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叶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论文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芪甲苷,它被认为是其药效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以及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等。
HPLC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它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在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时,常常采用反相色谱柱,以甲醇-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通过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分离。
通过检测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峰面积或峰高之比,可以得到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除了HPLC方法,质谱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质谱法可以直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常用的质谱方法包括电喷雾质谱法(ESI-MS)和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准确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近年来,核磁共振波谱法也被用于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无损和准确的分析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法可以确定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的结构和含量。
与其他方法相比,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样品处理要求较高,操作复杂,但具有高度准确性和重复性。
目前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在黄芪甲苷含量测定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由于样品的复杂性和分析条件的不同,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
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析方法,并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贫血、疲乏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中,黄芪甲苷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明确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于黄芪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一、黄芪甲苷的生物学活性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一种单体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3,6-二葡萄糖基芪苷-7-葡萄糖基芪苷,分子量为782。
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
其中,黄芪甲苷的抗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抑制作用。
抗氧化作用表现在黄芪甲苷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损伤。
免疫调节作用表现在黄芪甲苷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增强免疫功能。
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表现在黄芪甲苷能够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防止神经细胞的死亡。
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是对黄芪质量的评价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质谱法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
其中,一般采用C18反相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体积比),检测波长为254nm。
该方法能够实现对黄芪甲苷的同时定量,其检测限低至0.82ug/mL。
3.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黄芪甲苷的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等特点。
该方法采用黄芪甲苷在荧光素(FL)存在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荧光产物,再利用荧光光谱仪检测荧光强度进行测定。
该方法的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0.128ug/mL的黄芪甲苷。
4.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黄芪甲苷在紫外光下吸收特定波长的原理进行测定。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张雪(本溪化学工业学校,辽宁本溪117019)摘要:在综述国内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基础上,分析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包括HPLC-ELSD 法、HPLC /ESI-MS 联用法、HPLC-UV 法、UPLC-MS 法、HPLC-DAD-ELSD 法等,旨在为进一步开展黄芪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黄芪甲苷;含量测定;黄芪;HPLC-ELSD;HPLC /ESI-MS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4-0049-03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和托疮生肌等功效。
目前,主要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astraga bside IV)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的标准。
在查阅收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综述黄芪甲苷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黄芪甲苷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1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的检测方法主要有HPLC-ELSD 法、HPLC /ESI-MS 联用法、HPLC-UV 法、UPLC-MS 法、HPLC-DAD-ELSD 法、近红外光谱法等。
1.1HPLC-ELSD 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作为通用型检测器,不依赖于化合物光学性质,对非挥发组分均有较好的响应,广泛应用于皂苷类、萜类、生物碱类、糖类等中药成分的质量控制。
崔雪莹等探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LSD)测定黄芪中4种皂苷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可行性。
采用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mL /min,载气流速1.2L /min,漂移管温度105℃。
测定结果表明,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的含量分别为4.40,0.2,1.42,1.31mg /g,分别在0.476~5.712,0.139~8.340,0.434~6.944,0.392~4.704μg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分别为2.25%,0.81%,2.52%,2.3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4%,98.96%,103.27%,100.35%。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进展。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效、黄芪甲苷的生物学活性、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以及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最新进展。
最后还探讨了黄芪甲苷的药理作用。
结论部分包括对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展望、研究结果的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黄芪甲苷含量测定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黄芪,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 药效, 药理作用, 展望, 结果意义,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固表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鼻炎、风热感冒、贫血等疾病。
