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咽拭子标本釆集法及质量评价标准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口咽黏膜和咽部感染情况、合作程度、进食时间
3.物品准备:无菌咽拭子培养管、酒精灯、火柴、压舌板、手电筒、化验单、温开水
4.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6.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
7.将棉签插入试管中,塞上瓶塞
8.协助病人再次漱口次
9.洗手并记录,标本及时送检
10
5
3
5
15
5
5
5
7
未核对医嘱扣7分,未贴标签扣3分
未核对扣3分,未解释扣2分
未做扣3分
指导错误扣5分
棉签污染扣10分,擦拭部位不对扣5分
试管口未消毒扣5分
未塞上瓶塞扣5分
未漱口扣5分
未洗手扣2分,未记录扣2分,未及时送检扣3分
效果评价20分
1.操作方法及留取容器正确
2.体现关心爱护病人,动作轻稳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标本无污染
5
5
10
操作不当或容器错误扣5分
动作粗暴、病人不舒适扣5分
标本污染扣10分
5
5
8
2
未洗手扣3分,其他一项未做到扣1分
未评估扣5分,评估少了一项扣2分
用物少一项扣1分
环境未评估扣2分
操
作
方
法
及
程
序
60
分
1..核对医嘱,贴化验单标签于标本容器上
2.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3.点燃酒精灯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

健康教育
对于操作过程中常见的不适感,如口咽部刺激可能会诱发恶心,拭子通过鼻腔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轻度疼痛感,有耐心解释
考核人员签名: 日期: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成绩
类别
操作流程
分值
得分
评估
用物评估
查对物品是否齐全(病毒保存标本管、拭子、标本袋、压舌板、手消毒液、75%的医用酒精喷壶、标本转运箱、手电筒、纸巾)、在有效期内
环境评估
宽敞、通风(或有空气净化消毒设施)无闲杂人员、舒适、安全
自身评估10分
1、洗手
2、二级防护(穿工服1、一次性帽子1、双层乳胶手套2、防护服1、N95防护口罩2、护目镜或防护面屏1、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8.
流行病学资料评估
受检者接受体温测试(1)
询问流行病学史(确诊/高疑受检者接触史、高风险地区旅居史)(1)
询问受检者姓名,核对受检者信息(身份证确认)
操作
手卫生
核对医嘱、条码信息
反问式再次核对受检者信息、条码信息是否一致
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受检者:合作程度,理解能力,意识状态,询问既往鼻腔有无手术史或者鼻中隔偏曲、慢性鼻道阻塞
脱完层手套弃入带盖医疗废物桶,手卫生
标本质量
存放
1、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应在2-4小时内送走实验室2
2、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5℃冷藏(医用冰箱);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处理流程
3、喷洒消毒标本袋→垂直放入标本桶→喷洒消毒标本桶→放入转运箱→喷洒转运箱内外→采集人员与标本人员核对签字确认→送检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预先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无菌喉镜、医用咽拭子、离心管、无菌培养基等。
2.准备工作台,并保持其清洁整齐。
3.通知患者咽拭子标本采集的流程和目的,并获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患者坐直,并使其舌头完全伸展并触碰到下唇。
3.如果患者能够配合,可请其自行伸出舌头辅助展露咽部。
4.佩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喉镜照亮患者的咽部,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5.用无菌盐水漱口约30秒,以清洁口腔和减少细菌数量。
6.拿起医用咽拭子,打开包装袋,注意不要触碰到试剂头。
7.用手抓住患者的下颌,令其张口,将咽拭子插入咽喉中,使其接触到咽部的后壁。
8.轻轻旋转咽拭子,以确保拭子充分接触到咽部表面并吸附上足够的标本。
9.尽量避免使咽拭子接触到牙龈、舌头和腮部等部位,以免污染标本。
10.缓缓摘出咽拭子,并将其放入标有患者信息的离心管中。
11.检查咽拭子上的标本量是否充足,如不够,可用另一根咽拭子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获得足够的标本。
13.将离心管放入冰袋或冷藏盒中,保持标本的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1.采样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和耐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医护人员要及时疏导和安抚患者。
3.采样前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洗手和更换手套等个人卫生和防护工作,以避免交叉感染。
4.咽拭子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标本污染。
6.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和咽镜等设备,以维护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以上就是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在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医护人员要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标本的采集准确性和安全性。
只有科学规范的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1)

