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中国人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聪明的中国人是如何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如纸、火药、指南针等。

2.能够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

3.能够通过实验了解形状对物体受力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课件:聪明的中国人。

2.实验器材:卡纸、盒子、拼图玩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入课题:今天要讲解的故事是“聪明的中国人”。

2.通过问答环节引出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聪明的中国人呢?2. 故事讲解1.用课件展示聪明的中国人的故事板块,向幼儿生动形象地讲述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最初的发明者是如何创造和改进发明的,鼓励幼儿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的点子。

3. 实验1.先用一张卡纸制作一个三角形,把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试着用力压它,观察卡纸的形状在受力后是否会改变,引导幼儿考虑为什么。

2.然后再用盒子制作一个正方形,让幼儿试着用力压它,观察盒子的形状在受力后是否会改变。

再让幼儿拼装拼图,观察拼图的形状在受力后是否会改变。

3.通过实验让幼儿掌握形状对物体受力的影响,如三角形更容易变形因为没有边缘支持,而正方形和拼图则更难变形因为边缘支持更多。

4. 总结1.通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鼓励幼儿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 作业1.课后让幼儿自己创作一件有趣的玩具,要规定其外形,体会形状对受力的影响。

2.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让大家分享彼此的成果和经验,展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四、教学反思1.故事讲解环节需要讲述得精彩、生动有趣,富有视觉效果和多媒体,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兴趣,让知识更易于被接受。

2.实验环节是幼儿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把握安全风险,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探究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聪明的中国人》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聪明的中国人》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聪明的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聪明的中国人》这篇科学文章,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成就;2.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3.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数码相机、木盒、麦粒等小物件;2.仿古磨镜、桶、石灰粉、石锤、瓷瓶、蜡等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准备展示物品:数码相机、木盒、麦粒等。

2.根据展示物品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现代人使用的相机和古代人使用的相机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如何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科技发展?我们能从哪里了解到古代人的科技成就?”学习阅读1.分发《聪明的中国人》科学文章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询问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口头概述。

3.分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实验活动1.将仿古磨镜、桶、石灰粉、石锤、瓷瓶、蜡等工具和材料分发给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2.让学生们分组进行仿古磨镜、制作陶器等活动,体验古代人的科技生活。

3.探讨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学生们要求自己动手。

思考反思1.提问学生文化遗产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给予反思机会,让学生思考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的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教学评估1.作业设计:让学生们总结此次课程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

2.学生反馈:询问学生课程的收获和感受,收集意见建议,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科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成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动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利用科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十人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十人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十人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聪明的人物,但是其中最为出色的十人,应该是以下这些:
1.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开创儒家思想体系,对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挚仲:春秋时期的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擅长说服敌对势力,为国家谋求最大的利益。

3. 程颢:西汉时期的大儒,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讲课时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和群众的喜爱。

4. 贾谊:汉朝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善于辩论和批评著称,他的《过秦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政论之一。

5. 李斯:秦朝的政治家、思想家,主导了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中国的政治制度,被誉为“制度大师”。

6. 王充: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尤其在文学方面表现卓越,被誉为汉代文学巨匠,他的《论衡》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史。

7.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狂放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8. 西施:春秋时期著名美女,是古代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她不仅有着绝美的容颜,还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清醒的头脑。

9. 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他的研究成果涉及天文、地质、气象等多个领域,并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10. 王阳明: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造成了“阳明心学”思潮。

他的思想主张主要针对人类心性和道德,他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强调人的内心自省和精神自我教育。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聪明的中国人》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祖国》,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聪明的中国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成就,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科技成就,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2.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成就,知道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物展示(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高铁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身着汉服的教师扮演古代科学家,向幼儿介绍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讨论:古代科学家是如何发明这些神奇的东西的?这些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展示课件,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

(3)教师结合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思考,引导幼儿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例题:请幼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讲解:结合图片,引导幼儿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成就。

(3)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4. 创新实践(5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科技改变生活。

(2)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画笔、彩泥等学具进行创作。

(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新思路。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

3.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便利、进步、创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聪明中国人”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心中的聪明中国人形象。

聪明的中国人教案

聪明的中国人教案

聪明的中国人教案
《聪明的中国人》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课文。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丰富内涵。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中国历史中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

3. 中国智慧的体现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文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内涵和特点:
a.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元素?
b.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人物?他们有哪些事迹和成就?
c. 中国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准备向全班汇报。

4.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拓展延伸: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内涵和特点:
a.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b.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绘画等有何特点?
c.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中医理论有何特色?
6.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评价。

2.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阅读或写作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教案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教案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教材《聪明的中国人》一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及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深刻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实物或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用途和特点。

