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完整版解析

合集下载

极光大数据:2016Q3中国移动终端市场研究报告

极光大数据:2016Q3中国移动终端市场研究报告

11%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平台 *本期报告数据口径有所调整,优化了iOS系统的统计规则,今后的报告将以此作为默认规则
© JIGUANG.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9
Q3主要品牌销量变化趋势
OPPO、vivo表现最优异,苹果、三星连续两个季度销量环比下滑
• 极光的市场研究数据显示,Q3 OPPO、vivo销量环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OPPO以1504万台的销量超越华为成为本季度销量 冠军,而vivo增长势头十分迅猛,本季销量达到1433万台,增幅超过20% • 华为、小米继上季度销量增长之后,本季度销量环比均有下滑,但下降幅度不大,本季销量分别为1483万台和1120万台 • 苹果、三星连续两个季度销量环比下滑,Q3销量分别为987万台和804万台
2016年Q1-Q3国内终端市场主要品牌销量
(按Q3销量排序,单位:万台)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OPPO 华为 vivo Q1 Q2 Q3 小米 苹果 三星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CELLRANGE]
2016年前三季度苹果用户忠诚度变化
8.5%
8.2%
8.0%
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平台 *本期报告数据口径有所调整,优化了iOS系统的统计规则,今后的报告将以此作为默认规则
© JIGUANG.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4
© JIGUANG.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7

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移动营销作为新兴的营销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以下是对移动营销行业的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移动营销是指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广告推广、促销、客户关系管理等营销活动的方式。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获取用户和增加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了50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二、市场竞争移动营销行业竞争激烈,主要有电商平台、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各种参与者。

电商平台通过App推送、短信营销等方式向用户推送广告和商品信息;移动应用通过在应用内显示广告、横幅广告等方式获得收入;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通过推送广告、合作推广等方式实现盈利。

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并与第三方合作建立广告联盟,以提高竞争力。

三、用户特点移动营销的用户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年轻人是移动营销的主要用户群体,因为他们更加熟悉使用移动设备和各种应用;其次,移动广告的效果评估较为困难,用户容易忽视或屏蔽广告,因此移动营销需要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和运营策略;最后,移动营销需要结合大数据分析,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用户画像,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发展趋势未来,移动营销行业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首先,移动支付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移动营销方式;其次,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广告投放的精确性和个性化程度;最后,移动营销行业将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以提高用户信任度和粘性。

五、挑战和机遇移动营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用户广告屏蔽,用户对广告的忽视等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性和个性化,以引起用户的注意。

同时,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也是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企业需要加强用户数据保护和合规性建设。

然而,移动营销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技术创新带来的优势、用户数据的积累等,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移动营销行业研究报告

5
移动营销的主要参与者
广告主、营销服务商、移动媒体和受众构成基本生态
广告主、营销服务商、移动媒体和受众是移动营销的主要参与者。新时期的市场背景下,各参与主体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1)广告主越来越多地接受移动营销,开始尝试并接受程序化购买等新的投放形式,移动端预算进一步增加;2)移动营销 服务商中,大量广告网络平台转型成为DSPAN,程序化购买成为共同的发展方向,但目前通过Ad Network投放的移动端 广告依然占多数;3)移动媒体体量分级,App成为移动营销主战场,平台级App、Hero App、中长尾App在定价模式、 投放方式等各方面均有差异;4)App数量大增,服务覆盖了受众的生活基本面,移动端受众行为更加碎片化但也更丰富, 受众注意力时长大增,移动端成为受众使用“第一屏” ,为移动营销提供了更丰富的目标受众监测维度和标签。
传统的纯代理公司分为代理 广告主的公司和代理媒体的 公司;目前广告自动购买成 为市场主流趋势,移动程序 化购买类广告公司发展迅 速,TD、DSP、 ADX&SSP、DSPAN、程序 化创意公司、第三方数据提 供商、广告监测和分析公司 等都属于此类。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6.6 iResearch Inc
移动营销定义
移动营销
Mobile Marketing
”移动营销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呈现给用户、以各种移动媒体形式发 “ 布产品、活动或服务的相关信息的行为。
广告主
Advertiser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 ©2016.6 iResearch Inc
营销服务商
Agency
媒体
Mobile Publisher
研究对象界定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简版)(2016年5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简版)(2016年5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在京发布主办单位:支持单位:2016年5月1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这是国内针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的顶级、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移动互联网安全态势情况及移动互联网治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深入地统计、分析和研究。

