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植物的可食部分
实验目的:了解各种植物的可食部分以及它们的营养价值。

实验材料:
1. 红薯、白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
2. 西葫芦、黄瓜、茄子等果实类蔬菜
3. 青菜、菜花等叶菜类蔬菜
4. 实验针筒
5. 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 将根茎类蔬菜、果实类蔬菜和叶菜类蔬菜分别切成小块。

2. 将切好的蔬菜放入三个针筒中,并加入冷水、热水。

3. 观察加入冷水和热水后不同蔬菜的变化。

4. 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根茎类蔬菜在加入热水后变得更加软烂,加入冷水后变得更加坚硬。

2. 果实类蔬菜在加入热水后变得更加软烂,加入冷水后变得更加新鲜。

3. 叶菜类蔬菜在加入热水后变得更加软烂,加入冷水后变得更加新鲜。

实验结论:
不同的蔬菜在加入热水和冷水后的变化不同。

根茎类蔬菜和果实类蔬菜在加入热水后变得更加软烂,而叶菜类蔬菜在加入热水后也变得更加软烂,但加入冷水后并没有变得软烂。

因此,在烹
饪不同的蔬菜时,我们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各种植物的可食部分以及它们的营
养价值。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在煮蔬菜时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来
选择适合的烹饪方法。

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和它们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

分组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分组实验报告单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飘荡的竹叶
目录
1、自制放大镜
2、做个简易显微镜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我们的地球模型
8、昼夜现象模拟实验
9、地球公转模拟实验
10、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11、斜面的作用
12、杠杆的秘密
13、电和磁
14、做一个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反弹高度
实验器材:篮球、乒乓球、米尺、足球、测量表
我的猜测:篮球的平均反弹高度是78.6cm厘米,乒乓球是19.6cm。篮球的反弹高度是起初高度的52.4%。而乒乓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起初高度的13.1%。
步骤:周强德量出长度,杨洋拉直尺子,李丰名负责扔球。周强德观看落点,妥小悦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球体弹起的高度与材料,重量,大小,力度,高度,接触面有关。
结论:我认为在相同高度自由落下篮球和乒乓球后,谁反弹高些?经过我们小组实验,篮球的反弹高度高些。篮球一般在70厘米到80厘米左右,而乒乓球却在ຫໍສະໝຸດ 0厘米到20厘米左右。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A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6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1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9
课题
铁钉生锈了
实验名称
铁钉生锈实验
班级
六(1)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7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显微镜(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实验器材: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水纸、玻片标本若干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水滴里含有草履虫等多种微生物.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地球的内部实验器材: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按现有的理论推测,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解释物质的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蜡烛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垃圾盒(或培养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铁钉生锈了实验器材: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长期)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实验内容:辨别物质的酸碱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变色花实验器材: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紫甘蓝水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绿,遇到中性物质则不会变色.实验内容: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4、洗衣服的学问实验器材: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不同的洗衣粉去污能力是不相同的(某品牌的洗衣粉能更容易地去除污迹).。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B,比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
实验器材: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
实验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载玻片和盖玻片、镊子
实验步骤:
1.“擦”,用纸巾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用刀片切个方形,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实验器材: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电池、电池盒等。
实验步骤:
1.制作一个电磁铁。
2.将1节电池放入电池盒,将电磁铁两端的引出线与电池盒连接。
3.接通电流把电磁铁与大头针接触,观察记录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4.将电磁铁分别与2节电池、3节电池连接,重复实验步骤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4.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利用木板撬动和移动重物
实验器材:木板、大小不同的石头、纸条。
实验步骤:
1.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2、鸡蛋与醋反应实验:
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

实验过程:1.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

2.将鸡蛋放入醋中。

实验现象:1.有气泡产生。

2.鸡蛋皮变软。

实验分析:蛋放进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3、食盐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杯子、筷子、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4、铁生锈的原因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同样大小的铁钉不相同的条件:放在水中、空气中、醋中、盐水中,油中等
实验结论:油中不生锈。

盐水中最容易生锈,其次是醋中、水中、空气中。

防止生锈:想办法隔绝水、空气、盐等。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步骤: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名称: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实验目的:认识物质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盘子、水泥、锤头。

实验步骤:实验名称: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实验目的:认识物质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盘子、水泥、锤头。

实验名称:食盐和水泥的变化实验目的:认识物质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盘子、水泥、锤头。

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目的: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目的: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目的: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实验名称:植物向水性实验实验材料:豆苗三棵、纸杯三只,适量的水。

实验名称:植物向水性实验实验材料:豆苗三棵、纸杯三只,适量的水。

实验名称:植物向水性实验实验材料:豆苗三棵、纸杯三只,适量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约7天可以观察到现象
3、观察填表。
实验结论:我认为食品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4
课题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实验名称
观察细胞
班级
六(3)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13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等
实验过程:
1、把显微镜安放在桌面上,调好。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1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3、 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一的石子。
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
课题
登月之旅
实验名称
制作环形山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25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
实验过程:
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课题
铁钉生锈了
实验名称
铁钉生锈实验
班级
六(3)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14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无锈铁钉、试管、干燥剂、凉开水、植物油
实验过程:
1.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2.往一根试管里加一点油。
3.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一周后).
4.实验总结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多少个细菌吗?
实验结论:细菌繁殖的速度非常惊人,很快。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3
课题
馒头发霉了
实验名称
观察不同的霉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10
课题
登月之旅
实验名称
制作环形山
班级
六(2)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23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
实验过程:
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实验过程:
1、从不同的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小球。
2、从相同的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小球。
实验结论: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撞击的坑是高度越高就越大;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的石子撞击的坑是石子越大就越深。
教师评价
9月13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新鲜馒头、培养皿、保鲜膜
实验过程:
1、使第一块馒头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2、在第三块馒头和第四块馒头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馒头放进冰箱,第四块馒头放到温度较高的地方。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8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11
课题
太阳系大家族
实验名称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公转周期
班级
六(2)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30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细绳、塑料管、橡皮塞、秒表、砝码、尺子
实验过程: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栓上橡皮塞,一头栓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运动。注意: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10
课题
登月之旅
实验名称
制作环形山
班级
六(3)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22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
实验过程:
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
2、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 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一的石子。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6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7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
实验过程:
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实验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2、把洋葱表皮细胞标本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3、观察、讨论、记录。
实验结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洋葱的表皮细胞呈网状结构。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5
课题
水滴里的生物
实验名称
观察小水滴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9
课题
铁钉生锈了
实验名称
铁钉生锈实验
班级
六(1)
2、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 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一的石子。
实验结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有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11
课题
太阳系大家族
实验名称
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公转周期
班级
六(1)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2月2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11月15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无锈铁钉、试管、干燥剂、凉开水、植物油
实验过程:
1.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2.往一根试管里加一点油。
3.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一周后).
4.实验总结
实验结论: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单9
教师评价
万山区茶店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2
课题
做酸奶
实验名称
体验细菌繁殖速度
班级
六(3)
指导教师
杨志清
实验时间
9月6日
实验小组长
组成员数
4
实验材料
纸杯、豆子若干
实验过程:
1、给纸杯编号,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