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文化

合集下载

昆虫在艺术与文化中的表达

昆虫在艺术与文化中的表达

昆虫在艺术与文化中的表达昆虫是地球上最为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以其美丽的外形、多样的行为和神秘的生命周期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不仅在科学领域中备受重视,昆虫在艺术和文化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表达。

一、昆虫在绘画艺术中的表达绘画是一种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传达思想和感受的艺术形式。

昆虫常常作为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界的对象。

在古代艺术中,昆虫常被描绘为生命力旺盛、色彩斑斓的象征。

例如,中国绘画中的蝴蝶常被视为幸福与自由的象征。

二、昆虫在雕塑艺术中的表达雕塑是一种将材料进行精确塑造,创造出立体艺术形象的方式。

昆虫给了雕塑家们丰富的创作灵感。

艺术家们通过雕塑表达昆虫生物的奇妙之处。

昆虫的外骨骼纹理和细腻的触角都成为雕塑家们喜欢描绘的特点。

三、昆虫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昆虫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作比喻和象征的对象。

例如,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创作的小说《地狱昆虫》通过描写昆虫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四、昆虫在摄影艺术中的表达摄影艺术是通过摄影机和光线等工具将现实世界的映像固定下来的艺术形式。

昆虫是摄影家们喜爱的拍摄对象之一。

它们独特的外貌和行为常常成为摄影作品的焦点。

摄影作品中的昆虫常常表现出神秘、奇幻的氛围,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思考。

五、昆虫在服饰设计中的表达服饰设计是将艺术与功能相结合,创造出适用于人体穿着的服装。

昆虫的外形和色彩给服饰设计师们提供了无限的灵感。

例如,在当代时尚设计中,昆虫的图案常被运用于服装的图案和绣花,赋予服装独特的艺术感。

综上所述,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在艺术和文化中有着广泛的表达。

无论是绘画、雕塑、文学作品、摄影还是服饰设计,昆虫都以其独特的外貌和神秘的生命周期,赋予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和想象空间。

正是这种表达,使得艺术与文化得以更好地传递人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

昆虫学昆虫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昆虫学昆虫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昆虫学昆虫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昆虫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研究着昆虫的生态、形态、行为等各个方面,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昆虫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昆虫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昆虫学的起源与发展昆虫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对昆虫的观察主要是以生活经验和农业生产为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昆虫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之一,他描述了大量的昆虫种类,并提出了昆虫的许多基本概念。

随后,欧洲启蒙时代,昆虫学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十八世纪的昆虫学家林奈创立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基础,将昆虫划分为不同的目、科、属等等,开辟了昆虫学的新篇章。

二、昆虫的文化传承昆虫在人类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昆虫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作形象的象征。

例如,蜜蜂常被描绘为勤劳和团结的代表,而蝴蝶则常象征着美丽和自由。

其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都有与昆虫相关的传说和神话。

比如中国的蛇纹玉有着辟邪的作用,被人们视作镇宅之宝。

此外,昆虫也常常被用作食物。

在东南亚地区,蚂蚱被当作是美味的食材,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

三、昆虫学对社会的影响昆虫学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还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昆虫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对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和昆虫的传粉作用的研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昆虫学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昆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昆虫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结语昆虫学作为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不仅仅关注着昆虫的生态和行为,更是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昆虫学的起源与发展、昆虫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都表明了昆虫学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昆虫学将继续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昆虫学中的昆虫的文化与艺术

昆虫学中的昆虫的文化与艺术

昆虫学中的昆虫的文化与艺术昆虫学是一门研究昆虫的科学,而昆虫不仅仅是我们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与艺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昆虫学中昆虫的文化与艺术,并展示昆虫世界中的奇妙之处。

一、昆虫的多样性与美丽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

据估计,全球昆虫的物种数量超过100万种,占据了动物界中的绝大部分。

这种多样性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展示了昆虫世界中的文化与艺术。

首先,昆虫的色彩斑斓令人惊叹。

从蝴蝶的绚丽花纹到甲虫的金属光泽,昆虫的色彩变化多样且美丽,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这些色彩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异性进行繁殖,同时也是对环境的适应,为它们提供了保护和伪装。

此外,昆虫的身体结构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以蚂蚁为例,它们的身体结构紧凑而坚固,充满了力量和敏捷。

