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化溶液分析

合集下载

精细化学品分析

精细化学品分析

=6, 氨基: 3488cm−1 , 3371cm−1 双峰; 羟基: 3330-2500cm−1 ; 羰基: 1690cm−1 ; 苯环:
1433cm−1 、1600cm−1 ;硝基:1513cm−1 、1338cm−1 。 (2) 为何Hb 为双峰,Hd 为双峰,为何Hc 为单峰,Ha 的化学位移δ 大于 8? Hb 周围有Hd 与其耦合产生峰裂分,故裂分为双峰,Hc 相邻的 C 上无 H 与其耦合,Ha 周围有 两个强吸电基使其电子云密度降低,导致 H 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化学位移增大。 7.(1)红外光谱的什么区域一般来说能反映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主要吸收峰?区别氨基 和羟基的吸收峰出现在该区域的什么范围?氰基与羟基的特征吸收吸收峰有什么特点? 4000~1330cm−1 为特征谱带区。 氨基:在 3500-3300cm−1 处出峰,其中伯胺在 3520cm−1 和 3430cm−1 附近有中等强度的双尖 峰,仲胺在此出一个峰,叔胺无峰。 羟基:游离的羟基特征频率在 3650-3580cm−1 范围内有一尖峰,当其有氢键作用以缔合形式 存在时呈现一个明显的宽峰,并向低波数移动,大约在 3300cm−1 出峰。 氰基:2260-2240cm−1 峰形很尖锐似针状,当其与不饱和键或芳环共轭时低移约 30cm−1 , 当氰基处于偶氮基邻位时吸收强度很弱。 (2)在红外光谱图中分别标出染料与中间体 a 为吡啶酮,b 为重氮盐 8.判断R f 值高低 (1)甘油<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甘油双酯<脂肪酸甘油三酯 (2)苯胺<N-甲基苯胺<硝基苯 (3)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4)氨基萘磺酸>氨基萘双磺酸>氨基三萘磺酸 9.选择适合下列精细化学品或中间体样品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合适的检测方式 (1)中间体羟基萘磺酸:紫外 (2)月桂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同(1) (3)水溶性单偶氮酸性染料:同(1) (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同(1) (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同(1)

滴定法快速测定ABS粗化液中铬酐与硫酸的浓度

滴定法快速测定ABS粗化液中铬酐与硫酸的浓度

粗化工作液的 H2SO4 和 CrO3 浓度大约为 4 mol/ L ,滴定 前一定要稀释至 0104~0105 mol/ L。稀释及滴定程序如下 : (1) 取 2510 mL 粗化工作液 ,稀释至 25010 mL 。
(2) 取 2510 mL 稀释液 ,再稀释至 25010 mL 。 (3) 用“两点”方法 ,调好酸度计 。 (4) 取 2510 mL 两次稀释液 ,用已标好的 NaOH 溶液 滴定至 pH = 412 ,容量为 V1 。 (5) 继续滴定至 pH = 912 ,总容量为 V2 。 (6) 原粗化工作液中 CrO3 与 H2SO4 的含量分别为 : ρ(CrO3) / (g/ L) = 400 ( V2 - V1) c (NaOH) ;ρ( H2SO4) / (g/ L) = 196(2V1 - V2) c (NaOH) 。
and testing rougheming solutions
粗化液 1
粗化液 2
原粗化液/ (g/ L)
CrO3 10315
H2SO4 98. 5
CrO3 160
H2SO4 156
分析粗化液/ (g/ L)
106
93. 7
162. 2
154. 2
差误
2. 4 %
4. 9 %
1. 4 %
1. 2 %
图 3 NaO H中和 H2SO4 与 CrO3 混合溶液时 , 溶液的 pH值变化
Figure 3 pH value change of solution , while neutralizing H2 SO4 and CrO3 with NaO H
3 建议分析方案
图 2 NaO H中和 CrO3 时 ,溶液的 pH值变化 Figure 2 pH value change of solution while

BTH-2067超粗化液试线报告

BTH-2067超粗化液试线报告

BTH-2067R超粗化药水试线报告一、现状内层前处理线现采用斯坦德微蚀液进行板面处理,其药水咬蚀量波动量较大且不稳定,需经常更换槽液,造成使用成本增加,特使用板明公司的超粗化微蚀液进行测试评估。