报告显示: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宽带中国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和趋势(根据CNCERT抽样监测结果统计)。

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各省手机网民数量大致与本省人口数量呈正比关系,除西藏、青海、宁夏等偏远地区的手机网民数量还较少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手机网民具有良好的覆盖。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广东省手机网民数量7772万,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和河南省的手机网民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分别为6867万和4744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次统计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数量为13.7亿,可见全国约有56.9%的人口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显示出移动互联网逐渐融入网民的日常生活,被更多的网民所接受,移动互联网塑造的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已经影响到了全国7.8亿网民的生活。

另一方面,如何保护7.8亿手机网民的上网安全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联网终端达11.3亿部,九成以上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和iOS操作系统,其中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最多,比例高达78.9%,运行iOS操作系统的苹果智能手机位居第二,比例达13.08%。

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达11.3亿部。

在所有智能手机设备中,境内手机网民上网时所用设备的操作系统集中在Android、iOS、Symbian和WindowsPhone这四个操作系统。

2016-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

2016-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

移动互联网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文章来源】/baogao/0G11X53H016.html∙【智研咨询】报告目录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继续蓬勃发展,总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134.8亿元,同比增长115.5%,为2011年市场规模的7倍多。

一方面,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所衍生出的互联网金融、交通旅行、在线教育的应用服务愈发完善,并加速推广向市场,成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本移动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是智研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图表向您详尽描述您所处的行业形势,为您提供详尽的内容。

2016年移动互联营销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互联营销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互联营销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规政策 (4)1、行业监管体系 (4)2、行业相关法规与政策 (5)(1)主要法规 (5)(2)主要产业政策 (5)二、行业概况 (7)1、行业生命周期 (7)2、移动互联营销专业机构竞争度 (8)(1)市场规模 (8)(2)市场特征 (10)(3)市场区域性特点 (11)(4)投放渠道更新趋势明显 (12)三、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12)1、上游行业 (13)2、下游行业 (14)四、移动营销行业发展趋势 (16)1、营销方式灵活多样 (16)2、整体营销策略的重要度凸显 (16)3、下游行业信息系统和业务的不断融合 (17)4、国家政策支持 (17)5、行业扩张需求 (18)6、我国移动互联营销发展前景分析 (18)五、行业壁垒 (19)1、产品和技术壁垒 (19)2、品牌和业绩壁垒 (20)3、渠道壁垒 (20)4、行业经验壁垒 (21)六、行业发展风险 (21)1、行业风险 (21)2、市场风险 (21)3、政策风险 (22)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2)1、北京腾信创新网络营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2)2、广州注意力数字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22)3、北京随视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一、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规政策1、行业监管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网提供移动营销服务,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告行业交叉监管领域,一方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监督和管理。

工信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行业规划和标准,实施相关的产业政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使重大技术发展与创新;统筹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另一方面受广告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广告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主要负责协助国家立法机关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和解释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监管准则、指导广告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对广告经营权和经营范围进行登记注册、对广告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等。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盘点专题研究报告2016年第1季度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盘点专题研究报告2016年第1季度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盘点专题研究报告2016年第1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逐渐放缓,市场规模同比翻番7.4 7.4 7.8 7.9 8.1 1.6%0.2% 4.8%1.6%2.3%0%1%1%2%2%3%3%4%4%5%5%0123456789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用户规模(亿 人)增长率© Analysys 易观2015Q1-2016Q1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5250.86621.08170.910751.910931.526.1%23.4%31.6%1.7%0%7%14%21%28%35%3000600090001200015000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2015Q1-2016Q1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交易规模(亿元 人民币)环比增长率 © Analysys 易观移动生活服务市场份额连续提升,移动出行和移动旅游贡献大Analysys 易观分析认为,2015年第4季度,由于电商企业的“双十一”大战,从而促进了移动购物交易规模的增长,移动购物的市场份额达到71.2%,进入2016年第1季度,移动购物的市场交易规模环比小幅下降,市场份额回落至68.4%。