与此同时,蜜蜂和蝴蝶的细长体型和翅膀的特殊构造,使它们能够实现飞行和在空中优雅舞动。

这些身体结构的独特之处展示了昆虫的艺术性。

二、昆虫的行为艺术昆虫的行为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们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与艺术天赋。

首先,昆虫的交配行为可以称为一种艺术。

许多昆虫在交配前会进行独特的舞蹈和展示,以吸引异性。

例如,一些蜻蜓会在空中飞舞并展示出华丽的翅膀花纹,而一些雄性昆虫会发出特殊的声音来吸引雌性。

这些交配行为不仅为了繁殖后代,也展示了昆虫的文化与艺术。

其次,昆虫的建筑与工艺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蜘蛛的网是由它们自己建造的,不仅具备强大的机械性能,还展示了蜘蛛的智慧和技巧。

此外,一些昆虫会利用土壤和植物的材料建造巢穴和巢堆,并将其装饰得五彩斑斓。

这些建筑和工艺不仅为昆虫提供了庇护,也是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

三、昆虫对人类文化与艺术的影响昆虫的文化与艺术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体现,同时也对人类的文化与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昆虫的美丽与多样性成为人类创作艺术的灵感之源。

许多文化中都有与昆虫相关的艺术形式,如中国的蝴蝶艺术、日本的昆虫浮雕和西方各国的昆虫插图等。

中国古代昆虫文化

中国古代昆虫文化

中国古代昆虫文化
中国古代昆虫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在古代文献和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昆虫的描绘和赞美。

中国古代所称的昆虫主要包括蝶、蜂、蚂蚁、蟋蟀等,它们被赋
予了深厚的象征意义。

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自由、美丽和幸福
的象征,常用来比喻人生的转变和蜕变。

蜂则被视为勤劳和团结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人作品中常常被赞美为努力工作的榜样。

蚂蚁则被
赋予了顽强和勤奋的品质,常被用来寓意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蟋蟀则被赋予了文雅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被视为雅俗共赏的音
乐艺术载体。

除了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还有许多与昆虫相关的民俗活动和习俗。

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制作蜡制的蜻蜓,用它来预测来
年的丰收情况。

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制作蜈蚣形状的香囊,用以驱邪
和祈福。

此外,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关于昆虫的传说和故事,如《蟋蟀》、《蚂蚁和夏天》等。

在艺术领域,昆虫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绘画、诗词和文人墨
迹中。

著名的文人画家郑板桥、王时敏等人都喜欢画蝶,他们通过精
细的画技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将蝶尽情展现出来。

杜甫、陆游等诗人
也常在诗中描绘昆虫的形态和风采,为昆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而在文人墨迹中,昆虫常被用作插图和点缀,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氛围。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昆虫文化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情趣,通过对昆虫的描绘和赞美,人们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强精神的敬仰和
赞叹。

昆虫与文化

昆虫与文化

昆虫与文化吴思鹏,化学科学与技术系,化学教育1班,161001410020摘要: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那个各样的昆虫,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着我们,那就是它们特有的昆虫文化。

本文从物质文化方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虫文化现象。

有关昆虫的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昆虫的食用文化、昆虫的药用文化、昆虫与节日、昆虫与地名、蝴蝶文化、昆虫与人类。

一:前言在漫长的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二:正文(一)昆虫研究。

据统计,2003年10月,中国已记录了79444种昆虫,中国昆虫种类按保守的估计也在15万种以上。

1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缨尾目600 21 蛩蠊目25 1 等翅目3000 538双尾目600 51 直翅目23000 2259 缺翅目25 2原尾目650 199 竹节虫目2500 221 啮虫目4500 1656 弹尾目5000 289 革翅目1850 284 食毛目4500 934蜉蝣目2200 318 纺足目200 7 虱目500 104蜻蜓目5000 743 蜚蠊目4000 36 同翅目45000 6897 襀翅目2300 374 螳螂目2000 165 半翅目38000 3884 缨翅目6000 489 脉翅目4500 645 蛇蛉目200 15广翅目500 74 长翅目500 194 鳞翅目200000 18998 毛翅目10000 987 双翅目110000 10438 蚤目3000 617膜翅目120000 8824 鞘翅目330000 18831 捻翅目400 19 (二)昆虫的食用文化。

