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和生姜的区别【新知识】

高良姜和生姜的区别【新知识】

高良姜和生姜的区别

文章导读

高良姜和生姜是不同的食材,生姜是我们在制作菜肴当中比较常见的,生姜既能够提鲜,同时也能够去除腥气,而高良姜属于一种中药材,他们的吃法和药效也是不

同的,高良姜的中药味道会更浓一些,不适合做调味品,可以用来煮粥,或者是泡茶,

具有温中祛寒的效果。

高良姜和生姜的功效区别

1、首先,它们的属性不同。

高良姜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蒸和干燥,最终的成品是干燥

的姜个或者姜片。生姜多以嫩姜的形式出现,经常被用来做菜肴的调味品,需要姜的生、鲜,市场上多以生鲜出现。两者的功效也不同。高良姜性辛、热,归脾胃二经,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冷痛、少腹寒凉等病证。生姜性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呕吐、风寒

咳嗽食物中毒等疾病。

2、其次,它们的食用方法和药性也不同。

高良姜虽说是姜的一种,但是其中药味比较重,不适合作为调味品食用,常用来煮粥

或者泡茶;它属于温中驱寒的中药,经常需要用生姜、炮姜等来配伍使用,才能很好的达

到胃寒呕吐之症。生姜味辛,辣,带有清香,有去腥的功效,因此,生姜常被用来作为菜

肴的调味品来使用。生姜性急解表,也就是走而不守,温中解表,其功效多在于解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传说,香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为了拯救乡民化身而成的药草。时至今日,褪去传说,香附作为传统的中药,发挥着极为重要和庞大的功效与作用。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香附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香附的功效和作用香附配伍乌药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行血分,功擅理气开郁;乌药顺气降逆、散寒止痛,专走气分,长于顺气散寒.二药合用,有理气解郁、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下焦、气血不和之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泻下、里急后重等症. 香附配伍白芍香附疏肝理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缓急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养阴、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者. 香附配伍木香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兼能活血;木香行气止痛,兼能温中.二者伍用,有疏肝调中、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胃脘疼痛等症. 香附配伍高良姜香附理气活血、调经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降逆止痛.二者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散寒祛郁;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肝胃、气滞不行之胃脘疼痛、喜温喜按者. 香附配伍苏梗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调经止痛;苏梗理气安胎、宽中除胀、和胃止呕.二药伍用,其解郁止痛、消胀

除满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娠妊呕吐、腹胀等. 香附配伍当归、艾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三药共用,共奏补血、散寒、理气、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肝郁、寒滞肝脉之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或宫寒不孕、小腹时痛、腰酸带下等症. ..........

灸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灸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灸香附这个名词光用眼睛看的话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当然一般的普通人可能是真不知道甚至还会以为可能没见过.但是这个对于医者来说那可是是经常见到的东西.如果解释的清楚一点那么肯定也会有很多的人会明白.因为灸香附是一种中药药材,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中医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西医所能比拟的.中医讲究的是治本,而西医讲究的是哪痛治哪!中医比起西医来要详细的多.不过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它们都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也很好的将这两种医学结合在一起.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医学启源》:"快气." 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汤液本草》:"治崩漏." 《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香附的作用 ★脘腹胀痛 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调经止痛 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

高良姜

高良姜 文章目录*一、高良姜的概述*二、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三、高良姜的分类*四、高良姜的药方选录*五、高良姜的服用方法*六、高良姜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高良姜的概述 1、高良姜的概述高良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2、高良姜的别名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3、高良姜的性状形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厘米,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4、高良姜的性味归经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 5、高良姜的来源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6、高良姜的产地分布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1、高良姜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又含挥发油。另含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丁香油酚、菜油固醇葡萄糖苷、豆固醇葡萄糖苷、姜黄素、二氢姜黄素、桂皮酸甲酯等成分。 2、高良姜的功效作用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3、高良姜的毒副作用阴虚有热者禁服。 高良姜的分类1、栽培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l~1.5cm。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肌棕色的渡状环节,节间长0.5~1cm.可见圆形的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棕色至红棕色,中心环(内皮层)明显。气芳香、味辛辣。 2、野生品:外形较为细瘦,常上大下细明显,且分枝较多,色灰褐,质坚实。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标签:标题] 篇一: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 香附的功效和作用 1脘腹胀痛: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3对子宫的作用: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4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5抗菌作用: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 6麻醉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7解热作用: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8降温作用: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9抗炎作用:对于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保护支气管:香附对支气管痉孪有保护作用。 11止呕吐: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12安神宁心: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13降压: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压缓慢下降,可持续0.5~1小时。 14强心: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 香附的附方 治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干姜水的作用与功效

