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1

4.注射剂的特点
(2) 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
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可以注射 给药。
(3)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某些药物由于本身的性质不易被胃肠道 吸收,或具有刺激性,或易被消化酶破坏等, 可制成注射剂应用。如青霉素或胰岛素可被 消化液破坏,链霉素口服不易吸收。所以这 些药物只能作成注射剂,才能发挥它应有的 疗效。
(六)、酊剂
生药或化学药品用乙醇萃出或溶解而制 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如复方樟脑酊。
7、搽剂
一般指刺激性药物的醇溶液,供外用。 如松节油搽剂。
8、流浸膏
指生药的浸出液经除去部分溶媒而成为 浓度较高的液体剂型。除特别规定外, 每毫升相当于生药 1克。如甘草流浸膏 等。
9、乳剂
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如油类药物和 水),经过乳化剂的处理,制成均匀而较 稳定的乳状液体,一般供内服用。
(2) 无热原
无热原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特 别是用大量的,供静脉注射及脊椎腔注射 的药物制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合格后 方能使用。
5.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3) 澄明度
注射溶液要在规定条件下检查不溶性 微粒,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鉴 于微粒引入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目前对澄 明度的要求更严。
(4) 安全性
片剂的特点
片剂的缺点:
不易吞服; 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 出和生物利用度; 如含有挥发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片剂的分类
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 皮下给药片剂、外用片剂等:
l.口服用片剂 (1)普遍压制片(素片或片芯) 是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的 常释片剂。
3、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药物剂型种类

药物剂型种类:(一)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混悬剂、乳浊剂(二)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脂肪乳等输液。
(四)眼用剂型包括:液体型眼用制剂、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眼用膜剂、眼用注射剂。
(五)散剂包括:一般散剂、含有剧毒药的散剂、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含浸膏的散剂、泡腾散剂、中药散剂、灭菌散剂。
(六)浸出剂型包括:汤剂与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冲剂及颗粒剂、油浸剂。
(七)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和控制释放片。
(八)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又包括:速溶胶囊、冷冻干燥胶囊、磁性胶囊、双室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植入胶囊、气雾胶囊、泡腾胶囊。
软胶囊包括:速效胶囊、骨架胶囊、缓释胶囊、包衣胶囊、直肠胶囊、阴道胶囊。
(九)丸剂剂型包括:水丸、膏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十)软膏剂型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十一)硬膏剂型包括:黑膏药、橡胶硬膏。
(十二)栓剂。
(十三)气雾剂。
(十四)长效制剂(十五)膜剂。
(十六)海绵剂。
(十七)其它剂型: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
医保药品剂型分类标注的剂型包含的剂型普通片剂(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缓释控释剂型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口服液体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酊剂、滴剂、混悬滴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散剂外用散剂软膏剂贴剂外用液体剂丸剂、滴丸颗粒剂、肠溶颗粒剂散剂、药粉、粉剂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外用溶液剂、洗剂、漱口剂、含漱液、胶浆剂、搽剂、酊剂、油剂硬膏剂硬膏剂、亲水硬膏剂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涂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喷剂、气雾剂、喷鼻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剂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注射剂、注射液、注射用溶液剂、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注射用混悬液、注射注射剂用无菌粉末、静脉注射针剂、水针、注射用乳剂、粉针剂、针剂、无菌粉针、冻干粉针中药的常用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栓剂、洗剂、丹剂等西药的常用剂型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溶解剂、软膏剂、栓剂等。
药物的剂型及特点

药物的剂型及特点一、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内服液体制剂如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如皮肤科用的洗剂、搽剂,五官科用的洗耳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涂剂等,直肠、阴道、尿道用的灌肠剂、灌洗剂等。
液体制剂的优点: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物发挥迅速;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可外用于皮肤、黏膜和人体腔道等;可通过调整制剂浓度减少刺激性;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液体制剂的缺点:药物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液体制剂携带、运输、储存都不方便;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非均匀性液体制剂如乳剂、混悬剂等,药物的分散度大,表面积也大,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的问题。