2. 讲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意义,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四大发明。

3. 举例说明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如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火药改变了战争模式,印刷术和造纸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

4. 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每组选择一个发明进行深入研究,并汇报研究成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历史意义促进地理大发现改变战争模式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文化交流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各自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答案:指南针用于导航,火药用于战争,印刷术用于书籍传播,造纸术用于书写和记录。

2. 请结合所学内容,举例说明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答案: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火药改变了战争模式,印刷术和造纸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历史最聪明的人前十排名

中国历史最聪明的人前十排名

中国历史最聪明的人前十排名一、引言中国历史悠久,涌现了许多聪明才智的人物。

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时代,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前十位人物,并探讨他们的智慧、贡献以及背后的故事。

二、孔子1. 孔子的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 孔子的智慧和贡献孔子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他对人类社会和道德伦理的思考上。

他提出了“仁”、“义”、“礼”等重要概念,强调了社会和谐、人伦关系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三、诸葛亮1. 诸葛亮的生平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是中国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政治手腕,为蜀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诸葛亮的智慧和贡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谋略家之一。

他善于用智慧化解困难,提出了“空城计”、“草船借箭”等著名计策,成功地驱逐了敌人,保卫了蜀国。

他的治国理念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称为“卧龙先生”。

四、王羲之1. 王羲之的生平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字逸民,是中国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2. 王羲之的智慧和贡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在书法艺术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注重笔画的流畅和构图的平衡。

他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并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文天祥1. 文天祥的生平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3年),字仲宣,是中国南宋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忠诚、正直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抗金名臣之一。

2. 文天祥的智慧和贡献文天祥以其豪情壮志和才智,奋起抵抗金朝的侵略,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作品。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课件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发明。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主题:聪明的中国人2.2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科学发明图片、视频等。

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讲解:介绍中国的科学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

实践:让幼儿观察科学发明的图片,并进行简单的制作或实验。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制作或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2 交流评价: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3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的制作作品,了解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中国的科学发明,并分享给同学。

5.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关于中国科学发明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5.3 跨学科学习:结合数学、语言等学科,让幼儿探讨科学发明的原理和影响。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创设:布置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环境,如挂上中国地图、摆放相关的科学发明模型等。