干姜水的作用与功效 干姜水是一种用生姜制作而成的饮品。而干姜是有着一定的要用价值的,比如说赶脚可以温肺化痰、温经止血,对于肺功能不好以及月经期间有痛经问题的人而言,都是一种比较好的饮品。当然,干姜配上一些其他的中药,比如说高良姜、白术、甘草、半夏、五味子等,都是有着特殊的功效的。 一、采收炮制 采集后干燥,去泥沙、粗皮,扬净即成原药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干姜。 取净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内部棕黄色,取出,筛去沙子,放凉,即为炮姜。炮姜经过火炮,温经止血功效加强。 二、功效 温中散寒,温肺化痰,回阳通脉,温经止血。主治肤腹冷痛,呕吐泄泻,寒饮喘咳,亡阳厥逆,虚寒性出血,寒湿痹痛。 三、应用 1、干姜配高良姜:两药皆有稳重祛寒的作用,干姜祛寒力较强,长于温脾祛寒;高良姜止痛作用较大,偏重于温胃止痛。两药相须而用,使温脾散寒止痛之功得到加强,用于胃寒腹痛、呕吐泄泻。 2、干姜配白术:干姜温脾胃以散寒,白术健脾燥湿,两药合用,温补并行,共奏温中健脾,散寒除湿之功,用于脾胃虚寒所

致的食少腹泻,若以炮姜易干姜,用于脾不统血的便血、崩漏。 3、干姜配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干姜辛热助阳,甘草补中缓急而止痛,两者合用辛甘化阳,既能复中焦阳气,又能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呕吐涎沫之证,如甘草干姜汤。 4、干姜配半夏:干姜温中散寒化饮,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和胃降逆,两药合用能散寒降逆,用于寒饮呕吐。如半夏干姜散。 5、干姜配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干姜温化寒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开合并用,化痰止咳,用于寒饮内伏,肺气不降之咳喘。

沉香丸的功效与作用

沉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沉香丸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沉香丸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沉香(锉)肉苁蓉(酒浸,切,焙)黄耆(锉)瞿麦穗磁石(火煅、酣淬三至七遍)滑石各30克 【制法】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膏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桂心1两,诃黎勒皮1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肉豆蔻半两(去壳),麝香1分(细研)。 【制法】 上为末,加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膈。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姜、枣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处方】 沉香1钱,乌药3钱,茯苓半两,陈皮半两,泽泻半两,香附子半两,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肺经,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以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二 【处方】 人参5分,白术1两,陈皮(去白)1两,枳壳(麸炒)1两,桔梗1两,青礞石(消煅金色)1两,炙甘草5分,沉香5分,朱砂(水飞)1钱,黄连1钱半。 【制法】 神曲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风客忤,神昏不食。

【用法用量】 以麦门冬煎汤送下。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处方】 沉香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微炒)半两,乌药半两,菟丝子(酒浸3日,研如泥)半两,金铃子(每个锉为8片,逐个入去壳巴豆3粒,麸炒熟,去巴豆不用,只用金铃子)半两,桃仁1两(银器中炒香,去皮尖,研)。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元气。主膀胱久冷滞气。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以温酒或盐汤送下。初服3日,觉小便多,或下泄为验。

