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

一、信息安全管理1、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为什么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维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当今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其中必然存在系统设计、实现、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弱点。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系统运行环境中的安全威胁,信息资产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2、系统列举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访问控制和鉴权;物理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容灾与数据备份。
3、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信息安全管理从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出发,结合组织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引入适当的技术控制措施和管理体系,形成了综合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
4、什么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5、信息安全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如何?它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1.为人们从事在信息安全方面从事各种活动提供规范性指导;2.能够预防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3.保障信息安全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人们追求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1、什么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它由哪些基本步骤组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
2、信息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分别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
可以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人员、服务。
例如:软件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源程序、数据库等。
服务有办公服务、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
3、威胁源有哪些?其常见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4、资产、威胁、脆弱点、风险、影响资产:资产是指任何对组织有价值的东西,资产包括:物理资产、信息/数据、软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人员、无形资产。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的安全。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重要性、挑战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指的是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和全面的保护与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
它涉及到安全策略的制定、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漏洞管理、事件响应以及安全意识培训等多个方面。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隐私和敏感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和机构的隐私和敏感数据面临着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
信息安全管理可以帮助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防止其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2. 维护商业信誉和声誉:对企业而言,信息安全管理是维护商业信誉和声誉的重要手段。
若企业的信息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
3. 遵守法律和法规:信息安全管理是企业履行法律和法规要求的重要环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些关键行业和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保护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信息。
三、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1. 技术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黑客攻击、病毒传播和网络钓鱼等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信息安全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应对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2. 人员挑战:信息安全管理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人员来负责。
但是,信息安全人才的供应相对紧张,企业往往难以招募到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3. 管理挑战: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和配合。
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利益冲突,信息安全管理可能面临很大的管理挑战。
四、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安全策略:企业和个人应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安全策略,明确安全目标和措施,为信息安全管理打下基础。
信息安全管理

1、信息安全定义: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至破坏、更改和泄露;2、信息安全的内容:实体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3、信息安全管理是通过维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来管理和保护信息资产的一项体制,是对信息安全保障进行指导、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方针和策略;组织安全;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运行与操作安全;访问控制;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安全事故管理;业务持续性;符合性;5、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基础支撑技术:密码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理论;被动防御技术:IDS、密罐、数据备份与恢复;主动防御技术:防火墙、VPN、计算机病毒查杀;面向管理的技术:安全网管系统、网络监控、资产管理;6、建立ISMS的步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