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庸武侠剧中悲剧英雄人物萧峰
英雄莫问出处——悲剧英雄萧峰的形象分析(谢影)

英雄莫问出处——悲剧英雄萧峰的形象分析2005、3、17谢影(毕业论文)(内容提要:萧峰在金庸小说用至所有新派武侠小说中,他的英雄地位是倍受推崇的,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为美色、名利、权势所动,豪迈粗犷,光明磊落,不屈不挠,行侠仗义,以德服众,是武林同道公认的英雄豪杰。
萧峰始终抱着仁义胸怀,与武林同道为国杀敌,保土安民。
可是出身契丹之谜传开,他由英雄变成遭人唾骂的胡虏,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忠、孝、情、义古难全,命运的作弄,长使英雄泪满襟。
醉卧沙场君莫笑,英雄去后,雁门绝壁,可曾留名?本文权且为英雄略作分析,千秋功罪,留待后人评说。
)(正文:在金庸的武侠天地之中,萧峰胸怀坦荡,百折不挠,心忧黎民,兼济天下,百折不挠,舍生取义……令人由衷佩服,肃然起敬。
问天下群雄,谁可与之争锋?谈到萧峰,笔者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同样令人敬畏有加的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平生纵横驰骋,七十余战所向无敌,携八百子弟兵笑傲江湖,为痛失爱姬涕泪飘零,为爱惜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虽勇武粗豪欠缺果断被笑为妇人之仁,但其重情重义赢得一片喝彩。
萧峰与项羽有较多的相似,但若小说人物而论,萧峰形象更加丰满,更为真实,这是金庸妙笔酣墨重彩的奇功。
《天龙八部》为突出众生相,刻画形象无数,而可称主角的段誉、萧峰、虚竹三人,却以萧峰最为耀眼夺目,正如有评论家认为其乃武侠小说里最硕大无比的身影。
①不错,萧峰深爱作者及读者们的喜爱及津津乐道,自是有其过人之处。
一、气吞万里如虎(萧峰的阳刚之气)无容置疑,萧峰神威凛凛的硬汉形象是无人可企及的,在《天龙八部》中他每次出场都非常的慷慨激烈,与从不同;且外,他的身形外貌自然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仪,段誉初见萧峰时暗叹其“英气勃勃”,由畏生敬。
造就萧峰的豪气干云,酒是不可少的,小说中萧峰几次豪饮都是令旁人惊口咋舌。
在十四回“剧饮干杯男儿事”中,萧峰与取巧的段誉对饮千杯不醉,令人惊讶。
聚贤庄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萧峰,武功未出,先以海量压倒群雄:乔峰端起一碗酒来,说道:“这里众家英雄,多有乔峰往日旧交,今日既有见疑之意,咱们干杯绝交。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四大悲剧人物讲解

天龍八部,悲劇人物之一,喬峰(蕭峰,俠義心腸又有忠義之心,武功卓絕,然而悲劇之人難逃悲劇命運,他出生滿月就陷入慕容博的陰謀中,南宋眾豪傑受慕容博濛騙誤殺從大遼到南宋途徑雁門關的探親一家(蕭遠山一家,喬峰父親母親,喬峰不會武功的母親死於劍下,其父痛苦悲傷下跳崖,而喬峰則被宋人扶養長大,三十年後當上丐幫幫主,卻因康敏等人妒忌,誣陷他,並將他遼人身份公開而被武林人士追殺,此時一個幕後黑手到處殺人(殺其養父養母和授業恩師和眾多知道三十年前知道真相的人而喬峰以為是三十年前殺其父母的帶頭大哥為隱瞞真相而到處殺人嫁禍於他。
而這時在他身邊只有一個叫阿朱的姑娘相信他,愛他,而他,也愛這個活潑可愛善良的女孩,喬峰此時才知道,其實自己並沒有那麽偉大,和忠孝義比起來,自己更願意選擇愛情,和自己所愛的人去大漠放羊牧馬。
可命運就是如此,他誤信人言,中了康敏奸計,誤以為段正淳(段譽之父是他殺父母仇人,於是在小鏡湖石橋旁一掌誤殺了自己最心愛且假扮成段正淳的阿朱(阿朱是段正淳的私生女,阿朱也才知道,石橋上痛苦不堪。
後來在少林大會,才知道原來到處殺人的是他當年自殺沒死的父親為報仇到處殺人,蕭峰沒想到,自己追查了這麽久的幕後黑手竟然是他父親,原以為自己是清白的他此時無奈道,‘這些人是父親殺的那和我殺的又有何分別’。
之后峰輾轉去到遼國,當上了遼國南苑蕭大王,本以為可以安靜於此,可遼王卻下旨封他為楚王並逼迫其南下侵宋,蕭峰感嘆戰爭下生靈塗炭,於是想偷偷逃跑,可阿紫(阿朱的妹妹也是段正淳的私生女,深愛蕭峰聽遼王欺騙用聖水(毒藥,遼王騙阿紫喝了后會喜歡她給蕭峰喝,因此導致蕭峰中毒遼王所擒獲。
還好此時蕭峰的兩個結義兄弟(段譽,虛竹以及中原武林眾人(因為蕭峰反對遼侵宋,武林人醒悟錯怪蕭峰集體營救蕭峰,眾人逃到雁門關(這是哪裡上面說過了被遼軍困住,段譽虛竹深入敵軍擒獲遼王,蕭峰要挾遼王立下誓言‘終其一生不得侵宋’,雖然遼國撤兵,然而蕭峰卻承擔著不忠不義之名(其父蕭遠山殺其養父養母和授業恩師,以及眾多知道三十年前真相的人我想,也許阿朱還在的話,蕭峰還有活下去的意義,可此時的他卻不知道用什麼理由活下去,終究了結生命於雁門關。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

金庸武侠小说六大经典人物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武侠小说作为绚丽花朵上的一瓣清香,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金庸先生作为他们中间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了十五部武侠经典,金庸武侠小说的主题---“侠骨“英雄之气,“柔情“美女之痴。
1、乔峰—最具悲情色彩的豪杰金庸小说中,性格描写最突出的一个人物就是乔峰。
他集博大深沉、正直真诚、热情傲岸于一身,从他的身上,总是能看到升腾起的一股逼人的豪气与血性,是真正能凸现“英雄”这个词汇的化身。
他武功高强,少年得志,成为素受景仰的天下第一帮的帮主,时人称为“南慕容、北乔峰。
”但命运似乎更多的不是一帆风顺,他的身世之谜带给他无尽的烦恼,也让他从巅峰一下子跌落下来。
他一生坚持主张抗辽,却不想自己竟然是辽人,不得不迫人扼腕悲愤。
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上,他有过矛盾与彷徨,但他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使他毅然选择了大义,这就是英雄的实质。