02
04
咽拭子标本采集可 以及时发现病原体, 防止疾病传播,保 护公众健康。
03
咽拭子标本采集 操作简单,快速,
准确,是临床上 常用的检测方法。
辅助诊断疾病
1
2
3
4
咽拭子标本采集的 目的是为了辅助诊
断疾病
咽拭子标本采集可 以检测到病原体,
如病毒、细菌等
咽拭子标本采集为临 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制定治疗方案
纸巾
操作步骤
准备咽拭子:选择 合适的咽拭子,如
棉签、海绵等
取出咽拭子:将咽 拭子取出,放入采 集管中,密封保存
清洁口腔:漱口, 去除口腔内的食物
残渣和异物
送检:将采集好的 咽拭子标本及时送 检,进行核酸检测
采集标本:将咽拭 子伸入咽喉部,轻 轻擦拭两侧扁桃体
和咽后壁
3
咽拭子标本采集 的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01 操作前准备:洗手、戴手套、 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02 操作步骤:打开包装、取出 咽拭子、擦拭咽喉、放入试 管、密封试管等
03 注意事项:避免触及口腔黏 膜、避免触及舌头、避免触 及牙齿等
04 操作后处理:洗手、消毒、 丢弃废弃物等
避免交叉感染
01
采集前洗手,佩戴手套
03
采集过程中避免与患者近距 离接触
05
采集过程中避免咳嗽、打喷嚏, 如有需要,应佩戴口罩
07
定期对采集工具进行消毒, 确保安全卫生
02
使用一次性咽拭子,避免重 复使用
04
采集后及时洗手,更换手套, 避免接触其他物品
06
采集后及时处理废弃物,避 免污染环境
标本保存与运输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 入无菌采样管中,并密 封保存。
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操作规范

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操作规范暂行规范: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操作1.采集对象该规范适用于肺炎疑似病例和疑似聚集性病例患者。
2.采集标本采集咽拭子(鼻拭子)、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和痰标本。
1) 咽拭子采集应使用带有保存液的病毒采样管;血液标本采集应使用带分离胶的促凝管(黄帽);痰标本直接放置于清洁、无菌、干燥的密闭内。
2) 在采样外规范注明姓名、采样日期等信息。
3.采集人员由发热门诊人员进行采集。
4.采集人员个人防护采集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双层乳胶手套和工作鞋或防水鞋套。
必要时可加穿防水隔离衣。
如接触了待检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应及时更换外层手套。
5.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步骤1) 完整填写《样本基本信息表》和《北京市疾控系统呼吸道标本送检表》(一式两份),各相关项目应填写准确,无遗漏。
2) 撕开采样器外包装,取出采样拭子。
3) 取样咽拭子:将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4) 拭子取样后迅速将其垂直插入装有保存液的样本管中。
5) 将拭子高于采样管的部分折断。
6) 拧紧螺旋盖,使得拭子被完全浸润。
7) 在采样管标签上标注相应信息。
8) 装入密封袋。
注意:拭子放入管中时应垂直放入,不要擦到瓶口,以免污染。
6.标本包装1) 样本包装三层:首先将密闭后的样本管放入密封袋内密封(每袋一份标本)。
2) 将密封好的标本放入密封罐内,注意:标本不可倒置。
3) 用消毒液对密封罐进行消毒。
4) 最后将密封罐放入标本转运箱密封。
5) 竖立存放,防止漏出。
7.标本转运完成采样后应尽快安排转运。
指定人员转运,专人专车运送。
区疾控中心安排上午、下午、晚间三批次集中检测(今后可能根据疫情进展和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调整)。
8.运送人员防护运送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和工作帽。
运送注意:1) 小心运送,保持标本箱平稳,避免剧烈震荡、颠簸,防止漏出。
2) 运送人员严禁途中自行打开标本箱。
9.标本交接送检标本同时送交附件《样本基本信息表》(可提前发送电子版)和《疾控系统呼吸道标本送检表(一式两份)》。
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