高良姜的研究进展

【摘要】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是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二芳基庚烷类、挥发油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等。高良姜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溃疡、抗腹泻、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菌、抗促癌作用等。作者就近年来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良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高良姜rhizoma alpiniae ofjtcinarum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 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别名良姜、小良姜(广西、广东),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本品性热味辛,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改善微循环等[1]。 1 原植物研究种类及分布:高良姜rhizoma alpiniae ofjtcinarum 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高良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高良姜始载于《名义别录》,列为中品。野生高良姜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 2 生药材鉴定 2.1 性状鉴别根茎圆柱形,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内皮层环较明显,散有维管束点痕。气香,味辛辣。以分枝少、色红棕、香气浓、味辣得为佳。 2.2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略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皮层中叶迹维管束较多,外韧型,较中柱维管束大;内皮层明显。中柱散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近内皮层处维管束较小而密,几连成环状;维管束鞘纤维成环,壁厚,非木化和微木化。 2.3 理化鉴别取本品95%乙醇浸出液1滴,滴于滤纸上,氨熏后显黄色;挥去氨后颜色变浅,喷以1%三氯化铝试液,置荧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取本品粗粉1 g,加乙醚10 ml,浸15 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后得芳香辛辣的油状物,加浓硫酸1滴与香草醛结晶1粒,显棕色或黄绿色。 2.4 粉末特征紫棕色。①淀粉粒单粒棒槌形、肾形、长椭圆形、菱角形或长卵形,长24~93 μm,直径8~27 μm,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三叉状,偏于一端或位于中部,层纹不明显或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偶见半复粒。②分泌细胞破碎,完整者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48 μm,壁稍厚,有纹孔,胞腔含橙红色或棕红色树脂状物。③薄壁细胞壁稍厚,有类圆形纹孔;偶见细小草酸钙方晶。④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8~56 μm。此外,有纤维及多角形鳞叶表皮细胞。 3 化学成分高良姜的化学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二芳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苯丙素类等。 3.1 二芳基庚烷类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低极性化合物,存在于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其若无酚羟基或酚羟基甲基化后则活性消失。从高良姜中分离得到14个线性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2]。卜宪章等[3]以95%乙醇提取高良姜干药材,得暗红色浸膏,再多次常压及加压柱层析,分别以石油醚/醋酸乙醋,醋酸乙醋/无水乙醇,丙酮/三氯甲烷等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分离了7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7-二苯基-5-醇-3-庚酮(i),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ii)在高良姜中含量较高,是主要的二芳基庚烷类组分,化合物i具有强烈的辛辣味。高良姜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均呈线性化合物,对前列腺合成酶系有抑制作用,高良姜的镇痛抗吐作用可能与此相关。 3.2 挥发油高良姜中挥发油含量较高,作为辛温类药材,辛香气味是判断其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有特殊的芳香味,且挥发油是其药用有效成分之一。罗辉等[4]采用gc-ms 计算机联用技术从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三十余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其次为β-蒎烯、α-松油醇和茨烯。产地不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也不完全相同,说明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其种植的土壤及气候环境有关[5]。而对高良姜鲜品和干品的比较显示,鲜品总含油量比干品高,但挥发油组成及其含量则无明显差别,说明高良姜挥发油

高良姜 香附

高良姜、香附 良姜香附止胃痛 对噫气吞酸,痰逆呕恶,胸膈痞满,停痰宿饮,胸阳闭阻,心腹诸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等证治疗,功效显着。 良附丸一方,始载于《良方集腋》-书,高良姜与香附I:I配伍,药味虽简,但配伍 独特,高良姜味辛性热,善内功走里,走散脾胃之寒邪,阻温目敞寒止痛降逆为其长: 香附辛散苦降性平,善理气开郁,能通行三焦,行血中之气而理气活血,调经止痛。二 药伍用,高良姜得香附,则可除寒祛邪;香附得高良姜则行气散寒,最终寒散气通,气 行痛止,通则不痛。 方中成分,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性热,味辛,归脾,目经,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是许多经方的主药香附(O PERU RORUNDUS L)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性辛,味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具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效。现代临床应用于胃炎、胃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用时可根据寒凝与气滞之孰轻孰重调节二者重量。寒甚者重用高良姜,并可配吴茱萸,肉桂,气滞甚者重用香附,并可配木香、砂仁。 1本实验通过对高良姜、香附药对的各种指标性成分的测定厦药理宴骑,确定了高良姜、 香附配伍的提取万法。在四种不同提取方法中,高良姜与香附采用乙醇台并提取时, 总黄酮的古量及各指标性成分的音量最高,而在药效学研究中同样以醇提告煎组的药 理作用最为显着,因此确定醇提合煎洁为高良姜、香附药对的最佳提取方法。 2问样通过对高良姜、香附药对的各种指标性成分的测定及药理实验,确定T高良姜、 香附的最佳配伍比例。在9个配伍比例的考察发现在各不同比例醇提合煎供试品中, 总黄酮含量、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均以1:3配伍比例为最高,并且药效学研究结果 也以此比例的药理作用为最优,因此将1:3定为高良姜、香附药对的晟佳配伍比例。

