排放中的废水处理工艺电厂废水零排放是指通过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将废水处理成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并实现循环利用或零排放。

电厂废水主要来自于锅炉冷却水、锅炉废水、烟气脱硫废水、烟气脱硝废水和除尘废水等。

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对于实现废水零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厂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一、电厂废水处理工艺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技术,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厌氧处理等。

通过生物处理,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含量,提高水质。

2. 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曝气,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出水质量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

3. 反渗透工艺反渗透工艺是将废水通过高压在半透膜上,通过半透膜将水分离出废水中的溶解固体、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浓缩处理高浓度废水。

4. 离子交换工艺离子交换工艺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离子物质,净化水质的过程。

该工艺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镉、铬等难处理的污染物。

5. 超滤工艺超滤工艺是利用微孔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废水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微小颗粒物质。

该工艺适用于废水浓缩处理、固体液分离等,处理效果较好。

6. 光催化氧化工艺光催化氧化工艺是指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该工艺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

生物处理工艺是电厂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特别是对于锅炉废水和烟气脱硫废水等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

通过生物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降解,提高出水质量,满足排放要求。

2. 反渗透工艺在电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于电厂废水中的高浓度盐类、金属离子等难处理的物质,反渗透工艺可以有效控制废水中溶解固体的浓度,实现废水的浓缩处理,同时提高水质。

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首先阐述了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机制。

接着详细介绍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自然生物处理法等主要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运行原理、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在实际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此外,还分析了影响生物处理技术效果的因素,如微生物群落结构、污水水质特性、环境条件等。

同时探讨了生物处理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化和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物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微生物;工艺优化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污水处理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一)微生物的代谢过程1. 好氧代谢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例如,异养细菌通过呼吸链将有机物逐步氧化,释放出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

2. 厌氧代谢在无氧或缺氧环境中,微生物进行厌氧代谢。

厌氧代谢过程包括水解、发酵、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等阶段。

首先,大分子有机物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接着,发酵细菌将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醇等中间产物;然后,产氢产乙酸菌将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等;最后,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氢气等产生甲烷。

(二)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机制1. 协同作用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例如,在活性污泥中,细菌主要负责有机物的降解,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则通过捕食细菌来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同时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

生物处理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的冲刷力小,生物膜更新缓慢,适合低有机负
荷(微污染)水的处理。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分类 • 直流式 在促进膜的更新与维护膜的活性方面是一种良好 的运行方式。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气,充氧,从而 能在填料间产生上向流,使填料各部分均匀地附 着生物膜。曝气区域生物膜受到上升气流的搅动,
是负荷不够高,且大量被截留的SS 集中在滤池上端几十
厘米处,此处水头损失占 了整个滤池水头损失的绝大部分。 同时纳污能 力不强,容易堵塞,运行周期短。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BAF)分类
(2)上向流BAF
①BIOFOR
• 具有氧化降解、生物絮凝吸附、截留悬浮物的功能,集 生物作用与固 液分离作用于一身,不需后设二沉池。 • 曝气装置设于整个滤料下面 • 滤料在过滤时呈压实状态。 • 气水同向流(上向流),并以较高的滤速过滤 采用气水 联合反冲洗,主要依赖气体的擦洗作用,反冲洗时滤料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
有机物影响表现三:导致管网中微生物滋生繁殖 残留在饮水中的有机物,会导致配水管网中的微生物 滋生和繁殖 , 加快管道的腐蚀 , 使水产生臭味和色度。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
给水生物处理的目的是 去除这些有机物。借助 于异养菌的作用 ,把有机 物变为异养菌的营养物 质用于细胞合成或作为 异养菌新陈代谢过程中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
生物处理的对象和目的 给水生物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水中的有机物 ( 包括藻 类及其代谢产物 ),通常用总有机碳 (TOC)表示。它干 扰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具体有这几个表现
给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
有机物影响表现一:影响干扰常规处理工艺 如糖酸和藻的代谢产物糖醛酸能与常用的铝、铁 盐混凝剂作用生成配位络合物, 阻碍水中胶体颗粒 的脱稳 , 使絮凝效果下降进而影响沉淀 , 且这种络 合物是电中性胶体 ,它能穿透滤池,影响滤后水水 质,使得混凝剂和消毒剂的用量高 ,也使残留在水 中的金属离子 ( 铝或铁离子 ) 浓度升高 , 长期饮用高 铝离子浓度的水,对人脑部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指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要求。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工艺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一、化学物理法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处理废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入适量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等,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

