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问题之解决问题(四)
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教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教案主题: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奥数思维题目的解题方法;2.学生能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3.学生能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4.学生能够理解思维与数学的关系,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奥数思维题目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奥数思维题解题技巧1.分析题目:在做奥数思维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限制条件。
2.归纳法:奥数思维题目有一些经典的解题方法,通过总结这些解题方法,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
3.猜想法:在奥数思维题目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难以想象的问题。
这时,可以通过猜想来寻找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协作学习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并交流思路。
2.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多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集体分享:让每个小组讲解一道奥数思维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鼓励学生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思维训练1.逐个提高:首先给学生一些较简单的奥数思维题目,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2.课外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进行奥数思维题目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3.较长时间内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反复进行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学生主导、师生互动。
教学素材:奥数思维题目。
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奥数的基本思维逻辑和解题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协作学习和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问题之解决问题(三)

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正确掌握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知识引领与方法]1.基本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总价=单价×数量2.倍数问题(1)基本的倍数问题:根据题目理解求一倍数用除法,求几倍数用乘法解决(2)倍比问题:学会先求出同类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利用这个关系解决要求的数量[例题精选及训练]【例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车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车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万元。
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练习: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甲付了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
甲应收回多少钱?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鱼,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
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
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
问王叔叔和李叔权各应得多少元?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本,小强没有带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
小华应得几元钱?【例2】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1.师徒二人加工同批零件,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四年级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

四年级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摘要:1.什么是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2.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的重要性3.怎样进行奥数逻辑思维训练4.一些建议和技巧正文: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是一种特殊的数学题目,它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题目往往数量关系特殊,用普通方法难以解答,需要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来找出答案。
在四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已经有一定基础,通过奥数逻辑思维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时,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其次,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未来职业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优秀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才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如何进行奥数逻辑思维训练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1.积累基础知识: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学生在解答题目时需要运用到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因此,学生首先要打好基础,熟练掌握各类数学知识点。
2.善于观察和分析:解答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时,学生要善于观察题目的特点,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同时,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已知条件中寻找解题线索。
3.培养创新思维: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往往需要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解答。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尝试新的解题方法。
4.多做练习:熟能生巧。
要想在奥数逻辑思维训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多做练习,积累经验。
此外,多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和活动,也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
5.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在解答奥数逻辑思维训练题后,要及时总结自己的解题过程,发现不足之处,以便在下次解答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奥数逻辑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级下册奥数第38讲 解决问题(四)

第38周解决问题(四)专题简析:大家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小高斯”。
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需要较高解题技巧的问题,它们的解题思路往往比较独特,并且容易做错。
如书本的页码问题,较复杂的植树问题,以及其他智巧问题。
这些智巧问题正是训练你成为“小高斯”的好题目。
例1:第七册数学课本共153页,编印这本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练习:1、一本故事书共131页,编印这本故事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2、一本辞典共1008页,编印这本辞典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3、一本小说共320页,数字0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例2:排一本辞典的页码共用了2886个数字,问这本辞典共有多少页?练习:1、排一本科幻小说的页码共用了270个数字,问这本科幻小说共有多少页?2、排一本学生词典的页码,共用了3829个数字,问这本词典共有多少页?3、一本故事书的面码,用了39个0,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例3:两棵杨树相距75米,在中间又等距离地栽了14棵白玉兰树。