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

实际上,早在1980年的第五届拉丁美洲营养学家和饮食学家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为了补充人类食品不足,应该把昆虫作为食品的来源的一部分。

昆虫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与意义

昆虫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与意义

昆虫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与意义昆虫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表达中,昆虫常常被用作一种象征,传递着深刻的意义和寓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昆虫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的象征与意义。

一、昆虫作为生命力和繁衍的象征昆虫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忍耐力和繁殖能力而闻名。

在许多文化中,昆虫被看作生命力的象征,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顽强生存,并能迅速繁殖。

比如,蚂蚁被视为努力工作和团队合作的化身,而蜜蜂则被赋予勤劳和奉献的象征。

昆虫的繁衍能力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这在一些艺术作品中常常得到体现。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螳螂被视为农业的守护神,代表着丰收和富饶。

在绘画和雕刻中,螳螂常被描绘为奋勇向前、气势凌人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昆虫作为转变和蜕变的象征昆虫的生命周期中经历了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的阶段,这种变态发育过程被广泛视为转变和蜕变的象征。

在不同文化中,昆虫的蛹被理解为沉睡、隐匿或重生的象征。

在希腊神话中,蝴蝶被认为是灵魂的象征,人们相信死去的人的灵魂会转变成蝴蝶。

在文艺作品中,蝴蝶常常代表着美丽、自由和幸福。

著名的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睡莲与日本桥》中,蝴蝶被描绘在花朵上,象征着静谧与和谐。

三、昆虫作为力量和胜利的象征在很多文化中,昆虫以其强大的力量和攻击性而被视为胜利和力量的象征。

一些昆虫会展示出令人惊叹的攻击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被人类赋予了英勇和战胜困难的象征意义。

在希腊神话中,蜜蜂被视为勇敢和战胜困难的象征。

这一形象在纳粹德国时期的德国更加强调,纳粹党的徽章中就使用了蜜蜂形象。

此外,在一些军事组织或队伍的标志中,昆虫的形象也常常出现,象征着力量、勇气和胜利。

综上所述,昆虫在人类文化和艺术中具有丰富的象征与意义。

它们作为生命力和繁衍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力量和繁荣;作为转变和蜕变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转变和重生;作为力量和胜利的象征,象征着勇敢和战胜困难的精神。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

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

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

《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

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

昆虫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与文化价值

昆虫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与文化价值

昆虫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与文化价值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象征,更是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探讨昆虫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文化意义。

一、食物供给与农业生产支持昆虫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它们以植物、腐殖质、其他昆虫甚至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同时又是许多鸟类、哺乳动物等其他生物的重要食源。

昆虫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为这些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外,昆虫还在自然界中进行着传粉作用,保证了许多作物的顺利繁殖。

例如,蜜蜂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同时将花粉粘在身上进行传播,促进了植物的繁殖与生长。

没有昆虫的传粉作用,很多作物将无法正常结果。

二、生态平衡和害虫控制昆虫在自然界中维持着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一些食草昆虫会通过摄食一部分植物来维持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平衡。

如果没有这些食草昆虫,植物种群可能会过于繁茂,导致其他生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同时,一些昆虫也具有控制害虫的能力。

它们以其他昆虫、螨虫等为食,起到了天敌的作用,帮助农作物减少害虫的侵害。

这对于农业产量的维持和提高至关重要。

三、环境资源回收与分解昆虫在自然界中担当着环境资源回收的角色。

它们以死亡的植物、动物尸体等为食,促进了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再利用。

昆虫通过分解有机物,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这对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昆虫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作为文化艺术的主题,丰富了人类的审美体验。

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中都以昆虫为题材,如绘画、雕塑、刺绣等。

昆虫也是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中的常见形象,它们代表着不同的象征和寓意,为人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此外,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也为科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途径。

人们通过观察昆虫的行为和生命周期,更多地了解到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综上所述,昆虫对人类的生态服务与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与文化吴思鹏,化学科学与技术系,化学教育1班,161001410020摘要: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那个各样的昆虫,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着我们,那就是它们特有的昆虫文化。