而移动生活服务则在移动出行、旅游、招聘、票务、医疗等领域的带动下市场规模环比连续增长,市场份额达到了20.3%,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移动数据流量收入受春节假期促销的影响环比有所增长,市场份额也回升至7.1%。

10.8% 10.0% 9.9% 6.2% 7.1% 3.0% 2.5% 2.3% 1.8% 1.8% 67.9%64.8%64.2%71.2%68.4%2.8%3.3%3.1%2.6%2.4%15.4%13.6% 15.5% 19.4% 20.3% 0%20%40%60%80%100%2015Q12015Q22015Q32015Q42016Q1流量费移动娱乐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移动生活服务© Analysys 易观智库2015Q1-2016Q1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结构2016年第1季度,移动营销市场规模为263.3亿元人民币,环比小幅下滑6.2%,但仍然实现了同比78%的高增长。

2016年移动互联网营销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互联网营销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移动互联网营销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5)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 (5)2、产业政策 (7)二、行业的进入壁垒 (9)1、资质壁垒 (9)2、全方位服务能力壁垒 (9)3、人才与信息壁垒 (9)4、技术壁垒 (10)5、移动媒体广告资源和品牌壁垒 (10)6、资金壁垒 (11)三、行业发展状况及市场规模 (11)1、我国移动营销尚处于初级阶段 (11)2、互联网行业发展及移动客户端的市场规模 (11)3、互联网营销及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市场规模 (13)四、行业风险特征 (18)1、行业竞争风险 (18)2、客户转向新的营销形式风险 (18)3、政策风险 (19)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移动网民的增加为移动营销整合平台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9)(2)广告主对移动广告的认知提升 (20)2、不利因素 (20)(1)市场不规范 (20)(2)其他营销手段的发展 (20)移动营销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营销推广活动的总和,包括各类形式的移动广告、短彩信、二维码、企业App 等其他新兴移动营销形式。

移动营销整合平台是指将各种移动营销工具进行整合的平台。

移动营销工具包括短彩信、二维码、微博/微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移动广告等。

目前移动营销整合平台的服务能力可覆盖短彩信、二维码、企业App/移动网站、微博/微信营销等,未能涵盖移动广告。

对于广告主来说,移动营销整合是一种服务,移动营销整合平台可以横向整合各类移动营销工具,纵向整合各类移动媒体资源,为企业或广告主提供一站式、多样化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使企业通过自助选择、模块化组合各种移动营销工具/形式,实现营销和推广目的。

在产业链中,移动营销整合平台处于广告主的下游,移动广告平台或移动媒体的上游。

一方面,移动营销整合平台承接广告主在移动端的营销整合诉求,将移动营销推广信息直接传送给目标受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15-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深度剖析了2015至2016年移动营销的具体情况,对移动营销的用户属性以及用户行为进行调查,整合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在2015年的动态,分析并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营销概论移动营销是指面向可移动终端用户,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不同的移动场景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使得营销主客体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

1.主要分析对象——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移动电商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如微博、微信、贴吧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是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

目前,由于移动端良好的社交性而逐渐向移动端发展。

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活动。

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2.移动营销发展历程:营销形式多样化现阶段,移动营销进入高速增长期,营销形式逐渐多样化,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整合营销、移动大数据营销及程序化购买成为关注重点。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私人性和场景化等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利用,整合各种生态资源,构建更完整的移动营销生态链。

二、移动营销环境分析1.相关法规逐步完善2014年,政府密集出台移动互联网相关政策,对移动终端硬件进行规范化管理,设立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管理规范。

2011年,移动互联网、LTE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成“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十二五”期间空前融合。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4年底,MMA《移动视频广告投放标准协议》,成为国内首个规范移动视频广告投放的指导纲领。