二、评估项目1.药水的微蚀效果;2.药水稳定性;3.药水消耗量及成本;三、工艺流程及参数1.前处理线流程:除油→RO水洗→微蚀→水洗→酸洗→水洗→吸干→烘干→收板3.工艺参数控制:3.4补充液参数:3.5添加设定:3.5.1自动添加每次加药量通过机台控制界面中加药时间设定,一经设定,不得随意调整。

补加流量:500ml/5PNL(按每PNL板平均尺寸0.2m2计算)3.5.2手动添加通常每做板1000 ft2补加50--60 升补充液.三、开缸准备1.机台的清洗用清水循环洗30分钟用5%硫酸循环洗2小时用RO循环洗二次,每次30分钟检查上下喷淋管、喷嘴,并清堵用RO水冲洗缸体各部位及缸底,除尽缸底的垃圾等沉积物,排尽洗缸水更换过滤芯安装拆下的输送轮检查后开缸2.检查及准备项目检查喷嘴、喷压、传输速度、各添加泵的性能微蚀速率测定用铜箔的准备、确定自动添加泵的添加流量的测量微蚀缸体积及各补充缸体积刻度确认实际温度与表显温度的校正;药水准备:硫酸、双氧水、BTH-2067化验室试剂准备及化验方法四、开缸五、评估项目测试 5.1药水的微蚀效果经过超粗化微蚀后的铜箔色泽呈淡红色,其粗糙度相对较大,结合力会增强。

微蚀后效果图:没有微蚀的铜表面 微蚀量(μm ):0.95 微蚀量(μm ):1.20 微蚀量(μm ):1.50超粗化微蚀后SEM 图:5.2药水稳定性测试 5.2.1开缸药水分析:硫酸:97.38 g/L 双氧水:32.94 g/L 微蚀量:1.51um(速度2.5m/min,温度30℃)5.2.3咬蚀量变化趋势图见下:数据.xls5.2.4小结从上述分析测试中可以看出,板明超粗化药水组份较稳定,微蚀量波动较小。

合金表面粗化处理方法

合金表面粗化处理方法

合金表面粗化处理方法
1. 机械研磨,通过机械研磨可以在合金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结构,从而增加表面粗糙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
的情况,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2. 酸蚀处理,酸蚀是一种常用的合金表面粗化方法,通过在酸
性溶液中处理合金表面,可以在表面形成微观的坑洞和凹凸结构,
从而增加表面粗糙度。

常用的酸蚀剂包括氢氟酸、硝酸等。

3. 硅微米球喷射,将硅微米球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合金表面,
可以在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结构,从而实现表面粗化处理。

这种方
法适用于对表面粗糙度和均匀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4. 激光处理,激光可以在合金表面产生微小的熔化和凝固,形
成微观的凹凸结构,从而实现表面粗化处理。

激光处理可以实现对
合金表面的局部粗化,适用于对表面粗糙度和形貌要求较高的情况。

5. 化学氧化,通过在特定的化学溶液中进行氧化处理,可以在
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从而增加表面粗糙度。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实
现对合金表面的防腐蚀和粗化处理。

综上所述,合金表面粗化处理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工艺成本、粗糙度要求、表面形貌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表面粗化处理方法。

粗化再生

粗化再生

隔膜电解工作原理一、塑料粗化废液处理电极反应阳极Cr3+→Cr6+ + 3e4OH-→2H2O + O2↑+ 4e阴极2H+ + 2e →H2↑Cr6+ + 3e →Cr3+利用阴极还原反应,使粗化废液中的Cr3+氧化为Cr6+,电解+2小时后溶液中Cr3+对照表阳极液Cr6+ g/l Cr3+ g/l 电流效率%废液122.0 62.7 71.9再生液170.2 6.4二、隔膜电解净化回收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塑料粗化后的粗化废液由粗化糟1泵入粗化高位糟6。

把配制好的硫酸液由H2SO4配制槽人泵入H2SO4高位槽5,然后将5、6二个槽的H2SO4和粗化废液分别放入电解槽2中阴极室4和阳极室3中,进行静态电解,经过一定时间电解后,再生好的粗化废液入回到粗化槽1中继续使用,阴极室再补充一定量的浓硫酸作循环作用。