烹饪香料的种类及作用

烹饪香料的种类及用法 1.出香味(15钟) 香叶、香果、香籽、茴香、玉果、草果、丁香、八角、肉桂、陈皮、甘松、花椒、五加皮、千里香、香砂仁香茅草 2去血腥异臭(6种) 白芷草蔻枳壳木香三奈良姜 3去土腥(4种) 红蔻白蔻山楂毛桃34额头很难 4代替白糖(一种) 甘草 5出回味(2种) 荜拨当归 6上色(2种) 红栀子红曲米 7上本色、黑色(2种) 多放丁香木香 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 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 汆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 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 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1.八角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起着增香去腥,解腻,增鲜的作用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第一次起卤可稍微多放一点,10克左右为佳。

1)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 郁的荤菜味。 2)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 3)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 特别提醒: ①八角基本都是八只角(偶有9只角的),六只角的是假八角,有毒,勿食。 ②某些八角表面出现亮晶晶的东西,那种八角是硫磺熏干的,一种结晶体。自然干八 角颜色较暗淡,香味自然,口感纯正。 注意:市面上很多八角都是经过硫磺熏制上颜色,所以本站建议八角做菜前用开水煮 3-5分钟,去掉苦味,去掉硫磺,还能增加香味。 2.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 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味道甘、香、微辣,有浓郁香味,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炖肉、烧鱼时放上点桂皮,味美芬芳。 【肉桂】在卤菜中起着增香,增鲜,去异味,防腐,促食欲的作用,用量10克左右即可。 3.香叶,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常用于配 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异味、增香辛的作用。适合在烹调肉类的时候, 或者是调制肉类的沾酱加一点进去,但因它的味道很重,所以不能加太多,否则会盖 住食物的原味:如果是用在酱料的调制,选小下点的叶子就可以了。 如果是以整片叶子来算,一片叶子煮一锅肉就绰绰有余了;以磨成粉末的月桂叶来说,一般家庭煮一大锅肉,也只需要大约用小指甲挑一点点的分量就够了。 4.小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 【小茴香】在卤菜中起压腥,增香的作用。小茴香又名茴香、谷茴香、香子。味辛, 性温。茴香原。有特异茴香气,味微甜、辛。 第一次起卤可多放些,一般20克左右。 5.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学名为枯茗,也叫安息茴香、野茴香.

野生姜功效与作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野生姜功效与作用 导语:生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能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更好的调理,能起到很好的驱寒和调理痛经等现象,但是生姜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其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能对我们的身体进行更好的调理,能起到很好的驱寒和调理痛经等现象,但是生姜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其中野生姜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但是很多人都对野生姜并不熟悉,不知道能对我们的身体起到怎样的调理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野生姜功效与作用。 野生姜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野生姜又称作“黄精”;也有地区称作:龙衔; 鹿竹; 鸡格; 鸡头参; 马箭; 阳誉蕻; 野仙姜; 重楼; 赖姜; 萎蕤; 菟竹; 苟格; 老虎姜; 米餔; 米脯; 白及黄精; 白及; 生姜; 玉竹黄精; 气精; 救穷; 戊已芝; 山生姜; 山捣臼; 垂珠; 土灵芝; 兔竹; 仙人余粮;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根茎。栽后3年收获。9~10月挖起根茎,去掉茎杆,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和烂疤,蒸到透心后,晒或烘干。 野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 中药材野生姜又称作“蘘荷”;也有地区称作:高良姜; 阳藿; 野老姜; 野山姜; 野姜; 连花姜; 观音花; 覆葅; 葍蒩; 莆苴; 苴莆; 芋渠; 良姜; 羊藿姜; 白蘘荷; 山姜; 専苴; 土里开发; 嘉草; 中药蘘荷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根茎。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野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活血调经;祛谈止咳;解毒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①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 ②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100克(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150克(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③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10克。(《千金方》) ④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100克(炮),甘草50克(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20-25克,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⑥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⑦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5克,水