点评:在抓精神文明的今天,呼唤一个乔峰,就是呼唤血性,而血性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精神标志。
2、韦小宝—最具讽刺效果的小丑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八面玲珑的手腕,再加上一点令人捧腹的小聪明,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街头小混混,居然在康熙王朝混到了高官爵位,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所以本人认为这无疑是武侠小说中的一部《官场现形记》,通过一个很别致的人物,从侧面反映出官场的本质。
他把堂堂的大清王朝及睿智的康熙玩弄于股掌之间,更兼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尤其令众多男人嫉妒的是,以他一个貌不惊人、不学无术的无赖竟然能娶到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
如果说他还有某项特长,只怕就是他的精于世故,因为他成功地周旋于两个对立的集团。
从他的身上,可以强烈感受到极具喜剧讽刺的特色。
点评:建议贪官们多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也许能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3、杨过—最富激情魅力的男人金先生曾经在他自己的评论中提到过,在他写过的人物里面,他最欣赏的就是杨过。
为什么呢?大概金先生也是喜欢杨过刚毅的雄风,男性的魅力,以及对爱侣的痴痴追求。
论《天龙八部》中英雄人物萧峰的悲剧性

第44卷第3期2021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V o l .44 N o .3M a y2021D O I :10.16216/j.c n k i .l s x b w k .202103132收稿日期:2020-12-10作者简介:于向华(1977-),女,山东青岛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育㊁家庭教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㊂论‘天龙八部“中英雄人物萧峰的悲剧性于向华(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 要: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塑造了萧峰这一独特的悲剧英雄形象㊂作品借鉴了古希腊悲剧英雄人物的塑造艺术,将人物置于命运㊁人性㊁社会等悲剧情境中去探索拷问㊂悲剧英雄的性格由此而经历了挣扎㊁抗争㊁痛苦㊁毁灭与人格的升华㊂萧峰的英雄人物刻画为传统武侠小说创作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古典悲剧意蕴㊂关键词:‘天龙八部“;英雄人物;萧峰;悲剧性;古典意蕴中图分类号:I 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21)03-0132-05金庸塑造了众多的侠义英雄形象,他们由于性情㊁出身㊁境遇等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精神特质也各异奇趣㊂这其中既有郭靖的憨直敦厚㊁杨过的情深义重,也有令狐冲的潇洒跳脱,张无忌的憨厚优柔等㊂这些英雄或因武功大成而统领武林,或因功成名就而退隐江湖,或因巧遇佳人而终成眷属,如此等等,最终往往都能获得较为圆满的结局㊂但有一个人物却独独跳脱了这些俗臼,而呈现出一种古希腊悲剧英雄的审美特质,读来令人耳目一新㊂这个人物就是小说‘天龙八部“的主人公之一萧峰㊂一㊁悲剧气氛:英雄乔峰之出场,壮美中隐含悲情乔峰的出场可谓是横空出世㊁气概豪迈㊁英雄无比㊁光彩照人㊂在小说的前两部中,作者为他的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先抑后扬㊂ 北乔峰㊁南慕容 的名头早已在江湖上威名远播㊂但那时的 北乔峰 还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存在,而 南慕容 却被渲染得神乎其神㊂因此,乔峰甫一亮相便显示出他那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㊂小说借段誉的视角㊁口吻来描绘乔峰的出场: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转了两转㊂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目,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㊂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彩: 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㊂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 英气勃勃 四字![1]476-477乔峰的首次亮相,作者运用了特写式的镜头语言,通过段誉的审美眼光,将一个高大魁梧㊁英气勃勃㊁透着一种古希腊神袛般气势的英雄刻画得力透纸背,英气逼人㊂就这样乔峰昂然迈入了我们的视野,但同时也迈进了他宿命的沼泽㊂这在于作者并没有给乔峰多少机会展现自己的英雄气质,就直接开启了一场针对他的阴谋㊂于是乔峰便一头扎进了一张悄悄向他张开的命运㊁悲剧之网,也开始了他无法摆脱的悲情命运和无望无果的苦难抗争㊂这种苦难㊁煎熬与金庸在其他作品中塑造的男主角大不相于向华:论‘天龙八部“中英雄人物萧峰的悲剧性133同㊂郭靖㊁张无忌㊁杨过㊁令狐冲等经历的多半是肉体的刀伤㊁毒侵㊁内伤的折磨,而乔峰经历的则是一种无解的命运之伤㊂二㊁命运悲剧:身份的错位与尴尬,精神的反差与断裂一部悲剧作品,如果仅仅表现的是巨大的痛苦,那还算不上是伟大的悲剧;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这些苦难,那也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主人公面对痛苦㊁不公而表现出坚强抗争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悲剧㊂无论成败,那种无畏的反抗精神是激发读者获得悲剧崇高审美体验的精神力量所在㊂而这种审美体验正是乔峰这一悲剧英雄所带给我们的㊂萧峰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具有多种意蕴,首先表现在其 