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2、用胶塞把集气瓶的口封住,再用滴管将集气瓶倒置放在水中,使集气瓶的口完全浸在水中。

3、将带根的植物插入集气瓶的胶塞中。

4、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现象: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增加。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并释放氧气。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吸水作用提出问题:根有什么作用?猜想假设: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器材:瓶子、水、彩笔实验过程:1、将瓶子中的水倒掉,重新加入适量的水。

2、在水面处用彩笔做一个标记。

3、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茎的作用提出问题:茎的作用有哪些?猜想假设:茎有输导和支撑的作用。

器材:烧杯、红水、一段新鲜芹菜实验过程: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红墨水的水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3、然后将茎纵切和横切,观察茎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茎的横切面上出现一圈小红点,在茎的纵切面上出现一条条红线。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是否会受到光的影响?猜想假设:植物会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器材:两株生长情况基本一致的绿豆苗、纸盒、剪刀实验过程:1、将两株绿豆苗分成1、2两组,并且把两组绿豆苗都用纸盒罩住。

2、1组绿豆苗不作处理,将罩住2组绿豆苗的纸盒右侧上方剪开一个洞,使阳光能照射进去。

3、一周后,观察两组豆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1组豆苗正常生长,2组豆苗偏向有阳光的洞口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定向运动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性?猜想假设:植物可能有向水性、向地性。

器材:两种不同根的根系的植物标本、植物向水性实验装置实验过程:1、把筷子穿过纸盒,绿豆苗固定在筷子上,把一个盛水的盘子放入纸盒中,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

2、把一株绿豆苗种在一个盛土的纸盒中,把一段海绵的一端与烧杯里的水连接,把海绵的另一端埋入盛土的纸盒,一周后,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XXX,绿豆苗的根都向着盛水的盘子方向生长,在XXX,绿豆苗向着有水的土壤方向生长。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5、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检验脂肪、淀粉、蛋白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

【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

【实验结论】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实验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

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注意事项】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

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注意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

2.取蒸发皿、干玻璃片要用试管夹。

【注意事项】1.烧杯中倒入水要适量,不可太多,注意放入食盐的量,既要多放,又要保证能够完全溶解。

2.加热坩埚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待坩埚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通过给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重新析出,恢复原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doc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1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观察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了解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橡皮泥、铅笔、白纸、温度计、指南针。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

2.用指南针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影子。

3.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影子的时间和温度。

实验结论影子变化的规律:早晚() 中午()。

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2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制做简易太阳钟实验目的学习简易太阳钟的制做方法。

实验器材指南针、卡纸、尺子、硬纸板、胶水。

实验步骤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标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的影子,可以判断当时时间。

实验结论学习简易太阳钟的制做方法,根据影子判断()。

实验报告单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 3 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昼夜交替实验目的了解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

2.围绕地球仪转到手电筒,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3.固定手电筒的位置,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出现。

实验报告单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4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月相盒。

实验步骤1.月相盒的电筒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的变化。

3.边观察边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残月----下弦月------新月。

实验报告单班级序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小组成员五、5实验室全体学生实验名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器材植物、动物图片。

实验步骤1.选择一种或几种植物、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我的猜测:
我是这样做的:
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一: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实验预测:
猜测1:地壳的不停运动。

猜测2:地球内部的岩浆不停的涌动。

猜测3:地球陆地板块之间的挤压。

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等等。

实验方法:
①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②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的现象。

实验注意点:
①倒入小洞内的番茄酱要进行适当的稀释,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②用来封住洞口的一层土豆泥要薄一些,这样有助于番茄酱的喷发。

③在做本次实验时,小组成员需要佩戴好护目镜,距离实验材料要稍微远一些,以免番茄酱飞溅出来。

④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注意按照步骤操作,时刻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
通过加热,密封在“火山”内部的“岩浆”不断上涌,最后冒着热气,并伴随着大量气泡,从薄弱的火山口喷涌而出。