第9棵与第1棵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1、两棵树相隔45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8棵树后,第8棵与第1棵间相隔多少米?2、两棵树相隔92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22棵树后,第10棵与第1棵间相隔多少米?3、两盆花相隔12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11盆花后,第9盆与第3盆花之间相隔多少米?例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师傅每天比徒弟多做2个,而徒弟中途体息了5天,这样30天完成任务时,师傅做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练习:1、姐妹两人同时开始看同样的一本故事书,姐姐16天看完,比妹妹每天多看6页。
妹妹因有事比姐姐少看了5天,姐姐看完时妹妹正好看了这本书的一半。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甲,乙两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乙中途因有事停工15天,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作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
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3、甲,乙两人加工一批帽子。
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
四年级奥数精典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精典题及答案四年级奥数题目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奥数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题目1:数字填空在数字序列 2, 4, 6, 8, __ 中,下一个数字应该是多少?答案1: 10这个序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8+2=10。
题目2:逻辑推理小明、小红和小刚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比小明高一层的楼层,小刚住在最高层。
如果小红住在三楼,那么小刚住在几楼?答案2:小刚住在四楼。
根据题目描述,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三楼,所以小刚只能住在四楼,这是最高层。
题目3:图形计数在一个3x3的网格中,有多少种方式可以画出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路径,只能向下或向右移动?答案3:有8种方式。
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问题,可以通过组合数来解决。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需要向下移动2步,向右移动2步,总共4步。
选择2步向下的组合方式有C(4,2)种,即4!/(2!2!)=6种。
再加上2步向右的组合方式,总共是6*2=12种,但因为每次选择向下或向右都是独立的,所以需要除以2,得到最终答案8种。
题目4:年龄问题小华今年10岁,他的哥哥比他大5岁。
5年后,小华和他的哥哥的年龄之和是多少?答案4: 40岁。
小华的哥哥现在是10+5=15岁。
5年后,小华将是10+5=15岁,他的哥哥将是15+5=20岁。
他们的年龄之和将是15+20=35岁。
题目5:速度与时间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它需要行驶1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答案5: 2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时间=距离/速度。
所以时间=120公里/60公里/小时=2小时。
这些题目涵盖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4课等差数列及其应用试题附答案-精品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奥数知识点讲解第4课《等差数列及其应用》试题附答案例1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①6,10,14,18,22, (98)⑤100,95,90,85,80,75,70.⑥20,18,16,14,12,10,8.例2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20项.例3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问例是其中第几项?例4如果一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例5计算1+5+9+13+17+ (1993)例6建筑工地有一批转,码成如右图形状,最上层两块待,第2层6块砖,第3 层10块存…,依次每层都比其上面一层多4块砖,已知最下层2106块砖,间中间一层多少块枝?这堆待共有多少块?例7求从1到2000的自然数中,所有偶数之和与所有奇数之和的差.例8连续九个自然数的和为54,则以这九个自然数的末项作为首项的九个连续自然数之和是多少?例9100个连续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和是8450,取出其中第 1 个,第3个…第99个,再把剩下的50个数相加,得多少?例10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例11把27枚棋子放到7个不同的空盒中,如果要求每个盒子都不空,且任意两个盒子里的棋子数目都不一样多,问能否办到,若能,写出具体方案,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例1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①6,10,14,18,22, 98;⑤100,95,90,85,80,75,70.⑥20,18,16,14,12,10,8.这六个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像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这个固定的数就称为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 如:数列①中,d=2-l=3-2=4-3=-=l;数列②中,d=3-l=5-3--=13-11=2;数列⑤中,*100-95二95-90=…=75-70二5;数列⑥中,d=20-l8=18-16='-'=10-8=2.例1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①6,10,14,18,22,98;⑥不是,因为第1项减去第2项不等于笫2项减去第3项.一般地说,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或者都不小于前面的项,或者每一项都大于前面的项,上述例1的数列⑥中,第1项大于第2 项,第2项却又小于第3项,所以,显然不符合等差数列的定义.为了叙述和书写的方便,通常,我们把数列的第1项记为a,第2项记为抵,…,第n项记为an,an。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行程问题(一)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
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
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4.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
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
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5.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
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后,两车才能相遇?6.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
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7.小冬和小刚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同的不变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小刚跑6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冬跑一周要8分钟,小刚跑一周要几分钟?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甲车从A地到B地要9小时,乙车从A地到B地要几小时?9.小明骑摩托车、小军骑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
小军从甲地到乙地要15小时,小明从乙地到甲地要几小时?11.小丽和小勇同时从相距216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丽勇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80米,相遇时小丽走了960米。
小丽比小勇晚出发几分钟?12.甲乙两架飞机从相距1695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对飞行,甲机出发1小时后,乙机才开始飞。
四年级奥数练习-解决问题(含答案)

1、在五个箱子里放着同样多的梨子。
如果从每个箱子里拿出60个梨子,则五个箱子里剩下的梨子总个数等于原来三个箱子的梨子个数的和。
原来每个箱子有多少个梨子?