2.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或氯化铁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或溶解性离子沉淀下来,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无机盐等。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电解沉淀、电解氧化和电解还原等。

二、生物化学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

好氧处理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废水,而厌氧处理适用于含有可溶性无机物的废水。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大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通过废水与活性炭接触,污染物能够被活性炭吸附在其表面,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三、化学氧化法1. 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

这种方法具有氧化速度快、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2.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钛(TiO2)与紫外光或可见光进行接触,生成活性氧和自由基,从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1. 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吞噬、胞内降解等方式,将有机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得以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处理的种类生物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活性池则通过将水流经过生物体积,使得其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则是通过在固定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

3. 生物处理的优点生物处理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物处理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因为生物处理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化学试剂。

其次,生物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而且,生物处理过程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例如通过厌氧消化还可以产生甲烷气,作为能源利用。

4. 生物处理的局限性尽管生物处理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生物处理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生物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总的来说,生物处理作为污水处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许多优点和局限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工作。

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创新应用

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创新应用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污水处理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挑战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逐渐得以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一、生物膜工艺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活性菌膜附着在材料表面上进行污水处理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工艺具有面积占用小、投资少、运行稳定等优点。

此外,生物膜工艺还可以通过调控菌种和环境条件,实现对不同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在实际应用中,生物膜工艺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工程,成为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创新。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对微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抗污染能力和降解效率。

例如,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了一种细菌,使其能够高效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污水处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三、利用植物生物技术进行污水处理除了微生物,植物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某些植物,如菖蒲、萍蓬草等,能够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促进水体净化。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浓缩在植物体内,实现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去除。

此外,植物生物技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人工湿地,进一步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植物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既能保护水资源,又能提供绿色景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被完全取代,而是通过与传统技术的结合,使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例如,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在处理某些难降解有机物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通过引入生物滤池等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去除效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更加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一、有机污染物在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主要去除方法
1、颗粒状有机物(>1μm):
可以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颗粒物;
2、胶体状有机物(1nm~100nm):
不能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较小的有机颗粒物;
3、溶解性有机物(<1nm):
以分散的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
4、生物法处理的主要对象:
废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废水中溶解状态的营养元素N和P。

二、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
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一级处理——预处理或前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1、一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30%, E SS≈ 50%;
主要功能:①去除颗粒状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②调节水量、水质、水温等,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主要方法:物化法,如:沉砂、沉淀、气浮、除油、中和、调节、加热或冷却等
2、二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85~90%,E SS≈ 90%;
主要功能:大量去除胶体状和溶解状有机物,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主要方法:各种形式的生物处理工艺
3、三级处理:
主要目的:①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残存的SS、有机物,或脱色、杀菌,
②脱氮、除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方法:
主要方法:①物化法——超滤、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加氯消毒等;
②生物法——生物法脱氮除磷,等
早期,在国内还将脱氮除磷作为深度处理看待,认为在我国水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还只是有机物,对氮、磷引起的污染的严重性还认识不足;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多个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和近海海域赤潮现象的日益增多,对于控制废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新的排放标准中,也将氮、磷指标列入,并且在很多新建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上对于氮、磷的控制都有了明确要求,因此生物脱氮除磷已经逐渐转变为二级处理的范畴,不再作为三级处理来要求了。

三、我国水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1、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①废水排放量巨大;
②我国水环境中量大面广的污染物是有机物;
③N、P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2、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的主要来源
①生活污水:COD = 400~500mg/l,BOD5 = 200~300mg/l;
②工业废水:主要有石油化工、轻工、食品等行业,
如:啤酒废水:8~20m3废水/m3酒,COD = 2000~3500mg/l;
酒精废水:12~15 m3废水/m3酒,COD = 3~6 万mg/l;
味精废水:25~35 m3废水/吨味精,COD = 6~10 万mg/l;
造纸黑液:120~600 m3废水/吨纸浆,COD = 10~15万mg/l;等等
四、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况
1、现状:处理率低下;
2、发展趋势: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城市污水厂正在建设之中,各种先进工艺在国内均有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