本文从物质文化方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虫文化现象。

有关昆虫的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昆虫的食用文化、昆虫的药用文化、昆虫与节日、昆虫与地名、蝴蝶文化、昆虫与人类。

一:前言在漫长的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二:正文(一)昆虫研究。

据统计,2003年10月,中国已记录了79444种昆虫,中国昆虫种类按保守的估计也在15万种以上。

1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目世界数量(种)中国数量(种)缨尾目600 21 蛩蠊目25 1 等翅目3000 538双尾目600 51 直翅目23000 2259 缺翅目25 2原尾目650 199 竹节虫目2500 221 啮虫目4500 1656 弹尾目5000 289 革翅目1850 284 食毛目4500 934蜉蝣目2200 318 纺足目200 7 虱目500 104蜻蜓目5000 743 蜚蠊目4000 36 同翅目45000 6897 襀翅目2300 374 螳螂目2000 165 半翅目38000 3884 缨翅目6000 489 脉翅目4500 645 蛇蛉目200 15广翅目500 74 长翅目500 194 鳞翅目200000 18998 毛翅目10000 987 双翅目110000 10438 蚤目3000 617膜翅目120000 8824 鞘翅目330000 18831 捻翅目400 19 (二)昆虫的食用文化。

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

实际上,早在1980年的第五届拉丁美洲营养学家和饮食学家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为了补充人类食品不足,应该把昆虫作为食品的来源的一部分。

昆虫可以生吃,油炸,煎等,但是人们最常见的是油炸。

1【图文中国昆虫记】赵力2004年p14据古代传说早期先民过着“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如其毛”2等饮血如毛的艰苦生活,这里就应当包括对昆虫的食用。

在殷周时期昆虫就是当时上层人享用的食品。

唐宋时人还食虫等昆虫。

元明时期食蚕蛹、蜻蜓、蝗虫等,元吴瑞《食用本草》称“缫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对明清之际昆虫的食用记载甚为详尽,中有蜜虎、棕虫。

”由上所见,人食用昆虫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随着食虫热的兴起,现今人食用昆虫的种类更多,诸如蚂蚁、白蚁、螳螂、蝴蝶、蜈蚣等。

这些昆虫都是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和保健品。

蝗虫、黄粉虫、土元等已开始人工饲养,供食用或饲料,是新开发的蛋白质来源。

(三)昆虫的药用。

我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入药治病。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记录了22种昆虫药物,如蜜蜂、蚱蝉、石蚕、蝼蛄、萤火虫等。

陶宏景《名医别录》较《神农本草经》增加了原蚕、土蜂、等昆虫药品。

集大成者则是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它是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对每一味昆虫药物的名称由来,前人的各种观点、药性及主治功能等各方面予以详细论述。

直至现代许多昆虫仍是中医治病疗疾的良药。

活蜂蜇刺法治风湿病。

蜜蜂、胡风和马蜂等蜂类的蜂毒含有药理活性很高的物质。

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

(四)昆虫与节日。

中国昆虫文化历史悠久、沉积深厚的内涵丰富,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

对我国昆虫文化记载最早的是《诗经》,40多处提到昆虫,涉及20多种昆虫。

最早将我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询,在公元641年编撰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蚕、蝉、蝶、蛾、蝗等的诗、赋、赞等。

历代不乏有关昆虫的史诗集、书集、史集等。

其中清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禽虫典部分对中国古人关于常见昆虫文化记载的最为丰富。

中国现代昆虫学家中第一位发表昆虫文化学论文者是尤其伟,1935年对“蝗神”进行了考证。

次后昆虫分类学家刘淦芝(1950,1952)分别对中国“蝉”文化和“蚕”文化进行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虫文化的研究掀起了高潮,中外昆虫学家、民俗学、文学家纷纷对文化昆虫学开始关注。

如杨集昆、周尧等。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文化昆虫学取得了更多的成果。

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和出版物。

这些成果标志中国文化昆虫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昆虫有关的节日:咒百虫:安徽一带汉族妇女。

蚂螂节:贵州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蝗虫:被古人奉为神虫.扫虫节:浙江宁波正月十三。