引言: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是指用于评估口咽拭子采集质量的一项标准。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采集合适且高质量的样本对于病毒的检测与控制至关重要。
口咽拭子采集是一种常用的采集方法,采用标准化的评分系统可以提高采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本文将从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等方面对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主要包括采集部位、采集技术、采集器具等方面。
采集部位是指进行口咽拭子采集时选择的具体部位,采集技术是指采集者在进行采集时应掌握的技术要点,而采集器具则是指用于进行口咽拭子采集的具体器具。
通过标准化的评分系统,可以确保采集的样本质量高,提高后续病毒检测的准确性。
正文内容:1.采集部位1.1合适的采集部位选择1.2采集部位清洁要求1.3采集部位示意图2.采集技术2.1采集者培训与技术要求2.2采集动作的示范与说明2.3采集时机与频率的掌握3.采集器具3.1采集器具的种类与特点3.2采集器具的消毒与贮存要求3.3采集器具的规格与材料选择4.采集环境与条件4.1采集环境的洁净要求4.2采集环境的温湿度控制4.3采集环境的通风要求5.采集评分标准的应用与改进5.1评分标准在采集过程中的应用5.2采集评分标准的实施与宣导5.3评分标准的改进与优化总结: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对于提高样本质量、准确检测和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适的采集部位选择、掌握采集技术要点、正确使用采集器具以及提供适宜的采集环境与条件,可以确保高质量的样本采集。
评分标准的应用与改进需要注重培训与宣导,通过持续的改进和优化,提高采集质量,确保疫情的有效检测与控制。
通过对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为病毒检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样本。
在当前疫情防控中,标准化的口咽拭子采集评分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者,遏制疫情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准则

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准则1. 引言此评分准则旨在规范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可靠性。
本准则适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其他相关行业。
2. 操作评分准则2.1 采集人员的资质要求:- 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关医学背景和专业培训,了解咽拭子采集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步骤。
- 采集人员应熟悉和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2 采集环境的要求:- 采集环境应清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采集区域应具备充足的光线,以便观察采集操作的准确性。
2.3 采集工具和器材的要求:- 采集使用的咽拭子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并确保无污染和损坏。
- 采集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并使用一次性收集和保存采集的标本。
2.4 采集技术操作的步骤:- 采集人员应向患者充分解释采集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 采集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 采集人员应使用咽拭子仔细擦拭咽部黏膜,确保充分采集样本。
- 采集完成后,采集人员应将咽拭子放入标本中,并确保密封。
- 采集人员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并进行手卫生操作。
2.5 质量控制评分要求:评分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操作流程规范,采集样本完整,标本质量优良。
- 合格:操作流程基本规范,采集样本基本完整,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 不合格:操作流程不规范,采集样本不完整,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
3. 总结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操作评分准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相关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准则要求执行操作,并进行质量控制评分,以保证采集过程的可靠性和标本的准确性。
以上评分准则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估指南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评估指南
1. 操作步骤
1.1 准备工作
-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配备所需的消毒剂、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
- 根据标准操作程序,准备采样工具和咽拭子。
- 检查采样工具和咽拭子的有效期限,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2 采集咽拭子标本
1. 确保受检者已被告知有关采集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2. 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个人卫生。
3. 使用消毒剂彻底消毒采样工具。
4. 请受检者张开口,用咽拭子触碰受检者的咽部。
5. 在咽部轻轻擦拭3至5次,确保充分采集潜在的病原体。
6. 将咽拭子放入采样管中,并将管盖紧固。
7. 确保采样管标注有正确的受检者信息,以避免混淆。
8. 尽快将采样管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2. 评估指标
2.1 操作规范性
- 评估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采集过程。
- 检查个人卫生措施是否得到遵守,包括手部卫生和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 检查采样工具和咽拭子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效期限是否仍在有效范围内。
2.2 采样质量和适当性
- 评估采集的咽拭子标本数量是否足够,以确保实验室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
- 检查采样过程中是否充分擦拭咽部,以确保采集到足够的细胞和病原体。
- 检查采样管是否正确标注受检者信息,以避免混淆和误诊。
3. 结论
通过评估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的规范性、采样质量和适当性,
可以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咽拭子标本。
实施本文档中的评估指南,有助于提高采样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的数
据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修订时间评分者日期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程序
一、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必要时带手套。
2.用物准备:化验单、咽拭子培养管、火柴、压舌板、生理盐水、手电筒、无菌生理盐水、酒精灯等。
二、评估病人
1.了解患者病情,口腔黏膜和咽部感染情况。
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三、操作要点
1.携用物至床头,核对患者。
2.协助患者用清水漱口,点燃酒精灯,然后让患者张口发“啊”音,暴露咽喉(必要时用压舌板将舌头下压)。
3.取出培养管中的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两腭弓、咽及腭扁桃体上的分泌物(作真菌培养时必要时在口腔溃疡面取分泌物)。
4.取毕,将试管在酒精灯上火焰上消毒。
5.将拭子插入试管中,紧塞瓶塞。
6.注明标本留取时间,及时送检。
7.分类整理用物,洗手,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好记录。
四、指导患者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采集方法,采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