(一)合剂系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滴剂除外),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
合剂中的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也可以是中药材的提取物。
合剂主要以水为溶剂,有时为了溶解药物可加少量的乙醇。
合剂中加入甜味剂、调色剂、香精等。
以水为溶剂的合剂需加入防腐剂,必要时也可加入稳定剂。
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液、乳剂型的液体制剂,如水合氯醛剂。
口服液为合剂的一种,目前应用得较多,口服液应是澄清溶液,或含有极少量的一摇即散的沉淀物。
(二)洗剂系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一般轻轻涂于皮肤或用纱布蘸取敷于皮肤上。
洗剂的分散介质为水和乙醇。
洗剂有消毒、消炎、止痒、收敛、保护等局部作用。
洗剂可为溶液型、混悬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型液体制剂,其中混悬剂居多。
混悬型洗剂中常加入甘油和助悬剂。
(三)搽剂系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用的液体制剂,用乙醇和油作为分散剂,有镇痛、收敛、消炎、杀菌、抗刺激等作用。
起镇痛、抗刺激作用的搽剂,多用乙醇为分散剂,使用时用力揉搽,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归纳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归纳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按一定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加工程序制备成易于患者服用和药师调剂的供给制剂形式。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药物的剂型特点,可将其分为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每种剂型都有其特定的制备方法和使用特点,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剂型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固体剂型1. 药片药片属于固体剂型,是将药物或药物混合物用适量溶剂或吸湿剂制成半固体浆料后均匀压片,并采用相应的工艺处理制成的片状制剂。
药片广泛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按照药物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常规片、泡腾片、控释片等不同类型。
药片具有便携、保存方便等优点,易于服用和管理。
2. 胶囊胶囊剂型是将药物成分和辅助成分密封填充在胶囊之中,然后通过一定的工艺、设备、加工技术将其密封成胶囊剂型。
根据胶囊的制备方法、材料及成形方式,胶囊可以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外壳由明胶或和明胶及其他原料混合制成,是一种中空的胶囊形状,用于装填固体和粉状药物;而软胶囊是以明胶或其他高分子物质为基材成型,可以装填液体或半固体或浸润程度较大的固体药物。
胶囊剂型有特殊的用途,如适合无法吞咽固体剂型患者的用药、对某些药物有辛苦味的封装等。
3.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料按一定配方和工艺制成片状,再经过加工制作成的固体制剂形式。
片剂适用范围广泛,比如中药片剂、酊剂片剂等,可以根据药物的形态和用途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相应的辅料,如增溶剂、脱泡剂、稳定剂等。
片剂制备过程要控制好成型压力和温度,以保证片剂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4. 颗粒颗粒剂型是将药物成分和辅料按一定配方混合,并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
颗粒剂型主要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因为颗粒剂不容易咽喉,便于服用。
根据颗粒的大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粉剂颗粒、颗粒剂和微丸剂等。
颗粒剂型具有便携、易于服用和溶解等优点。
5. 颗粒剂颗粒剂是由包装在小袋内的颗粒制成的固体剂型。
颗粒剂是在药物制成颗粒后,再由药房量取,填充包装制成个别服用用量的制剂,易于患者服用和携带。
药物剂型

常用的药物剂型有哪些?任何一种药物,在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戴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剂型的种类很多,现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将各种剂型的特点介绍如下。
( l )胃肠道给药的剂型①溶液剂:一般为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大多以水为溶剂,也有以乙醇、植物油或其他液体为溶剂的。
溶液剂大多为供口服的制剂,如10 %氯化钾溶液。
②合剂:系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性或不溶性的药物制成的液体制剂。
一般以水作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
③口服液:系指药物戴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溶解戴提取(必要时浓缩)而成的单剂量包装、供口服用的液体制剂。
广义地讲,口服的液体制剂均可称为口服液。
④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溶液,供口服应用。
⑤配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制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亦可用流浸裔稀释制备。
⑥乳剂:也称乳浊液,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通常是由一种液相的小滴分散在另一种液相中而形成的。
⑦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⑧颗粒剂:过去常称为冲剂,系指以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哦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常用糖粉及糊精为赋形剂。
}陌用时以温水冲服,此剂型多为中药制剂。