7、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的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的方法和手段所构成的体系;8、ISMS的作用:强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规范组织信息安全行为;促使管理层贯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关键信息资产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维持竞争优势;确保业务持续开展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使组织的生意伙伴和客户对组织充满信心;如果通过体系认证,可以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与信任度;9、三种基本测评方法:访谈Interview、检查Examine、测试Test1访谈的对象是人员;典型的访谈包括:访谈信息安全主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人力资源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和用户等;工具:管理核查表checklist;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使用‘访谈’方法进行测评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信息系统的全局性包括局部,但不是细节、方向/策略性和过程性信息,一般不涉及到具体的实现细节和具体技术措施;对管理要求,访谈的内容应该较为详细和明确的;2检查包括:评审、核查、审查、观察、研究和分析等方式;检查对象包括文档、机制、设备等;工具:技术核查表checklist;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检查’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较为详细的机制配置和运行实现;对管理要求,‘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规范性要求检查文档;3测试包括:功能/性能测试、渗透测试等;测评对象包括机制和设备等;测试一般需要借助特定工具:扫描检测工具、网络协议分析仪、攻击工具、渗透工具;适用情况:对技术要求,‘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信息系统当前的、具体的安全机制或运行的有效性或安全强度;对管理要求,一般不采用测试技术;1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步骤: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1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要素:资产、威胁、脆弱点资产Asset就是被组织赋予了价值、需要保护的有用资源;资产、威胁、脆弱点之间的关系略;12、基本风险评估又称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ment,是指应用直接和简易的方法达到基本的安全水平,就能满足组织及其业务环境的所有要求;详细风险评估要求对资产、威胁和脆弱点进行详细识别和评价,并对可能引起风险的水平进行评估,这通过不期望事件的潜在负面业务影响评估和他们发生的可能性来完成;联合风险评估首先使用基本风险评估,识别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具有潜在高风险或对业务运作来说极为关键的资产,然后根据基本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资产分成两类;13、风险评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风险评估准备;第二阶段为风险识别,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点识别等工作;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价,包括风险的影响分析、可能性分析以及风险的计算等,具体涉及到资产、威胁、脆弱点、当前安全措施的评价等;第四阶段为风险处理,主要工作是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14、某企业有三个网络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均定性划分为低1、中2、高3三个等级;PO、PD均划分为5级,并赋予以下数值:很低0.1、低0.3、中0.5、高0.7、很高0.9;请完成该企业网络系统的风险计算结果表;15.、风险计算:风险可形式化的表示为R=A,T,V,其中R表示风险、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点;相应的风险值由A、T、V的取值决定,是它们的函数,可以表示为:VR=RA,T,V=RLA,T,V,FA,T,V其中,LA,T,V、FA,T,V分别表示对应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它们也都是资产、威胁、脆弱点的函数,但其表达式很难给出;而风险则可表示为可能性L和影响F的函数,简单的处理就是将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与安全事件的影响F相乘得到风险值,实际就是平均损失,即VR= LA,T,V×FA,T,V;16、人员安全审查:人员审查必须根据信息系统所规定的安全等级确定审查标准;关键的岗位人员不得兼职,并要尽可能保证这部分人员安全可靠;人员聘用要因岗选人,制定合理的人员选用方案;人事安全审查是指对某人参与信息安全保障和接触敏感信息是否合适,是否值得信任的一种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方面;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程度;身体状况;17、物理安全边界是指在信息系统的实体和环境这一层次上建立某种屏障;18、系统安全原则:1.保护最薄弱的环节:系统最薄弱部分往往就是最易受攻击影响的部分;在系统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应首先消除最严重的风险;2.纵深防御:纵深防御的思想是,使用多重防御策略来管理风险;“纵深防御”所提供的整体保护通常比任意单个组件提供的保护要强得多;3.保护故障:及时发现故障、分离故障,找出失效的原因,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解决故障; 4.最小特权:最小特权策略是指只授予主体执行操作所必需的最小访问权限,并且对于该访问权限只准许使用所需的最少时间;5.分隔:分隔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将系统分成尽可能多的独立单元,那么就可以将对系统可能造成损害的量降到最低;19、最小特权原则一方面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保证了所有的主体都能在所赋予的特权之下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操作;另一方面,它只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限制了每个主体所能进行的操作;20、程序测试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确定程序的正确性,另一个是排除程序中的安全隐患;程序测试:恢复测试、渗透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21、工作版本:是正处于设计进行阶段的版本,是在设计者开发环境中正在进行设计开发的版本,是还不能实用的或还没有配置好的版本;因此它是当前设计者私有的,其他用户不能被授权访问;工作版本常存在于一个专有开发环境中,并避免它被其他开发引用;提交版本:是指设计已经完成,需要进行审批的版本;提交版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不允许删除和更新,只供设计和审批人员访问;其他人员可以参阅提交版本,但不能引用;发放版本:提交版本通过所有的检测、测试和审核人员的审核和验收后,变为发放版本;发放版本又称为有用版本,有用版本也可能经过更新维护,形成新的有用版本;还要对正在设计中的版本和发放版本进行区别,版本一旦被发放,对它的修改就应被禁止;发放后的版本应归档存放,这时不仅其他设计人员,即使版本的设计者也只能查询,作为进一步设计的基础,不能修改;冻结版本:冻结版本是设计达到某种要求,在某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版本;22、信息安全事件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由单个的或一系列的有害或意外信息安全事态组成,它们具有损害业务运作和威胁信息安全的极大的可能性;信息安全事态information