身份的错位与尴尬,精神的反差与断裂 这一 命运悲剧 上㊂30多岁之前的乔峰一直是以汉人的身份和认知来生活的㊂他身为丐帮帮主是意气风发的英雄好汉, 南慕容,北乔峰 更是在江湖上久负盛名,广为传诵㊂可是一场针对他的有预谋㊁有计划㊁欲置其于死地的阴谋与叛乱突然而至:有人精心策划谋杀了马副帮主并嫁祸于他㊂不但如此,这场阴谋的险恶之处更在于,有人同时揭开了他的契丹人身份,由此便把谋杀罪名与民族间的仇恨串联起来,使乔峰转瞬间便处在了人人追杀㊁人人喊打的绝境㊂这一系列周全而紧密的阴谋,纵然是身经百战㊁有勇有谋的乔峰,一时间也手足无措㊂面对突如其来的绝境,乔峰临危不惧㊁镇定自若,以超人的胆识与智慧,很快便控制了局面,稳定了众人的情绪㊂但是,当神光大师等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当年在断肠崖的惨烈经历和乔峰的身世,并出示了恩师汪帮主写给带头大哥的亲笔信后,乔峰如同坠入了万丈深渊,身心俱焚,他完全无法接受但又无法否认这一事实㊂乔峰由此毅然放弃了丐帮帮主之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查找真相之路㊂至此,一个正气凛然㊁刚正不阿的大英雄㊁大豪杰的形象便跃然纸上㊂生于大宋㊁长于大宋的乔峰,从小就对契丹人怀有很深的民族仇恨㊂但乔峰突然之间的契丹人身份,使他从一个人人景仰的大英雄㊁大豪杰,一下跌入泥潭,成了一个人人与之势同水火㊁不共戴天的 辽狗 与契丹胡虏㊂这种身份的错位与尴尬,这种精神上的巨大反差和断裂,使他顷刻之间陷入了无比压抑的迷惘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㊂由此我们看到,决定一个人是否是英雄的标准,往往不在其行为,而在其身份㊂不论乔峰多么侠义㊁善良,也无论他做了多少为国为民的好事,他就是 辽狗 ,不会再为汉人所容㊂同时,他也必然无法进入契丹人的世界㊂作者用一种近乎残忍的安排,将人物突然置于意外的真相面前,置于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的双重煎熬之下,由此便赋予作品以强烈的戏剧感和悲剧感㊂但乔峰是与众不同的,他决不会向命运低头,他要为真相而抗争㊂可吊诡的是,真相却总在一闪而过后,又在扑朔迷离中隐于无形㊂乔峰回到故居 少林寺山下的农舍,找父母询问自己的身世,可是就在片刻之间,他的父母乔三槐夫妇便被人残忍杀害㊂乔峰由此而又被认定为杀害父母的凶手;他来到少林寺,试图找授业恩师玄苦以问清自己的身世之谜,恩师却早已被人击成重伤,奄奄一息,待见到乔峰,悲愤不已㊁气绝而亡㊂而这又被认定是乔峰所为㊂弑父㊁弑母㊁弑师,三项滔天大罪就这样扣在乔峰的头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㊂但是,厄运并没有由此而放过他,又在一系列荒诞离奇的事件中接踵而至㊂英雄乔峰的灵魂虽然由此而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拷问,但崇高的英雄精神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磨难中才得以生成和升华㊂乔峰要找到当年的带头大哥,追寻那个无恶不作的大恶人㊂但奇怪的是,知道隐情的人总是先他一步一个个惨遭杀害㊂丐帮的徐长老㊁谭公㊁谭婆与赵钱孙等人都在他离开前后被杀或者自杀㊂最悲惨的是山东济南的单正,一家三十多口惨遭灭门㊂而这一切又都算在了他的账上,乔峰由此成了名副其实的 大恶人 ㊂为了揭开身世谜团,乔峰来到天台山拜访智光大师㊂智光大师讲述了他的身世,并出示了当年他父亲萧远山刻在石崖上的拓片: 峰儿周岁,携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 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余亦不欲再活人世 萧远山绝笔㊂ [1]739至此,乔峰不但知道自己是契丹人,还知道了他的家族渊源㊁父母是谁以及当年父母遇害的真实情形㊂从此,他便恢复了自己原来姓氏,改乔峰为萧峰㊂然而,随着身份的明确,萧峰另一份来自命运的134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44卷悲剧安排也悄然而至,而这正是父亲萧远山带给他的㊂当他历尽千辛万苦追查带头大哥㊁追查所有强加在他身上的无妄之灾㊁一步一步走向真相之时,却发现几乎所有的恶事都是父亲萧远山所为㊂这也成为他所无法跨越的 原生之罪 ,因为这些恶事㊁这份仇恨是他所无法解决㊁无法超越的!就这样,萧峰带着身份的尴尬与荒谬,一步一步走入了命运悲剧之中!三㊁人性悲剧:英雄的无畏与大勇,在人生的绝境中锤炼萧峰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其次表现在其 英雄的无畏与大勇,在人生的绝境中锤炼 这一 人性悲剧 上㊂即使前面是悬崖峭壁㊁生死罗修场,萧峰也要闯上一闯,正所谓 虽万千人吾往矣 ㊂胸怀如此的英雄气概,萧峰明知成百上千的武林高手汇集于聚贤庄就是为了诛杀他,但是为了挽救阿朱,他也要闯;明知这必将是一场血战,从此与江湖豪杰结下更深的仇怨,他也要闯!当然,除了直面人生㊁勇于抗争,萧峰英雄性格中另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特质,也同样在支配着他一定要查出真相,即使潜意识中感到真相的可怕,乃至真相背后的万劫不复,但是为了真相,还是要查!