新《广告法》2015年9月起正式施行。

这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首次修订,对我国广告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2.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但增长趋势不变。

人均收入的提高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消费和使用提供了经济保障。

电信业、广告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彼此渗透和介入将有效刺激移动互联网的良性竞争。

3.移动设备深入消费者日常生活,成为用户生活一部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互联网用户开始向移动端迁徙。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79亿人,其中超过40%的手机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4小时以上,用户与移动终端设备的亲密度加深.4.高新技术、智能终端不断普及随着HTML5、大数据、跨屏追踪和程序化购买等技术的完善,移动营销将成主流选择。

2015年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6.17亿人,终端的普及和可以支持多种数据业务机型的丰富将为用户提供较好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体验平台。

三、移动营销市场分析1.移动广告占比不断提升,渐成主流2.移动广告市场规模:高速增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4年起,移动广告市场增速均保持在100%以上,2015年市场规模达592.5亿元。

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3.移动广告市场结构:移动搜索广告和APP广告发展迅猛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移动广告市场中短、彩信广告占比逐年下降,预测到2018年仅剩1.5%,短、彩信广告将逐渐退出舞台。

另一方面,移动搜索广告和APP广告发展迅猛,艾媒咨询分析师预测,到2018年,移动广告市场将主要由APP广告(40.9%)和移动搜索广告(37.6%)构成。

4.移动广告产业链分析5.移动程序化购买:实时、高效、精准通过RTB进行广告交易是移动程序化购买中较为常见的模式,RTB中包括广告主、DSP、广告交易平台、SSP、DMP等多个参与主体。

DSP平台收集广告主的广告需求,互联网媒体将自己的广告流量资源提交到SSP,DSP和SSP通过与广告交易平台的技术对接的方式完成RTB竞价购买整个过程。

当受众访问一个广告发布媒体时,SSP向广告交易平台发送访问请求,随后广告位的具体信息则会经过DMP的分析、处理和需求匹配后发送给DSP,DSP将通过RTB的方式对此次广告展示进行竞价,价高者会获得这个广告展现机会,并被最终向该媒体实际的访问受众展示。

整个过程从开始竞价到完成投放仅需100毫秒,可以视作实时。

6.移动程序化购买:下一个百亿市场程序化购买具有精准、高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和跨屏化。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三年程序化交易将成为移动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望成为下一个百亿级市场。

7.移动社交应用使用场景分布最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家观看移动视频的用户占中国手机网民总数的56%,即时通讯社交应用的使用场景分布较广,生活服务类应用在外出购物、户外运动、旅游、出差与外出就餐等场景下的使用频率较高8.四成用户愿参与广告互动,互动形式和内容是关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3.5%的中国手机网民很少主动点击移动广告,但仍有43.1%的用户愿意参与步骤简单的广告互动。

广告形式的互动性,广告内容的个性化和可分享功能是吸引手机网民主动点击移动广告的主要因素。

9.轻松娱乐或缓解压力是阅读移动广告的首要动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娱乐性与实用性是中国手机网民对移动广告内容较为看重的因素。

其中有47.3%的用户表示会主动获取轻松娱乐的广告来缓解压力。

10.搜索广告最反感;推送频率过高最易引起反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搜索类广告(38.9%)是中国手机网民最为反感的移动广告形式,其次为社交媒体信息流广告(35.9%)。

广告推送频率过高和妨碍应用使用是造成手机网民不满的主要原因,分别有47.9%和44.3%。

11.互动分享和精准推送最受欢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互动分享(39.1%)、定向推送(35.3%)和短视频广告(29.3%)是中国手机网民较为感兴趣的移动广告形式。

12.移动广告案例招商银行新推出的消费贷、生意贷、购房贷三大新型业务板块,通过这三大业务,提供与其他银行差异化的服务内容,开创“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抢占更多的用户群体,在互联网端赢取更多的粉丝。

点媒,中国领先的移动整合营销平台,以点媒DSP+平台为核心,以点媒DMP 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整合移动媒体、广点通、粉丝通等第三方资源平台,以专业营销服务团队为支撑,为广告主提供一站式移动营销服务。