实验结论:火山喷发的成因是由于地壳的不停运动。

地球内部充满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从而造成火山喷发。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0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制造彩虹。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实验器材
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纸。
实验步骤
1.将平面镜倾斜着放入水槽,并固定好镜子。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儿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到彩虹为止。
实验步骤
1.月相盒的电筒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
2.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的变化。
3.边观察边记录结果。
实验结论
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残月----下弦月------新月。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结论
电磁铁具有()性。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1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大小
实验目的
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电磁铁实验盒
实验步骤
1、把制成的电磁铁的线圈匝数增加,再吸小铁片。
2、把制成的电磁铁的电池节数增加,再吸小铁片。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人体是()的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7
实验室
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
实验名称
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目的
学会判断未知电路的方法,记录检测结果并画出电路图。
实验器材
小灯泡,电池,导线。
实验步骤
1.每组一个课前接好暗盒。
2.按一定顺序,一边检测一边记录。
3.检测中不能打开暗盒。
4.检测完打开暗盒验证自己的判断。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观察影子的变化
实验目的
了解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
橡皮泥、铅笔、白纸、温度计、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
2.用指南针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影子。
3.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影子的时间和温度。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8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目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平面镜、画五角星记录、印有文字的记录纸。
实验步骤
1.闭上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它们角度,观察镜中物体变化。
实验结论
金属是导体,()和木制品是绝缘体。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5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不同液体导电性检验。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液体导电性能。
实验器材
自来水儿,纯净水儿,盐水,糖水,小灯泡,电池,若干导线。
实验步骤
利用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各种液体能否使电流通过。(灯泡亮)
实验结论
自来水儿、纯净水、盐水,能()。糖水不导电。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6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人体导电的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是否导电。
实验器材
测电笔,带电的插座。
实验步骤
用测电笔测电看指示灯是否亮:
先用手捏住测电笔进行测试,看指示灯是否亮(不亮);
再用大拇指按住测电笔的顶端,其他几个手指夹住测电笔,看指示灯是否亮(亮)。
3.借助镜子,读下面的文字。
4.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实验结论
光路是可逆,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品()相反。两块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的像方向不同。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9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8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黑盒子模型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滚珠的运动,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解释。
实验器材
黑盒子,滚珠,厚纸板,胶带。
实验步骤
1.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用量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2.用塑料袋收集呼出的气体,用量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变化。
实验结论
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使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5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
实验步骤
1.观察比较两种透镜的特点。。
2.用不同的透镜观察物体,比较现象。
3.让阳光穿过透镜,并调解与地面距离,观察比较。
4.观察两组透镜的成像特点,并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镜片与白纸的距离,观察纸上看到现象。
实验结论
凸透镜有()物体、聚光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物体、()成像的作用。光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6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目的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3张相同的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步骤
1.把三张小孔板的顺序排齐(小孔相对)。
2.打开手电筒,使光对准小孔,观察光的行进路线。
3.移动中间一张板,光线不能传播。
实验结论
3.转动陀螺,并观察。
实验结论
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光。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12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滤光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对光与色彩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器材
手电筒,红、蓝、黄,三色玻璃纸。
实验步骤
将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分别罩在手电筒上,然后再罩在白纸上。观察分别在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2.用缝衣针接近曲别针,曲别针被吸到缝衣针上。
实验结论
被磁化后的缝衣针也具有()。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0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做一个电磁铁
实验目的
学会制做电磁铁。
实验器材
“电磁铁”实验盒。
实验步骤
1、导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铁钉上。
2、最后一圈在倒数第二圈下穿过。
3、接通电路后,用铁钉一端吸小铁片。
实验名称
测量肺活量
实验目的
学习测量肺活量,使学生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健康。
实验器材
肺活量测量仪。
实验步骤
小组合作,测量每个人的肺活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论
肺活量()有利于健康。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6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研究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
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一些心脏的跳动和血液循环的知识。
实验结论
影子变化的规律:早晚()中午()。
实 验 报 告单
班级
序号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五、
2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制做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
学习简易太阳钟的制做方法。
实验器材
指南针、卡纸、尺子、硬纸板、胶水。
实验步骤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标有刻度的卡纸上。
五、
5
实验室
全体学生
实验名称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目的
了解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器材
植物、动物图片。
实验步骤
1.选择一种或几种植物、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2.可以通过观察或已有经验,以及查找资料来了解它们。
实验结论
动植物的生活的习性都受规律的支配,生物钟现象在动物、植物和人身上都有体现,()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的影响最大。
实验器材
水槽,塑料瓶,水,人体血管分布图。
实验步骤
1.在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塑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
2.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地方能摸到动脉的跳动,然后测量一分钟的心跳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实验结论
脉搏和心跳()相同。
实 验 报 告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