1、工艺参数:电解电压6-7 V 电流600-800 A电流密度8 A/d2电解温度65-70℃如过了时,用冷凝管通自来水冷却。

氧化效果以电解效率来衡量,其公式如下:式中:m= 实际Cr3+氧化成Cr6+的量(克)I= 通过的电流强度(安培)t= 通过电流的时间(小时)k= 电化当量(克/ 安培小时)2、使用说明:(1)阳极室粗化液总含铬量在200-250 g/l 左右,浓度过高则适当用水稀释,以免电解过程中析出铬矸,影响电解的正常进行。

(2)阴极中放入浓度为15% 左右的H2SO4溶液或根据不同浓度适当配置。

(3)在一槽处理好后,打开槽底阀门,把溶液放出并立即加入废溶液得第二次使用,否则阴极液就要流入阳极室。

阴阳二极室溶液应保持水平线,以免两种溶液流出流进,影响电解效益。

在第二次处理时,阳极室放入粗化废液至原来标准,阴极室只需补充占浓度为70%的硫酸到原来位置。

(4)一般使用时,电压开到7-6 V ,半小时后,电流升高,电压下降,此时为电解正常,如出现相反现象则应检查导电杆与极板之间接触是否良好。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电镀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镀层表面起泡 脱皮
再放入40℃条件下1h,最后再在室温中放置15min。如此循环4次,如果镀层表
面状态和结合力均无变化则为合格
所谓剥离试验,是在制品电镀的样片上切取1!2cm宽的镀层,橇起一头,
用垂直于基体的力拉镀层,并测定剥离镀层时所需的力,其单位为kg/cm。一般剥
离在0.45kg/cm以上则为合格。
可观察到许多微小的凹坑,但手摸时无粗糙感。这种故障产生在酸性镀亮铜工
序中,其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空气搅拌太剧烈。应停用空气搅拌,采用阴极移动,为了防止产生过多的
铜离子,每天下班时应用少量的双氧水经稀释后加入镀液中。
(2)阴极电流密度太大。应适当减小,一般电流密度应控制在2~3A/d㎡。
(3)组合光亮剂的组成不平衡。应适当提高镀液中硫酸含量,降低硫酸铜的含
量,镀液内可添加适量的聚乙二醇和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4)当粗化过度或清洗不良时,敏化和活化反应会构成核状物,导致镀层表
面沉积出凸起的细沙粒状的麻点。对此,应适பைடு நூலகம்调整粗化和水洗工艺条件。
(5)电镀铜时阳极泥混入镀液中,或挂钩接触部位金属脱落混入镀液中。对
此,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6)使用催化剂时,制品表面未完全分解。应适当调整催化工艺条件。
a、应注意制品的漂浮性。因塑料比重较小,其漂浮性比金属件大,尤其是整 组挂具,在进入镀液时,受浮力影响困难使导电部位脱离电极棒。因此,在设 计时最好采用弹簧或螺钉夹紧,特别是采用自动生产线时更应注意这一问题。
b、应注意制品的变形。由于制品的刚性较差,挂具所用的钢丝直径和触点位 置都会影响到制品的变形。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托、夹等方法,尽可能避免 撑、插、顶、压。如果必须采用后一类方法时,支撑点尽可能安放在孔内侧的 根部。

pcb超粗化药水原理

pcb超粗化药水原理

PCB超粗化药水原理引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超粗化药水是一种用于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化学药水,用于去除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材料,以便形成电路图案。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PCB超粗化药水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PCB制造过程在了解PCB超粗化药水原理之前,先了解一下PCB的制造过程。

PCB制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根据电路设计要求,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绘制电路图。

2.制版:将电路图转换为印刷电路板上的图案,并制作成印版。

3.印刷:将印版放置在铜箔覆盖的基板上,通过印刷工艺将图案印刷到基板上。

4.蚀刻:使用化学药水去除未被图案覆盖的铜箔,形成电路图案。

5.焊接:将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6.测试:对焊接完成的电路板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本文将重点关注第4步蚀刻过程中的PCB超粗化药水原理。

PCB超粗化药水的作用在PCB制造过程中,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需要根据电路图案进行蚀刻,以形成电路连接。

而PCB超粗化药水的作用就是去除未被图案覆盖的铜箔,从而形成电路图案。

PCB超粗化药水的原理PCB超粗化药水的原理主要基于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PCB超粗化药水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强氧化剂,通常是含有氯离子的溴化铵(NH4Br)或氯化铵(NH4Cl)。