通过移动端的推广传播,提升招商银行消费贷、生意贷、购房贷三大新业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促使更多目标群体接受并使用这一业务。

投放策略a.深度本地化策略在营销传播中,深入研究西安本地目标人群行为特征,从西安历史文化厚重这一显著特征作为切入点,将招商银行产品与西安古典文化相结合,再植入移动互联网元素,创造出能引起西安人情感深度共鸣与好感的内容来传播。

b.情景式互动策略在本次传播中,产品理念、内容的传播作为一大难点,利用营造对话式的场景,在人物的对话中植入产品信息,使目标受众更容易理解产品内容,对产品产生兴趣,激发购买欲。

移动广告案例13.移动广告案例——泰一指尚2015年双十一大促活动期间,欧舒丹(L‘OCCITANE)天猫旗舰店通过泰一DSP 移动端投放,在活动期间(2015年10月28日-2015年11月11日)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16个沿海省市进行程序化推广。

泰一指尚拥有高效的跨网多屏的程序化购买平台(AdMatrix平台),通过划分出维度属性标签,可勾勒出目标受众的行为画像。

同时整合了PC端、移动端、电视端的资源,结合广告主的不同广告需求及消费者多变的终端使用习惯,实现跨屏实时广告调度,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广告投放决策。

投放目标优质引流:对移动端目标人群进行广告曝光,有效吸引目标消费人群到欧舒丹活动页,提升品牌知名度销售转化:通过优化,找回核心价值人群,促进本次双十一活动的销售转化,提升ROI达1:3左右。

14.投放节奏分层,不断调整投放策略预热期:双十一活动投放正式开始,为旗舰店自有平台曝光引流,刺激转化。

调整期:在调整新策略的同时,间接保证天猫旗舰店流量,为双十一当天冲击销量奠定基础。

爆发期:加大天猫旗舰店曝光量,引发品牌效应,同时在双十一当天做无限制的访客找回,冲击销售额。

优质媒体圈定位,实现高曝光与高点击根据投放数据,选出综合购物、生活服务、女性时尚等目标人群聚集的优质媒体圈,与欧舒丹产品调性相符的优质媒体圈进行覆盖。

锁定核心目标人群,精准受众基于泰一DSP第一方广告数据、第三方运营商数据和监测数据以及DMP人群数据,制定移动端多重目标人群定向策略。

锁定本次投放的核心人群为19-40岁,关注女性时尚,健康,生活服务,有护肤购买需求的女性族群,以及以往女性电商产品投放的数据积累中挑选出的高价值人群标签。

前期:对投放策略和素材制作的人员充分沟通投放期间:与对接人员每日保持线上沟通优化投放结束:提供投放的数据分析,总计经验15.移动社会化媒体发展历程:行业成熟萌芽Web2.0时代,互联网最早的一批用户开始通过网络交流,手机QQ等移动社交应用主要以发送文字为主。

兴起iPhone上市,智能机的逐渐普及,移动社交应用不断丰富,新浪微博兴起,社会化媒体营销初现价值发展各类借助通讯、兴趣、LBS和内容等功能吸引用户的应用相继出现,移动社会化媒体应用百花齐放,代表:微信、陌陌等。

成熟新浪微博、陌陌上市,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实现变现,显示了移动社会化媒体应用商业模式的可行,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进入发展高速路16.信息流广告接触最多,用户体验需要平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信息流广告是手机网民接触最多的移动广告形式,占比达68.9%。

但从前面手机网民较为反感的移动广告形式调查可知,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流广告是手机网民第二反感的广告形式。

当前,信息流广告已经逐步侵入用户的移动生活,如何平衡用户体验和广告效率是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关键。

17.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商业变现成功目前,主流的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手段有四种,其最大优势就是基于社交关系的精准投放。

通过分析社交网站海量的用户数据,广告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广告产品准确推送到最可能的用户。

而社交关系带来的扩散性传播则会放大社交广告的传播范围和广告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