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⑧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⑨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5克。(《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4克,川芎2.5克,蒲黄5克,柏叶7.5克,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干姜的禁忌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血热妄行忌服,孕妇慎服。 干姜的食用方法 (一)、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养生功效: 1、温里,散寒,补虚。 2、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二)、温肺粥 材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将粥中的纱

白蔻仁的功效与作用

白蔻仁的功效与作用 篇一:砂仁具有而白豆蔻不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B.行气C.温中 D.安胎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中药功效作用归类总结

中药功效作用归类总结表 1.理气药: 二香川楝子,皮实白理气。(木香,香附,川楝子,陈皮,枳实,薤白。) 2.温里药: 桂花高良姜,附子温里强。 3.芳香化湿药: 厚朴砂仁苍术香(藿香),运脾化湿效力强。 4.消食药: 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消食鸡内金。 5.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前胡天南星,桔梗昆布白芥子,海藻化痰川贝母; 仁皮果叶花,止咳平喘佳。(苦杏仁.桑白皮.白果.枇杷叶.款冬花。)6.利水渗湿药: 二苓泽泻薏苡仁(茯苓.猪苓.),利水消肿不求人; 沙石通草灯心草,车前利尿通淋药;(海金沙.滑石. ) 茵陈金银草,利湿退黄药。 7.活血祛瘀药: 川穹黄金延胡索,活血去痛五灵脂;(姜黄.郁金.) 丹参红花益母草,桃仁牛膝调经药。(活血调经药) 8.安神药: 二仁远志合欢皮,养心安神效果奇;(酸枣仁.柏子仁) 砂石二味重镇药,安神平惊效果好。(朱砂.磁石。) 9.泻下药:

大黄芦荟芒硝攻;(攻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润;(润下药) 巴豆牵牛甘遂峻。(峻下逐水药) 10.止血药: 大蓟地榆根叶花,凉血止血效果佳;(白茅根.侧柏叶.槐花;)三七与蒲黄,化淤止血强; 白笈仙鹤草,收敛止血好; 艾叶一味药,温经止血好。(温经止血药) 11.驱虫药: 槟榔使君子,寄生虫驱死。 12.平肝息风药: 二石牡蛎平肝潜阳;(石决明.赭石.) 息风止痉麻藤蝎僵。(天麻.钩藤.金蝎.僵蚕 13.祛风湿药: 独活木瓜威灵仙,既去风湿又散寒; 桑寄生和五加皮,祛湿强筋效果奇; 秦艽防己两味药,祛湿清热效果好。 14.芳香开窍药: 麝香石菖蒲,芳香开窍主。 15.收涩药: 二子芡实山茱萸,固精缩尿止带药;(覆盆子.莲子.) 敛肺涩肠五味子;(敛肺涩肠药) 固表止汗麻黄根。(固表止汗药)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延胡索的功效与作用 延胡索的功效和作用 1、镇痛。能显著提高痛阈,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较强,丑素其次。粉剂和醇制浸膏的作用优于煎剂。延胡索乙素对轻度痉挛性疼痛的有效率达致于度冷丁相当。 2、镇静。有效成分分为乙素、丑素。乙素作用较强,并有催眠作用。 3、解痉。乙素、丑素能使肌肉松弛,与前人观察到的延胡索”能治肢体拘挛“的结论相符。乙素作用较强,且在抗惊厥方面与苯妥英钠略有协同作用。 延胡索的临床应用: 为止痛常用药,前人推崇为”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无论头痛、胸腹痛、胁痛、月经痛、关节痛、跌打损伤痛,凡属气血凝滞引起,属纯痛性质的,都可应用,收效速而性不燥烈,止痛效果比较确实。临床较多多用于治疗妇科经痛,配当归、白芍(或赤芍),作为治疗各型经痛的基本药物,再随证配伍,代表方为延胡索散,或与八珍汤相配。 治胁痛、肝区痛,配川楝子,或配枳壳、香附、郁金等;治胃脘痛配高良姜、香附等(单用延胡索乙素治胃溃疡痛亦有效),身痛配秦艽等。 延胡索的主治用法