security event是指系统、服务或网络的一种可识别的状态的发生;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就是通过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和弱点、建立安全事故职责和程序、收集证据、总结信息安全事故以便从安全事故中学习经验等对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对信息系统弱点进行纠正和改进;应急响应Incident Response:指一个组织为应对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和损失中恢复;23、根据信息安全事件的起因、表现、结果等的不同,信息安全事件可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其他信息安全事件24、灾难恢复:指在发生灾难性事故的时候,能利用已备份的数据或其它手段,及时对原系统进行恢复,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业务的连续性;25、灾难恢复一般步骤:1恢复硬件;2重新装入操作系统;3设置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置、系统、用户设置;4重新装入应用程序,进行系统设置;5用最新的备份恢复系统数据;26、在制定灾难恢复策略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保护完整的系统配置文档;二是根据业务需要决定数据异地存储的频率;三是保护关键业务的服务器;灾难恢复最重要的是建立异地存储备份中心;数据备份的最终目的就是灾难恢复,一旦系统遭到攻击或因自然因素导致数据的破坏或丢失,灾难恢复可以最大程度恢复系统,保证系统的可用性;27、应急响应的组织分类:第一类是网络服务提供上的TRT组织;第二类为企业或政府组织的的IRT组织;第三类是厂商IRT组织;第四类为商业化的IRT,面向全社会提供商业化的安全救援服务;第五类是一些国内或国际间的协调组织;28、应急响应的流程:事件通告、事件分类分级、应急启动、应急处置、恢复顺序、恢复规程;具体内容略;29、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安全事管理过程、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及信息安全灾难恢复30、常用的备份策略: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和综合型完全备份;具体内容略;31、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由管理、业务、技术和行政后勤人员组成,分为灾难领导小组、灾难恢复规划实施组合灾难恢复日常运行组;其中,实施组的人员在任务完成后为日常运行组的成员;重点:信息安全组织、人员安全、物理和环境的安全、访问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应急响应重中之重、灾难恢复的组织机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要素、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策略、风险评估的计算ISMS实施模型和实施过程;测评认证的方式方法法规体系的一些条例信息安全的内涵已从传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扩展到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靠性、可控性和真实性等更多领域;。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用7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进步,企业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推进,企业信息的脆弱性也日益暴露。
如何规范日趋复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如何进行信息风险评估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不受侵害,已成为当前行业实现信息化运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前言:企业的信息及其安全隐患。
在我公司,我部门对信息安全做出整体规划:通过从外到内、从广义到狭义、从总体到细化、从战术到战略,从公司的整体到局部的各个部门相结合一一剖析,并针对信息安全提出解决方案。
涉及到企业安全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A. 技术图纸。
主要存在于技术部、项目部、质管部。
.B. 商务信息。
主要存在于采购部、客服部。
C. 财务信息。
主要存在于财务部。
D 服务器信息。
主要存在于信管部。
E 密码信息。
存在于各部门所有员工。
针对以上涉及到安全的信息,在企业中存在如下风险:1 来自企业外的风险①病毒和木马风险。
互联网上到处流窜着不同类型的病毒和木马,有些病毒在感染企业用户电脑后,会篡改电脑系统文件,使系统文件损坏,导致用户电脑最终彻底崩溃,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些木马在用户访问网络的时候,不小心被植入电脑中,轻则丢失工作文件,重则泄露机密信息。
②不法分子等黑客风险。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行窃、行骗等,他们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编译有特定功能的木马插件,经过层层加壳封装技术,用扫描工具找到互联网上某电脑存在的漏洞,绕过杀毒软件的追击和防火墙的阻挠,从漏洞进入电脑,然后在电脑中潜伏,依照不法分子设置的特定时间运行,开启远程终端等常用访问端口,那么这台就能被不法分子为所欲为而不被用户发觉,尤其是技术部、项目部和财务部电脑若被黑客植入后门,留下监视类木马查件,将有可能造成技术图纸被拷贝泄露、财务网银密码被窃取。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0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作好信息管理,加快我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资源的运作成效,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关于信息的定义:1.行政信息:本校所有用于行政目的的书面材料、电子邮件、文件和传真。
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传和发布、文本管理、数据管理和文件管理。
非核心人员不得传递和带走属于日常管理且单独分类的信息。
2.市场信息:用于学生的文件、传真、电话和文件;申请电话记录、报价单、合同、方案设计等原始资料、电子资料、文件、报告等。
具体的信息管理表现在学生信息、文字记录、数据收集与分析、业务文档准备等方面。
属于企业管理。
第三条信息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执行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保密纪律,以提高我校效益和管理效率,服务于全校总体的经营管理为宗旨。
第四条信息管理工作要贯彻“提高效率就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方针,细致到位,准确快速,在学校经营管理中降低信息传达的失误失真延迟,有力辅助行政管理和经营决策的执行。
第五条总校及其下属工作点和机构的信息工作必须执行本制度。
第二节信息管理机构与相关人员第六条学校信息室,以及各信息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信息人员。
第七条各科部依据《行政管理条例》负责相关行政信息的日常管理。
信息管理根据业务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电脑技术人员、文员。
第八条学校信息室负责我校整个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所有信息的汇总和档案管理。
对全系统的信息管理工作负责。
第九条各科部负责人主要负责行政信息的管理。
第十条学校信息室信息专员,主要负责市场信息的系统化、专业化管理。
企业信息专员分为行政信息和市场信息两个岗位。