⑨片剂:系指用药物细粉戴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按制备、用法和作用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剂。
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
其量一般为0 .1 ? 0 . 5 克。
b )包衣片,即在压制片(常称做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有不同的颜色)、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
c )含片,指置于口腔中缓缓溶解的压制片,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能产生较久的药效,如消炎、消毒等。
如溶菌酶含片。
d )舌下片,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在舌下睡液中溶解而吸收,呈现速效作用。
中国药典 剂型 -回复

中国药典剂型-回复中国药典是我国制定的药物质量标准规范,是保障药物质量和药物安全的重要依据。
作为一部权威的药物标准,中国药典涵盖了各种剂型,其中包括固体剂、液体剂、半固定剂、气体剂等。
本文将依次介绍中国药典中各个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中国药典中最常见的剂型,它主要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
这些剂型的共同特点是形状固定、容易存储和携带。
制备工艺一般包括粉碎、混合、压制等步骤。
固体剂型广泛应用于口服药物,并且可以用于控释药物的缓释。
二、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药物溶解于液体中,并以液态形式投与患者的剂型。
常见的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注射液、洗剂等。
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混合、溶解、过滤等步骤。
液体剂型具有剂量精准、易于吸收和迅速发挥作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急救药物和儿童用药等领域。
三、半固定剂型半固定剂型是介于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之间的一种剂型。
它主要包括软膏、凝胶、糊剂等。
这些剂型既有外用药物的便利性,又能提供较长时间的药物释放和较好的皮肤与黏膜附着性。
制备工艺包括混合、溶解、加热等步骤。
半固定剂型广泛应用于皮肤病治疗和局部药物给药等领域。
四、气体剂型气体剂型是一种药物以气体的形式给药的剂型。
常见的气体剂型包括吸入气雾剂和吸入粉雾剂。
这些剂型具有速效、便携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支援治疗等领域。
制备工艺包括充填、封口等步骤。
总之,中国药典中的剂型多种多样,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给药途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剂型有利于提高药物吸收和疗效。
制备药物剂型需要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规范进行,以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中国药典对剂型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并为药物的生产、质控和临床使用提供标准依据。
在制备药物剂型时,要遵循药典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精确计量药品,控制制备过程的质量,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药典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和药物研究的进展而不断更新。
剂型名词解释

剂型名词解释剂型是指药物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比如固体的、液体的还是气体的。
药物的剂型有许多种,它们决定了药物如何摄取和吸收,它们的毒副作用,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粉剂粉剂是以粉末的形式制成的药剂,存在于固体或凝胶体中。
通常,粉末由药物与多种乳化剂、增稠剂和其他添加剂经过特殊处理制成。
粉末可以形成口服剂、含服胶囊、缓释片剂和抗菌类药物的糖浆剂等。
丸剂丸剂是经过特殊制剂程序加工而成,常常由药物、增稠剂、层压剂、稀释剂等混合而成。
丸剂主要用于口服,也可用于经皮给药。
它们也可以用于制剂局部涂布剂,或者溶解于胃里或静脉注射,形成其他剂型。
乳剂乳剂是一种不溶解或微溶解药物的剂型,广泛应用于局部治疗和药物给药。
乳剂具有良好的遮盖力能,能有效地阻止药物的蒸发,从而延长药物的存活时间,提高局部注射疗效。
它也有助于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并保护皮肤层的有效成分不受外界的侵害。
糖浆剂糖浆剂是一种以液态药物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剂型,它们以凝胶状的形式存在,不仅具有耐咀嚼的性质,而且可以保护儿童的口腔和咀嚼食物。
糖浆剂有助于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服用药物,他们通常含有糖和可可等可溶性物质,以改善其口感和味道。
膏剂膏剂是一种以类膏状的形式存在的药物,包含乳化剂、稳定剂和抗菌剂等,是一种多功能的药物。
膏剂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问题,它们的厚度可以很好地贴合在皮肤表面,形成阻隔层,可提供持续的疗效。
着色剂着色剂的加入可以使药物的外观更加美观,可以提升药物的外观和口感。
它们可以是天然色素,如绿叶素、胡萝卜素和红色花粉,也可以是人工合成色素,形成不同颜色的剂型。
剂型可以分为以上几种,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改善药物的外观和口感,还有助于药物的有效摄取和吸收,提升治疗效果。
正确的剂型可以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安全性和健康,因此,在选择药物剂型时一定要谨慎仔细,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剂型

药学专业知识:药物剂型
今天我们总结药物剂型的知识,包括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分类及使用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概念
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不同剂型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如:硫酸镁口服可以导泄,注射可以解痉。
2.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作用速度。
3.不同剂型产生不同的毒副作用。
如氨茶碱治疗哮喘疗效好,但易引起心跳加快,制成栓剂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
