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全套优质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3. 空气的流动
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会流动?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怎样知道空气的存在?
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来 回挥动几下,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 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你还可以想到哪些例子呢?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怎么证明塑料袋中有空气?
挤压塑料袋可以吹动纸条。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三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2.1 感受空气|教科版 (共14张PPT)
猜一猜: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 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 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 少。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件

杯子里的空间被纸和空气占据
8
实验2 扎洞观察 实验现象:
1.杯子里的水位上升。 2.从杯底的洞冒气泡。
实验结果:
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
9
实验3 打气观察
10
实验现象:
1、打气时空气进入杯子,杯 子里的水位开始下降。 2、杯里的水完全没有时,打 气还在持续的时候气泡会从 杯口跑出。
实验结果:
17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8
谢谢观看 !
2024/6/24
19
1、如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 2、如果空气占据空间,会有 什么现象出现?
5
实验1:压杯入水。猜猜看—纸湿了吗?
实验要求:
1、动作轻轻的慢慢的。 2、杯子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3、拿出水面后注意把杯口的水擦干再 检查纸团。
6
7
实验现象:
1.杯子里的纸是干的。 2.杯子里没有水,泡沫纸在 水槽的最底部。
杯子里的空间重新被空气占据
11
解释与应用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 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漏斗 橡皮泥
12
解释与应用
认真看
13
结论:
空气不仅真实存在,而且还 占据一定的空间。
14
生活中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
15
生活中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实例
16一、Biblioteka 空1、空气要占据一定的 空间 。 2、空杯子的空间被 空气 。 3、装满粉笔的粉笔盒空间被 空气 和 粉笔 占据。 4、装满水的水杯空间被 水 占据。 5、充满气的救生圈里面被 空气 占据。 6、 固体 、 液体 、 气体 都占据空间。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2 空气占据空间吗
2020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根树
、 茎 、
的 器 官 一
叶般
、包
花 、
括
:
果实和种源自子分。观察可以
让我们获得很 多的信息,观 察会使我们发 现,大树原来 是一个生机勃 勃的生命世界。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 要阳光、水分、空气。都有木质的树干, 一般是多年生的。
•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叶片不一样, 结的果实不一样,。
。
•。
蒲公英、车前草、三叶草、狗尾草
常见的小草 蒲公英
车前草
这种小草叫做黄花酢(zuò)浆草, 也有人叫它三叶草,它的特点是每个 叶柄上长着三张叶片,开黄色的花。
狗尾草
在校园、田野、 路旁、果园中都 能找到狗尾草, 它是一年生杂草, 全国各地都有分 布。它的果实串 毛茸茸的,很像 狗尾巴。
怎样才能观 我们看, 察到更多的容?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 我们用全身心去体验, 我们用全身心去观察,
…… 我们看到了一棵真正的大树,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听)、 (摸)、(问)、(量)、(闻)等
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
你观察到了什么?
_____、_____六个部分。
第 二 课 : 校 园 的 树 木
前节知识回顾
• 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树瘤、果 实、小动物、鸟巢、小草、藤蔓。
•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 有生命的物体。
• 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 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世界。
观察一棵树的顺序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件

3. 当 时 中 国 正值封 建社会 末期, 国力渐 衰,内 部危机 严重
4.电脑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 供了许 多便利 ,使人 们变得 懒惰而 浮躁, 出现了 拼凑、 剪接式 的文章 。
5.文艺创作者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 展现给 观众, 也不能 把属于 极端个 人的观 点强加 给大众 ,使文 艺作品 的传播 遭遇障 碍。
6.作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大众 的艺术 审美品 位,尊 重大众 的理解 ,从而 引导大 众去感 悟真理 ,提升 大众的 思想境 界。
7.作家要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容忍错 误的倾 向,为 社会充 满思想 活力和 精神自 由做出 自己的 贡献。
8.易砚制作工艺由简到繁,题材日 益丰富 ,制砚 师采用 平雕、 透雕等 手法, 雕刻出 的山水 、花卉 、人物 、名胜 等形象 惟妙惟 肖。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1. 西 方 资 本 主义迅 猛发展 ,急需 开辟更 大的商 品销售 市场和 原料产 地
2. 列 强 拥 有 强大的 经济实 力和船 坚炮利 的军事 优势
学习指南
1. 分别用有洞和无洞塑料杯再次进行实验。
2. 重点从侧面观察杯中水位的变化。
3. 用“---”表示水面,在任务单上画出两次实验中杯子在不同
位置时水面高度的变化。
1.把杯子倒扣在水面上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2.把杯子一半压入水中
3.把杯子压入水底
【教科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优质课 件
你发现了什么?
【教科版】空气课 件
从杯底的小孔向杯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感受空气》优质课件