企业信息专员主要职责如下:1、执行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决议,参与编制总经理办公室主持的信息管理制度。
(行政信息专员)2、在业务中心总监指挥下,负责市场经营中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市场信息专员)3.与行政部共同处理日常工作中与事业单位相关的行政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及其运营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在组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及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信息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政策、标准、程序和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减少信息系统遭受威胁和攻击的风险,提高信息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应对能力。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1. 保护信息资产的机密性: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防止未经授权的泄露和窃取。
2. 保证信息资产的完整性:防止信息在存储、传输、处理等过程中被篡改、损坏或丢失,保障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
3. 确保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时提供所需的服务,防止因信息系统故障或攻击而导致服务中断。
4. 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减少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各方面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和法律措施,从多个维度来保障信息的安全。
2. 风险管理原则: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置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与组织的业务需要保持平衡。
3. 安全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各项安全控制措施的设计与实施都应以保证安全为前提。
4. 合规性原则:信息安全管理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保持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四、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
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维护组织的声誉与利益: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可以保护组织的商业秘密和核心竞争力,防止商业机密泄露,维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_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
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涉及公司机密或重要的信息文件,所有人员需进行必要加密并妥善保管;若因保管不善,导致公司信息资料的外泄及其他损失,将由其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2.3文件移动严禁任何人员以个人介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将公司的文件资料带离公司。
简述信息安全管理

简述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是指为防止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未许可的访问、篡改或泄露,采取的系统性的管理行为。
它旨在确保信息的安全,防止泄露、损坏和不正当使用的情况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包括有关安全准则、安全政策、安全体系结构、安全认证、安全操作标准和安全审计等内容。
安全准则是经过讨论、确定和审批的具体行为要求,用于支持管理活动,其中安全政策是组织定义的指导管理行为的总体声明,而安全体系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职责和责任范围。
安全认证是指为保证信息安全发挥作用,经过认证认可的安全程序,它将授权特定的用户对特定的系统进行访问、编辑和管理等功能的技术和操作程序组成。
安全操作标准,是指组织对用户有责任遵守的具体操作行为,以确保信息安全,而安全审计是指为确定组织是否正确遵守安全政策和操作标准而进行的系统化审计和报告程序。
从上述可以看出,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有助于维护组织信息安全,确保其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它需要不断改进,以应对新的技术和非技术威胁,以及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损坏和不正当使用的新的组织行为和运作风格。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le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SafetyManagement PolicyJY/WI-AD01101 页码Page:1/151.0目的Purpose规范公司信息处理程序,确保公司各种信息访问和交流的安全性。
To standardiz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access to variou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of the Company.2.0范围Scope适合公司各类信息载体(含电子文档,纸质文档)。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carriers of the Company (including electronic files and paper files).3.0权限Scope of Authority3.1总经理General Manager3.1.1批准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程序;3.1.1Reviewing and approving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3.1.2为公司落实信息安全管理程序提供资源保障;3.1.2 Providing resour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management policy;3.1.3批准公司核心员工和敏感电脑。
3.1.3 Approving the appointment of key employees and allocation of sensitive computers.3.2管理者代表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协调各部门认真执行该程序。
Reviewing the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and coordin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n individual departments.3.3人事行政部Personnel &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3.3.1制定并落实信息安全管理程序;3.3.1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3.3.2对员工进行安全保密法规教育,增强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组织核心岗位员工签订保密协议;3.3.2 Educating and training employees in terms of the confidentiality-related regulations,enhancing the employee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safety and signing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with employees working on key posts;3.3.3对信息安全管理程序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提出奖罚意见。