黄芪甲苷作为黄芪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被认为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及研究进展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及其药理作用。
通过对黄芪甲苷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黄芪的药用价值,并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药理学上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黄芪甲苷的研究背景、生物学活性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黄芪在中医药领域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系统地总结文献资料,归纳整理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甲苷在中药材中的含量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黄芪甲苷在黄芪中的分布情况及含量变化规律,揭示其在黄芪中的重要地位;2. 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分析技术对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为准确测定提供方法学支持;3. 探讨黄芪甲苷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理作用,为深入理解其药效机制提供依据;4. 展望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Radix Astragali)是中国传统草药中的一种,也被称为“北茵蒿”、“黄金钱草”、“黄金银草”等。
黄芪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简称AS-IV)是黄芪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黄芪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可以使用反相HPLC或离子对交换柱进行分离。
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检测波长和优化方法条件,如流动相组成、流速等,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近年来,还有研究对HPLC方法进行改进,如引入内标物法和紫外二维检测法,提高测定精确度和分析效率。
2. 气相色谱法(GC):GC是一种将挥发性物质分离和检测的技术,在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中也得到了应用。
由于黄芪甲苷在常规条件下不易挥发,因此需要将其进行酸水解或酶解,将产生的挥发性产物用GC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要求样品预处理和操作条件较为复杂,但可实现对黄芪甲苷的准确测定和定量分析。
3. 毛细管电泳法(CE):CE是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微柱层析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耗样量少等特点,因此在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利用CE进行黄芪甲苷的分离和检测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还可以在测定中引入很多改进的因素,如在线固相萃取、二维电泳和运用特殊电泳介质等。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各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优势和应用条件,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实际需要和研究目的进行判断。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益气固表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疲乏无力、气虚乏力、脾胃虚弱等疾病。
黄芪甲苷是黄芪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对于黄芪的质量评价、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针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准确性较高的一种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经典的反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
近年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其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对于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制备工艺等因素。
生长环境是影响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黄芪生长的土壤类型、水分、温度等因素都会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采收季节也是影响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黄芪的采收季节不同,其黄芪甲苷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掌握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三、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针对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质量评价,国家药典对其含量进行了规定,但是现有标准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采收季节的黄芪,其含量差异较大,当前的质量评价标准并不能完全覆盖。
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标准,对于规范黄芪的生产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黄芪甲苷含量变化规律,并试图建立更为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为黄芪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系统的依据。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黄芪甲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成为黄芪药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1. 简介黄芪甲苷的理化性质:黄芪甲苷是一种三萜甾醇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中含有多个糖苷键。
黄芪甲苷的糖基部分可以通过酶解反应裂解得到黄芪甲硷(astragaloside I)和黄芪甲醇(astragaloside II),因此研究黄芪甲苷的含量也间接反映了黄芪甲硷和黄芪甲醇的含量。
2. 提取和纯化方法黄芪甲苷的提取和纯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正相和反相SPE(固相萃取法)等。
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使用水、乙醇、乙醚等溶剂进行提取。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可以提高黄芪甲苷的提取效率。
SPE法则是通过固相吸附剂对样品进行富集和洗脱,进而得到纯化的黄芪甲苷。
3. 分析方法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电泳法、液质联用法(LC-MS/MS)、红外光谱法等。
HPLC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进行检测。
GC法则适用于含量较低的黄芪甲苷的测定。
液质联用法结合了LC和MS的优势,可以提高黄芪甲苷的分析敏感性和准确性。
4. 含量测定影响因素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黄芪的生长环境、不同采收时间、存储条件等。
黄芪生长环境中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和水分等对黄芪甲苷的生物合成和积累有一定影响。
采收时间对黄芪甲苷的含量也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黄芪的地上部分含量高于根部。
黄芪的存储条件也会导致黄芪甲苷的降低,因此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鲜处理。
5. 品种和产地差异黄芪的品种和产地对黄芪甲苷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进展黄芪,又称黄芪补中益气汤,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
黄芪性味甘苦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益血统阴、利水除湿、化瘀散结的功效。
黄芪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对于黄芪的质量评价和药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利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然后利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HPLC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上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经有多种不同的HPLC法用于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比如采用保留时间法、峰面积法、标准曲线法等。