这些强氧化剂可以与铜表面的氧化铜(Cu2O)反应,将其还原为铜离子(Cu2+),从而使铜箔被溶解。

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u2O + 2Br- + H2O -> 2Cu2+ + 2OH- + Br2其中,Cu2O代表氧化铜,Br-代表溴离子,H2O代表水分子,Cu2+代表铜离子,OH-代表氢氧根离子,Br2代表溴。

电化学原理除了化学反应,电化学原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PCB制造过程中,印刷电路板通常被作为阳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电解池。

当加上适当的电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如Cu2+)会向阳极(印刷电路板)迁移,而阴离子(如Br-)会向阴极(通常是不锈钢板)迁移。

玻璃粗化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粗化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玻璃粗化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玻璃粗化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将玻璃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变得粗糙、有纹理,从而具有更好的触感和防滑性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应用了玻璃粗化工艺的产品,比如手机屏幕、餐桌、地板等。

这些产品经过粗化处理后,不仅更加美观,而且也更加安全和舒适。

玻璃粗化工艺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玻璃表面的结构和形态,从而实现表面的粗化。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喷砂、研磨、打磨等,通过机械力或能量将玻璃表面进行切削或磨损。

化学方法则是利用一些酸碱等化学物质对玻璃表面进行蚀刻或溶解,以达到粗化的效果。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玻璃材料和粗化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玻璃粗化工艺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粗化处理后的玻璃可以用于装饰墙面、窗户、楼梯扶手等,增加其触感和装饰效果。

在电子领域,粗化处理后的玻璃可用于制造触摸屏、显示屏等产品,提高操作的舒适性和精准度。

此外,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粗化处理后的玻璃还可以用于防滑地板、玻璃器皿等,提高使用安全性。

目前,玻璃粗化工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粗化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玻璃粗化工艺更加高效、精准和环保。

同时,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玻璃粗化工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总而言之,玻璃粗化工艺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改变玻璃表面的结构和形态,使其具有更好的触感和防滑性能。

它在建筑、电子和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说明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一种编写方式:【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玻璃粗化工艺的背景和意义,说明了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即对玻璃粗化工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化溶液分析
粗化溶液,其成分含量范围一般为[1] : H2SO4 330~405 g/ L ,CrO3 400~430 g/ L ;或H2SO4 600 g/ L ,CrO3 250~350 g/ L。

笔者通过分析试验,研究出一种高铬酸型粗化溶液分析方法,自塑料电镀生产线建立以来,对粗化槽液维护、调整及控制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 分析方法/2.1 H2SO4 含量分析/2.1.1 方法原理
在分析试样中加入的Pb (NO3 ) 2 溶液与CrO2 -4 和SO2 -4 反应,生成PbCrO4 沉淀和PbSO4 沉淀,析出定量的H+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分离后的试样溶液,通过计算得出粗化溶液中H2SO4 含量。

2.1.2 试剂/w(Pb(NO3) 2) = 20 %的Pb (NO3) 2 溶液, c (NaOH) =1 mol/ L的NaOH 标准溶液, w(甲基橙) = 1 %的甲基橙指示剂。

/2.1.3 分析步骤
取1 mL 粗化溶液于250 mL 烧杯中,在不断振荡下缓缓滴加温热( < 45 ℃) 的Pb(NO3) 2 溶液,直至上层清液黄色完全消失且呈无色为止。

用两层滤纸过滤于300 mL三角烧杯中,用温水洗涤沉淀数次,滤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为终点。

2.1.4 计算/ρ(H2SO4 ) / ( g/ L) = c ×V ×5016/ V0 - ρ( CrO3 ) ×1.0112
式中: c —NaOH 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mol/L) ;/V —滴定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0 —滴定时所取粗化液的体积/ mL ;/ρ—粗化液中CrO3 的质量浓度/ (g/ L) ;/1.0112 —CrO3 换算成H2SO4 的换算因数。

/2.1.5 此方法与传统方法(重量法) 比较
/此分析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高,解决了传统方法耗用时间长、含量高时准确度差的问题,对槽液维护、控制、调整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极佳效果。