于是,萧峰和阿朱去寻找最后一个知道带头大哥名字的人 马副帮主的遗孀康敏㊂阿朱假扮丐帮长老白世镜去见康敏,欲探知带头大哥身份之谜㊂但康敏识破了她的计谋,并借机告诉阿朱段正淳就是带头大哥,以此报复她对后者的寡情之恨㊂就这样,随着萧峰的步步追查,这层层叠叠令人窒息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同时这些真相也一次次带给萧峰致命的打击,最终推动他走入了悲剧命运的深处㊂为了保护父亲段正淳,同时也为了救赎被仇恨控制的萧峰,阿朱甘愿被萧峰一掌打死㊂可以说,当萧峰一掌打死自己唯一的挚爱时,就已经走入了他性格悲剧的死胡同㊂失去挚爱,萧峰的灵魂及内在世界已经塌陷了一半㊂命运在把他推向生命的绝境之后,又把他推向了感情的绝境㊂在那个大雷雨之夜,伴随着萧峰悲愤的嚎叫,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仿佛在那一望无际㊁苍白空寂如冰原的背景下,处处凸显着生命抗争之后的绝望㊂英雄就在这种绝境与绝望中踽踽独行,走向孤独而且是永远的孤独㊂萧峰走了,为了完成阿朱的嘱托,也为了治疗阿紫的伤,更为了疗愈自己内心的创伤,他离开了这个仇恨纠缠㊁纷争不断的社会,来到了长白山下的茫茫雪原㊂他要在这白雪飘飘的纯净之地,在这没有人烟的密林深处,舔舐血流不止的伤口㊂所有的喧嚣都远遁㊁消失了,但英雄胸膛里的血却没有冷却,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沸腾燃烧,并放射出万丈光芒,实现其内在的精神飞跃和道德完善㊂在雪原,萧峰与两位皇帝 一位当时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一位未来的女贞皇帝(阿骨打)相遇,并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㊂萧峰不但回归了自己的族群,还成为一人之下㊁万人之上的楚王㊂但是,如果你就此认为这是命运的眷顾,就大错特错了㊂无论是推下深渊,还是捧上云端,都是命运的手段㊂它的獠牙总是隐藏在微笑后面㊂到这里,萧峰即将走向他悲剧命运的顶端,去面对一个他无法跨越的时代命题 两个民族间无法调和的仇恨㊂他的英雄品质也将在这烈火与冰水中反复淬炼,得以升华㊂四㊁社会悲剧:伦理冲突的终结,英雄在毁灭中升华萧峰英雄人物的悲剧性还表现在伦理冲突的终结,英雄在毁灭中升华这一社会悲剧上㊂应该说,推动乔峰英雄品质锻造与升华的契机,主要来自两次 打草谷 事件㊂在入辽之前,萧峰和阿朱曾偶遇过宋军打草谷㊂所谓打草谷就是边境官兵到对方境内劫掠人㊁财㊁物㊂他们看到一队宋朝官兵出城到辽国边境抢夺了辽国百姓的牛羊,还掳掠了大批契丹男人㊁妇女和孩子㊂这些官兵像盗贼一般,残暴凶狠㊁猥亵丑陋㊂他们把婴儿摔在地上,在马蹄践踏之下破肠惨死㊂一名辽国老汉狼嗥般的呼啸,唤起了萧峰心底隐秘的冲动,他飞身上前将打草谷的宋朝官兵摔下了山崖㊂这次经历让萧峰的民族意识㊁仇恨意识有了第一次转变与飞跃㊂乔峰缓缓地说道: 我一向只道契丹人凶恶残暴,虐害汉人,但今日亲眼看到大宋官兵残杀的老弱妇孺,我 我 阿朱,我是契丹人,从今而后,不再以契丹人为耻,也不以大宋为荣㊂ [1]716第一次偶遇打草谷事件,不仅使萧峰确认了自于向华:论‘天龙八部“中英雄人物萧峰的悲剧性135己的契丹人身份,更使他从以契丹人为耻㊁大宋人为荣,转变㊁跨越到不再以契丹人为耻㊁不再以大宋人为荣的境界,由此为萧峰超越民族㊁国家的精神与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石㊂但此时的萧峰还未超越个人仇杀报复的藩篱㊂英雄的品质还需锤炼,而苦难就是这种锤炼最好的砧石㊂这种淬炼就是又一次遇到的打草谷事件㊂因为救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萧峰被封为南院大王㊂由于久居宫殿,心烦气闷,萧峰便轻装简从外出打猎,期间遇到了辽军官兵打草谷归来㊂这些官兵从涿州境外大宋地界掳掠了大批宋国百姓,女的留在军中为奴,男的则被称为宋猪,当作活靶子任意射杀㊂萧峰看着这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吓得魂不附体的宋国边民,内心深受触动㊂他悠悠一声长叹,向南边重重叠叠的云山望去,寻思道: 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契丹㊁大宋㊁女真㊁高丽?你到我境内 打草谷 ,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骂你宋猪? [1]959为此萧峰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在身份和情感伦理的激烈冲突中,思考问题的层次,开始从江湖恩怨㊁家国民族之间的仇恨,逐渐转向对人㊁生命㊁人性尊严的层面延伸㊂或者说,他人性的光辉已穿透残酷的现实铁幕,放射出一线微弱却又明亮的光㊂这一线光芒正是萧峰这一形象中所蕴含的现代性㊂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讲到,悲剧的产生是由于两种各不相容的伦理力量的冲突㊂这两种相互冲突的伦理力量,就其本身而言,每一种都是有道理的㊂但由于每一种都是片面而排他的,每一种都想否定对方合理的要求㊂因此导致这两种冲突在整个宇宙当中是没有地位的㊂因为宇宙的存在本身是要各种精神力量一致合作,因此,他们中的每一种就都包含着自己毁灭的种子㊂一般所谓的悲剧结局就是二者选其一,或者同归于尽,或者归于和解[2]㊂那么,我们的主人公萧峰面对这份伦理冲突最终会走向哪里呢?随着萧峰跌宕起伏的生命进程,他的超越性更加清晰,也更加坚定㊂终于在揭穿慕容博挑拨离间的诡计之后,萧峰大怒:杀母大仇,岂能交易?!他借对慕容博的怒斥,昂然道出了自己超越伦理的道德升华: 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㊁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㊁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 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却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㊁建功立业㊂ [1]1518这段大义凛然㊁感天动地的话,正是萧峰这段时间的苦难经历,再加上两次打草谷事件对他的强烈冲击的结果,更是他思想境界超越一般侠义㊁民族精神的体现㊂因此,当辽国皇帝耶律洪基逼迫萧峰领兵南征,侵略大宋时,他不惜忤逆,坚辞不受;最后中计被擒,关进铁笼,受尽了凌辱㊂当小说结尾部分段誉㊁虚竹等豪杰舍命救出萧峰,杀出南京,直奔到雁门关前时,全书的悲剧冲突也一步步走到顶点㊂雁门关前,耶律洪基率领大军步步逼近,宋国守关将领却拒不开门,众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㊂这时,段誉㊁虚竹突然出击,杀进重围,把耶律洪基擒了过来㊂此时的萧峰,想的已经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宋辽两国百姓的生死存亡㊂因此,他提出了交换条件,即如若耶律洪基答应立即退兵,并保证终其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即刻放其回阵,否则便与他同归于尽㊁玉石俱焚㊂耶律洪基摄于萧峰的威势,于两军阵前应允了他的要求㊂听说辽国不再南侵,宋辽两国可以实现和平,两军士卒一片欢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㊂到这里,一切似乎都是向着最理想的方向走去,这似乎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喜剧㊂但是就在这欢呼雀跃声中,萧峰悄然拾起地下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 噗! 的一声,插入心口,气绝而亡㊂惨烈无比㊁惊天动地的悲剧在此达到了高潮,它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悲壮地袒露在人们的面前㊂我们看到萧峰的自我毁灭蕴含的不仅仅是崇高的悲剧审美价值,也不仅仅是深刻的文化价值,还有一种更高级的人类生命终极意义的精神价值㊂它远远超越了传统武侠小说中江湖锄恶救危的侠义范畴,超越了民族㊁国家之间难以排解的仇恨束缚,站在了人㊁生命以及人性㊁人本的高度,让我们感受到灵魂的震颤与升华㊂这也是萧峰这一英雄形象能够超越其他侠士形象而独具崇高悲剧审美意蕴之处㊂我们说悲剧136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44卷之比其他艺术效果更强烈㊁更震撼之处就在于它激起了人类两种最强烈的感情:痛苦感和崇高感㊂而萧峰的壮烈自杀,无疑带领着读者们经历了这样一场直击心灵的悲痛与壮美相交融的审美体验!也有人会问:萧峰必须得死吗?既然已经皆大欢喜了,为什么还要自尽于两军阵前?当然,萧峰也可以不死,但苟活不是他的性格㊂他的牺牲具有一种强烈的象征意义,萧峰用自己的生命达成了两个民族短暂的和解㊂这是他超越个人得失㊁超越民族藩篱的崇高之处,也是他之悲剧的最大魅力之处㊂在面临灾难和痛苦时,心灵的伟大和崇高是造成和解的主要动因,而和解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虽然牺牲了,却在另一种意义上超越了他的时代㊂与其说萧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毋宁说,他从生命中得到了解脱㊂而作为读者,当我们看到悲剧主人公最终因为这一冲突的无法调和而走向死亡时,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人物心灵的崇高与完美却可以使我们免于完全的沮丧和恐怖,从而体验到一种只有悲剧才能带给人的复杂而丰富的审美体验㊂综上所述,萧峰的悲剧性是命运㊁性格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㊂萧峰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㊂作为一个在宋朝长大的契丹人,他的出身决定了那无可逃避的劫数㊂这种劫数就像古希腊命运悲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前者因为人类盗火而受到无法摆脱的残酷惩罚,后者则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弑父娶母的悲惨命运㊂正如陈世骧先生所说的,读‘天龙八部“每逢动人处,我们就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所谓的恐怖与怜悯[3]㊂其次,萧峰的悲剧还是人性的悲剧㊂萧峰被逐出丐帮,失手打死阿朱,都是阴险狠毒㊁嫉妒自负的康敏设计陷害的㊂而萧峰得罪她的原因竟然是百花会上,天下第一大英雄萧峰对这个自认美貌天下无双的马副帮主夫人,瞧都没瞧一眼,她便妒火中烧,欲置其于死地㊂而燕国后裔慕容博为了复兴大燕,设下诡计,挑拨离间,假传音讯给带头大哥,让他带领中原豪杰在雁门关外狙击契丹武士入关,则是导致萧峰家破母亡以及后来一系列悲惨命运的直接人祸㊂由此,一个女人的变态记恨,一个男人的阴谋复国,这两大人性的罪恶,最终造成萧峰的悲剧命运㊂但是,构成萧峰悲剧命运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作者在以上原因之中,又安排了一个他更难跨越的国家㊁民族之恨㊂如果说悲剧的审美快感来源于让读者于痛苦与绝望中看到永恒正义的胜利,那么萧峰的牺牲就是为这永恒的正义做出的献祭,也可以视为一种和解㊂总之,萧峰这一悲剧性英雄人物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超越了传统武侠的个人恩怨纠葛,超越了民族冲突下的仇恨厮杀,甚至也超越了他所处时代的精神维度,带着一种对人性㊁人本的终极关怀㊁带着古希腊悲剧英雄的崇高之美走进读者的心灵,萧峰的英雄人物刻画也由此为传统武侠精神注入了一种独特的古典悲剧意蕴㊂参考文献:[1]金庸.天龙八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101.[3]金庸.天龙八部㊃附录陈世骧先生书函[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2:1787.O n t h e t r a g i c i m p l i c a t i o no fX i a oF e n g s h e r o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i n T i a nL o n g B aB uY uX i a n g h u a(S c h o o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11602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J i nY o n g c r e a t e dX i a oF e n g,au n i q u e t r a g i ch e r o,i n T i a nL o n gB aB u.D r a w i n g l e s s o n s f r o