这些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不同,但都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UV)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主要利用样品中黄芪甲苷特有的吸收峰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单,仪器设备不复杂,因此在一些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同时在测定复杂样品时准确性和灵敏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分析技术,它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点,能够对样品进行更加准确和灵敏的分析。
该方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时能够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对样品中其他杂质的干扰较小。
LC-MS法在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和结构鉴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仪器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其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均更加出色。
UPLC法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时能够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也节约了试剂和溶剂的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叶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论文
黄芪为常用中药,素有“补药之长”之称,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等功效.黄芪药用价值很高,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乙肝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黄芪甲苷作为黄芪成分之一,它具有降压、抗炎、稳定红细胞膜、提高血浆CAMP含量,促进小鼠再生肝DNA合成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因此在研究黄芪过程中,我们对其成分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本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其样品浓度的范围在0.01~0.2m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准确地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
1仪器与试剂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510型泵,991光电二极管阵列型检测器,U6K 型进样器;NECPowerMate型计算机,黄芪甲苷标准品购自辽宁省药品检验所。
甲醇、正丁醇为分析纯,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
试验用黄芪叶6月份采自沈阳医学院草药园。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速度为0.4mm/min。
2.2标准曲线制作精密称取黄芪甲苷标准品2.128mg,加流动相定容至2ml,配制成1.064mg/ml的标准品溶液,分别以10、20、30、40、50μl进样测定,以峰面积对进样量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5.6×10-5+6.9365×10-4X(Y为峰面积,X为黄芪甲苷量),r=0.9994,黄芪甲苷标准品在10.64~5
3.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3提取方法的选择用3种不同提取方法(索氏提取器提取1h;80℃温浸提取1h和超声波提取1h)提取样品,后2种提取方法测得黄氏甲苷含量略低,故选索氏提取器提取方法。
2.4流动相的选择实验试用多种溶剂系统,最后确定以乙腈-水=1∶2为流动相,黄芪甲苷分离效果最好,保留时间也较适宜。
色谱图见上图2(ABC)。
2.5样品液制备将黄芪叶阴干后研成粉过40目筛,然后精密称取5.00g,放置索氏提取器中,用100ml80%甲醇加热提取2h,提取液减压蒸去甲醇,用20ml
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萃取部分,减压蒸干,残渣用重蒸甲醇定容至2ml,用0.45μ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于HPLC分析,每次进样10μl。
.6加样回收率试验称取黄芪叶粉5.00g5份,分别精密加入黄芪甲苷标准品2.00mg,按样品制备方法提取样品并进行定量分析,将测定结果扣除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与加入标准品的比为加样回收率。
结果为96.1%(n=5),RSD%=2.15(n=5)。
2.7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样品液,重复进样5次,根据测得的样品中黄芪甲苷的浓度(μg/ml)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40%。
又取同一样品5份,制备5份样品液,分别进样测出黄芪甲苷的浓度,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20%。
2.8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每隔2h进样1次,分别测定其色谱峰面积。
RSD%=2.2(n=5),结果表明,谱峰面积在8h内基本无变化,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2.9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定量分析:依法测定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3讨论
黄芪甲苷是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根上部分几乎全部落入地面,成为肥料,为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我们为定量分析黄芪叶黄芪甲苷的含量,本实验建立了黄芪甲苷的HPLC测定法,测得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4.20%(干重),与黄芪标准含量(1.50%)相差2.70%。
实验证明: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非常高,人类应该广泛利用。
本实验建立的HPLC测定法加样回收率高,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小,测试数据更可靠。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分析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Nucleo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2;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速度为0.4mm/min。
灵敏度为0.1AUFS,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 2.15%。
结果样品浓度在0.01~0.2mg/ml之间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本方法的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
【关键词】HPLC黄芪叶黄芪叶中黄芪甲苷
【Abstract】0bjective:Establishesonekindaccurately,easilytodetermineAstragaloside thecontenttheanalysismethod.Method:ThechromatographiccolumnisNucleosi
ltheC18column(4.6mm×250mm,5μm);Flow ingformethylcyanide-water=1∶2;Thespeedofflowis0.8ml/min;Theexaminationwavelengthis205nm;Thespeedi s0.4mm/min.Thesensitivityis0.1AUFS,hasdeterminedtheAstragalosideconte nt.Theaveragereturns-ratiois96.1%,RSDis2.15%.Result:Sampledensityin0. 01~0.2mg/mlbecomesthegoodlinearrelationshipwiththepeakarea.Conclusion:Th ismethod’’’’sduplicationisgood,accuracyhigh,stable.
【Keywords】HPLCLeafoftheAstragalusAstragalosidea
参考文献
[1]张宇,沈德凤,杨波.黄芪叶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资源,2002,(05)020.
[2]王辰,侯连兵,刘婵.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2006)06-0618.
[3]肖佳尚,朱涛.HPLC-ELSD法测定芪红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0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