2、某食品店有5箱饼干,如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15千克,那么5个箱子里剩下的饼干正好等于原来的两箱饼干。
原来每个箱子里装多少千克饼干?
3、某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
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4、机械厂要加工960个机器零件,原计划每人每天加工8个,12人可按时完成任务。
实际加工时,有2人请假未能参与加工。
如果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不变,要滞后几天才能完成加工任务?
5、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6、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苹果便宜2元,妈妈共带了多少钱?
7、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8、红花、绿花和黄花共有78朵,红花和绿花的总朵数比黄花多6朵,红花比绿花少6朵。
三种花各有多少朵?
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四)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知识引领与方法]
1.基本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
(2)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总价=单价×数量
2.倍数问题
(1)基本的倍数问题:根据题目理解求一倍数用除法,求几倍数用乘法解决
(2)倍比问题:学会先求出同类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利用这个关系解决要求的数量
[例题精选及训练]
【例1】第七册数学课本共153页,编印这本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
练习:
1.一本故事书共131页,编印这本故事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
2.一本辞典共1008页,编印这本辞典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
3.一本小说共320页,数字0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例2】排一本词典的页码共用了2886个数字,问这本词典共有多少页?
练习:
1.排一本科幻小说的页码共用了270个数字,问这本科幻小说共有多少页?
2.排一本学生词典的页码,共用了3829个数字,问这本词典共有多少页?
3.一本故事书的页码,用了39个0,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例3】两棵杨树相距75米,在中间又等距离的栽了14棵白玉兰树。
第9棵与第1棵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
1.两棵树相隔45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8棵树后,第8棵与第1棵间相隔多少米?
2.两棵树相隔92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22棵树后,第10棵与第1棵间相隔多少米?
3.两盆花相隔12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11盆花后,第9盆与第3盆花之间相隔多少米?
【例4】师徒两人合作一批零件,师傅每天比徒弟多做2个,而徒弟中途休息了5天,这样30天完成任务时,师傅做的零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练习:
1.姐妹两人同时开始看同样的一本故事书,组15天看完比妹妹每天多看6页。
妹因有事比姐姐少看了5天。
姐看完时妹妹正好看了这本书的一半。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甲、乙两人加工零件,甲比乙每天多加工6个。
乙中途因有事停工15天,40天后,乙所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甲的一半。
这时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3.甲、乙两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
中途乙休息了5天。
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的2倍,这时两人共加工了多少个帽子?
[课堂练习]
1.排一本小说的页码共用了297个数字,问这本小说共有多少页?
2.两盆花相隔25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24盆花后,第10盆与第4盆花之间相隔多少米?
3.一个圆形花圃,周长是360米,每隔6米栽一棵松树,每两棵松树之间等距离地栽3棵杨树,花圃周围栽了多少棵松树?栽了多少棵杨树?
4.有一条公路长600米,在两旁栽树,两端各栽一棵,每隔15米栽一棵杨树,每两棵杨树之间以相等的距离栽了2棵槐树,问杨树、槐树各栽了多少棵?
[ 自我检测 ]
1.一本科技书共180页,数字0在页码中共出现了多少次?
2.排一本学生词典的页码,共用了1842个数字,问这本词典共有多少页?
3.一本故事书的页码,用了20个0,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两树相隔63米,在中间以相等距离增加8棵树后,第7棵与第1棵相隔多少米?寄语: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