m t h e a r t o f s h a p i n g t r a g i ch e r o e s i na n c i e n tG r e e c e,t h ew o r ke x p l o r e da n d i n t e r r o g a t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s i n t r a g i c s c e n e s s u c ha s f a t e,h u m a n i t y a n d s o c i e t y.T h e c h a r a c t e r o f t h e t r a g i ch e r o t h u s e x p e r i e n c e ds t r u g-g l e,p a i n,d e s t r u c t i o na n d s u b l i m a t i o no f p e r s o n a l i t y.X i a oF e n g s h e r o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h a s i n j e c t e d a u-n i q u e c l a s s i c a l t r a g i c i m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o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m a r t i a l a r t s s p i r i t.K e y w o r d s:T i a nL o n g B aB u;h e r o i c f i g u r e;X i a oF e n g;t r a g i c i m p l i c a t i o n;t h e c l a s s i c a l s p i r i t责任编辑:徐大威。
《天龙八部》中乔峰形象分析

2017.05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世界的“盟主”,他的小说被奉为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作为金庸晚期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被许多人誉为金庸小说的绝顶。
倪匡曾评价:“《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
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几百丈。
”这部作品篇幅巨大,将近150万字。
人物之多、头绪之繁、情节结构之复杂,在金庸的小说中也是极少见的。
《天龙八部》中出现了许多典型人物,如痴情而善良的大理王子段誉,质朴简单的和尚虚竹,风流王爷段正淳,复杂阴险的慕容复,兰心惠质的王语嫣,温婉柔情的阿朱,口蜜心狠的马夫人,各具特色的“四大恶人”。
其中,乔峰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也是金庸作品中的第一英雄。
下文将分几个部分探讨乔峰这个人物形象。
一、第一大侠诉平生《天龙八部》的叙事情节,牵扯极广,错综复杂,使人无法弄清楚。
仅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就写出了大宋、大力、大辽、西夏、女真、吐蕃及慕容复一心想恢复亡国的大燕,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七国演义”。
从人物身份上来看,段誉是大理王子;乔峰是大辽南院大王和丐帮前任帮主;虚竹则是少林寺和尚又作了逍遥派的掌门人和西夏驸马;段延庆是大理前王子,又是武林中的“四大恶人”之首;慕容复是大燕王孙又是江湖上闻名的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家的少主。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多半有江湖和江山(朝廷)双重身份,从而使小说的叙事亦江山历史亦江湖恩怨,重重叠叠,自然是格外的错综复杂了。
《天龙八部》应该有三个半男主角,最先出场的是段誉,本来接着是“南慕容,北乔峰”。
但慕容复见面不如闻名,只好当是半个。
最后是虚竹。
乔峰一出场便威风压倒其他,而乔峰故事高潮过后,《天龙八部》也失去了神采。
说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绝非夸大。
这是因为乔峰具有十分健全的性格:他与郭靖同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比之少了几分笨拙与木讷,多了几分机智与灵变;他与杨过同为性情中人,但比之少了几分跳脱“滥情”,多了几分沉稳凝重;他与张无忌同为武林绝顶高手,但比之少了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优柔寡断,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干练气概;他与陈家洛同为群雄之首,但少了几分“三心二意”与胡乱猜疑,多了几分感情专一与自信可为。
论文_萧峰形象

金庸是中国新武侠小说派的旗手,在其笔下的十五部武侠小说篇篇异彩纷呈。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展示了刀光剑影变幻莫测的武林风云,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行侠仗义、叱咤风云的真英雄、真豪杰,到人面兽心、卑鄙龌龊的伪君子、真小人,从粗犷豪迈的大漠莽汉到特立独行的江南怪人,从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到调皮可爱的市井无赖,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击节称赞。
就英雄人物而言,塑造得最成功的,无疑是《天龙八部》的主人公萧峰。
作者在萧峰的形象塑造中,不断将其拔高,最终成就其金庸武侠小说中第一英雄形象,并赋予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本文将通过萧峰的武功与智谋、性格特征二个方面去探讨这一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英雄气质及其人格魅力。
