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课外阅读。

曹冲称象曹操得巨象。

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欲知其轻重。

1使水及原痕。

2(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1。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2.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昔有愚人:________②食之,甚美: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3. (14分)文言文阅读。

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

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冯梦龙《广笑府》(1)解释下列下划线字的意思。

遣子入城市肉________ ________ 谓子曰________值一人对面而来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20年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 附解析

2020年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 附解析

2020年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附解析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心()肉()()()如洗()()安席()()望重可见()()()()石出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

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

B、《烟台的海》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海上景观的。

C、“春种一粒粟”中的“种”与农具“耙”有关。

D、《夹竹桃》的作者是著名学者季羡林,题目中的“夹”应该读成“jiá”。

3、成语是语言艺术的一朵奇葩,一起去成语王国里走走吧。

1、填入相个到为反义的字,补充完整下面的成语推()出()()生()死舍()求()2、写出带动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带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幕。

5、写出下列人物的称号。

李白()李贺()王维()白居易()陶渊明一(先生)苏轼一(居士)王安石一(先生)6、看拼音,写词语。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1、根据下列情景填写古诗。

(1)贺知章的《咏柳》中用比喻的手法把春天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B卷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B卷

北师大版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8分)1. (4分)给多音字组词。

薄:báo________bó________喷:pēn________pèn________2. (2分)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情不自________________。

3. (3分)写出近义词辨认—________ 试验—________ 证实—________4. (8分)选词填空苍茫鲜红灿烂明媚碧绿洁白蔚蓝火红绿茵茵明晃晃亮堂堂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蜡烛 ________的春光________的毛巾 ________的草地 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的湖水 ________的队旗5. (5分)照样子写句子①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海底动物常常在________。

小鹿在河边________。

②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

有时像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稍不留神,它又变成了________。

6. (6分)连一连。

三月________ A、荷花开六月________ B、杨柳绿四月________ C、牛郎会织女七月________ D、牡丹红腊月________ E、大雪压青松冬月________ F、梅花傲冰雪7. (6分)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再写两句自己搜集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1)少壮不努力,________。

(2)________,一年之计在于春。

(3)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

(4)花有重开日,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8. (4分)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2018·慈溪)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

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

②研蚩:美丑。

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A . 本/无关于妙处B . 本无/关于妙处C . 本无关于/妙处(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②人问其故________(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2. (15分)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鼓:________。

②汤汤乎若流水汤汤:________。

③巍巍乎若太山巍巍:________。

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3. (14分) (2019六下·广饶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通国之善弈也________②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③非然也________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2)下列断句错误的一项是()A . 其一人/专心致志B . 惟/弈秋之为听C . 思援/弓缴而射之D . 为是/其智弗若与(3)翻译: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部编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买椟(dú)还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② ,薰以桂椒③ ,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④ ,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huán hái)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⑤珠也。

【注】①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犊:木匣子。

②柜:盒子。

③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

④玫瑰:一种美丽的玉石。

⑤鬻:卖。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还________(huán hái)(2)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为:________②缀:________③饰:________(3)“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的意思是()A . 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珠宝,而不善于卖木匣子吧。

B . 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木匣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C . 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既善于卖木匣子,又善于卖珠宝吧。

(4)那个郑同人把珠宝还给商人,只留下木匣子,原因是()A . 珠宝实在太好了,闪闪发光B . 木匣子做得太好了,被这个郑国人看中了(5)“买椟还珠”这个成语指()A . 留下珠宝退还木匣子,比喻取舍得当。

B . 留下木匣子退还珠宝,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C . 留下木匣子退还珠宝,比喻眼光独到,取舍得当。

(6)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对那个只买了木匣子的郑国人说些什么?2. (15分)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020版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 附解析

2020版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 附解析

2020版小升初语文测试试卷北师大版B卷附解析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试卷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纸上谈兵()指鹿为马()(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字或正确的读音(用“∨”表示):1、离间(jiān jiàn)计是多采用造谣挑拨的方式使亲密无间(jiān jiàn)的人彼此之间(jiān jiàn )产生间(jiān jiàn)隙。

2、一(yì yī )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yí yi )阵哄(hōng hòng)堂大笑。

3、乱(哄哄洪洪轰轰)的屋子里响起了老村长(宏洪哄)钟般的声音。

3、选词填空。

希望盼望期望指望愿望凡卡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给爷爷写信:“我的生活没有________了,连狗都不如……”他________爷爷接到信后,立刻带他离开这儿。

他把信塞进邮筒后,怀着甜蜜的________睡熟了。

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凡卡的美好________罢了。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2.孰为汝多知乎?汝──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峻──4.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见微知著──5、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6、词语积累。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 :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共16题;共207分)1. (5分)(2018 •慈溪)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

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

②研蚩:美丑。

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A .本/无关于妙处B .本无/关于妙处C .本无关于/妙处(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②人问其故(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这与成语“__________ '的意思相近。

2.(15分)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鼓:。

②汤汤乎若流水汤汤:。

③巍巍乎若太山巍巍:。

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3.(14分)(2019六下•广饶期中)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通国之善弈也__________②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③非然也_________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2)下列断句错误的一项是()A .其一人/专心致志B .惟/弈秋之为听C .思援/弓缴而射之D .为是/其智弗若与(3)翻译: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①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②。

”其邻人之父③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④ ,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注】①雨(yù)的:下雨。

②盗:小偷。

③父(fǔ):老人。

④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A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部人之父。

D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 . 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 . 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

D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他家人以为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A . 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B . 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 . 做人不要多管闲事D . 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2.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

孔君平_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

”(1)按原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

孔君平_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

”(2)判断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课外阅读。

约不可失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②是日,饮酒乐,天雨________③公将焉之________④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_______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2. (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A . 《战国策》。

B . 《韩非子》。

C . 《山海经》。

(2)成语________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因释其耒而守株A . 解疑释惑。

B . 冰释前嫌。

C . 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画上“________”。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 . 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 . 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D . 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3. (14分)阅读理解。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给加点字注音。

涉________ 坠________契________ 矣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涉:________之所从坠:________此: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遽契其舟。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③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⑤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______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_②我以________日始出时去________人近③及________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________也⑤孰________为汝多知_______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

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

】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_______。

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

(2)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________请不死之药蟾蜍________(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

(至少2个)7. (1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文中“芒芒然归”中“归”的意思是()A . 归还B . 逃跑C . 回家D . 归类(2)宋人疲倦的原因是什么? ()A . 没睡好觉B . 拔苗累的C . 生病D . 锄草累的(3)通过这个故事,你能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 ()A . 禾苗要长得快,就得往上拔一下。

B . 要“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欲速则反为害”。

C . 拔禾苗一次不能太多,否则太累。

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②众皆弃去________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报偿D . 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10.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

欲学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泻水种黍,弗对,而仍其旧。

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1)解释下列字。

①盖:________②鄙:________③兵:________④偿:________(2)翻译最后一段。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文章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4)这两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5)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11.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 ,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①引:引来,使出现。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人名。

④与:帮助。

⑤资:借。

⑥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划线的词。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________②遂成大学________(2)根据意思写由文中的原句。

①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②匡衡于是帮助那个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

(3)像这样讲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还有:________。

(4)匡衡为什么给那个大户人家做工而不要报酬?12. (19分)课外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 期待B . 期望C . 一起D . 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 理睬B . 顾虑C . 回头看D . 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A . 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 . 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C .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D .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_________的道理。

()A . 待人有礼貌B . 做人要守信C . 说话要有理D . 知错要改正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