4.有些剂型可能产生靶向作用。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四、剂型的使用方法
1.滴丸:①以少量温开水送服,亦可含于舌下;②保存中不宜受热。
2.泡腾片:①以100~150ml凉/温水浸泡,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饮用;②不让幼儿自行饮用;③严禁直接服用或口含。
3.舌下片:①迅速给药,放于舌下,含5分钟不要咀嚼或吞咽;
②含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4.咀嚼片:在口腔内咀嚼的时间宜充分;咀嚼后可用少量水(温开水)送服;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
5.软膏剂、乳膏剂: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6.含漱剂:①成分多为消毒防腐剂,不宜咽或吞下;②含漱后不宜马上吃食或饮水。
7.滴眼剂:①阿托品、山莨菪碱、毛果芸香碱等有毒性,滴后应压迫泪囊区2 3分钟,以免流人泪囊和鼻腔,吸收中毒;②若同时使用2种药液,宜间隔10分钟③不宜多次打开使用,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切勿使用。
8.透皮贴剂:勿贴敷破损、溃烂渗出与红肿皮肤、皱褶处、四肢下端或紧身衣下。
缓、控释制剂:①用药前一定要看药品说明书或请示医师;②除另有规定外,应整片整丸吞服,严禁嚼碎或击碎分次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剂型剂型指按药典或处方配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药目的不同,可将药物制成各种适宜的剂型以便充分发乎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按形态分为: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雾剂等。
新剂型:包括药物载体制剂如微球胶囊、脂质体、微球剂、磁性微球、前体药物制剂、膜剂等。
一、固体剂型1、片剂:将药物加入赋形剂经压制而成的小圆片。
片剂的类型: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皮下给药片剂、外用片剂等。
口服用片剂1、普通药片剂(素片或片芯):是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的常释片剂。
2、包衣片: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芯)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
3、泡腾片:泡腾片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有机酸成对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二者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片剂迅速崩解。
应用时将片剂放入水杯中迅速崩解后饮用。
4、咀嚼片:是在口中嚼碎后再咽下去的片剂。
常加入蔗糖、薄荷、食用香料等以调整口味,适用于小儿服用,对于崩解困难的药物制成咀嚼片可有利于吸收。
5、分散片:药物难溶遇水可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21℃±1℃下水中3min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5号筛网)加水中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
6、缓释片或控释片: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速的片剂。
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治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7、多层片:是指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两次货多次加压而制成,每层含有不同的药物或辅料,这样可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者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
舌下用片剂1、舌下片:舌下片是指专用于设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过口腔黏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
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作用。
如:硝酸甘油。
2、口含片: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缓缓溶解而发挥作用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片剂。
常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
如: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
3、口腔贴片:贴在口腔黏膜,药物直接由黏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
适用于刚脏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
皮下给药片剂1、植入片:将无菌药片植入到皮下后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月直至几年的片剂。
适用于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
如:避孕药2、皮下注射用片:经无菌操作制作的片剂。
用时溶解于灭菌注射用水中,供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无菌片剂,现已很少使用。
外用片剂阴道片:置于阴道内产生局部治疗作用。
多呈卵圆形或梨形。
也可制成泡腾片或普通片。
片剂的其他类型:外层为速释部分药物,内层为缓释部分药物。
植入片(经过灭菌):埋藏于皮下,其长效作用。
肠溶片:是在片剂外层包有耐酸的肠溶包衣,能完整地通过胃部而达到肠内才崩解。
2、丸剂将药物细粉(多为中草药,100目以上)或药物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圆球型固体制剂,专供内服用。
粘合剂可用蜂蜜、水、米糊或面糊,所制成的丸剂分别称为蜜丸、水丸、糊丸。
3、散剂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微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
如冰硼散。
4、胶囊剂系将药物装入空硬胶囊或软胶囊中制成的制剂,供内服。
5、颗粒剂将化学药物制成干燥颗粒状的内服剂。
以中草药为原料,根据汤剂特点,创制成一种颗粒性散剂临用时加水冲服,故又称冲剂。
二、半固体剂型(软性剂型)1、软膏剂指药物加入适宜基质(凡士林、液体石蜡、羊脂球等)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专供眼疾用的极为细腻的软膏又称眼膏剂。