一、萧峰的英雄形象1.萧峰的武功与智谋萧峰是金庸笔下的一个异数,十五部武侠小说所塑的主人公虽各具特色,然总少不了历经一番磨难,唯萧峰是一个例外。
从萧峰一出场,就赋予了他非常人的姿态。
在文中论及武功与智谋都得到很好的讲述,智擒十方秀才,义服四大长老,都可以说是极力煊染了萧峰的武功才智和应变能力。
在平息内乱场合的短短叙述里,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萧峰武功的精湛更极其深刻的表现了他的领导艺术和智谋的高超。
再看书中另外两个场面,一是聚贤庄恶战群豪。
第二个场面是少室山英雄本色。
在小说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这三章中,对萧峰的武功描写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点。
有三招击退星宿老怪,力挫游坦之,击败慕容复的“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的描写,也有将无名老僧打的吐血的描写。
萧峰的武功是和独孤九剑一脉相承的,他的武功描述中很少有招式的描写,更多是一掌,一脚,大有大斗,小有小斗这样的描述,降龙十八掌这种天下绝学也只使一招亢龙有悔而已,加上他数以千计的临敌经验和盖世的才略,可以说萧峰的武功是已经脱离普通招式范围的无往而不利的极高,达到了随心所欲返璞归真的境界。
2:萧峰的性格特征作者在赋予了萧峰一流的武功和机智才略后,也赋予了他英雄般的性格特征:胸襟坦荡豪迈刚毅萧峰的性格中,有一种令人十分震撼的质素。
论文_萧峰形象

论《天龙八部》中萧峰艺术形象物教1301 王诗静130802116一、萧峰的英雄形象1.萧峰的武功与智谋从萧峰一出场,就赋予了他非常人的姿态。
且看第十四章“剧饮千杯男儿事”:“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道冷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转了转。
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①在这短短的几十字里,就足可表现出萧峰大气磅礴、神威凛凛之气势,萧峰的形象也就印入人心。
接下来的“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可以说是对萧峰的一个概括性的综述。
论及武功与智谋都得到很好的讲述,智擒十方秀才,义服四大长老,都可以说是极力煊染了萧峰的武功才智和应变能力。
当时一场针对萧峰的有预谋的叛乱一触即发,而他尚不知情。
从部属的种种异常行为中,他察觉到形势严峻,但又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通过冷静的分析,他认定变乱的主谋是自己的得力下属——能言善辩、工于心计、办事干练的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
于是他不动声色,故意与丐帮四大长老说话,趁全冠清毫无防备之际,突然向他发起攻击,封其膝关节穴道和哑穴,令他下跪,不能说话。
这一下兔起鹘落,举手投足间将武功不亚于四大长老的全冠清制服,使得帮众不敢轻举妄动。
然后他利用平时在帮中建立的威信,发号施令,调遣帮众,将一场祸乱化解于无形。
萧峰在平息内乱过程中,始终从大局着想,不让帮中兄弟自相残杀,显示了他的领袖风范。
对违反帮规长老的处置,他顾念他们以往对丐帮的贡献,不惜自流鲜血以洗净其罪,从而令四长老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听他的号令。
在这样一个平息内乱场合的短短叙述里,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萧峰武功的精湛更极其深刻的表现了他的领导艺术和智谋的高超。
2:萧峰的性格特征萧峰在杏子林平乱过程中,他智擒“十方秀才”全冠清,其时形式对萧峰十分不利,全冠清更是要揭露其真实身份,欲将萧峰置之于死地。
萧峰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处变不惊。
面对全冠清的咄咄逼人,没有丝毫恐慌,而是让他讲个明白,这对于一个处在权力高端的人来说是一件不容易能做到的事。
浅析《天龙八部》中乔峰形象

浅析《天龙八部》中乔峰形象的悲剧意义内容摘要:乔峰是武侠小说中的出类拔萃的英雄,也是一个命运多舛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心流契丹血,身受南朝恩,他置身于辽宋两国激烈尖锐的民族矛盾之间,空有盖世武功却不能摆脱悲惨的结局,天下之大无容身之处,只有一死以报两国的养育之恩。
悲哉,乔峰!关键词:乔峰悲剧民族矛盾《天龙八部》中塑造了众多的英雄豪杰,但只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乔峰使人感到豪气干云,热血沸腾,乔峰是一个纯粹的武侠英雄,是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英雄。
他的武功,是从小力气大一学就会练出来的;他的帮主地位,是立七件大功泰山大会夺来的,不管你读过多少武侠小说,你都不会忘记单人独车血战聚贤庄的悲壮,更不会忘记三兄弟大闹少林寺,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豪迈。
乔峰,他有力量做一切事情,但是却无法改变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剧,明知朝这条路走去,结果是悲剧,但仍然非朝这条路走去不可,这才是悲剧,乔峰,是典型的悲剧。
身世的纠缠,江湖上对他的不谅解,逼得他在聚贤庄大开杀戒,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起,就是无法调解的。
发生在乔峰身上的每一件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以悲剧收场。
在那样的年代之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