6.2 材料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6.3 教师准备:了解中国的科学发明历史,熟悉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7.2 讲解:介绍中国的科学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并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倩心易文
西方人到处显摆,恨不得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有钱。。。例子不胜枚举, 一天也说不完。
聪明的中国人从不争抢东西。职位也好,钱财也好,我们是不争 抢的,但我们会想方设法的让别人争抢,因为我们都知道谁争谁死掉。 你看古代皇帝传位,哪个皇子表现出了想接班的念头,那他肯定第一 个掉头。唐太宗那么开明那么精明那么牛的一个皇帝,杀了李承乾, 因为他最想当皇帝;流放了李恪,因为他最想当太子;废了李泰,因 为他最想让他爹知道最孝顺。最后选了一个傻帽似的李治,李治不争 不抢不作为,不昧不善不妄动,静观几个哥哥斗法,斗完了,人也完 了,皇位就落到自己身上了。还有一例,孔融让梨。孔融太精明了, 少吃了一点点梨,赢得了千年美名。他让的不是梨子,是他几个哥哥 的不悌。可惜,这小家伙人不大鬼大,把几个哥哥卖了,他们还乐得 给他宣传名声。孔融是一让名成千古。诸葛亮和刘备都是牛中牛,诸 先生送给刘皇叔三次展示爱才之心的机会,刘皇叔则给了诸先生读书 人最大的名声,其实也就跑了三趟,效果比什么广告都好,当然比曹 丞相绞尽脑汁作诗,冒着寒风傻*似的狂喊给士兵听效果好的多。不 争中获得,这就是中国人独特的争抢术。西方人则不然,动不动就争 个你死我活,挣扎着一起死掉。
8
聪明的中国人 第四章
11
后 记
16
不要怀疑易经
16
前言
聪明的中国人 第一章
应一位老友之请,写一篇有关中国哲学的论文。拿到这个题目,
很是为难,哲学?这么扯淡的东西中国不生产,我要怎么写呢?踌躇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马克思。。。西方人的哲学
太凌乱了,徒弟否定老师,历史和现实互相攻讦,唯物唯心唯东唯西
的,反正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违心的。中国人是聪明的,中国从不
2
聪 明 中 国 人
[键入文档标题] 3
讲哲学,也没有人给自己的理论冠以哲学名字。中国人不喜欢晦涩, 中国人的东西会被每个人无言的接受,深入每个国民骨髓的,不像西 方某些哲学只流行与某些人群中。说了这么多,不在前言中废话了, 感兴趣就看看下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就直接关了。
[聪明中国人]
[倩心易文]
[李易]
倩心易文
目 录
聪明的中国人 第一章
2
前 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聪明的中国人 第二章
5
聪明的中国人 第三章
正文 一 中国的先人很厉害,西方人敬神,敬上帝,我们敬祖先,因为我 们的祖先实在是太伟大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祖先的的烙印。不 信?我给你说说。 我的方法论是祖上传下来的,叫做家规。中国人的家训比法律来 的亲切,比道德来的实在。我们都讲五百年前是一家,中华民族最初 是一个祖先,家规家训其实也是一套系统。最著名的《颜氏家训》《曾 国藩家书》,其内核都是一致的,忠孝节义一样不缺。 中国人是很女人的,中国人的祖先伏羲女娲(传说他们是雌雄同 体)就是一个阴阳人,伏羲死后,女娲造人。女娲按照自己的的模样 造人,所以我们都比较女性化。相当于西方人来讲,我们内向和内秀; 我们讲求台下十年功,而非西方人台上十年功;我们暗自修炼,一鸣 惊人,而非在台面上成长;病了,我们调和静养,西方人则直接修理 换零件;饿了,仍不忘说自己已吃过饭,西方人则直接坐下了就吃; 爱了,中国人暗恋了好久最后说出来,先说出来肯定死翘翘,西方人 第一口就说出来,不成就死缠烂打;富了,中国人藏起来传给后代,
聪明的中国人 第二章
上一章写的很乱,可能除了一些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你真的什么 也没有读出来。确实这也是我的感觉,但也是我的目的。方法论是最 浅层的东西,同时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东西。这节我主要讲中庸。
倩心易文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无过之而无不及就是中庸。我们都知 道理学家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在一起叫做四书。 四书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那么《中庸》则是四书的精华。它的位 置排到了最后,但其思想确实贯穿于其他三部经典之中。《中庸》研 究的是道,什么是道?率性之谓道。什么是性?天命之谓性。意思是 说,人的天生脾性和资质就是性,管理和经管自己的天性就叫做道。 可见道是经管思想的东西,是关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中庸的道 要求很严格,有两句话可以表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为道”。这就是说中 庸不可片刻离开,不能片刻离开,也不会片刻离开,如果能够离开, 那就不叫中庸之道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坚守,都能坚守,包含万事 万物的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 庸是囊括天下的根本之法,是万物遵守的原则。“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按照中庸的原则去做,天地可以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 万物都可以发育生长。
中国人把什么至理名言,什么金科玉律全部放在道德追求中,变 成中国民族的传统,不讲系统化,不讲理论化,但传播范围要比西方 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更广也更有用。其实哈,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系 统化理论化的,只是更懂得化,化掉了,揉进了民族性格。中国的理 论博大精深,中国的理论体系一脉同源,枝节处处是学问,世界上没 有哪一个人类系统比它更完善。我下面列举几个事实,作为本篇的结 尾和下篇的铺垫。玛雅人聪明,能够预测某些事件的发生,但都是事 后诸葛亮,唯一一次事先预知也许就是,2012,人类没有灭亡,玛雅 神话亡了。印度人聪明,自己创立的佛教,不得已在别人的土地上开 花。苏格拉底牛人,却把小命丢在了毕生追求上。牛顿的理论和他的 名字一样,在地球上牛,离开地球就是死牛,不管用了。。。我想告 诉你,聪明的中国人,一套体系,可知过去,可知未来;可知天,可 知地;可知宇宙,可知电子。你不信,继续看下一章。
几天,最终还是准备写点东西。一是告慰好友,二是自己也想探究一
下。这个题目是《聪明的中国人》,之所以不写中国哲学,是因为我
不想赋予中国智慧这个外国人的名字,中国的“哲学”什么样?我用
一句话告诉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的道就是中国哲学。苏格拉底,
中国人 成人之美。中国人开大会,只有鲜花掌声笑脸,根本没 有激烈的讨论攻击。能上台的人都是被自己让上去的,他说的对不对 都有自己的责任,那就只好成人之美了。中国的老祖宗最讨厌坏事,
4
聪 明 中 国 人
[键入文档标题] 5
为了让人做好事,编造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告诫后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孔老二说了出来,做了出来,成了中国的圣人,叫至 圣。老子说美人之美,当然也做到了,就成了道祖。唐太宗说老百姓 是水,把老百姓乐的屁颠屁颠的,把自己的江山做的稳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