14
新知讲解
装上空气在挤压一 下你发现了什么?
15
新知讲解
16
新知讲解
空气有什么特 点呢?
17
新知讲解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 形状不固定会流动、能压缩且占据
空间的气体。
18
新知讲解
空气有什么用处 呢?
19
新知讲解
供给呼吸
20
新知讲解
帮助燃烧
21
新知讲解
让气球飞起来
22
新知讲解
33
空气是气体。
27
课堂小结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形状 不固定会流动、能压缩且占据空间的气体。 2、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类型。
28
课堂练习
1、气球能够漂浮起来是因为( A A.空气比较轻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能支持燃烧
)。
29
课堂练习
2、空气很轻很小不会占据空间。(× )
3、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
3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31谢源自观看 !2022/12/12
32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 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 果此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 小组讨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 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 候,为了能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 讨论的内容是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 极的讨论,讨论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 需要种到土里并且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 其次我引出了第二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 件?如何用实验证明?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 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 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 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 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专题2空气—专项复习》优质

专题2 空气专项复习〔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1.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等。
2.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1)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2)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3)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3.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4.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第2课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1)“压杯入水”实验: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
(2)“打孔观察”实验: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3)“打气观察”实验: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2.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第3课时压缩空气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3.空气容易被压缩,因为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4.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小了。
5.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粒子的间隔变大了。
6.注射器里的空气和水的变化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会变化。
7.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8.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第4课时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天气与气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适应、天气与气候的成因等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天气与气候的教具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播放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分组讨论天气与气候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气候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命周期。
通过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动物如何适应环境。
通过实验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生活习性,并绘制相应的插图。
进行天气与气候的观察和记录,分析不同天气现象的成因。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开花结果2. 动物的生活与适应生活习性适应环境3. 天气与气候天气现象气候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绘制插图。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并进行分析。
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成因。
2. 答案: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和插图。
动物生活习性的分析和插图。
天气变化的分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观察活动,深入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适应。
开展天气与气候的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气候现象。
《空气有质量吗》PPT优质课件

