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 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 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给下列生字组词。

皆()迸()矛()拂()谐()拼()茅()佛()【答案】比比皆是和谐迸溅拼音矛盾茅台吹拂佛像【解析】【题文】解释下列词语。

戏()应()没()皆()誉()其()陷()何如()【答案】游戏回答沉入都称赞他的攻破会怎样呢【解析】【题文】翻译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退为家人讲为:群儿戏于庭于:众皆弃去去:破之之: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之:【答案】向,对着在离开代词,指水缸的【解析】【题文】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班(2)准备活动领奖品冲到起跑(3)全部没有少数一半多数(4)头部身体上身牙齿嘴【答案】(1)中国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实验小学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班(2)准备活动起跑冲到领奖品(3)全部多数一半少数没有(4)身体上身头部嘴牙齿【解析】【题文】课文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④不济,日昃⑤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⑥”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②世家:家世。

③南都:今河南商丘。

④饘(zhān)粥:稠粥。

⑤昃(zè):日偏西。

⑥六经:儒家六部经典著作。

1.下面各项中画线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是()A.去之南都B.之虚所卖之C.后天下之乐而乐D.子将安之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范仲淹二岁而孤( )去之南都( )辄以水沃面( )3.翻译下列句子。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文两篇 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文两篇  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汉字。

diē jiē mò xiàn()倒()大欢喜()非()入【答案】跌皆莫陷【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铁()楷()佛()迭()谐()沸()【答案】(跌倒)(皆是)(弗是)(钢铁)(小楷)(仿佛)(迭失)(诙谐)(沸腾)【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 回答。

()2.攻破。

()3.一会儿。

()4.称赞。

()【答案】1. 应 2.陷 3.俄而 4.誉【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气喘()()混()摸()人心()()张()舞()()龙点()腾()驾()【答案】(炙)(口)(不)(宁)(目)(光)(吁)(吁)(水)(鱼)(难)(测)(牙)(爪)(画)(睛)(云)(雾)【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1.为了()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答案】1.防止 2.阻止【解析】试题分析:防止的意思是做好准备以防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如灾难)。

阻止的含义是阻拦制止。

第1题后部分是为了前面做的预防,而防止的意思是防止某事发生,所以第1题选择防止。

第2题中是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是要阻拦人们闯红灯,阻止有这个含义,所以选择阻止。

【题文】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答案】1. 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难忘的一处建筑。

2. 火车两旁是山崖和巨石。

【解析】试题分析:1. 缩句练习是要把句子缩到最简便,但是句子的成分要完整。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原谷收舆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

②舆:手推的小车③凶:不吉利[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①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②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③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④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①谷年十有五(_________)②捐祖于野(_________)[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瓮救友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自(________)②众皆弃去去(________)③儿得活得(________)④群儿戏于庭于(_________)[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A.故时有物外之趣B.其虫旧曾有之C.至之市D.钱帅登之[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水迸儿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8.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汉字。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与群儿戏.于庭。

( )(2)众皆.弃去。

()(3)人有鬻.矛与盾者。

()(4)誉.其盾之坚。

()(5)其人弗.能应也。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4.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

(2)水迸,儿得活。

(3)其人弗能应也。

5.古诗我知道用菜作诗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飘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信息匹配6.选择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a代词,指瓮 b的 c代词,指这个人(1)光持石击瓮破之(___)(2)人应之曰(__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错误的画×7.《司马光救友》节选自《资治通鉴》。

(____)8.《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_____)9.《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

(_______)10.《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

(_____)1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自《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_____)四、语言表达12.《矛盾》中的卖矛盾的人为什么哑口无言?他犯了怎么的错误?五、文言文阅读阅读古文,根据注解回答问题。

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

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

2021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写词语。

yù hú wèi chéng quàn jūn kè shè hán yǔ chǔ shān ()()()()()()2.辨字组词。

容()猬()劝()洛()蓉()渭()功()落()二、诗词曲鉴赏3.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的品质。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地点是(),景物是()和(),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4.结合注释解释词语及诗句意思。