2、硬膏剂将药物溶解或混合于半固体或固体的粘性基质中,涂于敷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上的外用制剂。
中药制剂中的硬膏剂成为膏药。
3、栓剂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专供塞入人体不同腔道使用的一种软性制剂。
常用的基质有甘油、明胶和柯柯豆脂。
4、浸膏系将药物浸出液浓缩后的粉状或膏状固体剂型。
初特别规定外,浸膏的浓度每克相当于2-5克原生药。
如颠茄浸膏。
三、液体剂型1、溶液剂一般为非挥发性化学药物的澄明水溶液,供内服或外用。
2、注射剂一般指药物的灭菌溶液或悬浮液,亦称安瓿剂,供注射用。
有的药物在溶液中不稳定,则以其灭菌的干粉末封装于安瓿中,通常称为粉针剂,临用时配成溶液。
优点:疗效迅速、计量准确、作用可靠。
适用于不易口服的药物以及不能口服或急症的患者。
注射剂的分类:1、溶液型注射剂对于易溶于水(或油)而且在水(或油)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等。
2、混悬型注射剂(药粒在15um一下)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如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喜树碱静脉注射液。
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肉内注射。
3、乳剂型注射剂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液,例如胶丁钙注射液和静脉营养脂肪乳注射剂等。
4、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针剂,是指采用无菌操作法或冻干技术制成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块状制剂,用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或使其混悬而应用。
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青霉素,α-糜蛋白酶等的粉针剂。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5-50ml,后者用量大,多至数千ml。
静脉注射药效最快,常作急救、补充液体和供营养之用,多为水溶液。
平均直径<1um的乳浊液,可作静脉注射。
油溶液和一般混悬型注射液不能作静脉注射。
凡能导致红血球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不能静脉给药。
2、皮下注射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下注射剂主要是水溶液,药物吸收速度稍慢。
由于人体皮下感觉比肌肉敏感;故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混悬液一般不作皮下注射。
3、肌肉注射注射肌肉组织中,一次剂量一般在5ml以下,除水溶液外,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可作肌肉注射。
4、皮内注射皮内注射系注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如青霉素皮试液和旧结核菌素稀释液。
5、椎管腔注射注入脊椎四周蜘蛛摸下腔内。
由于神经组织比较敏感,脊髓液循环较慢,渗透压的紊乱,能很快引起头痛和呕吐,脊椎腔注射产品质量应严格控制,其渗透压必须与脊椎液相等,注射体积在10ml以下,PH值在5.0-8.0之间,注入的速度应缓慢。
6、动脉内注射注入靶区动脉末端,如诊断用动脉造影剂、肝内动脉栓塞剂等。
7、其他包括心内注射、关节内注射、滑膜腔注射、穴位注射以及鞘内注射等。
3、合剂多种药物配制成透明或悬浮液的水性液制剂,供内服。
如:胃蛋白酶合剂。
4、煎剂用水煎煮的生药煎出液,中草药常用这种剂型。
须新鲜制备。
5、糖浆剂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蔗糖近饱和的水溶液。
如:小儿止咳糖浆。
6、酊剂生药或化学药品用乙醇萃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如复方樟脑酊。
7、醑剂一般指含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醇溶液,含醇量一般比酊剂高。
如芳香氨醑。
8、流浸膏指生药的浸出液经出去部分溶媒而成为浓度较高的液体型。
除特别规定外,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克。
如甘草流浸膏等。
9、乳剂指相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如油类药物和水),经过乳化剂的处理,制成均匀而较稳定的乳状液体,一般供内服用。
10、洗剂含有不溶性药物的混悬液,专供外用。
如炉甘石洗剂。
四、气雾剂指药物与抛射剂(液化气体或压缩气体)一起装封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内的液体制剂。
使用时借助于气化的抛射剂增加器内压力,当阀门打开后,能自动将药液以极细的气雾(颗粒直径一般在10微米以下)喷射出来。
优点:药物直达肺部深处,能很快发生作用。
五、新剂型1、微型胶囊药物被包裹在囊膜内制成微小的无缝胶囊。
外观呈粒状或圆珠形,直径5-400um。
囊心可以是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材料是高分子物质或共聚物,如氯乙烯醇、明胶及乙基纤维素等。
优点:可防止药物的氧化和潮解,控制囊心药物的释放以延长药效。
如维生素A微囊。
2、脂质体: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飞子层薄膜中制成一种超微型球状体制剂,直径不超过5um。
所谓载体,可以是一组分子,包蔽于药物外,通过渗透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载体被酶类分解而释放药物,从而发挥作用。
优点:增强定向性、延缓释药、控制药物在组织内分布及血液清除率等。
3、磁性微球将药物(大多数是抗癌药)与超微磁铁粒子包封于生物降解聚合物(如聚氨基酸)膜中而制成的磁性微球,直径为1um。
服用这种制剂后,在体外适当部位用一适宜强度磁铁吸引,将磁性微球引导到体内特定靶区,使达到需要的浓度。
优点:用量少、局部作用强,提高疗效。
4、微球剂一种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凝胶微球,其中含有药物。
微球的粒径很小(1-3um),经常悬于油中。
微球对癌细胞有一定的亲和力,能够浓集于癌细胞周围,特别对淋巴系统具有指向性。
5、前体药物制剂将一种具有药力活性的母体药物,导入另一种载体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在人体内经过生物转化,释放出母体药物而县疗效6、膜剂(药膜)将药物溶解于或混悬于多聚物的溶液中,经涂膜、干燥而制成。
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膜剂(如安定膜剂),眼用膜剂(如毛果芸香碱眼用膜剂):阴道用膜剂(如避孕药膜),皮肤、黏膜外用膜剂(如冻疮药膜)等。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以及便于携带和储存。
缓控释制剂定义: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用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