根据图示可知,充气前和充气后,空气中的颗粒明显 增多,每个颗粒都是有质量的,所以充气后的皮球质量比 之前大。
课堂达标
练一练
1.判断
(1)空气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 × ) (2)一个充满气的皮球的质量就是皮球本身的质量。( ×)
(3)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被测量。( √ )
2.给天平的两端分别挂上充气的气球和笔帽,当天平达到平衡
1 准备一个简易天平。
2 在天平两端各挂一个小桶,分别放入一个充好 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3 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
4 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生的现 象。如果天平倾斜了,你需要放多少粒豆子才能 让天平重新平衡呢?
5 继续给皮球打10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2.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天平的两端分别挂着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 天平平衡,说明充好气的皮球此时与豆子的质量相同; 往左端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向左边倾斜,左端皮 球变重了,说明空气有质量;往右端逐粒加入豆子, 直至天平重新平衡,则打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后 面加入豆子的质量。
科学 教科版 三年级 上册
空气
-.
学习目标
1 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 可以被测量。
2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了 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
3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养成尊重事实、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
根据视频,填一填。
1.当皮球被打入空气后,原本平衡的天平向 皮球 一 端倾斜,这是因为 皮球的质量增加了 。
2.加进去的绿豆的质量相当于 增加的空气 质量。 3.实验表明:空气是__有__(填“有”或“没有”) 质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游戏
实验器材:自封口塑料袋、石头、塑料杯、碗、水
实验探索
传递游戏
步骤
选择合适的容器,分别把石头、水、空气装入容 器中,然后传递给其他同学。
方法
第一种:连同容器一起传递给其他同学
第二种:把石头、水、空气从一个学生的容器中 传到另一个同学的容器中
现象
不论什么容器,石头最容易传递。水和空气则容 易泄露
板书设计
空气特征
无色、无味、很轻 占据空间、很软 有弹性、会流动
作业布置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
2.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新知导入
聚焦问题
我们都知道,纸遇到水会变湿。假 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 子倒扣进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实验探索
探索1:压杯入水
试验材料:水槽、透明塑料杯、纸、双面胶、塑料泡沫
纸团没有湿 ,为什么呢?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不 会进入,纸团不会湿。
空气占 据一定 的空间
实验探索
探索2:扎孔观察
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 杯子竖直压入水里,把手放在 小孔上面,感受一下,观看杯 子中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索
现象:杯子里的纸团变湿了。这是为什么呢?
杯底扎小孔后,杯中的空气会从 小孔中流出,水进入杯中,占据了杯 中的空间,所以纸团被水浸湿。
①在塑料杯内的底部帖一小块 双面胶,将纸揉成一个纸团, 紧塞在杯底,用双面胶把纸团 粘牢。
②在水槽内装满水,在水面上 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 ,可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实验探索
探索1:压杯入水
③把杯子慢慢的竖直倒扣在水 里,要压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 杯底为止。再竖直提起杯子, 观察纸团是否被浸湿。
新知讲解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 不会进入,纸团不会湿。
杯底扎小孔后,杯中的空气会 从小孔中流出,水进入杯中,占 据了杯中的空间,所以纸团被水 浸湿。
从小孔向杯中打气时候,空气 进入杯中,挤出杯中的水。
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生活百科
怎样使羽绒服更保暖?
多轻轻拍打羽绒服可以更保暖
羽绒服蓬松时,羽绒间的空隙被空 气占据着。空隙小,羽绒间的空气 传热能力差,使外面冷空气不易到 达里面,里面的热空气不易到达外 面,保持了温度。
实验探索
探索3:打气观察
用打气筒连着球针,把球针插 入杯底的小孔,从杯底的小孔 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观看杯 子中的现象。
新知讲解
现象:能够看到杯中的水位有明显的下降。
因为从小孔向杯中打气 时候,空气进入杯中,挤出 杯中的水。
新知讲解
研讨1
在上面的实验中,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空气被密封在杯中时,水不能流进杯子。当杯底被扎了一 个小孔后,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杯中的空气减 少,杯子外的水流进了杯子。当空气从小孔被打进杯子后, 杯中的空气增多,占据空间,把水挤出,杯子里的水减少。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
2.1 感受空气
新知导入
聚焦问题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以前 学习过的内容,说说空气 的特征有哪些?它有什么 作用?
新知导入
聚焦问题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下面的气泡图上
无色
无气味
很轻
摸不到
人要呼吸空气
空气是什么样的?
氧气
与生命的关系
空气
组成
二氧化碳
生物离不开空气
燃烧需要空气
……
新知导入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并感受到了空气的特 征有哪些,了解了空气的作用有哪些,了解了固体、液 体、空气相同以及不同的特征。在科学实验中,探索石 头、水和空气如何进行传递,得出实验结论是石头容易 被传递,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空气则不易被观察、容易泄露、不太好密封等,大大激 发了我们课外探究认知空气的兴趣。
拓展提高
你知道吸盘为什么能够被牢牢的固定在墙上吗?
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压出了吸盘里面的空气,而 吸盘外面仍然受到大气的压力,因此吸盘能够被 牢牢地压在墙上,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一 旦吸盘内进入空气,内外压力平衡,吸盘就会掉 下来。吸盘的接触面越光滑(如瓷砖、玻璃等), 它的密封性就越好,空气就越不容易进入,承重 能力就越强。
讨论一下:空气有哪些特征?
占据空间 很轻、很软 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会流动
知识拓展
如何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 是液体。
可以从形状和体积方面来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 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气体
我们的周围都是空气,那么空气真的是无处不在吗?
新知导入
空气在哪里
空气只存在于地面到数千千米的高空之间。这层厚厚 的空气称为大气层,大气层保护着地球,也是我们赖 以生存的基础。越往地球外面,空气越稀薄。
我们怎样才能真实的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实验探索
可以感受到袋子很软,说明空气占有 一定的空间,也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空 气有什么特征?
哨子发出了声音,可以感知到空气的 流动和发出声音。
实验探索
感受空气
把气球抛起来,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可以看到气球缓慢落下,说明气球中 的空气很轻。
知识汇总
实验探索
石头、空气、水都是可以被传递的。 石头是固体,不论什么容器,最容易传递(即使没有容器的情况下, 石头也是可以被传递的)。 水和空气在传递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压缩变形的,是可以流动的。 空气与石头、水有较大的区别,不易被观察、容易泄露、不太好密封等等
实验探索
感受空气
把空气转入塑料袋,拥抱一下空气袋, 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空气有什么 特征?
[新教科版]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优质课件
第二单元 空气
2.1《感受空气》
2.5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2.6 《我们来做“热气球”》
2.3《压缩空气》 2.4 《空气有质量吗》
2.7 《风的成因 》教学课件 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使用说明:点击对应课时,就会跳转到相应章节内容,方便使用。
新知讲解
研讨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空气占据空间。上面的实验,纸团不湿的现象说明空杯子并不是真空的。
扎孔后,水槽里的水进入了杯子,是因为杯子中的空气从小孔流出,腾出了 杯子里的空间,杯子外的水就流了进来。
从小孔打入空气后,空气占据了水杯内的空间,杯子里的水被挤了出去。
实验总结
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