1.解释词语: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A.悲伤流泪B.离愁别绪C.情谊深厚D.黯然伤别参考答案1.玉壶渭城劝君客舍寒雨楚山【解析】试题分析:略2.容易刺猬规劝洛阳芙蓉渭河成功落叶【解析】试题分析:略3.1.王昌龄送别清晨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纯洁完美;2. 春天渭城朝雨青青柳色.【解析】试题分析:略4.1.客舍:旅馆故人:老朋友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

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

[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 ;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

(填四字词语)[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伸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尝暑中过河阳_____________渴甚,道有梨_____________众争取啖之________________或问之__________________[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小学语文-有答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古文两篇_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古文两篇_练习卷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填空题1. 读拼音,写汉字。

diējiē mò xiàn()倒()大欢喜()非()入2. 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铁()楷()佛()迭()谐()沸()3. 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 回答。

()2.攻破。

()3.一会儿。

()4.称赞。

()4. 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气喘()()混()摸()人心()()张()舞()()龙点()腾()驾()信息匹配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1.为了()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句型转换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

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

”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

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

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

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

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

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2)比喻极其危急。

()(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4)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5)缩写句子。

(6)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汉字。

diē jiē mò xiàn
()倒()大欢喜()非()入
2.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
铁()楷()佛()
迭()谐()沸()
3.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回答。

(___)
2.攻破。

(___)
3.一会儿。

(___)
4.称赞。

(___)
4.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
气喘()()混()摸()人心()()
张()舞()()龙点()腾()驾()
二、信息匹配
5.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
1.为了(___)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中央,(___)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三、句型转换
6.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车两旁依然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

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

”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

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

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

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

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

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 7.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1)比喻极其危急。

()
(2)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
(3)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
8.缩写句子。

(1)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9.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10.简要回答问题:十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出一车小学生?
参考答案
1.跌皆莫陷
【解析】
试题分析:略
2.(跌倒)(皆是)(弗是)
(钢铁)(小楷)(仿佛)
(迭失)(诙谐)(沸腾)
【解析】
试题分析:略
3.应陷俄而誉
【详解】

4.
(炙)(口)(不)(宁)(目)(光)
(吁)(吁)(水)(鱼)(难)(测)
(牙)(爪)(画)(睛)(云)(雾)
【解析】
试题分析:略
5.防止阻止
【详解】

6.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难忘的一处建筑。

火车两旁是山崖和巨石。

【详解】

7.(1)(千钧一发)(2)(滔滔不绝)(3)(横冲直撞)
8.(1)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孩子们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9.同学们有的说:拉里,要不是你,我们现在就不能站在这了。

有的说:刚才真是太可怕了,拉里,你真勇敢。

(言之成理即可。


10.因为他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

【解析】
7.
试题分析:第2、3小题非常的简单,只要明白了句意就能知道所描述的成语是什么,第1小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这篇小短文里,成语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比喻极其危急就只能是千钧一发了。

8.
试题分析:第1题里失控的是形容汽车的,主语是汽车所以只保留汽车这个主语即可,40号公路不能删除,因为是地点,地点是具体的,急驶乱窜是说汽车的状态也不能删除。

第2题孩子们是主语,泪流满面是形容孩子的所以只保留孩子们这个主语即可,滔滔不绝是形容倾诉的,这个题里是说倾诉,不用过多的形容也可以,所以去掉滔滔不绝,后面的是倾诉的对象及情感,所以不能够删除。

9.
试题分析:略
10.
试题分析:要注意本题是要“简要”回答,所以答案要尽量的简洁,这一题的答案不难定位,在最后一段,但是因为答案要简要,这就要求要在最后一段中找到最精准的一句,所以就确定到拉里说的话,就是“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所以只要换成第三人称即可获得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