/2.2 CrO3 、Cr2O3 含量分析/粗化溶液中CrO3 、Cr2O3 含量分析方法同镀铬溶液中CrO3 、Cr2O3 含量分析方法。

此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高硫酸型粗化溶液[1] 。

/3 结语/此方法实用、
柠檬酸钠分析
7(NaH2PO2 ·H2O-15)
n:为取样的ml数。

.求K值:
取25ml 0.1N KMnO4于250ml锥形瓶,加6N硫酸10ml;MnSO41g;KI 2g。

用0.1N Na2S2O3滴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记下读数V1。

K=25V1 V1为Na2S2O3滴定ml数。

2.4.2.求T值:
标准化学镍溶液配制(1L):
硫酸镍30g/L 氯化铵35g/L
次钠15g/L T=38-40℃
柠钠40g/L PH=8.0-8.3(用NH3 H2O调)
按照化学镀液中柠檬酸钠的测定方法求得:
T=0.008/(25-KV)
W:为每升标准液中含柠钠的克数。

n:为取样液ml数。

2.4.
3.柠檬酸钠的测定:
取样液2ml置于100ml的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吸取此稀释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纯水,加12N H2SO4 10ml,MnSO4 1g,加热至7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25ml 0.1N的KMnO4液,保温15min。

流水冷却后加入2g KI,用0.1N Na2S2O3滴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2-3 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1min为终点,记下读数ml数。

柠檬酸钠(Na3Cit·g/L)=5000T·〔25-(KV)〕-0.6
体积(L)体积(L)成份成份工艺范围工艺范围操作条件操作条件体积(L)成份工艺范围操作条件
温度℃温度℃PHPH 过滤机转数过滤机转数温度℃PH 过滤机转数
A线3800A线3800 B线(I)1800 (II)1800B线(I)1800 (II)1800☆NiSO4·6H2O 硫酸镍☆NiSO4·6H2O 硫酸镍28-31g/L28-31g/L 38±238±2
8.0-8.58.0-8.5 4转/小时以上4转/小时以上A线3800 B线(I)1800 (II)1800 ☆NiSO4·6H2O 硫酸镍28-31g/L 38±2 8.0-8.5 4转/小时以上
Na3Cit·2H2O 柠钠Na3Cit·2H2O 柠钠35-55L35-55L
Na3Cit·2H2O 柠钠35-55L
☆NaH2PO2·H2O 次钠☆NaH2PO2·H2O 次钠13-16g/L13-16g/L
☆NaH2PO2·H2O 次钠13-16g/L
NH4Cl 氯化铵NH4Cl 氯化铵30-35g/L30-35g/L NH4Cl 氯化铵30-35g/L
NH3 H2O 氨水NH3 H2O 氨水镀液的1/50(V)
处理时间:参照相关产品作业指示
☆--表示过程特性
硫酸铜镀液分析方法
(1)硫酸铜(CuSO4·5H2O)含量之分析
移液管取镀液2毫升,加100毫升纯水,加热至40—50℃ ,加10毫升1:1的氨水,加5滴PAN指示剂,用0.1N EDTA溶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g/L)=0.1N EDTA V1×12.49
在分析时发现大量棕色沉淀物产生,采用下面方法解析
取镀液2毫升,加纯水100毫升,加入2克NH4Cl,加入10毫升缓冲液并加热至50℃, 静置一会,此时瓶中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淡紫蓝色,下层为棕色沉淀物,将液体过滤,用纯水冲浇滤纸三次,然后将已过滤液体到如三角锥形瓶中加热至50—60℃,加入5滴PAN指示剂,用0.1NETDA溶液滴定,由深蓝色变绿色为终点。

硫酸铜(g/L)=所有0.1EDTA之毫升数V1×12.49×1.04
1.04是用以补偿因沉淀及过滤所损失的硫酸铜
(2)硫酸含量之分析
用溶液管取样本2毫升加100毫升纯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滴定,有红色变黄色为终点。

硫酸(g/L)=1N NaOHV1×13.3
(3)氯离子含量分析
用移液管取样本25ml加纯水100ml,加热至50℃, 加3ml 1:1硝酸,,加入2滴0.1N硝酸银,使溶液产生浑浊,用0.01N硝酸汞Hg(NO3)2溶液滴定,由浑浊至清澈为终点
氯离子(PPM)=0.01N Hg(NO3)2 V1×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