宋辽之争,西夏、土蕃对大宋的觊觎,到后来崛起的金、蒙古的侵略,积弱儒仁的大宋朝廷受到极大的冲击。
于是保家卫国,驱逐胡虏成了每个热血男儿的理想和目标。
对于凶猛残暴的侵略者,老百姓的敌视是很自然的,更何况契丹人令他们失去了家园、主权,面对侵略自己国家的强盗,有血性的人都不会容忍。
乔峰身处辽宋两国的利益冲突之中,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把他拉入了历史的悲剧之中。
一、命运的捉弄不像其他主角的奇遇,乔峰是靠自己的苦修实练而在武学上有所造诣,他之所以能就任丐帮帮主也是靠着屡建奇功,在众人一致认同下而当上的,他的英姿勃发,豪气万丈,更是令人神往。
他不像慕容复那样被营造出神秘的气氛在千呼万唤下才出场,他是很平实的江湖大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金庸武侠剧中悲剧英雄人物萧峰
我非常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认为它厚重,历史感、社会性强,人物性情真实、鲜明,情节波澜壮阔、出人意表,再加上优美的语言,读到精彩处,令人荡气回肠、如遇电击,实是为武侠作品中的珍品。
在金庸先生塑造了众多的武侠英雄人物,如仁厚善良、抵抗外辱的郭靖,为了爱情而冲破礼教的种种束缚的杨过,重情重义的张无忌,惩恶扬善的洪七公等等,但使我震撼最深的却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
为英雄者,其一必有浩然正气,其次有救危扶弱、不畏强权之心,并能付诸于行动,再次还要功力超凡、能量惊人。
《天龙八部》中的主人翁萧峰,便是其典型的代表,但不同于其他英雄人物的是他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形象。
萧峰,原名乔峰,原丐帮帮主,武功盖世,在武林中具有极高的社会声望。
江湖人称:“北乔峰、南慕容”,如果把以前的武林比作现在的娱乐界,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哥成龙,但他却没有成龙那样的好运气。
萧峰刚一开始,就被陷害为弑师杀父母的凶残之徒。
为丐帮作出了巨大贡献却被丐帮帮众所仇视、遗弃,称之为野蛮、凶残的“契丹人”。
(我国民族史上一直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加之宋朝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时地对宋民进行掠夺和杀戮,所以汉人对契丹人恨意极深,认为是野蛮和凶残的一类人。
客观上讲,食肉的游牧民族确实比食草的耕种民族更富有暴力倾向。
)就这样的一个人,在层层的误会、冤屈和寻找自己仇人的过程中进行着他的人生历程。
为什么说他是个悲剧人物呢?纵观人生轨迹,亲情、爱情、事业这三大项几乎把人生涵盖,暂且从这几点上分析一下。
一、亲情。
萧峰自幼母亲被杀,被乔氏夫妇收养,拜少林高僧玄苦为师,后乔氏夫妇被杀,玄苦被害,世人皆认为是萧峰所为,就连玄苦临终时也认为是萧峰杀了自己。
由此背上了弑师杀父母的罪行。
他为了洗清冤屈,苦苦寻找这个陷害他的大仇人,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仇人终于被找到,原来这个人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二、爱情。
萧峰大战聚贤庄,用他的…蛮劲‟,即本性中的坚毅、刚强、扶助弱小,虽万千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保护和救助着一个柔弱的女子—阿朱,因此也获得了阿朱爱。
以后,爱情愈加浓密,就是现在说的热恋进行时,刚强的汉子在阿朱水般的柔情和细腻的关怀与理解中尝到了另一种温暖。
在此时,正当他们在甜蜜中规划美好未来生活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由于误会。
他用他生平的绝技——降龙十八掌,打死了他深爱的、深爱他的唯一的女人,雷声轰鸣,雨声大作。
在黑夜的呜咽中,英雄的心被他自己撕成了碎片。
曾几何时,在他受尽冤屈、耻为契丹人、被世人遗弃的时候,阿朱给了他心灵温暖的港湾,引导他走出困境。
他们彼此深深相爱。
但他却打死了自己最深爱的人,永远毁灭了自己情感的归宿。
三、在事业上。
萧峰身为丐帮帮主,武功盖世,地位崇高。
但被丐帮帮众所驱逐,成了众矢之的。
从个人的角度上,他从高高在上的伟岸英雄变成了弑师杀父的无耻小人。
在民族利益上,萧峰生于契丹,养于北宋,在汉人和契丹人的交战中,他将如何自处?萧峰重情重义、血性男儿、正气浩然,他若帮契丹打宋朝,就是无情无义,非英雄所为,他若帮宋打契丹,则是数典忘祖,这也正是他所不耻的,正是这种两难的处境,决定他的死亡。
在雁门关外,强迫契丹皇帝在有生之年永不侵宋的情况下,两军之前,他用箭穿透了自己的心脏,飘飘然寻阿朱而
去,英雄之死,悲兮,壮兮...
我们说萧峰是个大英雄,是因他浩浩然有正气,锄强扶弱、武功卓绝、重情重义、以他人安危为己任,萧峰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辽宋人民的数年和平,免去了战争的杀戮,使老百姓能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英雄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这也正是英雄最好的归宿。
说萧峰是个悲剧英雄人物,是因为他一生坎坷、幸运之神几乎没有照顾到他,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也就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是他那坚强不屈、永不低头、永不放弃,和命运相抗争的精神,这就是伟大的悲剧英雄精神,这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中的俄底浦斯和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英雄者用行为对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就在这不屈的抗争中,引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怜悯和恐惧,使我们心灵得到了净化。