供蚕神:大年初一。

蚕日:四川,农历初八。

3蝴蝶会:云南大理白族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传统的游乐社交节目之一。

吃虫节:贵州仡佬族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

送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天气渐寒,人们要祭祖送寒衣。

2【食用本草】元吴瑞3【课堂内容】刘佳妮中国文化昆虫节日(五)与昆虫有关的中国地名。

地名乃历史的产物、文化的烙印,从中可窥探某地的历史、文化、语言民俗等。

因此,地名研究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

中国数前年的历史文明中,也将几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昆虫加入了中国地名的行列。

四川省:简称蜀,蜀在甲骨文中形似家蚕的幼虫。

丹东:“丝绸城”、“柞蚕之乡”。

无锡:明、清时称“丝都”。

苏州:丝绸之乡。

南充:全国四大丝绸基地之一,有“丝城”称号。

蝴蝶岛:我国台湾省的别称。

蝴蝶谷: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蝴蝶泉:云南大理,排在驰。

蚂螂谷:村名,北京市密云县。

蚂螂河:黑龙江。

猛将庙:上海市。

(六)蝴蝶文化。

蝴蝶资源概述世界已知蝴蝶近2万种,我国已知蝴蝶种类约为1300种,台湾省素有“蝴蝶王国”之称,有已知种类约400种;云南省已鉴定种类达480种。

我国蝴蝶资源十分丰富,有许多种类系独有资源。

在台湾宽尾凤蝶只藏有5雄1雌,被命为“国蝶”,而在大陆闽浙山区为常见种;端红粉蝶在瑞典是珍稀种,奉若神明,大紫蛱蝶在日本列为国家保护,在我国都为常见种。

此外,有些珍稀种更是无价之宝,如单只金斑喙风蝶(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商曾出价达2万美元。

还有一些畸形蝶亦常价值干金。

蝴蝶产业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全世界蝴蝶贸易年成交额约一亿美元。

梁祝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发生于公元367年的浙江鄞县,在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年代,他们通过化蝶双飞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44【蝴蝶文化与鉴赏】顾茂彬陈佩珍P45蝴蝶邮票蝴蝶邮票与其他各类邮票一样,具有使用价值、知识价值、审美价值、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等。

方寸的蝴蝶邮票制作精美,体现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反应民族文化和的时代特征。

世界各国发行的纯蝴蝶邮票截至2002年底共5000多枚。

5集邮是人们收藏、鉴赏、研究邮票的活动,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史料性的特点,属于文化范畴。

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人们把集邮作为一种乐趣,很少考虑其有何种价值。

商品经济大潮把邮票和集邮活动推向市场,随着集邮的发展,集邮文化的普及,随着邮票市场、邮商和邮票拍卖活动的发展,人们才开始注意到集邮的价值。

人们发现集邮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这两种价值根源于邮票的价值及属性之中。

世界上最早的准蝶邮票夏威夷女王头上有一只蝴蝶发饰(1890年发布)5【蝴蝶文化与鉴赏】顾茂彬陈佩珍P45(七)昆虫与人类。

昆虫与人类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有些昆虫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6有害的昆虫:1.农作物、经济植物的害虫:松毛虫,蝗虫,天牛等2.植物病害的传播者。

3.直接危害人类的昆虫:蚊子、跳蚤、虱子、蠓、臭虫、蛆、蜂类、蚁类等4.传播人畜疾病的昆虫:蟑螂、蝇类、蚂蚁、按蚊等有益的昆虫:1.工业用昆虫:绢丝昆虫、紫胶虫、胭脂虫、白蜡虫等2.药用昆虫:蚕蛹、蜜蜂、土鳖虫、螳螂、蚂蚁等3.食用昆虫:螳螂、蝉、蚕等4.饲用昆虫:黄粉虫、蝇蛆、蟑螂等5.天敌昆虫。

6.观赏昆虫:蟋蟀、螽斯等7.传粉昆虫: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8.环保昆虫:蚂蚁、隐翅虫等9.法医昆虫:蝇类等三:结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昆虫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参考文献:1【趣味昆虫】但建国陈菊陪p2202【蝴蝶文化与鉴赏】顾茂彬陈佩珍P453【蝴蝶文化与鉴赏】顾茂彬陈佩珍P454【食用本草】元吴瑞5【课堂内容】刘佳妮中国文化昆虫节日6【图文中国昆虫记】赵力2004年p146【趣味昆虫】但建国陈菊陪p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