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水煎服。 配川楝子,用于气滞血瘀、脘腹疼痛; 配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等用治疝气痛; 配当归、川芎、白芍、香附等,用于痛经。 配当归、川芎、桂枝、赤芍用于四肢血滞疼痛 煎剂:3~15克。丸散:0.35~13.5克。外用:适量。 延胡索汤 药物组成:延胡索1钱,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洗)1钱,厚朴(姜炒)1钱,莪术1钱,川楝子1钱,三棱1钱,木香1钱,川芎1钱2分,桔梗1钱2分,黄芩(炒)8分,甘草(炙)7分,槟榔1钱。 处方来源:《医学启蒙》卷五。 方剂主治:产后瘀血心疼。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热服。 延胡索丸 药物组成:延胡索50克,京三棱(炮,锉)50克,赤芍药50克,当归(切,焙)50克,旋覆花50克,麒麟竭25克,乌贼鱼骨(去甲)25克,泽兰叶25克,滑石25克。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方剂主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面色萎黄,四肢无力,大便秘涩,口苦舌干,不思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日3次。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10~15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5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10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10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10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胡椒汤的功效与作用

胡椒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胡椒汤。 【处方】 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常服温暖脾胃,去寒顺气。 【用法用量】 每服一大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红豆肉桂(不见火)各30克胡椒180克干姜(焙)90克桔梗(焙)900克甘草(炒)21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吞酸吐水,口淡舌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克,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别名】 豆椒散、胡椒散 【处方】

胡椒7粒,绿豆3-7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 豆椒散(《普济方》卷二○一)、胡椒散(《医统》卷八十二)。 【摘录】 《三因》卷十一 【处方】 红豆1两,肉桂(不见火)1两,胡椒6两,干姜(焙)3两,桔梗(焙)30两,甘草(炒)7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温暖脾胃,去寒顺气。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 《局方》卷十(宝庆新增方) 【处方】 胡椒1分,干姜半两(炮),诃黎勒皮1两(炒),甘草3分(炙)。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霍乱,吐利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

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35.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 科属:菊科、紫苑属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39.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龟甲亚科。 别名:龟甲、乌龟壳、乌龟板、下甲性味:味咸甘、性微寒。 归经:归肝经、肾经、心经。

良姜在调料中的作用

良姜在调料中的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基本每天都会吃一些姜的,在做菜的时候多少都会让一些姜在里面进行调味,姜具有食用的功效也有药用的价值,在说到良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以为和生姜是一个东西,其实良姜和生姜不是同一种东西,良姜属于是药材,生姜则是调味品具有药用的价值,当然良姜在调料中也有一定作用的。 高良姜的功效 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别名风姜、小良姜、高凉姜、良姜、蛮姜、海良姜,高良姜的功效,温胃散寒、消食止痛,高良姜的作用,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高良姜用药禁忌:阴虚有热者禁服高良姜。 高良姜的作用 高良姜能温胃散寒,消食止痛,高良姜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功能主治 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能,主治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痢疾、寒疝、脚气、噎膈等症。 一、良姜粥 食材:高良姜5克、大米50克、红枣2枚、葱白2段、砂糖适量。 做法:将高良姜晒干研粉,用大米、红枣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葱白、高良姜粉,再煮片刻;加入适量砂糖调匀,即可服食。

功效: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脾胃中寒,脘腹冷痛、胃寒气逆、呕吐清水及积聚、停饮等症。 二、良差炖鸡块 食材:公鸡1只,高良姜、草果、陈皮、胡椒各3克,酱油、葱、姜、盐各适量。 做法: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放锅内;加诸药物及佐料,加水小火煨炖至熟烂即可。 食用方法:随意食之。 功效:补虚、散寒、止痛。用于体虚瘦弱、院腹冷气串痛、遇冷痛剧、得热痛缓等症。 三、泰式绿咖喱酱 1、原料:罗勒、香菜、青柠、红葱头、蒜头、孜然粒、香茅、青辣椒、芫荽籽、高良姜。 2、鱼露、柠檬叶、棕榈糖、泰式虾酱。 3、红葱头去皮切丁,蒜头去皮,将青柠的外皮削下来(只要外层绿色的部分不要里面的白色组织)。 4、辣椒剖开,去籽后随便切切。将沙姜切掉老硬的部分后切片。香茅的外层硬壳去掉,将靠近根部白色的部分切片,弃掉绿色那头切不动的部分。 5、芫荽籽和孜然粒放锅内干炒一会儿至出香味。 6、将以上所有准备好的材料放进搅拌机,挤入2个青柠的汁,倒入橄榄油,充分搅打成泥状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