3.3.3 Supervi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afety policy, keeping records of theimplementation and proposing punishment recommendations.3.4各部门Individual Departments督促员工执行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公司信息安全。
3.4 Supervis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any’s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andensure the information safety of the Company.4.0定义Definitions4.1信息: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4.1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s a collection of a phenomenon and its property identifiers;4.2信息载体:分为计算机电子文档,文件资料纸质文档;4.2 Information carrier: Electronic files and paper files;4.3企业秘密:不为公众所知晓,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
其范围为公司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投资,月季年度财务信息,对外商务谈判信息,各种对外合同协议,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会议记录,员工人事档案;公司产品及模具设计图纸,制造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资料;原材料采购信息,成品及半成品检测报告;公司客户相关信息,客户所提供的技术和产品资料等;4.3 Enterprise secrets: Information of practicality not known to the public that may bringeconomic benefit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for which the owner takes security measures. The scope of enterprise secrets covers the development plans, major decision and investment, monthly, quarterly and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external business negotiation,external contractual agreements, minutes of the General Manager's meetings, personnel files, products and mold design drawing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aw material procurement, test reports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s, customer information, technical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supplied by customers, etc;4.4保密文件:含有企业秘密的信息;4.4 Confidential file: A file that contains enterprise secrets;4.5敏感电脑:装有公司企业秘密的电脑;4.5 Sensitive computer: A computer that contains enterprise secrets;4.6核心员工:主管以上员工、人事行政部文员和出纳、工程部、市场部、物控部所有员工、总经理确定的员工。
4.6 Key employees: Employees who holds an office of the department director or above, clerks andcashiers of the Personnel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all staff members of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he Market Department, the Material Control Department and other employees the General Manager considers as key employees.5.0程序Procedures5.1公司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5.1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for the 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mpany5.1.1 为确保公司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特设网络管理员岗位,其职责为:5.1.1 A network administrator is appointed to for the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for the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mpany with the following responsibilities:5.1.1.1制订落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5.1.1.1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information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for thecomputer network of the Company;5.1.1.2每季对公司电脑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见(计算机健康巡检记录表)并进行记录;5.1.1.2 Inspecting the safe use of computers of the Company on a quarterly basis and keepinga record of the inspection (Refer to the Computer Health Inspection Record);5.1.1.3负责联系对电脑的定期保养和维护,全程监控敏感电脑的维护;5.1.1.3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periodical maintenance of computers of the Company andfully controlling the maintenance of sensitive computers;5.1.1.4每季度更新公司服务器密码(8位数以上且数字与字母混编),并对公司计算机网络做好系统备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5.1.1.4 Updating the server password (8 digits or more and mixed with letters) and backing upthe data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5.1.1.5处理公司计算机网络重大事故并对责任人提出绩效扣分意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